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黑龙江:让村民喝上洁净水
龙水
编者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不仅差在物质上,也差在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上。新时代的农民,不仅兜里要有钱,还要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健康的保障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今天,本版推出一组典型报道,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和重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有了这么好的水,得想法多活几年,不然白瞎了这水了。”改水了,黑龙江省尚志市长寿乡永庆村几位老人太激动了。
黑龙江省是全国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重点省份之一。由于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制约,加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到1999年底,全省仍有10240个村屯、533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其中水源性饮水困难村屯6010个、313万人;水质性饮水困难村屯4230个、220万人。
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把握国债投资机遇,加快实施农村饮水解困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2002年底,全省已完成找井2881眼,占总计划的91%,已有139.81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占计划总需解困人数的92.1%。其中有761个村屯、45.09万人喝上了自来水,占已解困人口的约32%。
饮水工程建成后,群众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增加生产上。齐齐哈尔、绥化等市的许多地方,由于水源有了保证,纷纷围井建成了经济区,围井养牛、养羊、建苗圃、手工作坊和小型加工厂等,养殖业和庭院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发展的同时,群众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许多地方建成了自来水工程,一些村民在家中安上了淋浴器和浴盆,购置了洗衣机。群众说,如今咱农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克东县民富村过去群众吃水靠土井,水质极差,村民大多患有克山病、肠炎,因水差而搬走。2001年,省水利厅投资30万元为这个村新打了一眼深336米的机井,饮水条件改善了,搬走的群众又陆续搬了回来。饮水解困工程的建设,在增加供水量的同时,也杜绝了水源污染,从而大大减少了群众疾病的发生。氟中毒、甲状腺肿等地方疾病,因水质改善,消除了病源条件而得到控制。“三肇(肇东、肇源、肇州)加安达,一口大黄牙(氟斑牙)”的境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哈尔滨市估算,全市每年每人可减少医疗费10元,全市每年可减少医疗、保健费用184.68万元。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让村镇美起来
1、江西新余市组织实施城乡同建工程,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向城郊和公路干线扩展延伸。全市境内公路和集镇所在地公路两旁安装高杆灯,形成以城市为中轴向两头扩展的灯廊。(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
2、广东高州市根子镇农民种果致富后建起新家园。(吴君摄)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临漳县:家有沼气池 生活上档次
暴常青
河北省临漳县是个平原农业大县,有93%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近年来,临漳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实施沼气生态农业。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在农户庭院改厕、改圈、改厨、改院,对农村街道硬化、净化、美化,带动高效养殖扩规模,带动绿色种植出特色。
据介绍,建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供4—6口之家一年四季做饭照明,年节省煤电开支400多元。用沼液喂猪还可以缩短育肥时间,提前出栏。沼渣沼液是高效优质有机肥,施在田里,既可节约投入,又能生产绿色农产品。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沼气池2.3万个,拉动年生猪饲养量新增50万头,发展绿色无公害果蔬基地5万亩。
长期以来,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牲畜乱跑、蚊蝇乱飞等现象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发展沼气后,通过改厕、改圈,实现了禽入笼,猪入圈,人畜粪便、生活污水进沼气池。同时,废弃物通过沼气池高度厌氧处理达到了无害化程度,变废为宝,避免了对地下水的污染。
农民用上沼气后,厨房变得干净卫生了。院内空地除通道硬化外,其余均开辟为绿地,种植蔬菜、花卉和绿树,形成了“上有果、下有菜,通道上边林荫带”,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根据全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规划,临漳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县沼气池总量达到6.5万个,沼气入户率达到50%以上,全县60%以上的村庄创建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鳌江镇:以人为本建城镇
徐定锦
浙江省温州市鳌江镇是一座屹立在东海之滨的历史名镇,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称赞这里“既有中等城市的繁华,又有小城镇的幽静”。
鳌江镇通过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多层面管理,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和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现代化步伐,为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保证。近两年来,鳌江镇共筹集社会资金28.27亿元,投入到桥、堤、路、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拓展新城区7.4平方公里,改造旧城18万平方米,新建30万平方米。兴建了引供水工程、第二水厂、排污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了鳌江公园、鳌江剧院、室内标准游泳馆、羽毛球馆等一些文体设施,筹建了西洋小区等14个功能小区和建材装饰等17个专业流通市场,启动了瓯南大桥、温福铁路鳌江站、鳌江集装箱码头等重点工程建设。
从1996年开始,镇政府针对老城区居民集中、房屋质量差、设施条件落后的情况,切实把旧城改造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的重要内容,每年都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作为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贴补经费,实施了4个区块的改造工程,总共拆除旧房19万平方米,新建成套商品房30万平方米。为了使旧城改造得民心、顺民意,镇政府拓宽老城道路,打通了4条城镇主干道,改善公共设施条件,建设高质量上档次的住宅,加快了住房商品化步伐,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鳌江镇委、镇政府把加强城镇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建设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修建城镇绿化带110多公里,镇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3.2%,使城镇环境绿意盎然。在城镇净化方面,坚持做到主要街道全日制保洁和垃圾按时清运,通过宣传发动实行居民门前“三包”,全面落实社区卫生责任制,形成了清扫—管理—保洁工作“三位一体”的环卫新体制。与此同时,鳌江镇投资1800多万元,新建大型垃圾中转场、垃圾压缩和焚烧无害化处理中心,购置了垃圾清运车、吸粪车、洒水车、扫路车等,大力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农村十年小康路
到2000年,农村小康评价指标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迈入了小康社会的门槛,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3/4的农村居民初步过上了小康生活。1990—2000年,农村小康进程平均每年推进5.53个百分点。
从《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规定的六大方面看,1990—2000年,评价农村小康的精神生活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已达到标准,收入分配、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87.2%、94.8%、90.8%和82.8%。
从《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的16个具体指标看,到2000年合计有12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农村小康目标要求,未达到农村小康生活目标要求的4项指标中,人均纯收入、蛋白质摄入量和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的小康实现程度在83%以上,但农村居民使用安全卫生水的普及率尚有较大差距,每百户使用安全卫生水的普及率仅为64.7%。
从地区分布看,2000年我国东部12个省(区、市)农村居民整体已基本达到小康生活评价指标要求,小康生活的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7%,中部农村为90%,西部农村为68%。(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提供)
1990—2000年全国农村小康进程
综合评价小康进程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53.1 72.7 91.0
收入分配 51.1 66.3 87.2
物质生活 41.1 61.2 94.8
精神生活 62.7 100.0 100.0
人口素质 50.0 71.9 90.8
生活环境 54.2 69.8 82.8
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 87.5 100.0 100.0(附图表)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可克达拉通油路 草原之夜今更美
姚新民
《草原之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部民歌,歌里唱的是一个住在可克达拉的小伙子,由于道路不通,无法与恋人鸿雁传书的故事。现在这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边境团场,不但通了邮路,主要干道的路面上铺上了柏油,团场小城镇也改变了模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多数分布在新疆的“三边地区”(大山边、沙漠边和国境线边),过去驻在边境团场的军垦职工由于交通不便,想去逛趟附近的集镇就要辗转数天,《草原之夜》就是他们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走的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三跳路”(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心在肚里跳)。职工们说,都说咱们新疆是个好地方,可就是路难行。
如今,国家“西部油路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各个团场、连队通了公路,而且路也宽了、硬了。一位姓王的老军垦告诉笔者,上世纪60年代他从可克达拉到乌鲁木齐要走整整半个月,而今,只需一天就可以到达。生活在可克达拉的姑娘和小伙们,不再为没有邮递员的传书而犯愁了,家门口就有邮局,不但可以寄信,还可以发电报、打电话、上互联网,有的青年兜里还揣上了手机。还在唱着《草原之夜》的兵团职工,不仅憧憬着未来甜蜜的小康生活,他们还想用美妙的歌声捎句话:我们和北京的距离更近了。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东营区建立小康联系点
本报讯 山东省东营区选派42个有帮扶能力的区直单位与经济发展落后的42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抽调1000多名干部入村和农民“结穷亲”,帮助农民上项目、筹资金、觅致富门路、修路、通自来水和进行基础建设,大大加快了农村奔小康的进程。据了解,这42处“小康联系点”已为群众办实事850多件,寻找致富项目60多个。(刘洪兵)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罗田建百个生态文明塆落
本报讯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塆落是湖北罗田县近三年来抓的十件大事之一。县里各有关部门联合办公、协同作战,对所有文明塆落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全面通水、电、电话、有线电视和乡村公路,猪圈、厕所、牛栏、沼气池、杂房五配套,建设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治穷、治愚、治脏乱差。如今,已建成和在建的生态文明塆落发展到100余个。(承迪 鸿波 立春)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天上不会掉“馅饼”
彭琳琳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下大气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就西部的一个具体地区来说,开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没有自身的努力是得不来的。
前不久,笔者回到久别的老家——四川的一个小县城,发现这里没有太大的变化:通往火车站的那条路还是坑坑洼洼,城内的街道依然狭窄而肮脏。一些店铺里,店主或者悠闲或者无奈地在门口打着麻将,不少年轻人无所事事地在街上逛着。整个县城仿佛在一种低层次的平衡中浸泡着停止不动了。如此懒散地安于现状,不管中央对西部大开发提供多么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机遇,我这老家也很难发展起来。只有打开思路才能出奇制胜,只有积极进取才能求得发展,只有艰苦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家乡的人们与其说还没有找到致富的路子,不如说还没有开始真正努力去找。
当然,家乡人勤劳朴实,之所以没有跟上现代化的进程,也有客观原因,如闭塞的交通使得信息和知识很难传播,人才的匮乏使经济发展没有活力,等等。这就迫切需要政府的引导,使人们的眼界开阔起来,使措施能落到实处,把步子迈得大一些。只要能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帮助,激发起大家的创业热情,家乡的面貌一定会变。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畜牧防疫
高度警惕动物疫病
本报记者 张毅
农业部总经济师、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对记者说,目前虽然尚无证据表明非典型肺炎与动物疫病有直接关系,但各地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特别要强化对冠状病毒科病毒所引起的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控制。近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在实施重大动物疫情快报的基础上,对一类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周报制度;近期在实施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快速反应机制的基础上,各地要将动物冠状病毒病的管理纳入快速反应机制,密切注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家畜家禽冠状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有条件的地区要监测犬、猫等宠物冠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情况,一经发现要坚决、果断、及时、快速地处理疫情,不留后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动物冠状病毒病实行周报制度。
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对动物检疫条件的指导和监督,特别是要加强与防疫有关人员的卫生条件的监督,必要时要驻场(厂)监督;要强化检疫工作的各个环节,按要求做好同步检疫,不得漏项、减项;强化流通环节的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一经发现疫情要坚决、及时、果断地进行处理,不得退回原地。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农业生产
春耕抗灾两不误
本报记者 朱隽
今年春耕生产动手较早,准备充分,目前各地春播进展顺利。4月份以来,各地农业部门一手抓春耕生产部署安排,一手抓非典型肺炎防治,做到生产和防治两不误。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说,各地农业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指导和抗灾减灾工作。
继续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今年,农业部重点组织实施高油高产大豆和优质专用小麦布局规划。从全国种植意向看,目前种植业生产减粮扩经增饲趋势明显,各地应抓住时机,及时发布生产、市场等信息,加强政策指导、技术推广等工作,引导适应性种植。
做好小麦后期管理和收割组织指导。目前,离夏收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各地应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民做好小麦后期管理,并充分做好抢打抢收的各项准备。
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整顿。据各地反映,今年春耕期间,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准备充分,货源充足,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但部分地区农资市场出现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事件。“三夏”期间,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
加强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据监测预报,今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要督促各地抓紧落实防治资金、物资、设备,抓好防治专业队的组建和防治人员的培训,适时统一防治。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市场准入
严把农产品入市关
本报记者 江夏
在全国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消费者比往常更加关心市场上农产品的质量。菜、肉、蛋、奶,不但数量要充足,还要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玉香表示,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狠抓生产源头,严把农产品入市关口,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
一是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监测,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突出做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和16个省会城市畜产品“瘦肉精”污染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
二是在强化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等关键环节的市场准入工作。对经检测(检疫)不合格的农(畜、水)产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安全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设优质安全农产品专销区、专销柜,积极发展产品的连锁专卖和直销配送。
三是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督检查,按照相关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管理办法,严厉查处各种假冒伪劣和滥用质量认证标识的行为,强化产品的检验检测和环境的消毒管理,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四是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综合整治,加大对产地环境的管理。严格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管理,尤其是严厉打击制售毒鼠强等违法行为。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食品加工
勿让“病从口入”
本报记者 夏珺
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6万多家,从业人员1600多万人。农产品特别是食品加工质量安全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食品质量安全仍存在不少隐患。在当前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新形势下,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办公室主任宗锦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必须严把“三关”。
首先,把好基础关。加强食品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基础工作,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搞好食品加工企业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生产,加强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和健康管理。
其次,把好依法行政,依法经营关。农业部将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定的10项卫生要求,是否继续生产经营《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12类食品等问题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对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条件的企业关停或限期整改。
第三,把好原料关。加强对进入加工企业的农产品及其他原料的检验,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植物产品、违禁药物滥用和兽药残留超标的畜产品及药物残留超标的水产品进入加工环节。防止有药物、重金属及其他毒物残留的农产品进入加工过程,确保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被污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