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4月29日人民日报第1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4-2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将军登上近日楼 '...

第16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闪光的足迹·散文特写

  将军登上近日楼
  张昆华
  离开改变我命运、哺育我成长的军队已经三十年了。
  但此后我无论从事记者、编辑或是作家的工作,我都没有忘记我过去曾经是一名战士,特别是最近纪念陈赓将军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更深深地激发了我的军人情怀,使我又想起我当兵时听到的许许多多关于陈司令员的故事。
  革命英雄主义是军队的一面永远鲜红的战旗。陈赓将军高举着这面战旗,他的战争经历使他也成为一面战旗。他从黄埔军校起到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参加并指挥过许许多多重要的战斗和战役,英勇智慧,战功卓著。任何军人都以战功为光荣的标志,任何将军的领导威望都是在战功中树立起来的。毫无疑问,我们四兵团、云南军区以及后来的昆明军区都为有陈赓这位英雄的将军、这面英雄的旗帜而感到光荣。他的英雄故事在广大指战员中久久流传而产生着巨大的政治力量、精神力量和军事力量。当我的老首长老战友们讲述着陈赓将军1924年在黄埔军校任共产党支部书记的故事;或是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的故事;或是1928年在上海护卫党中央并从事情报和反间谍的惊险故事;或是1935年春天在红军长征中指挥军委干部团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袭占皎平渡而屡建奇功的故事;我却从一张老照片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61年3月16日,戎马一生、征战一生的陈赓将军在上海病逝。那时我在昆明军区文化部担任《部队文艺丛书》编辑。一天下午,一位老兵走进我的办公室,含着眼泪,从军用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说:为了缅怀我们敬爱的陈司令员,请在报刊上发表这张照片……
  老兵指着城楼正中告诉我:右边是毛主席画像,左边是朱总司令画像;在两位领袖画像的上方悬挂着巨幅大字标语:“欢迎人民解放军!”而站在城楼石栏杆前的那位首长就是陈赓司令员,你看,他的眼睛明亮,他在微笑,他显得多么高兴呀……
  说真的,这位老兵所指着的照片上的人影,只有他才能看清、才能认准哪位是陈赓司令员。因为他就是行进队伍里的一名士兵。他指着他的背影给我看,说那就是他。是他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陈赓司令员,那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敬爱的将军了。他说,半年后陈赓司令员就去越南帮助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接着又去朝鲜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老总指挥抗美援朝战争。他是带着感情,指着照片,那么认真地说谁是陈司令员的。在当时全军区的指战员都在哀悼陈司令员的日子里,我怎么能说照片上的陈司令员影像太小,我实在看不清呢?
  那是1950年2月20日上午,率部起义的卢汉将军和云南地下党的领导同志以及昆明数十万军民举行欢迎解放军入城的盛大仪式。陈赓将军乘敞篷吉普车沿着拓东路西行至金马碧鸡坊,再转北而至近日公园下车登上市区壮丽辉煌的近日楼。是一位军事记者用小小的镜头拍摄下那宏大的顶天立地的画面。随着岁月流逝,这照片所凝铸着的古老的城楼和英雄的队伍更显得珍贵。想想,陈赓将军率部进入昆明,登上近日楼,已是五十三年前不可追回的那一天了!在纪念陈赓将军百年诞辰的日子里,我翻出这张老照片久久地寻视着,我终于像当年送来照片的老兵一样,看清了认准了站在近日楼上的陈赓将军了!还看清了近日楼东侧的墙壁上写着的繁体字标语:“开展新的文化建设”,还有握着教鞭的老师,他的眼前写着:“扫除文盲”、“新民主主义”、“大众学校”、“识字班”、“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等等烙印着那个时代特色的誓言,还仿佛能听到它们当年发出的嘹亮呼喊。再仔细辨看,在“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横幅标语之上的三楼屋檐下,高悬的烫金大匾上书写着“近日楼”三个雄浑苍劲的大字。
  凭着我对近日楼的记忆来想象,陈赓将军当时站在阳光灿烂的近日楼上,除了看见豪迈威武的他率领的队伍在军乐声中整齐地行进,看见举着红旗、高呼口号、欢歌舞蹈的各族各界群众,也一定看见楼前的近日公园正是鲜花如喷泉张扬,喷泉像鲜花怒放;而那纪念推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起义的“会泽唐公再造共和纪念标”,则闪耀着一道道金色的光芒。那情那景肯定会使陈赓将军听到从蔡锷将军、唐继尧将军、龙云将军、卢汉将军和云南人民前赴后继,追求解放,走向光明的历史步伐,走了半个多世纪才迎来了今天的喜庆日子,于是,陈赓将军举起右手,庄严地行了军礼!
  而今,陈赓将军离开我们已是四十二年了,他所登过的近日楼——这座建筑于明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的拥有五百六十多年历史的古城门楼,也被拆除五十年了!
  近日楼有过岁月的荣幸,也有过岁月的痛心;当年要不拆除该有多好啊!当然,拆除近日楼并不是陈赓将军的决定。那时他正在朝鲜上甘岭的地下坑道里指挥原属四兵团的十五军将士们进行着浴血奋战……幸亏还有那位不知名的老兵交给我保存至今的这张老照片,使我常常想起那虽已消逝却会牢记不忘的时光,让我知道历史的瞬间,也能成为历史的永远。
  (作者单位:云南省作家协会)(附图片) XNS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沐浴五月
  峭岩
  五月啊 有了你
  我们着实诞生了许多吉祥与福分
  我们有了真正的劳动果实
  才真正开始了自由的呼吸和梦想
  风是我们的 雨是我们的
  水是我们的 地是我们的
  太阳每一天从我们掌中升起
  我们是劳动的主宰
  然而 我们是世界的主人
  这一天 我们脱去一切束缚
  裸露赤身 沐浴在五月的爽风里
  把汗水痛快淋漓地淌出来
  渗进禾苗 渗进树根
  渗进旋转的齿轮
  让荒原生出葱绿 让白纸绘出画卷
  让贫穷甩掉债务 让美丽更加芬芳
  我感恩五月的到来
  赐我自由的劳动 赐我自由的诗情
  只要百分之百的努力
  必有百分之百的回声
  劳动在这里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血汗在这里抒写着不朽的生命
  来吧 沐浴在五月
  月色下 阳光下
  和风中 细雨中 XNS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避嫌,是一种觉悟
  郭庆晨
  因为工作调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谷文昌从福州回到漳州任林业局局长。妻子提出家里应该买点儿家具,谷文昌就应下了。没料到,买来的家具全是些竹凳、藤椅、石饭桌之类。妻子问为什么不买点儿木制的?谷文昌的回答是:“林业局长家一下子添了木制家具,外人会产生误会,我们也不能写个声明贴出去:这是买的。”就是因为避嫌,与林业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谷文昌,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就是为了避嫌,准备结婚的二女儿要他这个在龙溪地区当林业局长的爸爸批点儿木材做家具,竟被他严词拒绝。
  谷文昌所以不置办木制家具,不是因为买不起,也不是为了表示自己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而是为了避嫌,怕别人产生误会。乍一听,这说法似乎不够完美,说话的人形象也不够“高大”。其实,要让我说,一个领导干部,能够不忘自己的身份,能够想到避嫌,就相当不错了。因为,避嫌也是一种觉悟。
  请不要小看了这种觉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君子之行。在容易引起嫌疑的“瓜田李下”,能够以“不纳履”、“不整冠”的行动,表明自己不为物欲所诱惑,而且不给别人以任何疑心和误会的口实,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如若不然,这段关于“瓜田李下”的格言不会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更不会写进名为《君子行》的古诗之中。
  请不要小看了这种觉悟。要知道,现在还有不少人缺少这一觉悟。远的不说,就看看现今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吧:管城建的,住的是开发商们进贡的好房子;管路桥的,银行里的账户上存的是收取的“买路钱”;管车的,一定要坐最佳的进口车;管人事的,家里少有待业的孩子;管银行的,竟然会把银行的现金当做自家的财物随意使用……诸如此类现象,难道发生得还少吗?“干什么,家里就有什么;管什么,家人和亲戚朋友就会跟着‘吃’什么”,几乎成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这些人看来,权力就是拥有;权力就是实惠。有了对人财物的管理权和支配权而不为自己所用,岂不是对权力的浪费?不让权力产生惠及自家的丰厚利益,岂不是傻瓜一个?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人在这样做的时候,常常是明着侃、公开要,有的还得意洋洋地显示自己的“杰作”,哪里还有半点儿怕人误会、怕产生不良影响、怕造成不良后果之虞?在这种情况下,避嫌难道还不是一种觉悟?一种很难得的觉悟吗?
  领导者避嫌,既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美德。因为,在避嫌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为他人着想、为社会负责的品德。谷文昌为什么要避嫌呢?在拒绝给二女儿批木材时,他说过这样一番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原来,谷文昌避嫌的初衷并不单单是要图个个人清白,而更多地是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的影响,为了让更多的下属不犯错误,不犯更大的错误。一句话,他要做出榜样。
  领导者避嫌,是以自己的吃亏为代价的。谷文昌为了避嫌,木制家具不敢买,只能坐竹凳、藤椅,用石头做的饭桌;女儿结婚做家具不能从他这里批到木材只能另找他辙……这,应当说是崇高,很值得学习。 XNS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献给这个世界的河流
  吉狄马加(彝族)
  我承认
  我曾经歌颂过你
  就如同我曾经歌颂过土地和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
  不知有多少诗人和智者
  用不同的文字赞美过你
  因为你的存在
  不知又有多少诗篇
  成为了人类的经典
  诚然不是我第一个
  把你喻为母亲
  但是你的乳汁却千百年来
  滋养着广袤的大地
  以及在大地上生活着的人们
  我承认
  是你创造了最初的神话
  是你用无形的手
  在那金色的岸边开始了耕种
  相信吧,人类所有的文明
  都因为河流的养育
  才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我们敬畏河流,那是因为河流是一种象征
  它崇高的名字就像一部史诗
  它真实地记录着人类历史的进步和苦难
  我们向文明致敬
  实际上就是在向那些伟大的河流致敬
  是河流给了我们智慧
  是河流传授给了我们不同种族的语言和文化
  同样也是河流给了我们
  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和信仰
  我承认,河流!你的美丽曾经无与伦比
  就像一个睡眠中的少女
  当你走过梦幻般的田野
  其实你已经把诗歌和爱情都给了我们
  相信吧,在多少民族的心目中
  你就是正义和自由的化身
  你就是人类的良心和眼泪
  你帮助过弱者,你给被压迫者以同情
  你的每一罐圣水,沐浴的是人的灵魂
  你给不幸的人们
  馈赠的永远是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我承认,人类对你的伤害是深重的
  当我们望着断流的河岸
  以及你那遭到污染的身躯
  我们的忏悔充满着悲伤
  相信吧,河流!我们向你保证
  为了捍卫你的歌声和光荣
  我们将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河流啊,人类永恒的母亲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你的怀中
  让我们再一次呼唤你的尊严和名字吧! XNS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花卉艺术摄影

  凌波仙子(摄影)
  戴慧文 XNS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茶楼

  小康别裁
  杨闻宇
  小康一词由来甚远,传播广泛,人们心里究竟如何体认小康、界定小康的含义呢?却是人各有见,殊难一致。
  我以为,一个人物质上要求并不高,而心想事成,能全力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既保障衣食无虞,事业上又总有进步,于世有补,于人有益,自主自由,乐在其中,这大约就是小康境界了。这种自己创造的日子貌似简单,真正届入其间至为不易,保持稳定持久会更难。
  生活困顿不是小康,长年为衣食住行所累,人穷志短,是很能扼杀人、毁灭人的。贫穷的另一面为大富大贵,颐指气使,炙手可热,这反而是不祥之兆。渴慕富贵的人,紧张中、暗地里最难摆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古老窠臼,而且,灯红酒绿者欲壑难填,行权纵欲者身不由己,腰缠万贯者六神不安,大红大紫患生肘腋,表面的繁华荣耀似乎总在酝酿着某种后顾之忧。
  在我印象中最早的小康,陶潜所记述的“桃花源”里的人家,庶几近之。由此忖度,小康最是离不开和平的环境,狼烟四起、兵车辚辚的战争年代,到处闹事,揭竿造反的动乱时世,或者水、旱、蝗自然灾变疯狂之际,小康是无从谈起的。
  健康二字,对小康举足轻重。这里的健康有两重意思,一指个人体质。体衰多病,卧床难起,自个儿遭罪,合家苦累,小康就销声匿迹了。有人比喻小康是一长串阿拉伯数字的有机组合,身体健康排在第一位,第一位如果是个“0”蛋,后边连缀的即使全部为“9”,这小康也只是个肥皂泡。健康之二是精神因素。安静简朴,知足知止,能浮云似地脱屣荣利,流水一样淡化烦忧。这等正当合理、沉稳执著的生活状态,不同于吃五谷生六事,有别于怠惰、懒散、通宵打麻将,属于高雅的精神层面。这两重“健康”之大门,是容易掀开的吗?
  小康由天更由人,君临到具体人家,时限性相当严格。心雄气盛、血性方刚的中年人正处于全力以赴争上游的季节,所谓奔向小康,这正是趋进的必须过程,吃苦受累是必然的(此与射利窥权、争宠求名并非一回事,不宜混为一谈)。人生倘不经历这一奋力上进的重大环节,前景无法与小康接轨。
  小康是个大众型的词语。帝王家的华苑金殿、高车骏马、锦衣玉食,与民间小康风马牛不相及。中国传统型的读书人,认为沉溺于书斋即为小康,这等只容许极少数人涉足的小康环境,时限性更显逼人。诸葛亮蛰居隆中时是个淡泊宁静的读书人,经人三顾之后被请出茅庐,五十四岁那年就星殒五丈原,后来虽是大名垂宇宙,山坳里那种与书为伴的小康日子白驹过隙,着实短暂。由此可知,上帝将小康大体上是为人们安排在后半生的,与年逾六旬之人探究小康,好像更为适宜。年过六旬者,如过江之鲫,嗣后桑榆之景能延续二十年三十年的,数目锐减,这期间生活转轨、睡眠、生病,又要耗去时光,三下五除二,真正留给小康的日子就很有限了。夕阳无限好,愈稀
  罕、难得,愈值得人们爱惜、珍重。
  福无双至,天下多少事,降临之际,人都不以为然,认为平淡,觉不出它的来路多么艰难,多么不易,也感受不来其间的温馨,在事后偶尔经人点破,自己这才嚼出了内中不寻常的滋味。对这等回味,只能抱憾,只有暗自失悔。世上多少人,一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
  小康之境,是物质与精神调理适度的一个微妙的结晶品,又仿佛跌落在宣纸上的一滴彩墨,在不同人心目中洇晕出各不相同的景观与意象。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躬逢盛世,应当知福,小康一词,字面平常,寓意却深邃,其真正的内涵,也在于各人的体味…… XNS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大地

  暮春
  李平安
  一时风雨,
  满目清如许。
  棠落绯衣天露洗,
  碧树枝头鸟语。
  丁香暗度芳菲,
  紫兰盼顾低垂。
  柳絮蒙蒙扑面,
  迟迟春老欲归。 XNS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诗画配

  山亭·石阶
  ——题武夷风景照
  这山间的一片比较平坦的坡地上,有一座亭,亭内有长条石桌、石凳,亭的旁边有登山的石阶。这些富于人文趣味的设置,与平坡上青草、岩石、古木和沿着石阶两侧丛生的竹篁、杂树一起组成一种景致。即在山亭近前的石凳上,曙光初照,便见有一位年轻女子背着书包坐在那里……
  她在读一本与自己学科相关的书?她在查阅记录个人平日工作感受的笔记?她在思考、探索有关武夷山的某些科学研究的课题?她欲以自己的考察、体验、思路来解答诸如有关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和保护吗?她欲写出鸟类或蝶类的专题论著吗?她欲以自己的科学探索为基础,提出有关自然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更高层次的哲理设想吗?
  在她身后的石阶,
  仿佛是一种征兆,一种期许,
  亟待有人一步一步登上一种高峰。
  郭风/文
 景能/摄(附图片) XNS品论天涯网


第16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多咪斋

  家乡的豆丝
  易新生
  我二十几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湖北乡下,那时,一年中有半年的晚餐是在吃豆丝中度过的。当时对此并不在意,因为年年如此,人人如此,自己也就认为本应如此了。现在发现吃豆丝的日子是那般美好。偶尔有人从家乡带点豆丝来,煮着尝尝,还真解馋。
  家乡的人为何要长年吃豆丝呢?它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是它做起来简单,本是熟的,只需加进油填以水相煮即可;二是节省柴火,家乡贫瘠,年年为烧柴发愁,而煮豆丝来得快;三是方便,农村家庭人口多,吃饭时,人不一定能凑齐,时常有两三人要先吃或后吃,于是一趟一趟地煮。
  家乡把做豆丝叫打豆丝。打豆丝是件很有意思的事。秋后,一年的劳作已基本完成,于是打豆丝开始了。在大米中掺入黄豆(大约十比一),浸泡半日,以石磨磨成浆,这磨浆大概需要一整天,因为一两担大米加黄豆是要时间对付的。第二天,开始整理炉灶,刮净锅烟为打豆丝做准备。请来烧火的,请来切豆丝的,烫豆丝的“掌勺”师傅更是请来的。早晨烫豆丝开始了。农村一灶两锅。拿出早已备好的松针,将火烧得旺旺的,师傅舀一瓢浆在锅四周一旋,以掀壳(海贝壳)掀开,盖上锅盖,再在另一口锅里又旋出一张。这时第一张豆丝也就熟了,师傅双手揭起放在倒过来的米筛上,让小孩端出,铺在木板上,待凉,再切成细丝。
  打豆丝是一天的活,那么中午的一餐就请大家吃热豆丝好了。这种现吃的豆丝不用切,一人就可吃一整张,在锅里烫时要多给油,要两面烫烤,把皮烫得黄亮黄亮的,再包上酸菜,吃起来味道真香。至今想起来仍直咽口水。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晒豆丝。秋末冬初,太阳“温柔”,就是遇上好太阳,豆丝也得晒上三五天。家里面积小,无法摊开,于是家人挑上豆丝到一二里外的山中“晒石”上晒。晒石是经村里人选择地形开掘而成的,即揭去土表,劈出大块而平展的石面。这晒石有半面山大,而且向阳。有晒豆丝自然就有“照看豆丝”,这是孩子们爱干的活。几家孩子在一起照看豆丝不仅好玩,更重要的是大家还可吃到另一种豆丝,即以石搭灶,用薄石片做锅,就地取来干丫毛做柴烤豆丝。这烤豆丝又脆又香,直接用手抓着吃。烤不厌多,吃不完的装在衣服口袋里,随时记起,即可摸出一把来。
  家乡的豆丝,真是别有风味。 XNS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