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格达市民生活基本正常
新华社巴格达3月20日电 在美国发起对伊拉克战争的第一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民的生活基本保持正常,没有出现极度恐慌和大规模逃难现象。
巴格达街头平静,但行人稀少,大部分商店关门停业。加油站还在正常营业,没有出现排长队加油的现象。在巴格达大街上也没有看到大批出逃的巴格达市民。荷枪实弹的伊拉克武装部队和安全部队人员在各个街道巡逻。
从目前电视播放的情况看,有关伊拉克电视台的信号已被美军干扰的报道是不属实的,因为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长子乌代控制的“青年”电视台还在正常播出。伊拉克国家电视台轮番播放着爱国歌曲、萨达姆的讲话以及新闻部长萨哈夫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同时,“青年”电视台在播放着伊拉克观众的来信,大部分观众表示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决心为保卫家园献身。
巴格达的水、电和通信设施还在正常运转。有些孩子在巴格达街头踢足球。伊拉克的所有学校已从19日起停课,但政府部门目前仍然正常办公。
一位名叫哈桑的市民对美国的军事进攻表示愤慨。他说,美国部队一旦进入巴格达,他将同美国士兵打巷战。
据新华社巴格达3月20日电 据新华社驻巴格达报道员贾迈勒报道,伊拉克新闻部20日组织部分记者参观巴格达市区,了解空袭过后市民的生活状况。
记者们参观了巴格达最古老的大街——拉希德大街和几个街区,其中包括几大航空公司所在的哈菲兹·高迪区。记者看到,巴格达市民的生活与往常已经明显不同,公共汽车虽然仍在正常运营,但出行的人比空袭前一天少得多,出国旅行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商店大多已经停业,而少数仍在营业的商店却顾客盈门。
记者们还留意到,大街上全副武装的执勤人员正在疏导交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民兵则散布在首都大街小巷的防御工事中。
据新华社巴格达3月20日电 据新华社报道员贾迈勒报道,在美国导弹20日早晨袭击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数小时后,巴格达街道又恢复了平静。袭击过后,巴格达看起来又恢复了日常活动。市民们照常上街。一度中断传送信号的伊拉克电视台也恢复了广播,播放总统萨达姆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但是大街上看不到小汽车的踪影。
目前伊拉克新闻中心内仍然有500名记者留守。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巴斯出任巴首任总理
阿拉法特授权 阿巴斯组阁
新华社加沙3月19日电 (记者周轶君)据巴勒斯坦官方通讯社报道,马哈茂德·阿巴斯(又名阿布·马赞)19日接受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任命,正式出任巴自治政府首任总理。
报道援引阿拉法特政治顾问拉迪纳的话说,阿巴斯当天接受了由内阁秘书长拉赫曼递交的任命书。尽管巴立法委员会决定阿巴斯在任命部长前无须得到阿拉法特的同意,但阿巴斯在接受任命之后,仍前往阿拉法特官邸商讨新政府部长人选。
巴立法委员会18日最终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基本法》的修改,确定总理有权任免部长,掌管所有内阁事务,但阿拉法特仍然统领巴安全部队,拥有巴以和谈最终决定权,并有权任免总理。
美国、以色列以及欧盟对阿巴斯出任巴自治政府总理表示欢迎。但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因阿巴斯曾呼吁停止暴力抵抗以色列而宣布拒绝与他合作。
据新华社加沙3月19日电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19日签署主席令,正式授权巴解组织执委会总书记马哈茂德·阿巴斯组成巴自治区新政府。
阿拉法特的政治顾问拉迪纳当天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向媒体宣布这一消息时说,根据主席令,阿巴斯将在未来5个星期内完成组阁,然后将拟定的政府成员名单交由巴立法委员会审议。阿拉法特曾提出阿巴斯在任命部长前需征得他同意,但这一要求遭到了巴立法委员会拒绝。
美国总统布什14日发表讲话,承诺一旦拥有实权的巴自治政府总理就职,美国将公布拖延已久的“路线图”和平计划。
第6版(国际)
专栏:专家评说
伊拉克战争后果堪忧
伊拉克战争开始后,本报记者约请几位专家、学者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联合国权威不容挑战
郑启荣(外交学院教授):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行动。美国的这一行径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准则,对联合国构成极大的伤害。
众所周知,联合国是由涵盖当今世界几乎所有主权国家在内的最具普遍性、最有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58年前,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后,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盟国领导人集中了各国人民祈求和平、向往发展的普遍愿望,共同创立了联合国。为防止再度出现国家间的战争,《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列为自己的首要宗旨,详细规定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各种措施,要求各会员国在主权平等基础上,承诺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并授权安理会在这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尽管联合国成立以来,它的权威受到某些大国和大国集团的挑战,但不容否认,在过去的58年里,联合国对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所担负的特殊责任及其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主导地位更是其他任何机构所无法取代的。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下相互合作,解决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冲突。此次美国政府不顾世界各国和平的呼声,单方面抛开联合国,一意孤行地对伊实施军事打击,毫无疑问,是对联合国权威的蔑视和挑战,并且开启了一个恶劣的先例。这不能不引起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担忧。历史证明,世界仍然需要联合国,联合国的权威不容挑战。这既是国际社会多数的意愿与呼声,也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要求。
单边主义的新发展
阮宗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自美国布什政府执政以来,单边主义盛行。这主要体现在它将美国的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的利益之上。布什政府采取实用主义立场,对国际条约和机制进行重新评估,对美国有利的就保留甚至强化,对美国不利的就废除。如美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退出控制大气污染的《京都议定书》、反对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等。“9·11”事件后,美国大力追求绝对安全和军事优势。现在,美国又不顾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动武,这是美国单边主义的新发展和新表现。
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失衡是美国单边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另一方面,“9·11”事件使美国国内政治严重向右偏转,保守势力抬头则是其产生的国内政治基础。美国决策者认为,要抓住“9·11”事件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利用美国的实力优势,通过单边主义或先发制人推进美国的全球战略。单边主义具有相当明显的进攻性和冒险性,是对正常国际关系的严重冲击,为未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增添新的变数。因此它不可避免地遭到包括美国的欧洲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这在围绕伊拉克问题在联合国展开的外交斗争中充分表现了出来。
中东地区前途未卜
杨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伊拉克战争将可能使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势力扩大,并给当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不少问题。
美国政府打算在占领伊拉克以后,在伊拉克驻军并按照西方模式对伊拉克进行政治重建,以期在中东地区树立一个亲美的政治样板。但伊拉克的民族宗教问题复杂,政治派系林立,民族主义情绪强烈,政治重建恐非易事,伊拉克能否实现长期稳定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西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势必与那些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与西方模式迥然不同的国家产生矛盾,也会刺激极端势力的产生和发展。面对美国的强大实力,该地区国家会根据国家利益,采取现实主义外交政策,适当调整与美国的关系,但该地区人民群众的反美情绪恐怕难以因此而减少。
美国为了维持其在中东地区的存在,缓和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在伊拉克战争后将不得不重新推动巴以和平进程,但人们难以期望它改变偏袒以色列的方针,巴勒斯坦方面在未来的和平谈判中可能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美国控制了石油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巨大的伊拉克,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石油供应的控制力,增强其对国际竞争者的战略优势,也将为美国石油财团重返中东地区开辟道路。伊拉克是欧佩克的创始成员国,美国控制伊拉克石油将使这个以中东石油输出国为主体的国际卡特尔的市场控制力受到削弱。
深刻影响国际格局
袁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洲室副主任):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美国强硬的对外战略力量基础没有动摇,美国今后不可能左右整个世界,但仍将是国际格局的牵动力量。
其次,冷战后法、德、俄、中“多强”首次在联合制衡美国单边主义上取得一致,并实际上制约了美国的行为,但从开战后各国的外交反应看,似乎仍然缺乏对付美国我行我素战争行为的有效办法。多极化一方面有了新的实质性发展,一方面在与单极的较量中仍会存在一个较长时期的胶着过程。
第三,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国际政治舞台衍生出许多新的角色,它们逐渐登堂入室,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反经济全球化、恐怖主义、反战运动组织与宗教团体等力量在今后国际格局中将与传统大国力量共同发挥作用。今后的国际格局,远不止是大国角逐的场所,而是各种角色共同表演的舞台。
最后,“9·11”事件与“倒萨”凸显出当今世界两对矛盾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一是恐怖与反恐怖的矛盾,一是称霸与反霸的矛盾。前一对矛盾使大国协调合作局面得以迅速发展,后一对矛盾则使大国矛盾冲突显著加深,从而使各主要力量之间呈现出合作与竞争同时强化的局面。
(本报记者温宪采访整理)
第6版(国际)
专栏:
全美中国统促会发表声明
谴责李登辉“改国号”论
新华社洛杉矶3月19日电 (记者司久岳)美国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名誉会长李惠英、荣誉会长黄金泉和荣誉顾问陶幕廉19日举行紧急记者招待会,发表严正声明,强烈谴责李登辉最近鼓吹“改国号”的谬论。
据报道,李登辉15日在出席“世台会”时公然叫嚣要“改国号”,把“中华民国”改成“台湾国”。
李惠英指出,李登辉“改国号”的言论彻底暴露了他一心一意搞“台独”的用心。他选择的时机正好是美国准备同伊拉克开战,无暇顾及其他事务的关头,完全是趁火打劫。
李惠英和黄金泉发表了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的一份声明。声明指出,李登辉下台后顽固推动“台湾独立”,妄图砍断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血脉、法理关系、国家认同,妄图砍断台湾人与中国人的民族血缘、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
声明说:“我们严正声明,强烈谴责李登辉及一切顽固“台独”势力。玩火必自焚,‘台独’必自葬。我们诚恳呼吁,全美和环球华夏儿女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加大力度,迎头反击‘台独’狂言妄行,切实可行地推动祖国和平统一。”
声明说:“我们坚定深信,中国和平统一利于台湾人民,利于中华民族,利于中美友好,利于世界和平。”
第6版(国际)
专栏:
纽约城:紧张又平静 白宫外:和平呼声高
本报联合国3月19日电 记者何洪泽报道:今天晚上10时15分,布什总统宣布了对伊战争的开始,纽约居民大都从电视中得到了这一消息。在纽约,普通人对这场战争的反应是冷漠和悲哀的,他们照常在酒吧聊天,上商店买东西,坐地铁回家,气氛是平静的,但没有人能高兴得起来。
据纽约第一电视频道前天所做的民意调查,纽约的市民中有51%反对这场战争,非洲裔市民中,反战的高达72%。更多的市民认为,布什没有处理好伊拉克问题。纽约的华人对这场战争绝大多数持质疑态度,他们对战争的后果忧心忡忡,担心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却为美国带来长期的麻烦。
纽约市长布隆博格呼吁纽约市民提高警惕,但仍应保持平常心态,如往常一样过日子。纽约市已经实施了一个称作“天神”的陆海空三方面的安全计划,加强了各要害地点的警戒和保护。曼哈顿与外界连接的各桥梁和隧道都有警察守卫,连主要交通路口都不时对来往车辆进行检查。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19日电 (记者谭新木)美军发射的导弹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炸的时候,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街道上却非常平静。但在白宫外面,一批反战人士在凛冽的寒风中高呼口号,表达他们对布什政府发动战争的愤怒。和平的呼声穿透冰冷的铁栅栏传向这场战争的策源地。
当得知战争打响的消息后,记者立即驱车前往华盛顿市区。此时已是晚上9时多,在暗淡的路灯下,华盛顿街道上车少人稀。左边的白宫和右边的华盛顿纪念碑影影绰绰,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车子绕到白宫后面,记者发现白宫后花园的栅栏外已经聚集了十几名反战示威者。其中一名穿着黑色衣服的女青年右手端着一个装有蜡烛的纸杯,左手举着一块“停止伊拉克战争”的标语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鼻子冻得通红。
“我知道布什给萨达姆最后通牒的期限就在今天晚上,所以我6时半就来到这里抗议这场非法的战争,”这位名叫谢伊的计算机咨询员说。“虽然今天晚上我不能阻止布什对伊拉克的轰炸,但我要让人们听到我们的声音。布什现在打伊拉克,谁知道他下一步会打哪一个国家?”说话之间,她的蜡烛被风吹灭,她用打火机重新将其点燃。由于浑身发抖,她几乎语不成句,但她表示一直要呆到实在坚持不住才回去。
一位中年妇女在栅栏外面向白宫跪了下来,泪流满面。记者听到她对旁边的人说,她有一个服兵役的孩子被派到了海湾,她非常担心他的安全。她到这里来是为了祈求和平,停止战争。
在布什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对伊军事打击已正式开始之后,又有一批反战者来到这里。他们拿着大型的字母牌,面向街道站在一起拼成了“和平”一词,后面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然后他们开始用英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唱着“和平!和平!和平!”这时周围的示威者慢慢聚拢过来加入了他们的合唱,和平的呼声在白宫外越来越响亮。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资料
伊拉克共和国
伊拉克共和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北接土耳其,东临伊朗,西靠叙利亚、约旦,南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面积44.1839万平方公里,国土大部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古老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两河在库尔纳汇合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伊拉克只有东南部与波斯湾相连,海岸线仅长60公里。除东北部山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外,其他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最高气温高达50摄氏度以上,冬季在0摄氏度左右。雨量较小,年平均降水量由南至北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区达700毫米。
伊拉克人口约2310万,其中阿拉伯人占73.5%,库尔德人21.6%,其余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等。居民中9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约占54.5%,其余为逊尼派,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
伊拉克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前4700年就已出现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年建立了巴比伦王国,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曾是古巴比伦文化的发祥地。阿拉伯古典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而闻名世界的巴比伦古城遗迹和“空中花园”则被历史学家们列为世界的七大奇观之一。首都巴格达是一座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曾是西亚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石油经济给巴格达带来了活力,使它成为古老与现代兼容并蓄且极富魅力的著名都市。巴士拉是伊拉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有石油管道直通巴格达。它是伊拉克的交通枢纽,有公路和民航与其他阿位伯国家相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北方城市摩苏尔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中间站,现仍是伊拉克北方贸易交通中心和边防重镇,同时也是通往北部库尔德人聚居区的门户和通往叙利亚、土耳其的交通要塞。
伊拉克历史上曾遭波斯人、阿拉伯帝国、蒙古和奥斯曼帝国等入侵和统治。1920年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21年8月独立,建立费萨尔王朝。1958年7月14日,费萨尔王朝被自由军官集团推翻,成立了伊拉克共和国。1968年7月复兴党政变上台执政,推行阿拉伯“统一、自由、社会主义”的纲领。1979年萨达姆全面接管政权后,利用石油收入加速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1980年,伊拉克同伊朗因边界纠纷爆发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伊拉克出兵吞并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后来受到联合国的制裁。
(升平)
第6版(国际)
专栏:
当地时间3月19日晚,在美国对巴格达开始空袭后,一些美国民众来到华盛顿白宫前,对总统布什表示强烈抗议,要求立即停止战争。
新华社记者 吕明响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