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为人民服务不能讲等价交换
戚太世
现在,有的人认为,既然市场经济要讲等价交换,那么,为人民服务也可以讲等价交换,提倡无私奉献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还有的人甚至以等价交换为借口,给多少报酬干多少活,无钱不办事。这种认识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危害极大。
诚然,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没有它,既无法进行公平合理的商品交易,也不可能通过市场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既然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在经济生活中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办事。但是,不能在任何领域都讲等价交换。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就强调既要看到经济流通领域实行等价交换原则的必要性,又要看到等价交换原则对于政治思想领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权钱交易、斤斤计较、唯利是图等,并认真加以防范和克服。为此,我们党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并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高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求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不允许党员有个人和家庭的利益。这里的关键是要摆正位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指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个人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毫不犹豫地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人民的利益。党员同党组织的关系,决不是利益交换关系,而是个人服从组织的关系;党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决不是商品交换关系,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系。因此,决不能把经济生活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搬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决不能用等价交换原则来处理个人与组织、党员与群众的关系,而应当不讲价钱,不计报酬,不牟私利,甘于奉献。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为政者的安身立命之本
王彤宇
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全社会加强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正确处理权力与职位的关系。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必须与正确使用权力联系起来,关键是要明确,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职位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把自己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的台阶;权力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为自己捞取好处的条件。只有摆正位置,才能一心为公、执政为民,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
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的关系。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好人不一定就是“好官”,但“好官”首先必须是好人。所以,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呢?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里所说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他律是条件,自律才是根本。能否既当“好官”又做好人,关键要靠领导干部的自律。领导干部应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等问题,经常审视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不断提高道德素质,自重慎微、自省慎思、自警慎权、自励慎行,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
正确处理正人与正己的关系。打铁先得自身硬。领导干部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挺直腰杆,对下才有号召力;只有自己首先做到求真务实,才能要求别人真抓实干。因此,以身作则、洁身自好,是为政者至关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建设服务型政府
吕先声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需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执政为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这就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无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在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还是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中,都有大量新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要做。只有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建设服务型政府也是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随着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过去那种政府直接管理企业,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已不再适用。政府应进一步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管制”理念,确立公务员实质上就是服务员的意识,在少干预、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的同时,积极热情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新形势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因此,大力培养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提高公务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本领,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居安思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主要观点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警世名言包含着宝贵的辩证法思想,是历代先哲从当时社会政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奋发图强,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才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新世纪新阶段续写新的辉煌。
●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十六大报告论述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对的世界局势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团结奋斗,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去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结合重温“两个务必”,再次回顾和强调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政治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蕴涵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便提出为政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孔子主张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孟子也提醒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哲的这些警世名言,包含着社会政治中“安危”、“存亡”、“忧患”、“安乐”等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是从当时社会政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在中外历史上,由于统治者居安思危、选贤任能而造就“太平盛世”的现象不在少数;反之,因为统治者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前者如唐太宗接纳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后者如清朝晚期,统治者夜郎自大,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最终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历史反复证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达到政治清明、社会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条件。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奋发图强,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都曾经就此作过重要的论述。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凡事要设想一切可能的困难,例如严重的敌情,打败仗,无饭吃,部队不但无扩大而且很大缩少,内部意见分歧,不团结等等。只有对这一切预先想透,有了充分精神准备,并使干部有此种准备,然后才能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走向光明的前途。”在革命胜利前夕,他提醒人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在率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申明“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要把进城执政当作“进京赶考”,以此强化全党同志的忧患意识。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再三告诫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南方谈话中,他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向全党强调这一点。他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我们现在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既有内忧也有外患,切不可掉以轻心。关键是在搞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样我们才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与长期居安思危、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
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
在新世纪新阶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既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正如十六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要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祖国统一取得新进展。所有这些都十分令人振奋和鼓舞。但是,我们不能一味陶醉于已有的成就,不能有丝毫的满足,必须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收入差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凸显出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形势。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另一方面,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国防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面对稍纵即逝的机遇和层出不穷的挑战,我们既要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深远的战略眼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才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新世纪新阶段续写新的辉煌。
增强忧患意识,首先要增强忧党意识
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居安思危思想和忧患意识,涵盖忧国、忧党和忧民三个基本层面,其中以忧党最为重要和关键。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党。所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均从国家的大局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强调把共产党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升华为党员、干部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主动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讲忧患意识,首先要忧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忧党,就是要时刻牢记党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对党的事业应该具有的使命感,时刻牢记自己对人民所承担的庄严职责,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扎扎实实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增强忧患意识,首先要增强忧党意识。我们党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中流砥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倘若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不可能形成一个长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人民的团结,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发展,都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因此,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及时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并明确地提出了“两个务必”。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之际,邓小平同志以其深邃的战略眼光,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强调“对这个问题要清醒”。江泽民同志也曾经多次深刻论述了保持忧患意识与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同志居安思危,做好工作,不断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
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首先要忧党,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些党员干部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奢侈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一个执政党如果不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脱离群众,听任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必然会严重危及党的生存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此外,在本世纪的头20年,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神圣使命。因此,每一个党员都应该增强忧党意识,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为重,深谋远虑,居安思危。全党同志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首先要忧党。忧患意识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增强忧患意识与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不矛盾。真正忧党,就必须正视党内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矛盾,既不应该因存在问题而悲观失望,对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又要实事求是、认真应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和其他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执笔:李崇富、罗文东、吕薇洲)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
张研农
发展有可持续问题,工作也有可持续问题。特别是经常性工作,年年干,月月做,天天抓,能不能稳步推进,越做越好,这之中有学问。
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张弛有度;有的却是领导心中无数,大家无所适从;有的干起来时松时紧,忽上忽下,大起大落,拼一阵子还像模像样,时间一长便阵脚自乱;有的对突击性任务尚能应付,日常性工作疏漏不断。分析起来,可以找出许多原因,而且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个问题似乎带有共同性,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的一句话:“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
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各项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基础性建设。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制度建设是最根本的;一项事业和工作抓起来,做上去,制度安排也是最根本的。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积极进行制度改革、制度创新,以此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同时巩固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创造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一切方面的改革和建设,总是伴随着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就这样显示着它的巨大作用:一方面是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又为改革和建设提供保证。
建章立制是提高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建章立制是为了防止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克服以言代法,朝令夕改,这也就决定了建章立制必须讲民主,走程序,力避盲目性和随意性,严禁长官意志,独断专行。建的章程、立的制度,要符合工作实际,顺应发展规律,既可行又管用。在这个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至关重要。一个领导干部一生中要做很多的事,但不可能事事亲历,也不应当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善于总结,从微观中见宏观,从个别中见一般,透过事例认识事理,透过事后启示事前,把经验上升到制度、规范和程序的高度,这样就能使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扎实开展。
“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也就意味着建立的制度要严格执行。有人说,管理的灵活或许是一种艺术,制度的灵活必定是一种灾难。这可谓经验之谈。制度确有合理不合理、完善不完善的问题,毫无疑问,加强制度建设就是要使之趋于合理、健全完善。但制度的普遍适用性和高度原则性,决定了在一定制度覆盖范围内不允许有“例外”和“网开一面”。有了这个“例外”,必定造成那个“例外”,有了这一面的“网开”,必定招致另一面的“网开”。商品促销可以“打折”,执行和遵守制度不能“打折”。制度“打折”,漏洞堵不胜堵,后患防不胜防。
值得重视的是,在新的形势下,注重制度建设必须注重制度创新。就一个地区而言,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工作的新举措,要落实到制度创新上,以创新的制度作保证。就一个具体的单位和部门而言,面对大量的新情况,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就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必须勇于探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制度的创新,通过创新制度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没有制度创新工作搞不上去,这是“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各方面、各领域的制度改革、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大力推进制度创新,这应当成为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的重要一环。
第9版(理论)
专栏:
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谭平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我们应在形成尊重创新劳动的良好氛围、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教育体系、建立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和合理的用人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形成尊重创新劳动的良好氛围。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知识含量不断提高。复杂劳动由于包含更多的知识、技术,能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创新人才的创新劳动,就是一种复杂劳动。他们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先进技术、管理能力以及信息等,成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价值与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创新人才的创新劳动,也在不断地提升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该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占据优势地位。因此,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首先要端正对创新劳动的认识,形成尊重创新劳动、尊重创新知识、尊重创新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创造性。
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教育体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是基础。培养创新人才,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机遇的敏锐性和积极改造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事物不断进行思辨并力图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应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教育体系,使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被激发出来。同时,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使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之中。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在不断发生着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人们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使用人才,激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同时,又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为他们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创新活动需要激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此,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建立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为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明确了方向。要通过体制创新,大力激励人们的创新活动,保护人们因创新活动获取的收益,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用人机制十分重要。能否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能否脱颖而出、施展抱负、发挥才智。要在用人机制中引入竞争,因为均等的竞争机会可以使人才更加了解自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通过机会均等的竞争,还可以优化人才的配置,达到人才与岗位的最佳结合。要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