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世界就业变化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曾湘泉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世界就业发展趋势如何,政府在促进就业中可以有何作为,在经济科技发展过程中如何不断扩大就业?今天刊登的3篇文章,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编者
就业问题是工业革命后因雇佣劳动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与民生息息相关。从自由放任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再到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完善的现代就业服务体系和法制建设,世界各国政府对就业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就业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就业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就业。工业革命使农业文明逐渐演化为工业文明,雇佣劳动成为普遍现象。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以供求、价格和竞争为核心的自由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前,受萨伊“供给创造需求”、马歇尔“市场供求决定论”等经济观点的影响,就业问题没有被政府纳入管理范围,完全由市场自动调节。
面对大萧条,实施政府干预;顺应经济振兴,促进充分就业。1929年到1933年,全球经济出现大萧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超过20%。大萧条动摇了人们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的信仰。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开始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主张通过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由此拉开了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解决就业问题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恢复和振兴的大背景下,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节,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经济增长迅速,物价稳定,就业扩大,失业率较低。
面对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实施失业治理。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随着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同时存在的现象。“滞胀”现象引发了对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理论的批判,并加深了政府对失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思考。面对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劳动力市场功能作用不健全等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主张。其中,从关注总需求转向同时关注总供给特别是劳动力供给的主张成为主流。政府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从对付周期性失业的单一财政政策,转向加强教育培训、扩大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就业服务,以及通过减税鼓励生产投资、增加就业需求等多种综合治理政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国政府把促进就业提到战略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新一轮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世界就业形势严峻。国际劳工组织对世界就业形势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失业者已达到1.8亿,就业不充分和“工作中的穷人”有9亿,约占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的1/3。各国政府纷纷将促进就业置于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
世界就业发展趋势
纵观100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世界就业呈现以下三大趋势:
产业变动进程加快,服务业逐步成为就业主体。工业革命以来,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工业流动;在工业日益走向精细分工和专业化的同时,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动和服务业的兴起,发达国家又从“产值的工业化”和“劳动力的工业化”形态,先后进入了“产值的服务业化”和“劳动力的服务业化”。今天,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已成为就业活动的主体。在发展中国家,服务部门的就业也在增长,其中有一部分在现代服务业就业,但更多的是在城市非正规经济特别是在低生产率和低收入的服务部门就业。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压力大,失业率高,正规部门的就业机会少。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业就业的扩大带来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动和家庭消费的现代化,适合妇女劳动的岗位增加,妇女劳动参与率提高;二是现代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发达国家,现代商业服务业,特别是广告、软件和计算机等信息密集型服务和会计、设计、策划、法律、咨询等知识型服务增长迅速,在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灵活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就业模式日趋多样化。在传统工业社会,工厂制度中的集中就业是典型的就业模式。随着服务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灵活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就业模式日趋多样化,出现了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家庭就业、自营就业、派遣就业,以及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在发达国家,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比重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灵活就业更多地表现为在非正规经济中就业,自营就业、家庭服务和微型企业等非正规经济被称为巨大的“劳动力海绵”。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分化日趋严重。一方面,高技能人才能够在更大范围频繁流动,自主择业,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因此,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是一大挑战。另一方面,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条件更加不利,劳动者的工资有走低的态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在继续扩大正规经济就业规模的同时,有效促进非正规经济中的就业,并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工作岗位创造与消失的速度加快,就业稳定性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和日益加剧的全球市场竞争,对就业特别是对工作组织和职业岗位的寿命产生了巨大影响,工作岗位创造与消失的速度加快,就业不稳定性上升。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以相对成本为基础的全球劳动大分工。发达国家正沿着“价值链”向上移动,而将低附加值的生产对外转包给人工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在欧美国家,“信息职业”已占各种新职业总和的40%以上。高新技术创造出软件编程、网络设计和通讯服务等新职业,也创造出所谓“好莱坞”式的劳动力市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劳动者频繁地变换工作,为不同的雇主服务。由于管理和咨询活动对经济、社会乃至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们成为另一个发展最快的职业群组。旅游、康乐、健身、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服务领域都有许多新职业涌现出来。
在三次产业中都有许多传统职业发生了较大调整和变化。传统农民转化为农机师、农艺师,传统操作工人转化为数控机床和其他先进设备的操作工,过去的理发员转化为形象设计师,等等。由于技术或产品的更新,以及禁止使用某种材料或工艺,导致一些职业衰退甚至消亡。竞争的加剧还导致企业寿命缩短,从而加大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就业稳定性下降。就业模式的多样化,也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不稳定性。
第9版(理论)
专栏:
抓住关键问题 解决主要矛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刘庆唐
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建立。但是,当前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失业人员日益增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的矛盾趋于加剧。可以说,这三个矛盾从不同方面体现了目前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即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解决就业的主要矛盾,是破解我国就业难题的关键。
统一对就业问题的认识,把就业问题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理由有两个:一是因为就业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就使得就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来考虑,需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在考虑和处理社会经济事务时要思考其对就业的影响,把是否有利于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实行就业密集型政策,积极发展有利于安排劳动力的行业和部门。在不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尽量多地创造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应努力寻求劳动力与机器的恰当结合比例,在不影响科技进步与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用人力代替机器。公共投资也应考虑安排更多的人就业。
抓住就业工作的重点。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工商、公安、城建、金融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运作。同时还应突出重点,对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中小企业以及临时工、小时工、非全日制工作等能吸纳较多就业的重点领域,予以重点支持。
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和再就业中的基础作用。应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供求,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应当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特殊困难群体给予就业援助,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尽可能完善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只有把市场就业机制和政府积极促进就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就业问题才能得到较好解决。
加大对就业的财政支持。实践证明,没有必要的财政支持,就业问题就难以解决。我国劳动力多,就业任务重,理应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金融对就业的支持力度,集中财力物力,打好就业这场持久战、攻坚战。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储备型”就业。解决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加教育培训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能缓解就业压力,起到“储备型”就业的作用。应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形成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新机制。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质别性科技创新。质别性科技创新,是指那些根据社会的新需求,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创新。进行科技创新,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为就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深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但从短期看,用于科技教育的投资多了,难免会影响就业投资的增加。因此,可参照国外通过科技政策促进就业岗位增加的办法:鼓励和发展能增加就业岗位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向欠发达地区提供技术援助,扩大技术转让;加速节约物质资源和资本的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修晓波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注重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的关系。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必须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必须依靠群体和个人的活动而发展。个人价值同社会的发展、同人的社会劳动等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从来不存在抽象的个人价值。人的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联系的。资产阶级鼓吹人的自由,强调个人价值,但他们所说的个人价值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基础上的,是自私自利价值观的典型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个人价值可以通过对社会的贡献得以实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价值与党的事业从根本上说也是一致的。每个人只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社会才有条件满足个人的需求。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人的价值首先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一个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贡献,社会就会给他以肯定的评价,贡献越大,评价越高。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知索取而不贡献,甚至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其人生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要正确对待利益得失,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可以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具有的政治品格。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人用自己的模范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当然,我们也不是笼统地反对追求个人价值,关键在于追求什么样的个人价值,怎样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有合理的个人要求和个人利益是十分正常的。各级党组织应该关心党员和干部的成长,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但是,绝不能不择手段地攫取和追求个人利益,更不能把个人利益摆在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上。
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扎实工作,不懈奋斗。这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也是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舞台。只有同党的事业结合起来,与人民的利益融为一体,个人的价值才是崇高的,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就是说,只有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努力做出自己的成绩和贡献,这样所创造的业绩才是辉煌的、不朽的。
价值观与理想信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贯穿于人们的全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这个重要问题。
第9版(理论)
专栏:
政府促进就业的途径与手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蔡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应该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政府不再直接介入劳动力配置和工资决定,而是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建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政策环境来促进就业。
制定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决定其经济增长的绩效,也决定其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对于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选择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就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成为产业的主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并且使尽可能多的劳动者享受发展的成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均收入的提高有两种途径:一是就业人口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但另一部分人口由于没有就业或就业不充分,收入没有提高;二是更广泛的人口参与就业,平均工资可能增长不快,但总体人均收入水平仍然可以快速提高,而且收入分配比较均等。显然,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缩小,主要应靠后一种途径来实现。一方面,工资水平和人工成本上涨过快,不利于扩大就业;另一方面,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劳动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按照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结构。除了在一些必要的高科技领域赶超世界前沿水平,大多数地区的主导产业都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实践证明,非国有经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通常具有以较少投资吸纳较多就业的特点,应该得到更多的政策鼓励,加快其发展。
把就业纳入宏观反周期政策中。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就业被列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这些国家实施的宏观经济反周期政策,无一例外地根据就业信号做出反应,采取财政手段或货币手段降低失业率。我国过去长期认为,只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的增长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保障。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实际上,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由于倾斜性地对重工业投资,造成的就业量损失达40%以上。因此,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独立和优先目标,就可以更有力地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不仅要依靠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适宜的技术选择战略来实现就业增长的目标。新一届中央政府把新增800万人就业和经济增长率达到7%,同时作为2003年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将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针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就业扶助政策。除了有劳动障碍的群体外,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还涉及一部分因历史原因造成的特困群体,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人群(“4050”人员)。他们的困难在于很难通过市场自动解决其就业问题。因此,除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还要实行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给予特困群体以相应的政策扶持。首先,为特殊困难群众创造公共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就业岗位。在政府的公共服务中,能够提供一些就业岗位。这些公共部门的就业岗位应遵循就业最大化原则,不宜过度资本密集化。此外,还有必要根据失业状况的严重程度,额外为失业者创造一些公益性岗位,相当于以工代赈。其次,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的转岗培训。由于历史原因,这一代人的人力资本形成受到严重影响,直接表现为平均受教育年限短。因此,通过培训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是政府的责任。第三,创建社区就业和保障平台。就业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有效的政府管理和服务需要有一个基层平台。如何把扶助措施落实到真正的困难群众身上,把社区居民服务中蕴藏的巨大就业需求反映出来,也需要一个有效的中介环节。在我国,社区是执行这方面职能最好的层次。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形成,有赖于社会保障功能与市场竞争标准相分离,使企业把冗员分离出来,按照实际需求使用劳动力,而把失业保险的职能交给社会执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将一些部门的劳动力排挤出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一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出现就业岗位的丧失;农村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这些调整中,一部分劳动者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失业状态,急需失业保险制度对他们进行保障。
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涉及政府干预,但解决就业问题主要应该依靠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标志首先是工资由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决定。劳动者的报酬水平反映劳动力资源的供求状况,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形成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另一个标志是劳动力的充分流动。一种生产要素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长期以来,劳动力不能在城乡之间流动,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低效率。一旦劳动力流动起来,资源重新配置产生的效应对总体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长期保持比较优势。最后应强调,劳动力市场作用的发挥,以及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制和引导,都应该在法制的基础上进行。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新世纪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
——《民族工作文献选编》(1990—2002年)评介
铁木尔 刘万庆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合编的《民族工作文献选编》(1990—2002年)一书,最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1990年3月出版的《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的续编,收入1990年9月至2002年7月有关民族工作的重要文献47篇,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忠实地记录了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3年间民族工作的历程,指明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我们继续做好新世纪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该书有以下特点:
全面反映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问题的主要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观察、准确判断、科学把握国内外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民族工作的新实践,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宝库,形成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现在关于民族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中,体现在对民族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中。该书所选编的文献,全面反映了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论;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关于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理论;关于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理论;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理论;等等。
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处理民族问题的主要原则。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发展变化对民族工作的新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该书选编的重要文献,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理论的主要原则。第一,坚持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尊重民族问题的客观规律,对民族问题不回避、不夸大、不缩小。第二,紧跟世界发展的趋势,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制定新政策,解决新问题,推动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第三,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站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要求全党都要重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第四,以深远的历史眼光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深刻总结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注重从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把握民族问题的规律,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决策。
第五,始终关注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在国际局势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下,正确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不断推进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为做好新世纪的民族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指导我们党制定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保证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不断巩固,保证了各民族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基础上不断前进,保证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民族纷争和民族矛盾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因素对我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在民族工作领域也不断出现。解决好这些新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就必须结合我们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特别是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学习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该书全面、系统、深刻地反映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为做好新世纪的民族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