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4月22日人民日报第1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4-2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心跳的事业 '...

第16版(文艺副刊)
专栏:

心跳的事业
胡晓宇 柳金虎
  又是一个古尔邦节。古尔邦,维吾尔语意为“杀生”。这是伊斯兰教的一个盛大节日,是穆斯林群众杀牛宰羊、欢庆丰收的新年。
  清晨,边城纯净的熹微刚刚透过镂着巴旦木图案的纱窗柔柔地洒到床前,维吾尔族军医木拉提·米吉提便悄悄爬起床。这是他在担任解放军474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的七年里,每天坚持不变的习惯。
  妻子赛娅尔和两个女儿菲妮娜和翟米娜也都起了床。赛娅尔告诉他:“爸爸妈妈打电话让咱们全家回去过年!”听到这话,菲妮娜和翟米娜姐妹俩当即欢呼起来:“太好了!太好了!终于可以团团圆圆过年了!”爸爸为了那些心脏病人,全家已经连续四年没有一起过古尔邦节了……
  “对不起,我今天实在抽不开身!”木拉提的回答令一双可爱的女儿感到了深深的失望。“你们知道,心脏手术就是和时间赛跑,一天都不能拖啊!”此刻,木拉提想到了那个安排在今天手术的重症心脏病患者艾力,他来自东疆的偏远农村,不立即手术可能就熬不过古尔邦节了。
  收拾停当,木拉提离开家,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科室走去。古尔邦节的气氛已经在早春冰凉的空气里弥漫开来,他闻到了炸馓子、手抓肉和奶皮子的浓香,听到了都他尔、热瓦普和手鼓合奏的欢快的民族乐曲……想到全家人今天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的热闹劲儿,他英俊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意。
  9时30分,木拉提高大魁梧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手术室。在消毒水浓烈的氤氲中,汉、维、回、蒙等五个民族的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术准备。这个曾经创造了全军心胸外科史上两个“首例”、空军首家年完成心脏手术突破三百例的二等功荣立集体,拯救生命的使命感已如血液般流淌在每个医护人员的生命中。
  木拉提边消毒手臂,边和汉族医生席耀明谈论着手术中的细节。他们深知,因心内膜炎引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心衰、心包积液等多种重症,艾力的心脏已千“疮”百“孔”。手术稍有差池,艾力就可能在手术台上永远睡去。
  10时整,艾力被缓缓推进手术室,他的妻子抹着扑簌簌的泪水在门外,目送他进入那个冷峻的未知世界。虚弱的艾力把右手虔诚地放在心口,默默地祈祷……家里,亲戚们已为他准备好了后事。
  10时30分,在助手的协助下,木拉提打开了艾力的胸腔。接着,木拉提手握手术刀,沉稳地切开了主动脉。由于病变严重,病人心脏的主动脉瓣和瓣环均已严重钙化,钙化部分像石头一样坚硬。在切除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主动脉根部大出血,葬送病人的性命。木拉提全神贯注地切除、成形、置换……手术在器械的轻微歌唱中顺利完成。
  然而,因心脏病变严重,病人心脏功能差,手术完成后竟无法复苏!木拉提镇静地指挥着麻醉、灌注,外科的医护人员紧张地进行药物激发和电击除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艾力的心脏仍然悄无声息。
  手术室里静极了,所有的眼睛都盯着木拉提。汗水渐渐浸透了他碧绿的手术服,但他的眼中始终充满了希望。在他一次次沉着的命令下,医护人员执著地努力着。当电击除颤进行到十四次,电流达到五十瓦秒时,奇迹出现了:艾力那颗久无动静的心脏,终于慢慢跳动起来!
  15时,心脏跳动平稳的艾力被推出手术室。看到木拉提微笑的眼神,艾力的妻子不禁泪如泉涌。这是高兴的泪水,是感激的泪水。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他们深切体会到了“新生”的含义。
  “1340,古尔邦节。”木拉提在自己的资料本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个数字,这是在他手下复苏的第一千三百四十颗心脏!
  一抬头,他看见了墙上照片里母亲那慈祥的笑容。他知道,母亲一定会含笑九泉的。尽管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儿子依然在手术台上忙碌;但她知道,儿子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那是超越了民族和种族的爱的事业,是心跳的事业……(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某部宣传处) 812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艺副刊)
专栏:

八角楼
肖韶光
  井冈山茅坪村八角楼顶因作廨形天窗而得名,当年,毛泽东在此写下《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青灯如初地醒着
  砚墨执著地活出一种
  恒久的清香
  一个身影依然奋笔如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石破天惊已半个多世纪
  那年毛泽东在此举目凝神
  将那个神奇的八角形悟彻
  恍然发现一种立地顶天的高度
  于是有了缀着红星的八角帽
  用一个民族水深火热的苦难
  磨出尖锐的锋芒
  把一道阶级的阵线
  打造得棱角分明
  那道阵线
  万水千山地曲折蜿蜒
  在地球上张扬东方龙的
  个性与风采
  世界开始向中国行注目礼
  红星八角帽
  被毛泽东朱德和他们的将士
  甚至整整一个伟大民族
  拥戴得至尊至贵
  那是革命者红色桂冠的高度
  尊严理想与信仰的高度
  生命的沼泽地里
  比小草还脆弱
  紧握红星八角帽的手臂
  缓缓举过头顶
  将信念与追求高高擎起
  看来年更亮更绿的大地
  如今臂膀般的群峰
  将八角楼连同一种精神
  托举得至高至上
  俨然一座古朴的红军雕像
  透过那扇窗
  青灯不倦地眨着眼睛
  审视老区大步流星奔小康的日子 812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艺副刊)
专栏:

阿妈泪
晨光
  小时候
看见阿妈的泪
  那是因我不能跨上马背
  阿妈眼含焦急期待的泪
  虽然那时我还读不懂阿妈的泪
  可阿妈泪给了我神奇无尽的力量
  润我心田快长成人
  当我成人远离家乡
  我看见阿妈的泪
  那是阿妈对儿揪心的牵挂
  那是阿妈藏在心底殷殷的期盼
  阿妈啊
  每当我想起阿妈的泪
  在我心中就映出太阳的光辉
  我从远方回到阿妈身边
  我看见阿妈的泪
  那是阿妈心里高兴的泪
  那是阿妈对儿女欣慰的泪
  阿妈啊
  儿身再高也是阿妈膝下儿
  阿妈白发也是儿心中永远的爱神
  阿妈啊
  你的泪洒满草原
  点点滴滴铭记在儿心
  儿女永远是阿妈心中的弦
  是你拨出人间最美好的福音
  阿妈泪啊
  那是你慈母金子般的心 812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艺副刊)
专栏:

如此“吴越人家”
——上海纪行
李辉
  大学四年,骑着车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如今闭上眼睛,各处方位大致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后来虽然离开上海二十年,但每年都要去上几次。加上所研究的历史人物,大多都与上海有关,这样,听来的故事,买来的书,不少都与老上海有关。自我感觉中,虽非老上海,我也许算得上一个“上海通”。
  上海总在变,更繁华,更现代,更壮观。这是不争的事实。民风、民俗听说也在变。有文章曾论述如今上海人的眼光更高,心胸更宽阔,气度也更非凡。我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一个外省人,每次走进上海,我却也能感到这座大都市的某些痼疾似乎仍固执地存在着。
  譬如汽车喇叭声。好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且听上海喇叭声》发表在上海的报纸上,对此起彼伏的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提出批评。几年过去了,一些主要街道的状况虽然有些好转,但不少地方仍然是我行我素,喇叭声声。和一些全面禁止鸣笛的大城市如郑州、杭州等地相比,上海的噪音污染和北京一样,仍需要加大整治力度。
  感受最强烈的则是上海人过去那种排外意识,仍在一些服务场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4月10日下午,我陪同巴金的弟弟李济生老人寻访巴金在上海居住过的几处重要地点,同行的还有吉林电视台的两位记者。下午5时,雨中一番寻找后我发现了“吴越人家”的招牌,决定在这里招待李济生先生。选择这里,是因为我曾多次在“吴越人家”的北京分店就餐过,有很好的印象。
  我扶着八十六岁的李济生老人爬上二楼就座,向服务员说明我们要吃正餐。她拿来菜单,我们开始点菜。我们都不会讲上海话,包括李老,虽然在上海居住几十年,但仍是浓重的四川乡音。一听我们说话,服务员的态度明显冷淡下来。我们按照菜单点菜,但点什么没有什么,连续点了将近十种,几乎七八种都没有,包括一些上海菜馆里的常见菜。虽然“吴越人家”是面馆,但也有正餐,既然菜单上有,就应提供。谁料想女服务员摆出一副“爱吃不吃”的模样,用漫不经心的语调和漠视的目光回答我们的问题。她说,我们点的这些菜,要提前一天预定。这显然是在刁难。
  一番交涉后,经理出场,态度也和服务员一样。其实在我们与服务员争论时,我已经注意到经理就在我们旁边一个人在那里吃饭,并和另一位服务员窃窃交谈,但没有主动来过问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忍受,气愤地站起来,扶着老人扫兴下楼。我们离去时,经理和服务员没有一点儿对老人、对顾客的歉意。
  我很不解,在全国服务业服务质量普遍好转的今天,在变化巨大的上海,为什么一家有名气的饭馆还有如此恶劣的服务态度出现?
  后来见到一位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他是东北人,他告诉我,在上海念书的外地同学上街买东西,如果不开口说话,商店的服务员非常热情,但如果一开口,露出乡音,对方的态度马上就变得冷淡。于是,不少外地同学上街便尽量不说话,或者短期内努力学会几句上海话。还遇到一位在上海居住多年的外地人,他说上商店之类的事,常常是让女儿去,因为她能讲地道的上海话。
  看来,我们在“吴越人家”的经历并非偶然。
  磁悬浮列车让人叹服,壮观的外滩让人流连忘返,作为一个大都市,上海越来越国际化。但依然残存的封闭和自傲的市民心态,显然有损于城市的文明建设和形象塑造。顽症已有多年,实有必要认真对待和医治。 812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艺副刊)
专栏:

依恋(摄影)
徐开琳 812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艺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谈谈“领导讲话”
许小峰
  曾经认为会前请领导致辞,闭幕请领导讲话,是国内开会不成文的程序,后来有机会出国参加会议,才发现国际上也大都如此。主席、秘书长、专门委员会的主任等也会应邀在各类会议的开幕、闭幕时发表演讲。看来,这方面国内外是差不多的。也许与此有关,各类有关“领导讲话”的评论也常见之于媒体或流传于民间。从讲话的风格、艺术、感染力、逻辑性到是否言之有物、是否准备充分、针对性如何,有无语病或念了错别字,以至到话长话短、仪表风度等等,都有褒贬。有关如何提高讲话能力的书籍、杂志也时有面世。对于这些,这里没有更多可谈,仅想就领导讲话的约束效力提些看法。
  不久前,与一位当了领导的朋友聊天,涉及到了“讲话”问题。他坦言,由于推辞不掉,常要出席一些会议,应对场面,发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讲话。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位下属,这位同志非常认真地对他讲:“您上次在会上讲的几点意见都非常重要,我回去马上作了传达,下一步一定做好检查和落实工作。”令这位领导感到有些尴尬的是,他实在想不起来是在哪次会议上讲了哪几点意见,大概也从未考虑落实的问题。但面对此状,也只好点头表示认可,还讲了几句泛泛之言以示鼓励。
  这个有些令人发笑的“实话实说”,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领导即席发表讲话的约束效力问题。在国外开会确实也请上级讲话,甚至把讲话印成小册子散发。但这种讲话一般是仅供参考,没有实际约束力。
  真正具有效力的、会后要执行落实的,是在会议上经过讨论最终获得通过的正式文件。在这点上我们就有些不同了。我们比较习惯将领导的讲话作为指示,是指示自然要执行。但这样做是否合适,值得商榷。不能否认,有些领导的讲话针对性很强,是要求落实的。但也确实常有前面提到的情况出现,领导并没在意讲,下属却在认真办,按个人的理解去贯彻,其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要避免这一问题发生,或许可从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是各级领导要有自我约束意识,在即席讲话时尽量不对会议将要讨论的议题发表太具体的意见,这会影响与会者的思考。在总体框架下谈些原则和要求即可,也可介绍一些背景情况,谈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尽量将讨论的空间留给会议代表。二是与会者要提高参与和规则意识,所有决议都应按程序讨论通过,不能由某个人的意见取而代之。三是执行部门要按制度办事,领导的讲话可供参考,但执行还应以正式文件或规定为依据。否则,会违反管理原则,使控制指令失真,造成整体工作混乱。
  以上所谈可能与现实尚有距离。怎样做更为妥当,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这里仅仅提出一点供参酌的思路,共同努力改变会风、改变“话”风、转变工作和思维方式,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812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艺副刊)
专栏:

东莞七绝
舒乙
  应东莞市的邀请,我到东莞去讲演,前后有三天时间在东莞市的几个名镇——虎门、长安、清溪、樟木头参观访问,所获印象极深。特别是有了钱之后,东莞所做的事情令我惊喜和敬佩。
  东莞,我以前没去过;但是,我知道东莞这个地名,知道它位于广东南部,很穷,有一度穷得有大量居民外逃糊口,知道它有甘蔗,蔗渣可以利用,造纸,或者制糖醛。正因为我知道这么一点,这回就近一看,东莞进步这么大,富裕成这个样子,我的感触已绝非是惊讶所能包含得了的。
  东莞地理位置极佳,在广州、深圳之间,占地不过二千四百六十五平方公里,人口才一百五十多万人,1988年改成地级市。它的一个镇,比如虎门镇,财税总收入一年居然高达二十六亿,比有的边远地区的一个省还多,号称国内第一富镇。东莞的崛起不靠走私,不靠歪门斜道,它是脚踏实地的,靠工业,靠来料加工,品种什么都有,从电脑元件到女式手袋,包罗万象。工厂一个挨着一个,连绵不断,企业多达一万四千家,台商就有四千家,外来人口约五百万。有的小镇,本地人有三万,外来者六十万,后者是本地人的二十倍。东莞平均每六分钟有一个装满产品的集装箱出境,出口总额排全国第三名。东莞银行储蓄存款余额高达一千五百亿元。
  关键是,经济发达了以后干什么。东莞开始干文化,这就是我注意到的“东莞七绝”。
  一绝,抢着办学校。过去办教育要上级下达任务,带有强制性,因为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办不成。现在是各个镇抢着办学校,创造优越的办学条件,建好的校舍,买齐全的设备和图书,请好的老师。镇政府能以办校为荣,以办校为政绩,这是很不简单的变化。一下子就抓到了根本,因为归根到底,人才和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
  二绝,建特别好的文化中心设施。这些文化中心设施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儿童阅览室、培训中心、演出厅、文化广场等等。我见到的东莞镇一级的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都极新,都是这一二年建的,规模也都宏大,样式造型考究,很有文化品位,不亚于京、沪、穗三地的同类设施的水平,一个镇啊。
  三绝,轮流请全国著名剧团和演员演出。“轮流请”或者又叫“比着请”。这个镇请甲团,那个镇请乙团,看谁请的名声大,水平高,不惜重金。这一下,极大地繁荣了东莞的文化艺术生活,也大大丰富了这些小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那里的居民,包括外来打工仔和打工妹的文化艺术修养;而且,说实话,这一招养活了一大批内地的文艺团体。东莞甚至可以长期和他们订合作协议,建立定向的固定交流关系。
  四绝,镇政府花钱请老年人看戏吃饭。过去很长时间甭说请看戏吃饭,就是发救济金也顾不上,而且即使政府发邀请,也轮不到邀请老百姓去看戏或者吃饭。现在,有了好节目,镇政府邀请所在地的普通老年人出席观看,他们的身份是贵宾,而且戏后还要设宴款待,以示敬老和善待百姓。
  五绝,镇上建五星级酒店。据说,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往往客满,需要预订才住得上。离香港近呀,开车半小时就到,香港游客大批涌入。国内一些重要的会议也安排在这里开,绝对不发愁用不上。
  六绝,广场万人跳舞。文化广场建好之后,活动安排得很充实,周一、周三、周五晚上跳舞,周六演出节目。跳舞组织得井井有序,动辄万人参加,热闹非凡,又非常文明。灯光、伴乐、服务都是公家出资,一个广场,仅此一项,每年工本费高达三十万至四十万元。
  七绝,先搞文化建设后建镇政府办公楼。这一手很受百姓称赞,真正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东莞七绝”能说明一个规律:经济发达了,会带动文化的腾飞。
  但这个规律不是天生的。它必须有思想的转变为前提,那就是有了钱知道先往文化上用。
  东莞有这个思想转变,很了不起,文化上的突飞猛进就成了必然。上百万双有老茧的劳动之手托起了文化这个光环,使东莞土地出现了奇迹。
  这正是中国大地上的最新最好的喜讯,像迎春花、丁香花和玉兰花一样,无可辩驳地、庄严地、绚丽地充当着一个新季节来临的宣言书。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林则徐的散文,题目叫《沉浮》。林则徐不顾个人荣辱,只顾历史使命,一心为人民做好事,这种大度和大气深深感动着我。想不到,一百六十年后,恰恰在林则徐沉寂的虎门,他的理想,他的志气,被东莞人高高地举起,以惊心动魄的气势浮出大地。历史自己又写了一次沉浮。 812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艺副刊)
专栏:

陌上马兰
刘德宝
  故乡的田野土地肥美,阡陌相连。进春入夏,路边、地头上长满各色各样的小草、野花,配上黄土路上牛车碾下的道道辙痕,给块块葱绿葱绿的庄稼地镶上了五彩缤纷的花边,构成了一幅幅绚丽悦人的画图。这么多数不清的野花杂草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长在路边、地头上那丛丛簇簇的马兰。
  故乡的人们惯称马兰为马莲。年轻时看过一部名为《马兰花开》的电影,心里就一直嘀咕电影上的“马兰”就该是家乡的马莲,因为影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马兰”的品格同家乡马莲的品性相吻合。后来有机会咨询了林业厅的物种专家,查阅了《辞海》中的马兰条目,方才确信马莲即马兰,又称马蔺,属鸢尾科,与兰科近缘,与莲科远缘,所以称马兰似更准确些。
  马兰不生主杆,没有叶蒂,叶片坚韧窄长,灰绿茁壮。入春在车辙复碾,人踪斑杂的路面上,它都能拔地而生。初夏,马兰花抽薹,不日则绽开几朵紫薇薇、蓝绒绒的花瓣,散发出丝丝幽香。十天半月后,花瓣渐萎,结成长长棒锤状的果实,里面结了籽,充满了空气。当年,跟随父兄们下田的我们那帮小伙伴,总会采上一把这样的棒锤,带回村里,一支一支摆在平地上,用脚猛踩,即会发出“叭叭”的声响,小伙伴们高兴地谓之曰“马莲炮仗”。
  马兰是农民的朋友。它不同于莠子等杂草,一有机会就往地里钻,去跟禾苗争水争肥吃,成为乡亲们耘锄的对象。它只生长在地头岸边,用美丽的花、叶点缀着多彩的田野,用发达的根系保护着至贵的土地。可惜的是乡亲们长年只顾弯腰曲背忙着在田地里劳作,挑担、荷锄在田间小路上往来,却没有兴致去欣赏马兰的秀姿,没有工夫去品闻马兰的清香,没有意识去研究马兰保持水土的功能。倒是为生活计,乡亲们都认为马兰“浑身皆是寻常物,唯有一宝是根须”……
  马兰的根须十分发达,挖出一束来,抖掉沾带的泥土,通丝通理,真像美髯公们那梳理整齐的一绺绺胡子,根根粗细均匀,黄白洁净,惹人喜爱。马兰的根须还有质地坚韧,能弯不折,浸泡不烂的特性,难怪成了做刷锅洗碗刷子的上佳材料——家乡远近操持三餐的家庭主妇们,都为厨房里能有一把马兰根扎制的刷子感到耐磨耐用,方便顺手。
  近些年来,家乡的人们也在千方百计寻觅富路,刨马兰根,扎制刷子竟成了一条增收门路,于是乎陌上马兰遭了灭顶之灾。偶尔回乡,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很想寻找孩提时代随处见到的那丛丛簇簇的马兰,但见到的却是路面上刨掉马兰根后留下的那一个个麻坑。想及此君身世,心中顿生苍凉之感。期盼人们别再乱挖滥采了,让它休养生息,繁衍几年,复好如初吧! 812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文艺副刊)
专栏:

书法
吕伯涛 812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