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主要观点
●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形式多种多样,对其进行清晰的梳理和概括,有利于正确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科学内涵,有利于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创造新鲜经验,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重视研究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与时代紧密联系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多学科地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一条基本途径和方法。
●党的领导是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关键。要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尊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
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创新意识,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充满活力的重要保证。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与规律,深入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形式、方法及其条件,有助于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对提高全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都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需要回答和解决各种新的课题,需要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获取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先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则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事实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形式多种多样,对其进行清晰的梳理和概括,有利于正确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科学内涵,有利于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创造新鲜经验,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概括地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形式主要表现在:第一,全新理论、全新观念的提出。对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作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的新的阐释和说明,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新观点、新理论。第二,对原有命题、原有观点的丰富和发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探索新的发展规律。第三,赋予原有命题新的内涵,对原有命题进行新的解读,或者丰富其内容,或者发现其新含义。第四,对原有的成果进行新的组合,赋予其新形式、新风格。第五,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实践,重新提出原已沉寂的命题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科学技术的创新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发现新原理、创造新理论、发明新方法是一致的,但科学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发明”,新技术的诞生往往意味着旧技术的消亡和被取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更多的是“发现”,新的发现和旧的发现往往同时并存,相映生辉。所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要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进行,真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服务于现实,服务于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一般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正确的途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非常多,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方法可以概括为运用时代眼光来观察、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这种时代眼光体现了问题眼光、世界眼光和综合眼光的有机统一。
第一,问题眼光。以问题为中心,重视问题的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与时代紧密联系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都有极大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以时代问题为中心,既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方法,也是被人类发展史所印证的一条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与我们党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密切相关。历史证明,哲学社会科学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始终关注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规律、把握时代脉搏的过程。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
第二,世界眼光。世界眼光,就是站在世界的高度观察、分析和研究问题。用世界眼光来观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理论时,就是运用世界眼光来观察和认识问题的。
具有世界眼光是当代世界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已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样的时代特征下,世界上发生的许多问题都会影响我国,国内许多问题的发生也往往受到外部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资本的配置等等,都与世界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具有世界眼光。
具有世界眼光是学习和借鉴各国有益文化成果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曾特别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世界眼光能帮助我们扩大眼界,吸纳和学习国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帮助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在更新的基础上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第三,综合眼光。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学科的划分与实践中的多学科综合运用割裂开来,甚至形成了一些很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科学类型的划分上,人们一般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中,自然科学又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哲学社会科学分为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等。这只是一种认识论上的划分。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单一地由某个学科、某种知识在起作用的。这样一种认识早在中国古代就已存在。《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把这种思想进一步引申,可以说,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综合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治理国家,才能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比如环境治理问题,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化学的知识,也不能仅仅依靠生物学的知识,天文、地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必要的。因此,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多学科地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一条基本途径和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条件
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从宏观上讲,党的领导是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律,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共同努力营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这就要求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探索、尊重探索、鼓励探索,坚决摒弃妨碍科学探索、束缚学术创新的观念和做法,把十六大报告关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要求落到实处,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评价机制,真正做到尊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尊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
就微观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转变学风。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使命感,有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勇于拼搏的精神。爱因斯坦讲过,对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为科学献身的价值观,这样,自然科学才能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样如此。其次,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不了解实践,闭门造车,就不可能感知时代的脉搏,体验实践的呼唤,更不可能创新。关注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第三,要有严谨勤奋的学风,注重学术积累,厚积薄发。要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只有在学术功底扎实、占有资料详实、生活感受充实的基础上勤于思考,才能达到理论的高度,取得创新的成果。要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出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第四,要有善于与他人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分类越来越细,每个人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只有通过团结协作,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在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第五,要有谦逊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才能把前人的成果、他人的成果学到手,并把它们作为自己前进的基础。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说自觉
魏波
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对待工作和事业,有的人充满热情、积极主动;有的人却马马虎虎、消极被动。这种态度上的差别,往往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密切相关。从一定角度看,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就在于是不是达到了自觉。
从哲学意义上说,自觉同自发相对,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指人们正确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后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艰难跋涉。在这个过程中,人是主体也是对象,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着自身。随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越来越全面、越深刻,人类就越能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自我完善。自觉,包括个体自觉和群体自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同先进生产力密切相联系的进步阶级,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和发展自身利益的奋斗中,在自觉上达到了更高程度,提出了更新要求。
自觉意味着对主体价值的肯定。“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人提出的一个严肃命题。人之为人,其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因为认识到自我的存在、自身的价值,人类才努力超越自然条件的限制,冲破各种枷锁的束缚,不懈探索,奋然前行。进入现代社会,人们改造世界的自觉意识大大增强。这种自觉意识,促进个体积极认识和释放自己的潜能,赋予一个国家和民族巨大的发展活力。一个自觉的人,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意义与价值,目光远大,意志坚定,追求生命的至高境界;一个自觉的国家和民族,能够科学把握前进的方向,目标始终如一,凝聚各方力量,创造非凡业绩。
自觉反映着对自我利益的认同。历史表明,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特征。作为历史和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认识到自身的利益所在,是行动自觉的起点。这其中既有个体利益,更有群体利益,因为任何个体利益都不是孤立的,而总是与群体利益紧密相连的。认识到群体利益与自我利益的一致性,是更高的自觉的基础。人们只有对群体利益产生认同,才能将实现群体利益视为自己的事业甚至生命,从而自觉参与其中。正是因为这一点,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己的不屈奋斗和无私奉献,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
自觉标志着对共同目标的接纳。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人类因为组成社会而更有力量。个人与群体利益常常通过共同目标来实现,而共同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个成员的努力。在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今天,共同目标对于个人和群体利益的实现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意义。一个人只有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社会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个体的力量,才能促进共同目标的实现。而要将共同目标化为每个人的行动,前提是每个社会成员正确认识自身利益与共同目标的关系,真正明白实现共同目标就是实现自己的利益。达到这种自觉的人越多,共同目标的实现就越有保证。
任何行动,自觉与否,效果大不相同。自觉,不仅能激发出主体的创造热情和力量,而且可以保证行动在正确思想的支配下进行,从而有效地实现目标。不自觉,懵懵懂懂、茫然无措、毫无创见,不但事倍功半,还可能会造成损失。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任何目标的实现,任何规则的遵守,既需要外在力量的约束,也需要内在的自觉。从这个角度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和自觉参与的基础之上,需要每个人对共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主动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自觉投身到实现共同目标的奋斗中来,共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第9版(理论)
专栏:学者论学问
信任与信用
北京大学教授 厉以宁
信任的意思是相信而敢于托付,信用则是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可见,信任和信用关系密切。在鲁宾逊的一人世界里,没有信任问题。但后来他有了一个仆人,就产生了信任问题,如果他不信任他的仆人,他就没有办法在孤岛上生存下去。
在物物交换时代,同样存在信任问题。一把斧头换一只羊,这把斧头会不会有质量问题呢?这就是信任问题。货币出现以后,就既有了信任问题,又有了信用问题。
信用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和存在?因为社会生产需要信用。信用是跟选择紧密联系的。我们可以从选择的角度把社会经济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完全没有选择的经济,比如过去的计划经济。如果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一切都是指令的,给你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给你什么原料就是什么原料。这里面没有信用问题,你只能接受,没有可供选择的机会。
第二种是充分选择的经济,这时候信用问题就会少一些,不那么严重。因为大家都有机会选择,都遵守一条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诚信。吃亏只有一次,我有可供选择的机会,如果你这次欺骗了我,我下次就不找你。西方有一句谚语:他骗了所有人,结果他发现他被所有人骗了。只要有充分的选择,就会抑制失信问题的发生。
介于前面二者之间的第三种是不充分选择的经济,有一点儿选择,又不是充分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信用问题最为突出。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失信问题比较严重。比如,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制了,有比较大的自主选择权,但改革又没有完全到位,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最重要的问题是政企还没有完全分开,所以赖账的问题就出来了,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是国家的,贷款不还你也没办法。这种情况并非为中国所独有。比如历史上的西欧,在封建社会典型的庄园经济情况下,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农奴对领主有什么选择余地?没有。那时候有社会信用问题,但不是非常突出。后来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候,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情况下,既不是充分选择的经济,也不是完全没有选择,再加上法制不健全,所以信用问题就出现了。
可见,当前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们有更充分的选择。那时,信用问题还会有,但不会像现在这么突出。当然,法制建设也要跟上去。有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信用问题自然会慢慢消失。但是,如果失信问题严重,市场秩序混乱,经济能发展起来吗?显然不能。
我到西部考察的时候,当地的领导说,现在技术、人才大量东流,拦也拦不住。过去我可以卡户口、卡档案,但现在他户口、档案都不要了,你根本拦不住。怎么办?我说你可以在待遇上改善,或者生活上照顾等等,但你给的待遇不可能跟外资企业一样高吧?所以,西部要解决人才外流问题,关键是引进企业家,企业家来了,技术人员自然就跟来了。西部怎么吸引企业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解决好信任和信用问题,企业家信任你,他才会来到你这里。人家来了,你一定要讲信用。否则,来了也会走的。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引进外部企业,并积极发展本地企业,企业发展起来了,人才、技术也就来了。所以,关键还是要解决信用问题。
在信用问题上还必须强调明晰产权的重要性。一些国有企业赖账,主要是产权不清晰。假如有一块公共牧场,可以随便放羊。牧民肯定多放羊,谁放的多,谁占便宜。但放的羊过多,把草吃光了,损失还是由全体牧民来承担。这就说明了明晰产权的重要性。如果产权问题不解决,社会信用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第9版(理论)
专栏: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王霞林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方式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制度成果的总和。政治文明的内容包括政治制度的进步和政治行为的进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摆脱在政治制度与政治行为上野蛮落后的因素,向着政治文明的方向前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是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劳动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空前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致力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使党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使国家政权机关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的科学内涵,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进入新世纪,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是低水平的小康,是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是发展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如何理解这三句话?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显著的特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民主的实现不是自发的,需要有正确的领导,这样才能发展人民民主。同样,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践,法治是在党领导下的法治。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实践的选择。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执政地位,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把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从而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第三,党的领导的实现、人民民主的推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无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还是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的民主政体,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制。任何违反法制的民主,都会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的权利、自由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特色鲜明的理论读物
——读《“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读本》
李志民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读本》,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读本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回眸与前瞻的结合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作了较好的阐发。该读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具有系统性。该读本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建设,设置“与时俱进论”、“执政为民论”、“先进性质论”、“全面小康论”、“市场取向论”、“第一要务论”、“政治文明论”、“文化创新论”等“八论”,其中每一“论”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同时又彼此衔接、相互贯通,具有较为完整的系统性。
体现时代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来的,对它进行研究和阐发,也只有站到时代的高度,才能真正把握其实质。该读本的作者认真研究当前的国内外形势,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和发展趋势,把问题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论证、分析,从而使读本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富于创造性。该读本从构思到论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创新,不落俗套。例如,对“全面小康”的分析,通过对我国“小康”理想之历史源头的追溯,拉近了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和中华文明固有血脉和民族心理的联系;对“小康社会”所具有的社会化、现代化等新内涵的揭示,便于人们结合新形势对它作科学的把握。同时,与一般的理论读物相比,该读本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突破,实现了由单纯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到逻辑思维方法和形象思维方法并用的转变,文风朴实鲜活,语言通俗生动,还恰到好处地配了插图,图文并茂,从而收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效果。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科技产业转型战略的系统解读
——读《科技产业转型》
包心鉴
科技产业转型理论研究是我国科技经济发展与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人民出版社出版、隋映辉撰著的《科技产业转型》一书,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社会化为背景,从科技经济与管理学的角度,对科技产业转型的“路径与背景”、“调整与配置”、“运作与资源”、“战略与资源”四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在科技转型理论方面有所创新,而且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一定的意义。
该书从理论层面研究了制度创新与科技经济转型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企业制度创新及其发展趋向,并通过理论阐释与数据比较,对制度创新中的非技术因素以及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制度创新的转型战略、政策选择进行了全面阐释。针对转型期我国科技产业演变与结构转型的不同步现象,作者提出,必须加强转型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创新系统的调控与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该书探讨了影响科技产业转型的一些问题。例如,在市场需求导向与科技产业发展的互动研究方面,重点讨论了国家战略、市场需求与科技产业转型的关系,提出市场需求与科技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市场需求对科技产业的拉动分析中,结合我国科技产业转型、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前景,探讨了未来市场需求调整与产业发展重点以及科技产业的市场需求趋势等问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