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近年来,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02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5.77亿千瓦。但随着农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农机事故时有发生——
期待农机更安全
本报记者 朱隽
在全国农机总保有量中,可靠性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要求的新型农机增长幅度较大;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储运等类型的农机也有了突破性发展。农机装备总量的不断增长,提高了农机作业水平,增强了农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但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农机事故时有发生
从2002年的农机事故汇总情况看,1—12月共发生农机事故1.5万多起,报废农机具1000多台,伤7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超速超载造成事故的有3000多起,操作失误的有2000多起,无证驾驶的有1000多起。但是这三个原因并不是农机事故原因的全部。
2002年1月7日发生的一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那天,上海浦东新区曹路镇海潮村村民陆永安,驾驶一辆农田大拖(挂五铧犁)在大田翻地,机车突然起火,致使机车严重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类似的案件还有,1999年10月23日,江苏省通州市农民杨广宇在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上作业时,该机安全门突然打开,杨关门时手臂被带入安全口内,被出谷转龙卷住,造成左手臂截肢致残。
这两起事故的原因,是这些农业机械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由此看来,要想保证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需要设计、制造、使用等环节齐抓共管。
安全设计最重要
据业内人士透露,造成部分农业机械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与部分研发人员设计理念的偏颇不无关系。据介绍,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是以实现产品能够完成其所应当执行的功能为最终目的的,其关注的就是“能用”,往往忽视了产品的安全指标,致使设计出的一些产品存在先天的危险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国家标准中开始吸收ISO标准中有关安全方面的要求,将农业机械的安全防护措施提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农机设计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不仅要“能用”,而且要保证“安全使用”。对比新旧两代农业机械,不难发现,在旧的农机产品上裸露着的传动皮带、传动链等容易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运动部件,在新型农业机械中已大大减少;旧的农机中刀片、齿轮、滚筒等手脚容易触及的部件,在新型产品中增加了遮挡。同时新型农机还在显要部位标有颜色鲜明、清晰可见的安全标志;使用说明也更加全面、清楚,并注明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配套措施不可少
设计理念的改变仅是从源头上降低了农机伤人的可能,若想真正实现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还需有力的配套措施。
首先应加强农机监理,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组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学习农机安全操作技术、农机安全作业常识,让那些在田间、场院、乡村道路上驾机行驶、作业的农民了解农机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和必要的常识。同时要结合农时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报废老化的农机,查处无牌照行驶、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
2002年农机事故发生原因的统计分析表明,因超速超载、无证驾驶、操作失误造成农机事故的比例分别占20.47%、16.74%和9.39%,说明部分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还比较淡薄。要增强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既要让他们了解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掌握安全作业的常识,也要让他们熟悉自己常用的农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加强农资打假也很关键。假冒伪劣的农业机械由于缺少必要的质量保障,很难保证安全使用。只有清除农机销售、维修市场上的“李鬼“,才能真正让农民用上安全、放心的农机。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面粉散装运输效益大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周承惠
●减轻劳动
●节约费用
●降低成本
●防止污染
面粉散装运输是面粉在流通领域中的技术革命。采用面粉散装运输技术,把面粉由面粉厂的面粉散装仓中直接装入散装车、船,运送到面制食品厂等用户的面粉接受散存仓中,用户使用面粉时,再用气力输送技术将面粉直接送至生产车间,彻底摆脱了以往面粉流通过程中袋装人搬的落后状况。
面粉散装运输较之袋装运输,减少了工序,简化了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在世界各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很多国家的面粉散装运输率达到70%以上。
面粉散装运输最显著的经济效益是节约包装费用,袋装面粉一般为25公斤,每吨面粉须用40条塑料编织面袋,采用面粉散装运输,每吨面粉可节约约40元人民币。其次,省去了流通过程中打包、堆包、装卸搬运、拆封倒包等10多道工序,节约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同时避免了流通过程中的面粉撒漏损失。面粉运输由袋装改为散装,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50—60元/吨粉,而现在面粉厂磨制生产1吨富强粉的经济效益还不到30元人民币。
我国人口众多,食用耗粮数量巨大,现在每年生产面粉6000万吨左右,如果30%的面粉改袋装运输为散装运输,则每年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人民币以上;每年将减少约8亿个塑料袋,既避免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避免了面粉在流通过程中的撒漏损失,以每袋(25公斤)损失100克计(亦即4‰),每年可减少约8万吨的面粉损失。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城镇人口将不断增加,面粉散装运输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再加上面粉厂散装面粉发放系统和食品厂散装面粉接收系统建设对水泥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的贡献,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数倍于上面数字。
对食品工业而言,面粉散装运输将使食品生产的成本大为降低。一家每天用100吨面粉的食品厂,采用面粉散装运输每天可节约5000元人民币左右,每年以250天生产日计,可节约人民币约125万元;建设散装面粉接收系统的投资费用为200万—300万元人民币,3年左右即可全部收回投资,3年以后则每年可由此创造约100万元的巨额利润。
面粉散装运输的另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在流通的全过程中,面粉是和外部环境隔离的,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袋装面粉易污染的问题。
面粉散装运输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由于其本身的高新技术含量。面粉散装运输中面粉的进出仓及面粉散运车的卸车采用的中低大气力输送系统,10年前在我国还是空白技术。面粉厂的粉仓系统和食品厂的散装面粉接收系统都采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自动控制,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也不长。
面粉散装运输效益巨大,技术上可行,值得大力推广。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河北旱情严峻
由于河北连续数年发生严重干旱,旱情严峻。据了解,目前河北省18座省辖大型水库和39座中型水库,共蓄水17.42亿立方米,比正常年份减少10亿立方米。由于水位严重下降,河北全省5万多眼机井报废,18万眼机井出水不足。目前大部分耕地土壤相对湿度仅维持在40%或50%,受旱面积约达4600万亩,河北省实际饮水困难人口高达303万人。
左图:年逾古稀的唐山丰润区大岭沟村农民阎白全(右)正在打开水窖盖板,准备把花20元买来的两桶水存入水窖。下图:记者拍摄的潘家口水库一角。地处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潘家口水库,蓄水量已从19.5亿立方米减少到3亿立方米,库区水位下降了42米,在水下沉睡多年的“水下长城”近来又露出了水面。
新华社记者 周文广摄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水电费是如何降下来的
——对公安县红梅村共同生产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调查
以前,红梅村9名机电工、管水员工资开支达1.7万元,设施保管费1.4万元,“人情电”、“关系水”等现象时有发生;村组实行共同生产服务市场化改革之后,95%以上的农户认为得到了实惠。
2000年以来,湖北省公安县的部分村组相继改革原有的共同生产服务体制,采取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办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日前,笔者对率先改革实行的狮子口镇红梅村进行了调查。
村组统一组织共同生产服务的体制渐渐不适应生产的需要
所谓共同生产服务,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凭个体生产者自身的力量无法独自解决(如抗旱排涝等问题),而必须以一定的组织形式统一完成的经营行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强力推进,这种自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村组为主统一组织共同生产服务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公安县狮子口镇红梅村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村,全村计税田亩1421亩,村民1346人,5个村民小组。在村组共同生产服务改革以前,原有的集体“包办”的体制已产生了三大问题,村民反映十分强烈。一是共同生产服务质量差。村组配备的专职机电工、管水员每年拿定额报酬,这“几员”自认为旱涝保收,工作态度恶劣,时常出现远田没有水、近田却漫灌的现象,村民的生产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共同生产服务成本高。改革前,全村9名机电工、管水员工资开支达1.7万元,设施维修、保管费用1.4万元,全村仅此两项开支亩均达21.8元。三是管理混乱。由于共同生产服务的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对机电工、管水员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人情电”、“关系水”,假公济私等现象时有发生。
严峻的现实“逼”着红梅村的干部群众动脑筋、想办法去对原有的共同生产服务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2000年6月,红梅村5组将机电设施拍卖给个人,率先在全村走上了共同生产服务民营化的路子。3个月后,全组农户普遍反映这种服务形式质量好、价格低,过去求机电工送电抽水的现象被现在承包业主笑脸上门服务所代替。红梅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将这项改革在全村迅速铺开。他们首先成立资产评估小组,将全村23台机电设施核定底价,对竞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然后进行公开招标拍卖。在此基础上,由村组集体、业主、农户三方敲定服务项目和价格,最后签订合同,整个过程由镇司法所公证。拍卖所得的近3万元资金作为村集体资产,由村民议事会监督使用。几年来,红梅村干部群众通过不断摸索,相继出台了《红梅村共同生产服务民营化管理规定》、《红梅村自来水经营管理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改革举措日趋规范。
村组共同生产服务市场化改革使村民得实惠、干部减压力、经济更活跃
在调查中,95%以上的农户认为,实施村组共同生产服务市场化改革后,产生的明确效果有3个方面:
一是成本降低,质量改善,村民得到了实惠。改革后,民营业主非常重视质量,农户不必负担机电工、水电工工资和设施维护费用,生产服务成本降低。改革前,全村共同生产费每年平均达6.12万元,亩均达50.6元;民营化改革后,全村总额为2.65万元,亩均只有21.9元,减幅达56.7%。5组村民侯家林说,以前,他家承包的6.5亩地平均每年灌溉的开支为267元,亩均达41元,改革后的近两年,每年只有72元,亩均只有11元,减幅达73.1%。
二是村组干部压力大大减轻,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共同生产服务由村组集体包揽时,村组干部一年四季忙于处理因水、电引发的纠纷。1998年和1999年,红梅村因偷电、抢水引发的越级到省、市、县上访事件14起。2000年6月共同生产服务改革后,全村未发生一起因此而产生的大的纠纷。
三是促进分工分业,搞活了农村经济。红梅村共同生产服务民营化改革以来,全村已有7人从种养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业服务经营。如5组党员龚天喜,2000年6月竞买到一台机电设施,当年从共同生产服务中获益5000多元。近两年平均每年收入在万元左右。今年,他将责任田大部分转让给别人,自己又新买了一台拖拉机,增加了“代耕”这一服务项目,全家以搞服务经营为主。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现存的以集体方式存在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服务体制正在受到市场经济的考验。目前,公安县委决定,红梅村“共同生产服务市场化”的做法将在全县400多个村逐步推行。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四川巴州:农村牌桌变书桌
本报讯“读书学文化,学习长本领”是近年来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农村的新时尚。据统计,全区农村16万余户农民中间,有11万余户设立了书屋书橱,读书学知识在全区蔚然成风。
读书学习使一大批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柳村镇七颗石村的杨荣是全市有名的养猪大户,他年出栏生猪上千头,直销成都、重庆等地,年获纯利10万元。石门乡西溪沟村的温思新靠读书读报学到种植蔬菜的技术。短短3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全区有名的蔬菜大户。
读书活动的开展,使农闲时很少见到村民在一起打牌赌博,村民们或走进书屋,或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学习“充电”,补充“能量”。
(张家弟)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吉林通化:取消村级招待费
本报讯 吉林省通化县全面压缩乡镇招待费,取消村级招待费。该县建立了11项规章制度,从乡到村,从党政一把手到乡村干部层层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一级监督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绝不姑息迁就。2001年至今,全县共查处招待费问题案件6件,处分违纪人员7人,退赔招待费63.6万元。有一个村,因连续两年吃喝问题严重,县里组织机关干部、乡镇干部在这个村召开了退赔招待费现场会,当场退赔招待费3.6万元,镇直干部退赔了1.3万元,对相关部门的镇村责任人分别给予了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目前,这个县村级招待费已全部被取消,乡镇招待费下降23%,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60万元。(费威)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河北河间:依法纳税进村规
本报讯 河北省河间市李庄村共有39户纳税户,按期纳税申报率达100%。
近几年,李庄村的农民除了种田,不少人还搞起庭院经济,做起了小买卖。然而有些村民纳税意识淡薄,不能依法按时纳税。为改变这种状况,村委会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把自觉申报纳税写进了村规民约。
李庄村的做法引起周围村庄的重视,目前,河间市的500多个村委会全部把依法纳税写进村规民约。全市还建立了市、乡、村三级护税网,把依法纳税列入“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项目。(钱民庄)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内蒙古开鲁:红干椒亟待出售
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红干椒种植基地。去年他们大幅增加种植面积,目前该县红干椒大量积压,大约有三万吨红干椒亟待出售。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摄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农民呼声
设农民诚信贷款档案
编辑同志:
我在下乡中感受到,农民致富需要贷款,贷款需要诚信保证,只有“两者”兼顾,才能互动互利,才能使“贷难”与“死贷”问题迎刃而解。
怎样做到“两者”兼之,设立农民诚信信息库是关键。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民诚信信息库,可使有信誉者凭借其信誉获得发展生产的贷款,而失信者难有借贷的机会。当然,对初次和轻微失信者不应一棍子“打死”,作为放贷单位,有责任教育引导他们重新找回诚信,早日加入诚信队伍,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从大道理上讲,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小道理上讲,有利于农民个人致富,有利于放贷单位扩大业务,所以建立农民诚信信息库,是个好办法。 江苏省建湖县 戴学彬 彭正安 陈德煌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农民呼声
农贷不可以物顶款
编辑同志: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各地备耕春播之时,有些地区的农民由于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加之又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农民生产生活很困难。然而,有些地区的信贷部门给农民发放国家贷款时,除了提出苛刻条件让农民担保,不愿贷给农民外,还把贷款变成春耕农用物资放给农民,顶替贷款。这些农资产品有不少是通过不正当渠道经营的。如有的种子、化肥品质低劣,不适宜当地农业生产,高价抵贷放给农民,农民苦不堪言。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民贷款发放情况的监督。真正让农民亲手拿着贷款种上“如意田”。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 魏新因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农村杂谈
不要“以物顶款”
张毅
发放春耕贷款,信贷部门把贷款变成春耕物资放给农民,顶替贷款。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读者反映的这种“以物顶款”现象在全国可能不是很多,但值得重视。
春耕贷款自然主要是用作购买生产资料。但生产资料门类众多,品牌繁杂,农民喜爱程度各异,非本人很难买得可心、实用。更何况,当前农资市场假冒伪劣猖獗,质量良莠不齐,万一那些假冒伪劣农资顺着银行的“以物顶款”渠道流向农家,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信贷部门恐怕就很难脱离干系。
有人会说,信贷部门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些农民拿了钱根本没想到期偿还,与其这样,倒不如发放农资,强化生产。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在农民中间到底有多少人不讲信用?著名经济学家茅予轼和几位同行一起做了个试验。他们凑了几万元钱,在山西的一个小山村里成立了“农民发展基金”,救急救穷,帮助村里人解决了很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帮助一些学生完成学业,走出山村。由于管理科学,这个“基金”健康成长,目前已经滚动发展到十几万元。茅老先生说,那里的农民勤劳、朴实,讲信誉,没有赖账的。这个个案给我们以启示,只要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客观调查,科学分析,贷款放出后加强使用监管,农业贷款的风险并不一定比其它贷款风险大。
当然,农村贷款毕竟覆盖面大,农户数量众多,要摸清情况,工作繁重。因此,江苏建湖这位读者来信提出的建议就很有针对性。假如信贷部门能给农户建立贷款诚信档案,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信贷风险,还可以约束、规范农民的信贷行为,在广大农户中进一步树立诚信贷款的观念,为农村信贷营造良好的环境。
基于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需要扶持和关照。因此,政府在已有的农村扶贫贷款等政策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农村信贷的政策支持。信贷部门也应深入研究农村信贷问题,探索出一条银行和农民双赢的信贷支农办法。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