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关注
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管理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 祝光耀
编者按: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我们编发这组稿件,以飨读者。
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生物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维持人类生存、维护生态安全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生物遗传资源是指所有具有实用或潜在实用价值的含有遗传功能的材料,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基因、基因组、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国际上已将遗传资源的占有量和研究利用深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从发展中国家搜集遗传资源,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出新药品和新品种,再申请专利保护,获取高额利润。我国是世界上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发达国家获取遗传资源的重要地区。
丰富的生物遗传资源
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极为丰富。有记录的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约8.3万余种,其中高等植物3万余种,占世界总数的12%,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总数的14%,而且特有类型繁多。我国拥有高等植物特有种1.73万种,脊椎动物特有种667种,分别占总数的57%和10.5%,还包括大量的亚种、变种、品种和品系,其中很多具有重要经济、科研和生态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上进行了大量工作。为保护生物遗传资源,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75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个;建有各类风景名胜区600多处、森林公园1000多处,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就地保护网络,使80%的野生动物和60%以上的高等植物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一批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库(圃)、植物园、动物园、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迁地保护设施和低温离体保存设施,保存了161种作物的37.7万份遗传材料、重要乔灌草原生物的遗传资源5万份、药用植物近4000种,以及一批珍贵家养动物名种和微生物菌种。
严重的遗传资源流失
与此同时,日益严重的物种遗传资源流失让人触目惊心。据估计,最近10年中我国引出的生物遗传资源不仅在数量上要远远高于前20年的总和,而且大都是优良目的基因。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确切数量难以统计。
造成我国遗传资源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输出渠道混乱,管理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力。当前我国大多数遗传资源由研究机构或研究人员保存。1971—1990年,我国向国外输出植物遗传资源在3万份以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领域日益扩大,旅游观光、人员往来急剧增加,不少遗传资源的引出和引进基本处于失控状况。一些机构和人员甚至为了局部小利,以各种方式向外国提供生物遗传资源。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和生物公司也趁机随意收集我国珍贵的遗传资源。
法律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现有的一些管理规定也多是在其他法律法规框架下附带作出的,内容大多不具体,缺乏操作性,而且大多局限于濒危物种、作物和家畜资源,缺少对其他资源的管理规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准则》以及不少发达国家的法律都规定了生物遗传资源的国家主权原则,即原产国对遗传资源拥有所有权,对研究开发成果、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具有分享权。很多国家还明确规定了遗传资源研究、开发和商品化应该在本国进行,要有本国研究人员和企业的充分参与。关于惠益分享,国际上非常重视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形式的利益。而我国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涉及惠益分享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本没有体现国家利益。
家底不清、保护水平较低。专家估计,全国尚有15%—20%的作物和家养动物遗传资源没有被收集和保存,而水生生物、林木、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微生物的遗传资源调查、编目工作差距更大,有些还是空白。对已收集和保护的资源也缺乏全面系统评价,分子水平的基因型鉴定则刚刚起步。
保护体系不完善,投入不足。我国已建立的保护和保存实施,缺少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有的重复分散,不少是空白、遗漏,影响了保护效果。对野生近缘种的保护非常不力,大量的野生近缘种及其生境严重丧失。
急需采取的对策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认识。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遗传资源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生物遗传资源的国家主权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对遗传资源保护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和保护好我国的生物遗传资源。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根据我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有关原则,要制定综合性的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法规,对遗传资源保护,获取条件,申报审批程序,开发利用的原则、方式、条件,成果分享、惠益分配,技术转让机制,知识产权等应做出明确规定。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
开展生物遗传资源普查,完善收集、整理和编目工作。要精心组织,统一协调,在全国开展一次生物遗传资源普查或重点清查。在此基础上,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进行总体规划。当前要切实加强野生亲缘种的保护和收集;加强对我国特有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品种、类型和品系的保护与收集;加强药用和其他具有重要经济及科学价值遗传资源的收集。
加强保护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设施建设,在完善自然保护区、综合性长期保存库建设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水生生物、药用和观赏动植物以及经济微生物等资源保护设施建设。要建立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家养动物资源和近缘种保护区(点、场)。发展离体保护设施,加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通过合理规划和分期建设,逐步形成合理的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加强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加强对遗传资源的鉴定、综合评价和遗传分析,鉴别优良基因,编制基因图谱。加强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充分利用优良性状和基因,开发生产新的药品,培育优良品种,促进生物产业的发展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普氏原羚处在灭绝的边缘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备受世人关注的藏羚羊目前有7万只,‘国宝’大熊猫已恢复到1000只,朱鹮从原来的7只恢复到400只,而普氏原羚能数得着的仅不足150只!”谈及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物种———普氏原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志刚满脸焦虑,“普氏原羚正处在灭绝的边缘,而青海湖畔各种开发活动却进行得如火如荼,公路还在不断延伸,旅游点还在不断增加!”
我国的羚羊类动物在世界羚羊类动物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分布有6种羚羊:即普氏原羚、蒙古瞪羚、藏原羚、鹅喉羚、赛加羚和藏羚,其中普氏原羚、藏原羚和藏羚是中国特有种。普氏原羚,亦称普氏小羚羊,历史上曾分布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甘肃和青海东部。1875年俄罗斯探险家尼古拉·普热瓦斯基第一次在鄂尔多斯高原南缘采集到了普氏原羚模式标本运回圣彼得堡,其名称由此而来。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普氏原羚目前仅仅存在于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极危级动物;1999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
从1994年开始,蒋志刚、李迪强、陈立伟、刘丙万、雷润华等科学家多次深入青海地区,对普氏原羚展开系统调查。2003年1月,他们又专程前往青海湖地区调查,结果在这一地区仅发现70至80只普氏原羚,推测普氏原羚数量目前不足200只。而且,普氏原羚现只存在4个孤立的小种群。
据蒋志刚介绍,普氏原羚的生存空间从片状到岛状不断萎缩,目前趋向于点状分布。草场围栏、不断延伸的公路、旅游点等使普氏原羚的生存空间支离破碎。种群内部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使物种延续越来越困难。由于生境被分割、阻断,种群间基因交流几乎是空白,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使种群基因退化严重。
“我们已经失去了高鼻羚羊,蒙古瞪羚在中国也几近绝迹,谁能保证同样的悲剧不会发生在普氏小羚羊身上?”蒋志刚指出,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保护区,将现有的种群就地保护起来,给它们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和空间。
所幸的是,普氏原羚的濒危状况已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00年,普氏原羚被国家林业局列入中国15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国家将斥资5000万元保护普氏原羚。目前,蒋志刚研究组已经与中国林业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了有关普氏原羚保护的专项规划,并通过了评审,正在等待实施。(附图片)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保护物种近万个
朱鸿祥
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热带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为使西双版纳乃至滇南热区的热带植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对植物迁地保护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在园中建立了一处面积达90公顷的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
进入21世纪,在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的共同支持下,该园在本世纪之初启动了“万种植物园”项目,在种子保存、苗木扩繁、迁地保护等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龙血树园、蕨类园、热带野生花卉园、百药园等30多个专类园区相继改造和建成,保证了“万种植物园”项目的顺利实施,上千种引种扩繁后的热带植物三五成丛、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地在这些园区中安家。
至今该园收集保存的植物已由项目实施前的4000多种发展到了近万种,成为我国目前保存植物最多的一个植物园。万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基地的诞生,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万种植物园”项目的实施,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这个集科学研究、种质保存、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植物园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定会更加熠熠生辉,跻身于世界一流植物园行列。(附图片)
科研人员在热带雨林中进行科学考察。段其武摄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漫笔
保护人类的未来
杨朝飞
一种毫不起眼的野生稻,却关乎多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上世纪70年代末,东南亚的差不多全部水稻都患上了一种可怕的病害,得了这种病的水稻会大量死亡,最终导致粮食的大面积减产甚至是绝收。这对以大米为主食的东南亚人来说,其震撼性可想而知。于是,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十万火急,要在全世界的4.7万个品种里找出一种能够抵抗这种病毒的基因。最终,他们在印度的一个山谷中找到了唯一的一种野生稻,使东南亚免受这一灭顶之灾。
近似的例子同样发生在我国:被国际稻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解决饥饿问题的法宝。而杂交水稻的“母亲”,就是他在海南发现的一株名不见经传的野生稻。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所谓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由这些生物组成的系统的变异性。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指各种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遗传多样性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每一个物种都包含很多不同亚种、变种、品种、品系等,例如水稻是一个物种,在这个物种下有很多亚种和变种,还有很多品种、品系,它们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有的产量高,有的产量低等等,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虽然它们都是水稻,但含有的遗传特征不同,这就是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其所栖息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复合体。自然界的每个物种都在为生态系统的运转和维护发挥作用,同时任何一个物种也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必须依赖生态系统延续自己的生存。因此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食物链就会受到破坏,生态平衡就要被打破。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笔巨大的资源和财富,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和繁多的货物和服务,包括食物、能源和原材料等,也提供了保护作物和治疗疾病的基因。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三大类: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原材料、药品及其他工业原料等。另外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了观赏对象和艺术灵感。正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由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千姿百态的飞禽走兽、广阔无垠的森林草原与雄奇秀丽的山水相结合,才构成了欣赏不尽的美景,提供了人们旅游和休憩的场所,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主要指它的生态功能,包括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巩固堤岸、防止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等。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遗传资源的价值和用途。虽然有些我们还不清楚,但如果受到破坏而导致灭绝,今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利用了。
所以说,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甚至失去一个基因,我们就失去了一个发展机会,失去了一项对未来的选择。生物技术产业是21世纪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而生物多样性是生物技术产业的基本前提和物质条件。
由此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作者为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名家特递(19)
尊重自然规律
减少生物入侵
解焱
●对于人类来说,非典病原体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入侵种
●是人为干预促生动物的怪病,又影响人体健康
●中国人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必须要转变
●遗弃家养宠物的方法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解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物种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中国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入侵种、天然植被恢复原理的研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制定等。开发和建立了“中国物种信息系统”(CSIS)和“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网站”(www.chinabiodiversity.com)。长期从事国际合作项目,主编了《开发建设中的生物多样性原则》、《恢复中国的天然植被》等多部著作。
非典型肺炎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过的疾病,对于人类来说,这个病原体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入侵种。人体对非典病原体所表现出的脆弱的抵抗能力,充分体现了外来生物对人类以及生态系统的入侵危险性。非典通过飞机、轮船和汽车,在短短的5个月遍布全世界,也清晰地显示了外来入侵种通过人类活动得到传播的事实。
任何物种的分布都有其固有的疆域,然而人类的活动却可以轻易地将物种带离其亿万年囿禁的家园,甚至远涉重洋。人们用凤眼莲(水葫芦)饲喂牲畜,用互花米草保滩改土,用桉树绿化荒山,用食人鲳装点生活。正当人们自以为得计的时候,大自然的报复也开始了:凤眼莲霸占并糟蹋了美丽的八百里滇池,互花米草像疯了似地吞噬着海滩堤岸以及其间的一切生物。于是,人们开始警醒:我们遭遇到了真正的生物入侵!
其实,与其谓之“入侵”,毋宁说是引狼入室。因为构成生物入侵的物种,很多都是人们因为某种利益而有意引入的物种,这类物种形成入侵的可能性往往很高。有些入侵性疾病可以说是人类创造的疾病,对人类自己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威胁。牛是食草动物,可人们认为给牛的食谱里增加一些蛋白质会让牛长得更快更好,因此把羊的脑、骨和内脏等加工成饲料,喂养牛,从而将羊痒病的病原体带入到牛的体内,使牛得了一种以前牛从来没有的病———疯牛病。人类也因此遭到报复,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人也因以牛肉为食,感染上早老痴呆症(或称克雅氏病)。
美国2002年发生了疯鹿病。威斯康星州已经计划杀死290平方英里内的农场的2.5万头维基尼亚鹿,并在部分地区开始实施。这些鹿是以狩猎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养殖的,同样因为喂养动物蛋白而感染。2003年美国已经报道有至少3名狩猎者因得克雅氏病死亡。这些分别出现在羊、牛、人和鹿的“疯病”的致病因子是一种很小的蛋白质,被称为“朊蛋白”或“朊病毒”,在这4种物种中都略有变异。牛和鹿如果不以羊为食的话,是根本不可能感染的。而现在完全由于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干预,使他们不仅得了从未有过的怪病,还造成大面积扩散,并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有人推测非典是从野生动物而来。无论这是否被证明是事实,中国人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必须要转变。野生动物的生活范围和人类的完全不同,和人类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因此野生动物身上所带有的病菌对于人类而言常常是外来物种;而人类及其家养动物身上所带的病菌对于野生动物而言也有许多是外来物种。人类越来越严重地侵犯到野生动物的地域,结果是给人类带来野生动物疾病,同时也给野生动物带去疾病。这些侵犯行为包括大面积改变生态系统(如砍伐森林和修筑大坝等),日益增加的深入森林的活动(如旅游、狩猎等)以及饲养、利用和吃野生动物。非典可能就是自然对人类任意饲养、利用和吃野生动物的惩罚。
这些人类行为造成的生物入侵不仅在威胁着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养动物的健康,也严重威胁野生动物的健康。口蹄疫是在家养有蹄类动物中出现的疾病,人类也有感染,被称为手口足病,虽影响不大,但是人类却可以携带口蹄疫病原体,通过鞋底、交通工具等将其带到大自然中。目前北美洲的野生有蹄类动物正面临口蹄疫的威胁。这些有蹄类动物包括鹿类、野猪、美洲野牛、驼鹿、羚羊、麝香牛、驯鹿等。
在某些地方,家养宠物因为非典事件而面临被遗弃和屠杀的命运。事实上家养宠物长期生活于人类圈子中,已经是人类生活系统的一部分。因与人长期为伴,人类对宠物的了解比较清楚,对于宠物的传染性疾病也比较了解,只要做好检疫和防疫措施,应不致发生严重问题。而目前遗弃家养宠物的方法才会真正带来更大的风险。被遗弃的家养动物将因在垃圾堆中觅食而成为严重的疾病传播者,同时野化的家养动物也是造成生物入侵的重要物种和因素之一,对自然生长的野生动物可能造成严重的灾难性影响。它们不仅可能给野生动物带去各种疾病,而且像野化的家猫会以鸟类为食,而严重威胁我们周围残存不多的野生动物。
非典的教训在告诉我们,“以人为主宰”的思想必须要彻底改变,我们必须要尊重自然,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办事,尽可能地减少和预防生物入侵。(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