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俄议长高度评价上海合作组织
本报阿拉木图4月1日电 记者孙力报道: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米罗诺夫今天在阿斯塔纳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晤后说,由于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上海合作组织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在维护中亚地区安全领域的作用将不断增强。
米罗诺夫说,伊拉克战争的影响迟早会波及中亚,为此,上海合作组织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的作用就会不断增加。中亚的安全与稳定离不开这两个区域合作组织的存在。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南希望核查人员重返巴格达
俄力求伊问题回到联合国框架内解决
儿童基金会呼吁为人道救援提供便利
新华社联合国4月1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日在联合国总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联合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只是中止,核查人员应该重返伊拉克。他希望,核查人员能够重返巴格达的时刻不久会到来。
在回答有关如果没有发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英对伊战争的合法性是否会受到影响的问题时,安南强调,安理会并没有批准进行这场战争。
安南同时也对伊拉克的人道主义状况表示担忧。他指出,最近曾出现过被包围城市水电供应中断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会危害被围城市居民的健康,而且随着夏季的来临,还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
本报莫斯科4月2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天重申,俄罗斯将力求伊拉克问题回到联合国框架内解决。
普京是在坦波夫与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俄罗斯老战士进行对话时作上述表示的。老战士们在对话中呼吁普京利用俄罗斯的国际威望,促使伊拉克战争尽快停止。
新华社柏林4月1日电 (记者刘海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伊拉克项目负责人卡雷尔·罗伊1日在这里指出,随着伊拉克战争的延续,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发放大批的援助物资,战区的儿童和孕妇将无法生存。
德国人道主义援助机构当天在柏林就援助伊拉克问题举行了紧急会议。罗伊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仅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就有约1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面临疾病的威胁。由于美英联军现在不分昼夜地空袭巴格达等地,国际援助组织根本无法进入那里。
他呼吁美国和英国按国际法担负起保护当地平民的生存和安全的主要任务。但他同时指出,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不应由军方领导。
德国联邦政府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秘书米勒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伊拉克战争交战双方为人道救援行动提供便利,同时保证国际救援组织在不受交战各方干预的情况下在伊实施人道援助行动。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英轰炸造成伊平民重大伤亡
新华社巴格达4月2日电 (特约记者贾迈勒)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2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各个城市的轰炸给当地平民造成了重大伤亡。
在当天的轰炸中,伊拉克共有24名平民死亡、186人受伤,仅巴格达就有10人死亡、90人受伤。
萨哈夫谴责侵略军使用集束炸弹和“诱惑”炸弹(一种用于杀害儿童的铅笔状炸弹)是不人道的行为。
他说,伊拉克武装力量在纳杰夫和巴士拉击落了两架美军“阿帕奇”直升机,摧毁了9辆坦克和24辆装甲车。他还说,眼下巴士拉和卡尔巴拉地区都在恶战之中。
本报伦敦4月2日电 记者施晓慧报道:据此间收到的消息,美军空袭今天击中巴格达的一家红新月妇产医院。据目击者称,袭击发生在巴格达时间上午9时30分,至少25人伤亡。有5辆汽车被摧毁,车内司机身亡。至少3名在医院工作的医生和护士受伤。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新理念 旧战争
彭光谦 于淼
美军以“斩首行动”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并声称要“在战争真正开始之前就结束这场战争”。但事实是,尽管美军使用了多种高新技术武器,美军的“震慑”行动既没有“震慑”住伊拉克军队,也没有使伊人民对美军表示“敬畏”。
美军速战速决的企图破产,其重要原因是美军作战理念与战场实际错位:美军运用的是所谓为21世纪设计的战争新理念,而打的却是一场20世纪的传统战争,或者说,美军用为明天而设计的作战理论打了一场昨天的战争。
号称“美军21世纪作战新理念”的“震慑”理论是1991年海湾战争后由7名退役军官提出来的。1996年,他们提交了一份题为《“震慑”:迅速取得支配地位》的报告,其中阐述说:一、未来战争不再强调摧毁敌人的兵力,而是要把重点转移到削弱敌人的战斗意志上来;二、实现作战意图的重要手段是美军具有震慑力的新技术武器特别是远程精确打击兵器;三、在新的作战行动中无需大规模投入兵力,只要少量精锐部队即可实现作战目的。2002年《美国国防报告》十分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思想。该报告指出,未来战争将是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有限战争。高技术武器威力巨大,较少投入兵力,就能快速实现战略目的,战争形态将会呈现出小、灵、快、准的特点。
早在1999年,拉姆斯菲尔德就十分欣赏这一理论。他担任美国防部长后,决心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但是,这场以远程打击兵器为主要手段、以非接触作战为主要形式的有限战争“新理念”与伊拉克战争的现实大相径庭:一、与上次海湾战争时的有限目标不同,此次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其政治目的是推翻现政权,进一步确立美在中东的主导地位。这是一场典型的攻城掠地的传统战争,战争目的的扩大化必然导致抵抗的顽强性和战争的惨烈性。二、这次伊拉克战争与12年前的海湾战争不同,它是以陆军为主力,以地面会战为主要方式的战争。美军劳师远征,实行异国作战,深入敌国作战,远离本土作战,在缺少“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作战,它所反映的是典型工业化时代乃至农业化时代的战争样式。
据说美军“震慑”理论是从《孙子兵法》中获得灵感的。其实,《孙子兵法》中也曾指出,“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这正是美军目前处境的生动写照。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轰炸俄驻伊使馆所在地区
俄向美提出抗议
新华社莫斯科4月2日电 (记者宋世益)俄罗斯外交部2日召见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弗什博,就俄罗斯驻伊拉克大使馆所在地区遭轰炸一事向美方提出抗议。
俄外交部说,在美国2日对巴格达的空袭中,俄驻伊拉克使馆所在的居民区数次遭到轰炸。对俄驻伊拉克使馆所在地区进行轰炸直接威胁到俄外交官的安全,“这种行为是不能允许的”。
俄罗斯外交部要求美国当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类似“危险的和不能接受的事件”再次发生。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度 单边主义后果严重
本报新德里4月1日电 记者张静宇报道: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今天在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采访时警告说,美英两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将在未来的日子里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当记者问道,目前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单边主义行为是否会在其他情形下重演时,费尔南德斯说,时间将会证明谁将面对(这种影响)。
在回答印度是否准备参加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时,费尔南德斯表示,印度已经决定将尽其所能,为伊拉克人民提供救援和战后恢复帮助。但他同时又说,当伊拉克整个国家都被炸毁,成百上千的无辜平民正在一场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战争中被杀害时,有人却已经开始谈论战后重建问题,对此他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第3版(国际)
专栏:
沙特 拒绝外界强加战后伊政府
新华社利雅得4月1日电(记者朱少华)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1日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沙特将拒绝外界强加的战后伊拉克政府,并说伊拉克人民有自由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其政府。费萨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还重申了沙特关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台以结束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的建议,并说:“这是萨达姆总统为结束这场战争应该为伊拉克人民作出的牺牲。”
费萨尔表示,沙特欢迎联合国安理会最近通过的关于调整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计划的决议,并指出沙特正继续储存对伊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一旦需要,这些物资可随时运往伊拉克。
他否认沙特允许美国空军使用首都利雅得以南约90公里处的苏尔坦王子空军基地,并重申沙特反对对伊战争以及在任何情况下不参战的立场。
第3版(国际)
专栏:
法国 伊未来不能靠军事秩序维系
据新华社巴黎4月1日电(记者梁贵和)法国外长德维尔潘1日对法国有线新闻电视台谈话时警告说,对待伊拉克重建时期“要十分慎重”,“伊拉克的未来决不能靠外部强加的军事秩序来维系”。
德维尔潘表示,希望尽早结束伊拉克战争,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并且“尽快承认伊拉克的民族统一、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他认为,上周五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恢复执行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计划,这表明国际社会在尽一切努力减轻战争给伊拉克人民造成的恐慌和苦难。
德维尔潘指出,我们没能阻止这场战争,但是我们的外交努力却能改变人们的思想。他重申,只有联合国才是唯一合法的国际机构,联合国应该在伊拉克重建中发挥核心作用。他呼吁国际社会保持团结一致,任何人都不应该独断专行,否则我们就不可能赢得和平。
德维尔潘承认,虽然法国没有直接介入伊拉克战争,但“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是站在我们的盟友美国和英国一边的”。他反过来却要求中东国家在这场战争中“保持最大的克制”,“不要火上浇油”,以免战火向整个中东地区蔓延。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尔及利亚 呼吁立即停止对伊战争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4月1日电(记者徐东华)阿尔及利亚全国人民议会(下院)议长卡里姆·尤尼斯1日呼吁立即停止对伊拉克的战争,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伊拉克,尊重伊拉克的统一和主权。
尤尼斯说,“我们呼吁立即停止这场对兄弟的伊拉克人民进行的非正义的战争,要求所有外国军队离开伊拉克领土,尊重伊拉克的统一和主权,并回到国际法规定的不使用武力解决争端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上来。”
尤尼斯指出,美英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是非正义的和非法的”,“在国与国关系的历史上开创了恶劣的先例”。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札记
实至胜于口惠
海林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日前在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发表演讲,对当前巴以谈判僵局的症结说了几句少有的公道话。她表示,美国欢迎对巴以和平“路线图”方案发表评论,但巴以双方不能对这一方案讨价还价。她还特别要求以色列完全停止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造定居点,以便为贯彻巴以和平“路线图”铺平道路。在伊拉克战事正酣之际,美国对长期停滞不前的巴以和谈表明立场,也算顾此而不失彼了。
为推动举步维艰的中东和平进程,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四方曾于去年提出了“路线图”巴以和平方案:建议巴勒斯坦先建立临时国家,2005年以前与以色列达成永久和平协议。对此,巴方对“临时国家”的提法等项内容表示了若干保留,以方则强烈主张缓议建国,要求巴方先行民主改革和停止恐怖袭击。近来,巴民族权力机构逐步实行了包括设立总理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巴以恢复谈判出现了新的契机。但因以对巴领土的持续占领和继续扩建定居点政策,致使巴以冲突的整体形势未见缓和,落实“路线图”计划更是遥遥无期。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曾经敦促巴以尽早复谈,日前又会见了来访的以色列外长沙洛姆,磋商巴以和平“路线图”等问题。可见,美国为了重整中东秩序,正在伊拉克战争和巴以和谈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口。在美国撇开联合国对伊动武的新形势下,美国在中东面临两个最棘手的难题,一是如何在进行伊拉克战争的同时尽量缓和阿拉伯民族感情的激化,二是如何借推动巴以复谈来堵塞对美在阿以之间实行双重标准的批评。
从美国最近对中东和平进程反常的热心姿态,不难看出改变伊拉克政权和实现巴以和平“路线图”两者对美国中东战略的重要性。在巴建国和以停止建立定居点这两个关键问题上,阿拉伯国家历来希望美国的立场有实际和像样的进步,而不能老是雷声大、雨点小,更不能口惠而实不至。
第3版(国际)
专栏:
古巴客机劫持者投降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日电(记者谭新木)一架于3月31日晚遭到劫持的古巴客机4月1日上午降落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国际机场,劫机者随后向美警方投降。这是一个月内发生的第二起古巴客机遭到劫持的事件。
据报道,这架载有46人的客机是3月31日晚在从古巴青年岛首府新赫罗纳飞往首都哈瓦那的途中,被一名自称携带两枚手榴弹的男子劫持的。劫机分子要求飞机改道飞往美国,但由于油料不足,飞机被迫降落在哈瓦那机场,随后,劫机分子强迫飞机飞往佛罗里达。
第3版(国际)
专栏:
4月2日,一名卡车司机准备登车出发,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当天,法国政府筹集的60多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从巴黎出发,运往伊拉克。
新华社记者 陈立群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国会拨款委员会通过议案
批准近800亿美元战争拨款
对伊战争促销美高技术军火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日电 (记者谭新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拨款委员会1日分别通过总值近800亿美元的拨款议案,用于支付伊拉克战争开支、加强国土安全和援助陷入困境的美国各航空公司。
两院委员会通过的议案与布什总统约一周前提出的747亿美元拨款要求相比,增加了30多亿美元,增加的款项用于救助亏损严重的美国航空业,其余部分则基本上按照布什的要求拨款。但议案在如数为国防部提供626亿美元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国防部如何使用这笔款项的限制。两院委员会的议员抱怨布什给予国防部的开支权限过大,侵犯了国会对联邦政府开支的监督权。
两院拨款委员会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将法案分别提交两院全体议员进行表决。布什已要求国会在11日前批准该法案。
新华社华盛顿4月1日电(记者毛磊)战火纷飞的海湾再度成为美国军火工业不花钱的广告大舞台。此间专家分析说,在这场美国高技术军火的“广告战”中,价格相对低廉的精确制导武器等有望成为大赢家。
此次伊拉克战争创造了媒体报道战争的新历史。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的现场直播,使美军各种新式武器获得极高曝光率。《华盛顿邮报》1日在一则报道中援引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军售专家加贝尔尼克的话说,对军火商们来说,CNN堪称最理想的“营销工具”。
美国航天工业协会副主席约翰逊认为,一种武器经过多年开发和测试后,只有在“冷酷、艰难的战斗”中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美国防务咨询专家麦卡利斯也指出,经受了实战检验的武器系统比那些从未在战争中用过的武器,销量可能会多出3倍。
对美国军火商来说,战争不仅意味着大宗国内订单,而且还有刺激出口之效。据统计,上次海湾战争过后,美国军火企业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合同额翻了近一番,从1991年的110亿美元猛升至1993年的200亿美元。
本次伊拉克战争已开打十几天,究竟哪些武器展示了市场潜力?专家们认为,鉴于全球范围内坦克、战机等市场已基本饱和,战争对于这些价格昂贵的武器不会有特别明显的促销作用。目前来看,海外买主最感兴趣的是精确制导等高技术武器。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装备的炸弹和导弹中只有10%使用了精确制导技术。但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这一比例提高到了90%。美军头24个小时就发射了500多枚精确制导“战斧”式巡航导弹,每枚价值约60万美元。美军还使用了多种精确制导炸弹。它们相对来说都不算太贵,引起了军火采购商们的关注。例如,波音公司生产的“联合直接攻击炸弹”(JDAM)是在自由下落的普通多用途炸弹上加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仪制成。一枚这样的“灵巧”炸弹成本只要2万多美元。据悉不少国家都有意购买或仿制。
专家们还认为,除精确制导武器外,美军网络化的战场指挥和控制系统也是一个潜在“卖点”。作为美军发动的这场高技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研制的战场指挥和控制系统能对无人侦察机、卫星和地面部队等的通信进行协调,综合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提供有关战场状况的完整分析。
第3版(国际)
专栏: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国际版编辑同志:
最近,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美英的行动完全是“无道”的。
我们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强烈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到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来”的正义立场,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反对战争。
出于强烈忧愤,我画了下面这幅《布“无道”》的漫画,意指美英是在违反国际法,播洒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人道主义灾难……
余中明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鲍威尔出访一箭三雕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4月2日,伊拉克战争进入第十四天,美英联军调兵遣将,逐渐形成对巴格达的包围之势。此时,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离开华盛顿前往土耳其、比利时以及欧盟总部进行访问。这是自3月20日战争开始后,布什政府高级官员第一次出国访问,备受各方关注。
鲍威尔2日在安卡拉与土耳其副总理兼外长居尔举行了会谈,鲍威尔要求土耳其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持。此外,他还试图说服土不要向伊北部的库尔德人控制区派兵,以免干扰美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一场“战争中的战争”。
鲍威尔这次出访把土耳其选为第一站,颇使土政府感到“意外”。土美关系因为土议会拒绝美军进驻土耳其而受到严重破坏。美国原计划在土派驻6.2万人的地面部队、255架战机以及65架攻击直升机,作为过境到伊北部开辟“北方战线”之用,以配合在伊南部的战线,对伊构成南北夹击阵势,以缩短战争时间和减少伤亡。经过几个月的协商,美国最终未能如愿,使双方闹得极不愉快。
鲍威尔在伊拉克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访土,土国内有两种不同看法:亲政府人士认为,这证明到目前为止土政府的反战立场是正确的,如今美国主动示好;而另一派人士则认为,这是美国希望获得土更多帮助。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鲍威尔访土并无特别“意图”,但此间舆论认为,不能排除美国再次提出借道土耳其供美军开辟“北方战线”,以确保美军在伊拉克取胜。据报道,土方领导人对此也有所准备。分析人士认为,鲍威尔访土的真正目的和成果,不能仅看新闻媒体的报道,而是要看土政府在今后伊拉克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鲍威尔访土更使伊拉克感到意外和不安。美国在土耳其借道不成后,尽管美军第173空降旅部分兵力已在伊北部和库尔德人联合建立基地,但由于没有重型装备,暂时难以构成对巴格达的重大威胁。
近日来,由于驻守在巴格达南部装备最精良的“麦地那”师正承受美军的集中打击,萨达姆已从部署在巴格达以北的“尼布甲尼撒”师抽调部队增援,负责捍卫萨达姆故乡提克里特的“阿德南”师也已奉命南调。伊军的意图现在是拒美军于巴格达城南,寻求合适时机打击美军。有分析认为,鲍威尔访土意在给萨达姆施加心理压力,动摇其军事部署决心,甚至造成错觉。所以对伊拉克来说,鲍威尔出访的军事意义大于政治意义。
鲍威尔将于3日在布鲁塞尔会见北约组织和欧盟的领导人,并与几位外长举行会谈。有消息说,他还将与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见面。
据报道,鲍威尔的欧洲之行让许多欧洲官员“感到吃惊”。鲍威尔在战前几乎没有离开过美国,如今伊拉克战争日益激烈,鲍威尔此举显示美国有可能要采取主动,争取修复美国与大部分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德之间数十年来受损最为严重的关系。而美国国务院辩解说,匆忙之间安排鲍威尔与欧洲盟国会谈,将主要着眼于伊拉克战争,还有伊战后安排将面临的广泛问题。
由此看来,鲍威尔的这次“意外出访”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他对此行土耳其、伊拉克和欧盟的意图也很清楚,可谓“一箭三雕”。至于他访问的成果如何,只能由今后的事实来检验。(本报华盛顿4月2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哥拉170万难民返回家园
新华社罗安达4月1日电 (记者富显成)安哥拉救济和社会安置部部长若昂·巴蒂斯塔1日在这里说,从去年4月安哥拉停止内战到现在,已有170万无家可归者重新返回家园。
巴蒂斯塔说,目前安哥拉全国的人道主义形势已得到改善。和平环境使战争难民有了返回家园的条件。
在安哥拉长达27年的内战中,有大约400万安哥拉人流离失所,还有5万多人流落国外。去年4月,安哥拉政府与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签署了停战协议,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内战。
第3版(国际)
专栏:
菲律宾发生爆炸死亡13人
新华社马尼拉4月2日电 (记者孙笑天)菲律宾南部重要海港城市达沃附近的一个港口2日晚间发生炸弹爆炸事件,目前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3人,受伤者达数十人。
爆炸发生之后,菲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圣地亚哥立即在军方总部召开紧急会议。菲南部军区司令阿巴亚也将爆炸事件通知了正在达沃以北300公里的达皮丹市参观的阿罗约总统。
达沃是菲南部最大城市,也是菲最重要的海港之一。这里曾经被人称为菲南部治安最好的地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