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在华经营一如既往”
——访德尔福集团政府事务总监安德森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我不知道扼制非典需要多长时间,它对中国经济会有一定影响,但我确信中国政府通过提高透明度和强有力的公众预防,最后能完全控制非典疫情。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德尔福集团政府事务总监约翰·安德森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安德森表示,他对非典疫情也很关心。他说:“目前,我们公司还没有发现有人被确诊患上了非典,因而在中国的各个分支机构没有隔离计划。但公司也采取了预防性措施,要求所有职员格外注意健康,如果发现任何可疑征兆,都要立即就诊。”
德尔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特洛伊。它本是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1999年分离而组建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上市公司。独立后的德尔福实力同样不可小觑:拥有员工19.1万,在43个国家设有199家全资制造厂、43家合资厂、32个技术中心、53个客户服务中心和销售代表处。近年来,美国一大批公司生意清淡,可德尔福却业绩不凡,其全球销售额2001年达到261亿美元,2002年再上一层楼,突破274亿美元。
说起与中国的合作,安德森十分兴奋。他说,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后,德尔福在华经营取得巨大成果。德尔福中国公司营业额以年均24%的幅度快速增长。目前德尔福在华拥有11家生产性企业,总投资超过4亿美元。2002年在华销售总额达7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5%。“时下的非典疫情对我们与中国的合作没有影响,双方的合作过去不错,现在也很好。尽管我们对非典疫情密切关注,但在中国经营一如既往。德尔福的总体经营继续增长,在中国的业务是总体经营增长中强有力的组成部分。”
当记者问到他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法时,安德森幽默地说,“我希望中国每一个人都能买一部汽车”,中国消费市场对全世界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就汽车市场而言,中国汽车销售增长速度惊人,这对德尔福来说是一件好事。一旦汽车市场成熟,中国对售后零配件就会出现极大的需求,德尔福因而也会大大获利。
安德森曾多次去过中国,不少城市和当地人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说,中国有丰富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值得游览的地方也很多。这些都让他着迷。
安德森最后说:“我在中国城市的大街上溜达过,遇到过许多友好而善良的人。每当我向他们微笑时,他们都会同样向我报以微笑。中国人对生活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我想强调一句话:我对中国人的能力十分欣赏。”
(本报华盛顿5月12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沙特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据新华社利雅得5月13日电(记者朱少华)针对12日在利雅得发生的3起自杀性汽车爆炸事件,沙特阿拉伯内政大臣纳伊夫13日宣布,沙特政府决定全国进入“最高安全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对付任何恐怖袭击。
据《利雅得日报》报道,纳伊夫在一份声明中说,12日午夜在利雅得东区发生的3起自杀性汽车爆炸事件是恐怖袭击事件,是日前破获的一个沙特恐怖组织的残余分子所为。他否认这3起爆炸事件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3日访问沙特有直接关系。他认为,爆炸事件不会对鲍威尔的访问产生影响。
纳伊夫指出,这3起爆炸事件造成了许多人员伤亡,一些建筑物破坏严重。恐怖分子已经开始把沙特作为袭击目标,但他们的恐怖行径决不会动摇沙特稳定的基石,更不可能影响或改变沙特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当地时间12日午夜,利雅得东区接连发生3起爆炸事件,目标是当地的美国侨民和其他一些西方人居住的楼群,以及一家美沙合资公司大楼。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连环爆炸案震撼利雅得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 吴文斌
5月13日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也是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各国的法定假日。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市民们和整个伊斯兰国家的信徒一样,沉浸在神圣、喜庆的节日气氛之中。然而,就在12日夜晚接近圣诞午夜时分,三声巨大的连环爆炸声震撼了利雅得。据初步统计显示,除恐怖分子外,至少有20人在爆炸中死亡。受伤者有200余人,其中包括约160名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公民以及40多名沙特人,不少人伤势严重。
沙特内政大臣纳伊夫在事件发生后对记者说,这3起连环爆炸案是与“基地”组织有关的亡命徒使用汽车炸弹进行的自杀性恐怖袭击事件,这是沙特王国前所未有的自杀性事件,其攻击目标是西方人聚集的住宅区。他说,这一事件与沙特上周侦破的与“基地”组织有关的恐怖小组有关系。
据被袭击的位于利雅得东部通往机场路的哈姆拉小区目击者称,他们首先听到了射击的枪声,随后是剧烈的爆炸声,而后又是一阵枪声,强烈的爆炸使居民小区内3栋住宅楼全部倒塌、数辆汽车和楼房着火。事发后,十几辆救护车、消防车和警车呼啸驶向爆炸现场。受害者分别被送往利雅得5家医院。目前,沙特警方和医护人员对废墟的挖掘和掩埋人员的拯救工作仍在进行。随着挖掘的继续,伤亡人数将进一步增加。此外,遭到袭击的还有一家名叫迪米尔的美国咨询公司住宅及其办公区以及距此几公里处的杰达沃区的西方人集居的小区。
爆炸发生后,美国驻沙特大使罗伯特呼吁所有在沙特的美国公民留在家中、关好门窗、不要外出。而在本月初,因担心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务院已警告美国人不要前往沙特。沙特警方和安全机构本月6日晚在利雅得东部一个小区内抓捕了据称是“基地”组织分支的一个恐怖组织的19名嫌疑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其中包括近2吨烈性炸药。被捕嫌疑人中有两名是也门人,其余均为沙特人。但这一恐怖组织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活动。据报道,该组织11日在一个阿拉伯网站上发表声明,表示将对美国在沙特的机构发动袭击。
12日夜晚发生的这3起恐怖袭击事件是自1996年美国在沙特哈巴尔城的军营遭袭击、并造成19名美军死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袭击事件不仅发生在伊斯兰圣诞前夜,而且发生在正在中东为推动巴以和平“路线图”计划、争取有关各方支持美对伊拉克战后重建计划而进行斡旋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抵达利雅得前几个小时,恐怖分子的用意不言而喻。
但这3起恐怖袭击事件并没有阻止鲍威尔按计划访问沙特。他在今天中午抵达沙特后首先听取了罗伯特有关最新情况的汇报,随后向记者宣布了最新的伤亡情况:10名美国人在爆炸中不幸遇难。鲍威尔说,恐怖分子在任何地方袭击所有人,这是对文明世界的威胁。他在赴沙特前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的记者会上严厉谴责这3起恐怖袭击事件是“懦弱”
的行为,大家都应与之斗争。他说,这绝不会影响美继续进行反恐斗争。他强调,他将与沙特领导人磋商如何就反恐进行加倍努力。他说,“基地”组织虽被削弱,但它没有被全面摧毁,仍有能力进行袭击,对世界构成威胁,反恐斗争在继续,斗争远未结束。
此间媒体注意到,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美英发动“倒萨”战争以来,沙特民众的反美情绪日益强烈。因此,不久前沙特政府与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驻沙美军在今年夏末秋初全面撤往卡塔尔达成了协议,而此次恐怖袭击事件则有可能促使美军提前撤出沙特。(本报大马士革5月13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南亚次大陆阴转多云
严国群 日前,印巴两国政府宣布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并开放民航、铁路、公路的交通往来,以及体育领域的交流等。印巴双方的这些良性互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立即声明,对印巴双方全面改善关系表示欣慰,并敦促双方领导人举行峰会,解决争端。
印巴双方修复关系,自然有着各自的战略考量,但在几个主要方面存有共识,应该说是迈向和解之路的根本动力。首先,改善两国关系有利于增强经贸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由于两国中断了空、地运输联系,双方的经贸交往受到极大限制,年贸易额仅为二三亿美元,这与两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据报道,关系正常化以后,两国年贸易额可望迅速增至几十亿美元,这对推动双方的经济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其次,改善两国关系有利于国内稳定。两国长期交恶,直接影响各自国内民族和宗教关系,暴力活动陡增,社会动荡不安。关系正常化后,民间相互敌视程度将相对降低,有利于“安内”。再则,关系改善有利于两国校正对外政策。近年来,印度政府实行的是“远交近攻”外交策略,与许多邻国的关系比较紧张。而巴基斯坦实行新的政体后,由于与印度处于对抗状态,在外交上疲于应对而少有新的建树。时至今日,双方都感到有必要重新审视外交政策,以便创造更利国内发展的外部环境。最后,两国主动改善关系也可避免外部势力插手干涉。印巴都是核国家,弄得不好,南亚有爆发核战争的危险。这是国际社会所最担忧的。就在伊战正酣之际,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便发出警告,称在伊拉克问题解决之后,美国将把注意力转向南亚。历史的经验表明,外部势力直接干预地区冲突,往往造成“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局面。这是印巴双方都不愿意接受的。为此,印度外长辛哈于5月2日表示,印巴间的问题不容第三方强行解决,“如果我们自己开始对话了,那也就不需要向任何一方施加压力了”。正是基于以上共识,印巴双方终于相互伸出了友善之手。
然而和平的希望与和平的实现并不是一回事。克什米尔争端这个“结”解不开,印巴两国的全面关系便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正常化。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5月4日提议,巴印先解决克什米尔争端问题,然后签署和平条约,裁减军备,以最终实现南亚无核化。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当天即予以反击,称这一提议是在“耍花招”,意在煽起西方对南亚核战争的担忧,以冲淡“越界恐怖主义”问题。与此同时,穆斯林武装分子在印控克什米尔又制造了一起爆炸事件,造成多人伤亡。由此可见,积累了50多年的恩恩怨怨要在一朝之间化解,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在南亚,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是大国,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国际社会无不希望印巴两国能从十几亿民众的福祉出发,捐弃前嫌,早日驱除在南亚次大陆飘荡了几十年的战争阴霾。
第3版(国际)
专栏:
残垣断壁
伊拉克战争虽已基本结束,但战争的创伤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
1、5月12日,行人从巴格达一栋曾遭到轰炸的楼房前经过。在巴格达的大街上,战争的破坏随处可见。
2、巴格达市巴格达大街旁的民宅内,两名妇女和一个儿童站在弹痕累累的楼内向外张望。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朝鲜报纸就朝核问题发表评论
美不愿和平解决另有他图
新华社平壤5月13日电(记者姬新龙)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和内阁机关报《民主朝鲜》13
日发表评论称,美国之所以不愿抛弃敌视朝鲜政策,是因为美国不愿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因为美国希望通过制造紧张局势,确保其继续在本地区发挥“影响力”。
评论说,美国对朝鲜敌视政策的本质是企图以武力扼杀朝鲜。由于美国加大反朝活动,朝鲜半岛局势日趋恶化,朝鲜主权受到严重侵害。为捍卫主权、和平与安全,朝鲜也不得不拥有遏制力。只要美国敌视朝鲜政策依然存在,核问题等朝美之间存在的悬案将永难解决。
评论说,国际社会迫切希望朝鲜半岛核问题得到和平解决。但是美国不愿放弃敌视朝鲜的政策,一味主张朝鲜“先放弃核计划”,这是因为它不愿和平解决核问题。美国企图通过在朝鲜半岛制造紧张局势,从而把日本和韩国拉入其“同盟关系”,保证美国在本地区驻军并增强武力,继续发挥其“影响力”。
评论还指出,由于美国的干扰,朝韩关系、朝日关系在一度取得进展后再次陷入停顿甚至倒退。美国继续制造紧张局势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谋取渔翁之利。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印巴都有“路线图”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子
印度外长辛哈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已经制定出印巴和谈的“路线图”。辛哈称,印度政府的“路线图”每一步都十分清楚,两国谈判将采取“分步走”的方式,从高级官员之间的接触开始。他说,印度在未充分准备就绪之前不会急于举行最高级别的谈判,首脑会谈要等到最后才能进行。
而巴基斯坦新闻部长拉希德·艾哈迈德12日在伊斯兰堡表示,巴基斯坦也准备好了和印度开展对话的“路线图”。根据拉希德的介绍,巴方的“路线图”计划以巴印双方恢复外交关系、交通和文化体育往来为先导,逐步过渡到“讨论和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等难度较大的问题。
此间舆论称,印巴两国目前所谓的“路线图”都不是公开而完整的和谈实施计划,其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借用中东和平“路线图”的概念。由于双方要通过和谈达到的目的不同,两国“路线图”在“规划”和谈道路上必然存在差异,因此,“路线图”现在能明确的只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两国致力于改善关系的一些基本步骤和原则。
分析印巴双方的和平“路线图”可以看出,两国初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关系的明显改善并恢复各领域的正常交往。印巴最近采取的一些措施已经使这条“路线”比较清晰。印巴双方目前都已经酝酿各自驻对方高级专员署专员的人选。巴外交部发言人12日表示,巴印两国民用航空部门正在积极接触,空中交通将很快恢复。巴新闻部长12日也称,巴印双方的外交会谈很可能在下月进行。尽管目前印度方面仍强调,要巴方不再支持“越界恐怖活动”,但此间有报道称,巴方已经通过有关渠道向印度暗示,将在打击和限制极端宗教势力方面有所作为。单从这些情况看,巴印两国关系的全面恢复似乎已“水到渠成”,只差事务性的蹉商了。
然而,长久存在于两国间的克什米尔问题毕竟是双方“路线图”上绕不过去的“火焰山”。双方的“路线图”在这一问题上都没有标明清晰路线。
巴方有分析人士认为,先不要管“路线图”能规划出多远的和平前景,巴印关系改善的关键在于首先建立两国间的“互信与安全机制”,这一机制的作用是保证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停火,在核武器与军备发展领域进行战略对话。只有在这样的“互信机制”制约下,双方才能建立起应有的信任,而后再探讨解决诸多问题的途径,否则,再完备的“路线图”也无法使两国接近和平的终点。(本报伊斯兰堡5月13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美斡旋难解分歧
本报驻印度记者 张静宇
5月8日至10日,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先后访问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在与巴印领导人的会晤中,阿米蒂奇听取了双方就两国关系最近出现的缓和气氛所做的情况阐述,了解了印巴两国各自为争取早日恢复对话所持的立场。在结束访问时阿米蒂奇表示,尽管和平之路艰难而漫长,但美国政府对印巴两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克什米尔争端持谨慎乐观态度。
在与巴印双方领导人的会面中,阿米蒂奇显然感觉到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难度。巴基斯坦方面从未认可印度方面关于巴“鼓励越境恐怖袭击”的指责。为了向国际社会证明巴方没有隐瞒实情,巴基斯坦曾经考虑利用本月出任安理会主席国的机会,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并希望由联合国派出观察员,对克什米尔双方实际控制线是否仍然存在越境恐怖袭击施行国际监督,但这个设想遭到印度的反对而流产。印度出于对外来势力介入的担心,此前曾多次表示反对一切将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的主张。这样一来,在没有第三方参与监督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印度要求的前提条件已得到满足便成了棘手问题。
此间舆论注意到,阿米蒂奇在访问中仍重申美国不准备充当南亚调停人的角色,也没有代表美国政府对南亚局势的变化发表正式意见。此举似乎在刻意显示一种低调姿态,表明美国无意干涉南亚事务,也不打算向双方施加压力或为其制定和平“路线图”,印巴争端将依靠两国政治家的智慧自行解决。
但是有观察家指出,阿米蒂奇选择此时来访本身就说明了美国对南亚事务的关注程度。不仅如此,阿米蒂奇在与印度副总理阿德瓦尼会见时,还递交了美国副总统切尼的亲笔信,邀请他于近期访问美国。而此前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也预定于今年6月访美。切尼在致阿德瓦尼的信中说,美国视印度为正在崛起的大国,美印双方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希望加强与印度的关系。印度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萨那也表示,阿米蒂奇此次访问,其作用绝不只是在印巴之间传递信息。(本报新德里5月12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法国重申
联合国应主导伊重建
美军拘留伊拉克“细菌博士”
据新华社巴黎5月12日电(记者梁贵和)法国总统希拉克12日在巴黎再次强调,只有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才能确保伊拉克在经济和政治上实现重建。
据新华社巴黎5月12日电(记者王敬诚)据法国《世界报》12日报道,法国外交部长德维尔潘近日在接受该报采访时重申,联合国应该在伊拉克的政治和经济重建中处于核心地位,应该由联合国赋予伊拉克新政权的合法性。
德维尔潘指出,目前“在伊拉克最重要的问题是尽快建立一个合法的伊拉克政权,即便它只是临时的也应该是合法的”,而赋予这个政权国际合法性的应该是联合国。他说,只有规定明确的政治原则和条件,才能使伊拉克的政治进程无可指责。
据新华社巴黎5月13日电 法国媒体13日报道,法国外长德维尔潘日前对媒体说,为了实现伊拉克的重建目标,国际社会应该从财政和政治方面动员起来,让伊拉克所在地区的所有国家动员起来共同参与伊拉克的重建工作。
据新华社华沙5月12日电 波兰国防部长什马伊津斯基12日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透露,波兰已决定派“稳定部队”前往伊拉克,负责管理位于巴格达和巴士拉之间的中南区。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12日电 美国军方12日宣布,美军拘留了伊拉克科学家里哈卜·拉希德·塔哈博士。塔哈以从事武器级炭疽研制工作而著称,被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称作伊拉克的“细菌博士”。
美中央司令部发言人洛厄尔少校说,塔哈是在过去48小时里向美军自首的,此前她曾经与美军就自首一事谈判多日。塔哈没有被列入受美军通缉的55名萨达姆政权高级官员名单之中,但是美军一直试图逮捕她,并在上个月对她位于巴格达的住宅进行了搜查。
第3版(国际)
专栏:
车臣恐怖爆炸死亡人数剧增
据最新统计,到13日中午,俄罗斯车臣共和国12日上午发生的恐怖爆炸事件中死亡的人数已增至54人,其中包括27名妇女、8名儿童和2名俄联邦安全局的工作人员。据报道,俄政府车臣事务部长伊利亚索夫13日在莫斯科说,他认为制造这起恐怖爆炸事件的幕后主使就是去年12月俄车臣共和国政府大楼爆炸案的指使者,即车臣非法武装头目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但他也不排除有国际恐怖分子参与制造这次爆炸案的可能性。他表示,恐怖事件的组织者应依法受到严惩。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国开始最大规模反恐演习
为期5天的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恐怖演习12日在美国西部华盛顿州首府西雅图拉开了序幕。这次由美国国土安全部组织的演习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与评估美国有关部门应对突发恐怖袭击的能力。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里奇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次演习是为了检验美国各机构应对恐怖袭击的能力,也是为了寻找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的途径。来自美国100多个联邦和地方机构的8500多名工作人员和加拿大一些政府机构代表将参加这次代号为“高级官员2号”的演习。(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法国公交系统举行大罢工
法国公交系统13日举行全国性大罢工,致使巴黎、马赛等各大中城市的公共交通几近瘫痪,机场近80%的航班被取消。在巴黎,4/5的公共汽车和近1/3的高速火车停驶。首都14条市区地铁线中有一半停运。这次大罢工的发起者是包括法国总工会和工人力量在内的近10家工会组织和退休组织,直接诱因是法国政府新近出台的退休改革方案。据认为,这是法国自1995年底发生轰动全球的社会风潮以来最大的一次罢工行动。(王芳)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