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5月16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5-1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与时俱进抓好“第一要务” '...

第9版(理论专页)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与时俱进抓好“第一要务”
  孟建柱
  内容提要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展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运行过程,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发展,必须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着眼大局、立足国情,科学把握发展的规律,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发展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是对我们党50多年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
  抓好“第一要务”,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深刻变化着的国际局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繁重任务,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抓好“第一要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从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看,离开了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无从谈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和发展的20多年,是党的执政地位在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中不断巩固的20多年。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经济繁荣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群众满意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抓好“第一要务”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突出表现在能够比资本主义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地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使我国在发展中强盛,人民生活水平在发展中提高,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中心。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格局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既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又面临着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努力地把经济搞上去,不断壮大综合国力。可以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展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既是第一位的任务,也是第一位的手段。
  抓好“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只有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牢牢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效地促进前进道路上各种问题的解决。比如,解决就业、环境、人口、农民增收等矛盾和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等等,从根本上说都有赖于发展。
  抓好“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
  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贯穿于落实“第一要务”的全过程,力求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加快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思路,必须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着眼大局、立足国情,科学把握发展的规律。只有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出发,按照十六大的部署,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趋利避害,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江西正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实现江西崛起的希望所在。一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二是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吸引省外、境外、国外资金,着力启动民间资本,多渠道加大工业投入,迅速做大工业总量,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增强工业的竞争力。三是创新农业发展思路,运用工业的理念和技术推动农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四是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市规划,依托城市办好工业园区,发展工业园区推进城市建设,通过繁荣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五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正确处理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加快发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改革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江西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根本上还是思想观念和体制上的差距。必须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加大改革力度,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市场主体上有新突破。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使政府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对国有资产运营效益的监督,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在激活民间发展经济的潜能上有新突破。通过积极引进省外资金和激活本地民间资本,大力推进中小国有企业改制,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要消除各种偏见和政策性歧视,着力解决好市场准入“门槛高”和融资难的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三是在加快建设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上有新突破。加快各类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引进和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大型流通企业,形成货畅其流的市场流通体系;抓好市场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建设,完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统一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四是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上有新突破。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属于企业的权利还给企业,把属于市场的功能还给市场,把属于社会的职责还给社会。全面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以及科教文卫管理体制等各项配套改革,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快发展必须提高开放水平。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既是一个新的挑战,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更加充分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发展的空间。江西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在积极参与国内大市场的过程中,参与经济全球化;在融入沿海发达地区的过程中,融入世界经济,构筑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一方面,继续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面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开放式的生产力布局。另一方面,加快与沿海地区市场体系的接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开放型经济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法规体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既积极主动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又努力抓住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既继续引进省外资金,扩大引资规模,又积极吸引国外、境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既抓住招商引资这个重点,又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抓好“第一要务”,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运行过程,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十六大报告提出“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发展的丰富内涵,认真抓好“第一要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的三大文明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三大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它们协调发展。当前,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大关系。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繁重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尤为重要。江西和全国一样,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好的,社会大局稳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但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工作,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利益调整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增多,如果把握不准、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群体性、对抗性事件,危害安定团结的大局。关键是要加快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法治是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是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法治和德治是相互促进的,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江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塑造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新形象,激发全省人民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要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省人民中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与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关系。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有本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坚持教育为先,健全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经济上去了,干部倒下了,那不是成功;经济上去了,而且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必须重视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本领、新办法,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各方面的力量都凝聚到发展这面旗帜下。 ZGg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专页)
专栏: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庞道沐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的十六大赋予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内涵。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依法维护农民的权益,保护农民的利益,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重视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农”问题是关系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三农”问题中尤为重要的是农民问题,它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首先,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有近13亿人口,其中7.8亿在农村。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缓慢;乡镇企业正处于爬坡阶段,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难以较快提高;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外出务工不容乐观,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一些地方,由于认识上出现误区,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产生了动摇,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做法,损害了农民的权益。加上农产品滞销、农民负担反弹,也影响了农民的利益。这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问题,是农民增收的问题,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减少农民的问题。
  其次,这是由我们的奋斗目标决定的。全面实现农村小康,最重要的还是组成社会最基本要素的人实现小康。在用于衡量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各项指标中,像人民生活、人口素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都体现在具体的人身上。只有绝大多数农民实现了全面小康,我们才能说农村实现了全面小康;只有农村实现了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实现农民致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
  重视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实现农民致富,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目标。在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当前,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农村大量劳动力闲置,农民负担过重,传统农业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严峻挑战等,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所面对的不容回避的现实难题。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有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一是更新致富观念。应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增加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只要是不违反法律法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给农民带来财富的途径、办法都可以付诸实践,以达到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二是优化农业结构。应按照区域化布局的要求,整合现有资源,增强本地特色,逐步形成大规模、高效益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通过调整农业结构,让农民与市场紧密相连。同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改善农业的投资环境,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应努力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形成群体优势。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基本内涵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规模经营使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民离土离乡务工,是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据统计,仅湖南省就有600万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经商,年收入达400多亿元。劳务经济已成为湖南经济新的增长点。当前,一方面要增强第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的有效途径。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规模经济和效益经济,仅靠农民的个体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农民进入市场后,风险加大,组建为农民服务的市场网络体系,通过合作社把农民和龙头企业连接在一起,有利于解决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发展机制问题,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保护农民利益是政府的责任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民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首先,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农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个大背景下,农民融入市场经济的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利益还需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和保护。其次,现阶段农民权益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生态环境、交通设施、住房、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基础设施和民主权益上。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虽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在一些地区仍不够完善。农村仍有一部分适龄儿童失学、辍学;一些农村医疗卫生设施仍然十分缺乏,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的交通、通讯设施未能配套完善。从农民民主权益上看,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农民利益和保障农民权益是相辅相成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农民就无法增收;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就没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解决农民问题更是无从谈起。
  要保护农民利益,就要维护农民的权益和利益。一是从政策上保护。应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要稳定农村土地政策,将其作为保护农民利益的根本。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就能充分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二是从法制上保护。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民利益,既要靠政策支持,又要靠法制支撑。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实效,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改变“上面很热闹,下面不知道”的状况,让农民知法、学法、懂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从环境上保护。要让农民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市场经济的潮流中,与大市场接轨,提高素质,学会“游泳”。同时,改善环境,优化服务,把农民融入和适应国内外大市场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ZGg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专页)
专栏:

  发展蓝色农业
  ——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选择
  杨坚
  我国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发展蓝色农业,是指利用海洋和内陆水域以及低洼盐碱地等蓝色国土资源发展渔业和渔区经济。合理开发利用蓝色国土资源,发展蓝色农业,是实施海洋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发展蓝色农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
  发展蓝色农业,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缓解国内资源压力,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我国幅员辽阔,许多资源的总量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但是,从人均占有资源的相对量看,我国的资源极其短缺,再加上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更加剧了资源的紧缺性。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草原和淡水等主要农业资源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3。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生存着2万多种生物,每年可为人类提供6亿吨可食用的高级生物;海洋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等都很丰富。就蓝色农业而言,我国还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低洼盐碱荒地等非耕地资源,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
  有利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从近几年各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实践看,重视开发蓝色农业资源,推动了水产养殖业和远洋渔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品储藏、加工、保鲜、运输、出口和渔用饲料以及渔船、渔网、渔机具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在粮食较充裕阶段实行“休稻养鱼(蟹)”,调整快,成本低,效益高,农民增收明显。发展蓝色农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有利于更好地“走出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目前,我国已有近2000艘远洋渔船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属经济区以及世界三大洋的公海作业。加快远洋渔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同时还可以带动我国渔船、渔机、网具等相关产品的出口,促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发展蓝色农业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为新世纪加快蓝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从1990年起,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全国渔业总产值达到2815亿元,占大农业的份额从1978年的1.6%提高到10.8%。渔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渔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渔业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二是具有丰富的资源潜力。目前,全国适宜养殖的浅海3900万亩,仅利用了1/4,而随着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1.8亿亩浅海区可以利用;可养殖内陆水域1亿亩,也仅利用了2/3;可以实行稻渔结合的稻田1亿亩,仅利用2000多万亩;未开发的涝洼宜渔荒地有3500万亩。另外,还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广阔的公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入渔。
  三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们的收入水平处于由低向高的发展阶段时,粮食消费将逐步下降,水产品消费则会急剧上升。目前,我国水产品的消费水平很低,年人均消费约10多公斤。从城乡消费水平、水产品消费结构和动态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水产品消费市场空间极其广阔。如果再考虑国际市场因素,我国水产品的市场潜力将是巨大的。
  四是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国际比较看,按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原因。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内陆水域资源和可供开发的低洼盐碱地等宜渔资源,劳动力价格低,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相对丰富,但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则相对稀缺。比较而言,我国水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国内比较看,我国水产品生产的利润率一般为20%—30%,而工业产品和种植业产品的利润率偏低,比较效益不如水产品生产。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将进一步推动蓝色农业的发展。
  五是具有较好的国际环境。近年来,我国先后与亚洲、非洲、南太平洋岛国的一些国家签署了双边渔业合作协定,为我国渔业企业到这些国家管辖海域从事捕鱼活动和开展相关的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提供了条件。
  发展蓝色农业须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蓝色农业,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从靠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扩张型渔业转向合理利用资源的质量效益型渔业,发掘和培植区域优势明显、品质特征突出的产业和品种,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结构合理、科学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我国建成世界渔业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渔业资源是可再生性资源,必须处理好渔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第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区域市场,面向全国市场,放眼国际市场,积极利用国际渔业资源,开拓发展空间,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水产品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挥本地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第四,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实践中,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加快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渔民收入。水产养殖是蓝色农业的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水产品区域化布局,增强其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带动作用。建立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区域,重点建设、完善东南沿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扩大我国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加大远洋渔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公海大洋性渔业,提高我国公海渔业的竞争力。扶持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全面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随着关税的降低,非关税壁垒的门槛越来越高。要加快制定、修订并全面推行渔业标准,以养殖品种、渔用饲料和水产品加工标准为重点,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建立一套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渔业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和认证体系,推行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强化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加大实施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
  完善配套法规,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和渔政管理工作。完善海洋伏季休渔、长江春季禁渔和重要江河湖泊季节性禁渔制度,保护好渔业资源和种质资源。尽快制定《中国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确定我国渔业资源、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目标、行动方案和保障措施。认真贯彻实施《渔业法》,完善以养殖证为核心的水产养殖业管理制度,保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处理好双边与多边渔业关系,加快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渔业关系,认真执行与有关国家签订的渔业协定,加强专属经济区和协定水域的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和广大渔民的合法利益,维护国家渔业权益。积极参与多边渔业磋商与合作,维护我国在公海渔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拓展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空间。加大对远洋渔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远洋渔业发展。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渔业现代化。加强渔业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运用生物工程选育改良新品种,加速养殖品种的更新换代,为品种结构调整提供保障。运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改造渔业生产中危险和劳动强度大的环节,改造水产品加工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素质。 ZGg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