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怎样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什么特点,怎样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宏观经济目标相协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长治久安的要求相契合?今天刊发的两篇文章,围绕上述问题谈了各自的见解。——编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战略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 黄燕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杨宜勇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没有社会稳定的物质条件,就没有改革和发展的牢固基础。发展经济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于社会环境的需要,而且是为了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所以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战略任务。
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条件材
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直接影响。对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时期的我国而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逐步好转,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要使国有企业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要退出市场,更多的企业要减轻社会负担,分流富余人员。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顺利推进改革和调整的前提,是要有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生活安全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社会保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一再强调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保证社会稳定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1998年—2002年,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有2700多万人,90%以上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共发放基本养老金10800亿元;中央财政对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两个确保”资金给予了总额多达1900亿元的专项补助。2002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2亿人,1998年—2002年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450多亿元。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都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54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4万人,农村传统救济人口1158万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13亿元。截至2002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为1241.86亿元,累计实现收益30.84亿元,其中2002年实现收益21亿元。
我国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保证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和困难居民家庭的基本生活。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管理仍有待规范。例如,一些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不仅对部分离退休人员没有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而且还存在一些历史欠账;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三三制”的筹资办法,在有的地方并没有完全落实,少数下岗职工没有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还有一些下岗职工因企业停产,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创新
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和村组织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外部条件。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办了许多应该由企业办的事,企业办了许多应该由个人和社会办的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从人力、财力和权利、义务的角度厘清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加快完善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做好这项工作,体制创新十分重要。
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事业单位只履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不再承担发放基本社会保险金和对社会保障对象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使退休人员、失业人员与单位脱钩,由社区组织统一管理,社会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同时,注意做好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衔接工作,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人”和“单位人”顺利地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人”。
改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办法。逐步使下岗职工由现在先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转向直接享受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期满后未实现再就业的,由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不能享受养老、失业保险的集体企业职工,也通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其基本生活。据测算,一个百分点的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率可以承受1.5个百分点的失业率。目前全国4%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与3%的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率(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大体相当。
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这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方面要继续依法扩大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基金征缴率,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另一方面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补充社会保障资金,包括发行社会保障长期债券、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基金。在农村,以国家必要的财政支持为前提,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新形式。目前正在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组织、引导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形式。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依法规范和管理社会保障工作,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支付要规范化、制度化,并通过有效营运,实现保值增值,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安全。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专款专用。要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管理现代化。各地社会保障资金的缴纳、记录、核算、支付、查询服务等,都要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并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搭建社会保障的新平台
中国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 高书生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应实行低门槛、开放式与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应以目前尚未被社会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为对象,搭建社会保障的新平台。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服务于宏观目标
社会保障制度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但它历来是从属于或服务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的。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宏观经济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加入世贸组织使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为迫切。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服务于以下宏观目标:
稳定和改善居民的未来预期,以抑制通缩趋势。稳定与改善居民的未来预期,有三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一类是过去在国有单位工作且积累了一定社会保障权益的人员。在国企改革、结构调整以及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他们或留或走,尽管社会保险关系能被接续,但养老与医疗待遇水平会下降,个人负担会增加。由于这批人过去并没有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进行积累,现在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从现在起增加积蓄,唯一的选择是降低即期消费。另一类是集体企业中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但由于其过去工作的企业不景气甚至关闭,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因而长期领不到退休金。过去的承诺没有兑现,直接影响他们的即期消费和未来预期。还有一类是目前因各种原因还没有被社会保险制度覆盖的人员,其中包括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的雇员,城镇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等。这类人群的心态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过去已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保障权益,他们同第一类人群有同样的担忧;其余的人从来没有进过社会保障大门,但其未来预期更不确定。稳定与改善居民的未来预期主要应靠制度建设:兑现过去的承诺,防止与减少老年人的贫困,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居民在年老时生活有保障,都要靠制度保证。如果越来越多的居民确信自己年老时能从公共机构领到一定数量的养老金,患大病时既能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又不会因承担一定的医疗费用而陷入贫困,这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必定会得到居民的拥护,从而有利于启动内需,拉动经济,抑制通货紧缩趋势。
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紧迫课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顺应这一潮流。据有关部门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抽样调查,1998年全国制造业企业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占其人工成本的17.4%,人工成本总额相当于成本费用总额的12.9%。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增加其总成本约2.2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的盈利空间很小,一旦参保,其利润几乎就会被社会保险吃掉。没有社会保障,稳定与改善居民未来预期的宏观目标就难以实现;但社会保障缴费率过高,必然增加企业成本,削弱其竞争力。因此,在社会保障与企业竞争力之间,不能作二者择其一的选择,而应寻求一个平衡点。
我国蕴藏着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宝贵财富
目前没有被社会保险制度覆盖的人群规模很大,粗略估计大约有2亿多人。这个群体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宝贵财富,也使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成为可能。
国家对目前尚未被社会保险制度覆盖人群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过多的社会保障承诺,因而不存在太多的历史债务。对这类人群实施社会保障新计划,对其承诺可以是有限度的,比如,主要保障其65岁以后的养老和医疗两大项,且兑现承诺是在2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的事情,这就赢得了时间,而时间就是财富。
这里有必要谈一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能否获得养老与医疗等社会保障权益和子女受教育权,是进城农民工是否融入城市的重要标志。当前,不同意把进城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理由是:第一,对农民工来说,主要是增加即期收入,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是很久远的事情;第二,城市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还没有搞好,农民工流动性很大,年老时找谁领养老金;第三,企业雇用农民工图的是廉价,让农民工加入社会保障体系,势必增加企业成本。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个战略问题、全局问题、长期问题。有资料显示,进城农民工返回农村的比例很低,这意味着农民工中的很多人将长期居住在城市,否则,城镇化比率不会提高,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现在的农民工都很年轻,也能找到活、挣到钱,以后年老了怎么办?如果他们届时继续滞留城市,一旦陷入贫困,变为城市“低保”对象,政府最终还要去管,但到那时就被动了。由于实行全国统筹,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计划,无论农民工到哪里就业,即使回到农村,20年后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将遍布城乡,国家对其养老与医疗保障的承诺是能够兑现的。对于农民工来说,最为重要的社会保障问题是老年以后的生活和医疗问题。如果对他们的社会保障计划只管其65岁以后的养老与医疗两大项,那么对其本人来说,缴费率并不高,负担得起;对其雇主来说,经营成本肯定会提高,但同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相比,负担比率也可大大降低,不会过多增加成本而影响其竞争力。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善于“打时间差”
把目前没有被社会保险制度覆盖的人群纳入社保计划,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后,由于这些人员目前大多处于青壮年,因而通过这个平台所筹集到的资金,完全可以在20—30年后用于兑现过去的承诺。等到他们年老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经积累到相当规模,完全有能力支付其养老与医疗保障费用。
这样,在社会保障新平台、兑现过去的承诺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三者之间,就会确立战略三角关系,形成可贵的时间差。只要善于“打时间差”,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就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因为在此期间,有足够的时间妥善处置国有资产的减持与变现问题,做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让进入社会保障新平台的人群对国家兑现承诺充满信心;也不用靠国家财政等外在力量,而靠社会保障体系内较低的抚养比,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并逐步兑现国家在养老等方面作出的承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经做大,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就有充足的资金后盾。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李永忠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深刻论述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调指出,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我们党能够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反腐倡廉。我们党执政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既是一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在执政条件下开展反腐倡廉的斗争史。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只有把反腐倡廉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持之以恒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在复杂的形势下,经受住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考验,自觉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牢记党的宗旨,使执政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党风问题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政的条件下,一方面,党风的好坏对政风和社会风气状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党风的好坏也直接反映着执政能力的高低。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同志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作风总的状况是好的,因而总体上能够适应执政的需要。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作风建设还存在不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执政能力建设要求的一面,直接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紧紧围绕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进一步认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解决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因此,把反腐倡廉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既要靠把经济建设扎扎实实搞上去,又要靠把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切切实实压下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因腐败问题严重而最后丢失政权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如果听任自身腐败滋长,且又无力遏制,必然会导致风气败坏,民心丧失,最终丢掉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讲,执政地位的巩固,取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加强,而反腐倡廉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腐败现象作为当前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并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史料翔实 层次清晰 分析深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读后
石仲泉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温乐群等撰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是党史学界中青年学者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善于总结经验,并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紧密联系我们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不断深化对历史经验的科学认识,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智慧。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科学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一书,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这一主题,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我们党执政50多年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失去政权的深刻教训,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初步的但不乏新意的探讨。该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重视史实的运用和解读,由此确立全书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中,史实分析和研究很重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因此,从历史出发,以史实为依据展开研究,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推向深入的基础性工作。该书第一、第二章,结合大量的史实,阐述了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开拓创新的重要动力和依据,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理论成果,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三、第四章,通过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和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进一步分析阐述了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说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还分析了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的国际局势和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此作为总结执政经验、探讨执政规律的现实出发点、立足点。
分析层次比较清晰,内容展开较为流畅。第一层次,从史实出发,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理论内涵及其历史地位,论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开拓未来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层次,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从历史发展和理论分析的角度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分析了新世纪、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面临的严峻挑战,论述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经验。第三层次,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与繁荣先进文化;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这三个方面,结合史实分析阐述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做法及其经验,探讨了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层次,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大力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总结经验,探讨分析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制度层面的保障和支持。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新成果、新发展进行了较好的梳理和较为深入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方面继续沿着党的基本路线快速前进和发展;另一方面,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有力地推进和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该书初步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新成果、形成的新经验,并且围绕全书主题,对这些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分析。
第9版(理论)
专栏:
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
杨思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必须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整个公安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把依法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
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是基础,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进行,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公安工作,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首先要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理清思路,摆正位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努力实现十六大所要求的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执法水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既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的保障。公安机关作为履行执法职能的部门,其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影响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公安工作,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是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公安机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公安机关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根本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公安工作,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各项工作中,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关注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反对什么,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需。在每一项工作中,在每一次执法行动中,都要认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