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3月20日人民日报第13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3-2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油价涨落掣肘经济 对伊战争进程难料 世界经济充满'...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主持人语
  目前,海湾地区战云密布,伊拉克战争一触即发。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人们似乎都无悬念,但它对美、欧乃至世界经济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却值得人们密切关注。本期《国际周刊》就此话题请本报记者和几位专家笔谈有关看法,供读者参考。
油价涨落掣肘经济 对伊战争进程难料
  世界经济充满变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宿景祥
中国古代战略家吴起曾说,战争的起因有五:争名、争利、积怨、内乱和饥荒。其中,多因“名”、“利”而起。德国战略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指出,战争总是掩盖着政治目的,战争行为的目标,是政治目的的对等物。一句话,战争仅仅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头脑,战争是工具。而政治也不是别的什么,无非是经济的综合。
  国际石油格局酝酿巨变
  尽管世界各地民众反战声浪高潮迭起,法国、德国等盟国也不赞成开战,但美国政府仍执意要推翻萨达姆政权。究其根源,除了反恐等政治原因外,石油问题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控制中东石油资源,一直都是美国战略考量的一部分。过去10多年,进口石油占美国石油消费量的比重,已经从1/3增加到1/2。根据美国政府的预计,到2020年,随着石油消费量的增加和国内生产量的减少,这一比重将会增加到2/3。届时,海湾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将供应世界出口石油的2/3。而伊拉克的石油蕴藏量1150亿桶,位居世界第二,如加上尚未探明的储量,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可能达到2200亿—2250亿桶。控制海湾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美国目前提出的目标是推翻萨达姆,重建伊拉克。按照美国国务院制定的计划,美国将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通过出口换取收入,将这些收入中的大部分用于伊拉克的经济建设,如石油开采、道路桥梁、教育卫生和电信业等等。为了实施这一计划,美国将为伊拉克制定新宪法,选举新的领导人。据估计,伊拉克重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要花费数以百亿计的美元。一般认为,如果美国有效地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并充分地进行开发,它将对未来世界石油供应和油价的制定,拥有很大的发言权,国际石油格局也将由此发生巨变。
  世界经济有可能陷入深度衰退
  然而,美国的如意算盘虽打得好,但目前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美国经济基础不稳,一旦对伊开战,进程难测,结果难料。从近期来看,若因战争而导致油价急剧攀升,世界经济有被带入深度衰退的危险。
  过去100多年来,每一次重大的战争,都往往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转折点。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同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三大引擎”。据统计,1985—1990年间,美、欧、日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3.0%和4.8%。在此期间,东亚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8.1%,拉美经济也有适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
  2.9%。由于增长源较为分散,世界经济力量分布相对平衡。
  1991年海湾战争后,世界经济格局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一沉不起,拉美、东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屡遭金融危机重创,非洲、南亚和加勒比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化,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据估计,从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美国占世界经济增长总量的64%,这一比重是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两倍多。
  过去两年,美国经济增速锐减,世界经济也陷入低迷状态,现仍处在艰难复苏阶段。就目前情形看,西欧和日本经济仍无大的起色。乐观估计,今年欧元区经济仅能增长1.4%,日本经济只有0.4%。除中国和东欧少数几个国家外,多数新兴市场经济无力摆脱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漩涡。拉美地区去年遭受阿根廷金融危机打击,一时难以恢复元气。受恐怖袭击和经济不景气影响,东南亚一些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大减。中国经济虽能维持较高增长,但难以拉动整个世界经济。由此观之,世界经济能否复苏,与美国经济关系甚大。
  从统计数字看,去年美国经济增长情况尚可,达到了2.7%。按美国政府先前的预测,今年应能维持去年的水平。但据美国能源部分析,每桶石油价格每上升10美元,将使美国经济增长率减低约0.5个百分点。石油价格今年1月底已经涨到每桶35美元以上,这一预测恐将打些折扣。
  美国经济四种前景
  就目前情况看,美国经济前景首先将取决于伊拉克危机的解决。仅从石油价格变动趋势看,一般估计不外乎以下4种结果:1.维持现状,久拖不决。年内每桶石油价格将不会低于30美元,美国经济至多增长2.2%;2.伊拉克主动解除武装,美国不战而胜。油价将在年底前回落到25美元,美国经济将增长2.5%;3.美英联手对伊开战,并一战而胜,战事迅速结束,油价将迅速回落到20美元以下,美国经济将增长2.9%;4.伊拉克顽强抵抗,美国一时难以取胜。甚至于在中东其他国家引发新的危机,从而危及世界石油供应。一旦出现这种局面,油价可能迅速飙升至60—80美元一桶。届时,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将无可避免地陷入衰退,整个世界经济将面临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uoB品论天涯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热点聚焦

  海湾战云牵动美国经济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美国数十万大军压境伊拉克,一场战争眼看就要爆发。在此关头,人们即便对战争胜负不存疑问,但对战争的影响,尤其是对经济的影响却是忧心忡忡。美国经济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走好走坏关系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2002年刚刚摆脱衰退走向温和的复苏,今年本该是加固根基、快马加鞭的时候,可布什总统非要打这场战争,使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未来充满了种种变数。前些日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说,地缘政治风险阻碍经济增长,使美国经济复苏变得更加困难;2月2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哈伯德又分别表示,“战争正在拖累世界经济”,“美国经济面临短期风险”。
  一旦战事爆发,美军扔出的不只是一颗颗炸弹,而且是用绿票子美钞裹着的炸弹。一般估计,这场战争将耗费1000亿至2000亿美元,即使按美国政府乐观的估计也要达到800亿美元。上次海湾战争时有“中东大款”掏腰包,“山姆大叔”落了个只赚不赔。而这一回,出兵出钱的没有几个不说,还有些“穷兄弟”乘机敲竹杠,“山姆大叔”不得不自己“大出血”。上一财政年度,布什政府已经亏空下1600亿美元的赤字。根据布什2月初提交的预算,估计本财年的赤字将高达3040亿美元。这次海湾战争之后,这个数字无疑还得往高了垒。
  对于美国高达10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几千亿美元的战争费用及财政赤字或许还构不成威胁,但其他方面的负作用则决不可低估。
  首当其冲的就是国际油价势必暴涨。最近三个月,国际油价一口气上蹿了33%。2月中旬,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份交货的原油价格冲破了每桶36美元大关,创下两年多来的最高纪录。近来有所缓和,但也在一桶35美元以上。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油篓子”,55%需要进口,每天进口原油1100万桶。油价上升会造成许多公司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油价上升有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会降低美联储动用货币杠杆的能力;油价上升促使汽油、取暖用油价格上涨,将影响到普通百姓的消费。专家认为,这次海湾战争爆发后,油价上涨到40美元一桶尚可容忍,但若涨到50美元或更高,再持续三五个月,那就会成为货真价实的“经济杀手”。
  其次,纽约股市面临动荡。曾经辉煌的华尔街已经遭遇3年熊市“血洗”。自“9·11”事件发生到去年底,7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值打了水漂。今年初,纽约股市本来还有点喜气,可开战锣鼓一直擂得震天响,投资者哪还有心情大把买进?华尔街三大股指只能可怜兮兮地在低位徘徊。最受关注的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也在8000点关口上转来转去,一旦开战,随时有可能又来个“自由落体”般的暴跌。因而有人预料,华尔街很有可能要遭遇第四个灾年,这对美国整体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
  再次,个人消费热不起来。个人消费开支约占美国经济活动总量的2/3,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2001年美国经济之所以是一次“温和衰退”,主要得益于个人消费没有大幅度降温。可是,在一年衰退和一年复苏乏力之后,美国老百姓的消费热情被削弱了不少,加之企业裁员成风和经济前景不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担心。去年12月,个人消费开支增长了0.9%,创造了当时5个月来的最高水平。但是,今年开局却有点不太妙。1月份美国的汽车销售在前一个月上升7.9%之后猛降了7.5%,是2001年11月份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月。2月中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了10年来的低点。
  “9·11”事件吓怕了美国人,不断传来的恐怖袭击警报、开战信息让人们的神经落到了脆弱的边缘。前些日子,美国政府提高了防恐警报级别,呼吁国民准备3天的饮食。结果,华盛顿各家超市的面包、矿泉水销售一空。记者来美3年多,头一回见识到美国超市的货架也有空的时候。这种“恐慌购买”根本不是什么消费热,只能反映一点:美国老百姓害怕恐怖袭击,害怕战争爆发。这种情绪怎能促进个人消费?
  最后,刺激经济计划有泡汤的危险。布什今年初提出了高达674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其如意算盘是通过减税,让富人更大胆地投资,让中下层收入者更大胆地消费,再让因战争而开足马力的军火工业一带,美国经济今年实现强劲复苏大有希望,布什明年竞选连任也似乎是十拿九稳。可实际情形并非如此简单。美国的工厂目前只开动着3/4的能力,各家企业在有空闲设备时不会购买新机器。美国有800万人失业,还有100万人甚至没有信心找工作。如今天天闹着要打仗,各家公司怎么敢扩大投资?老百姓又怎么敢尽情消费?
  尽管格林斯潘作出了乐观预测,认为美国经济今年增长3.25%到3.5%,但许多经济学家却没这么乐观,认为全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7%。但是,所有这一切还基于一个大家都希望的前提:对伊战争是打得快、打得赢。如果战争能在一两个月内结束,油价会大幅下滑,美国个人消费可能会一跃而起,纽约股市将会反弹,整体经济有望实现强劲复苏。但战争一旦拖上半年,或是引起了中东油田大火,或是生化武器造成大规模伤亡,那一切的预测都是一场空。(附图片) uoB品论天涯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大国表现欠佳 经济指标下滑 投资信心减弱
伊拉克危机给欧盟经济添乱
  中国欧盟研究会会长 伍贻康
这几年,占世界经济总量1/4以上的欧盟经济疲弱不振,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等相关指标每况愈下。在欧盟内部,总体来说小国形势尚好,几个大国表现差劲。占欧盟经济总量30%的德国已从欧盟“发动机”变为“大拖斗”,成了拖累欧洲经济的主要因素。法、意、英也都表现不佳。欧盟经济发展前景本身已有众多不确定性,如今美国陈兵海湾,意欲发动对伊战争,使得欧盟内悲观情绪不断蔓延。
  德国成为欧洲经济“拖斗”
  跨进21世纪之初,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欧盟一度表现幸灾乐祸,企图取代美国充当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然而,让欧洲人始料不及的是,欧盟很快陷入经济不景气而难以自拔,而且情况似乎愈来愈糟,甚至比美国经济更糟糕。这两年,欧盟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与实际指标差距很大,往往是年初预测乐观,随着日月流逝预测指标不断下调。2000年,欧盟经济增长率曾高达3.4%。根据2001年初的预测,当年经济增长2.8%,然而实际增长率竟只有1.5%。2002年预测增长指标是2.5%左右,结果却大约为0.9%。在欧盟诸国中,德国的经济表现不佳,劳动生产率提高明显滞后,增长率连续两年排在欧盟末位,2001年是0.7%,2002年仅约0.2%,去年德国还是欧盟中唯一消费下降的国家。德国这一“欧洲巨人”正徘徊在经济衰退的边缘。据德国联邦劳动局2月初公布的数据,该国失业率已高达11.1%,而2002年德国财政赤字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超过3%这一警戒线。
  从目前看,德国几乎成了欧洲经济的累赘。究根寻源,这其中有欧洲的通病,有世界经济的不良影响,也有内部痼疾顽症困扰的因素。从现象上看,消费需求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投资不振,出口疲软,货币财政政策缺乏活力等均难刺激经济增长,但归根结底,社会经济结构性老化滞后,无疑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根本。而现行体制中的高税收、高工资和高福利则是使得德国经济缺乏活力的毒瘤。问题根深蒂固,错综复杂,讳疾忌医不行,想要变革又阻力重重。但是,只有狠抓触及政治、法律和文化的全面配套社会经济改革,才有可能让德国和欧盟经济再振雄风。不过改革和振兴还需时日和火候。
  伊拉克危机严重危害欧盟
  屋漏偏逢连阴雨。经济复苏乏力的欧盟,受到伊拉克危机的严重冲击,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经济发展前景变得更加暗淡模糊。一旦美国对伊战争开打,不仅影响中东石油出口,使油价飙升,还会因战争和善后的巨额开支和昂贵代价而阻碍美国经济正常复苏,并使整个世界经济出现“战争萧条”。因这场战争有可能造成的油价大起大落将会使得严重依赖外部能源供应,尤其是对中东石油依赖度高达40%的欧盟经济遭受重创,导致复苏无望。战争爆发,中东局势进一步混乱,地理位置与其毗邻的欧洲就会严重遭殃:国际贸易大幅受挫,股市下跌,投资信心丧失……这一切很可能会使正在龟爬中的欧盟经济跌进萧条衰退之中。由此,我们从一个侧面就很容易理解,目前经济状态不佳的德国和法国从自身急于寻求经济复苏动力考虑,认定美国对伊战争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因而坚决予以反对。
  经济复苏前景不明
  当然,美制造对伊动武的紧张局势,还加剧了国际金融动荡和汇市恐慌。出于对美国的信任危机,美元汇价一跌再跌,从而使欧元担当起了国际汇市“排气阀”和避难货币的作用,这无疑会对欧盟经济产生复杂影响。欧元近几个月里身价骤升,一路走强,2003年3月11日,欧元对美元汇价达到1比1.1057。国际金融界有人预测,如果美国对伊战争出现背离美国的预想而失控,不排除美元狂贬,欧元对美元比价可能达到1比1.20的创新纪录。欧元升值,是福是祸?非一言能蔽之。它既可以抵销油价昂贵等欧盟部分进口支付的损失,但不利于欧盟产品出口是肯定的,届时利弊能否平衡实难预料。不过,欧元汇价过分剧烈波动所引发的负面影响,是脆弱的欧盟经济所难以承受的。
  处于如此严峻的内外形势下,正笼罩在欧洲上空的大片乌云短期内难以驱散,且不确定的未知数还接二连三地干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欧盟经济在复苏困乏和衰退边缘间游移,2003年的欧盟经济不容乐观。不过,如果美国对伊战争不发生,今年欧盟经济年增长率还是有可能高于去年的。 uoB品论天涯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中东战争与经济代价
  本报记者 黄培昭
五次中东战争造成阿以两败俱伤
  上世纪40年代末迄今,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和战争绵延不息,中小规模的兵戎相见不计其数,单是大规模的战争即有5次,分别是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1967年的六五战争、1973年的十月战争和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5次中东战争共造成10余万阿拉伯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阿拉伯国家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譬如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的工农业生产陷于停顿,电力和原材料供应脱节,许多工厂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苏伊士运河被迫关闭,旅游业不景气,埃及两项重要的外汇收入化为乌有。在生产下降、收入减少的同时,军费开支却急剧上升。据统计,1965年埃及的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到1970财政年度上升到13%,而从1971年至1973年,这一数字攀升到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0%。
  作为战胜方的以色列,日子也并不好过。约3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而长期的政治孤立和军事对峙,使以色列一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1970年至1980年间平均为36%,有些年份竟在40%以上。
  两伊战争重创双方经济
  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双方死亡人数达60多万人,受伤人数95万人,比阿以5次战争伤亡人数的总和还高出许多倍。这场战争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
  高额军费开支使原本富得流油的两伊入不敷出,国库告急。伊拉克战争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4%,平均每月支出5亿至10亿美元。伊朗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平均每月支出近6亿美元。双方一度将摧毁对方经济设施作为军事行动的首选目标,油田、港口、炼油厂、输油管、运油船等均在军事空袭目标之列,两国因空袭而导致上千亿美元的财政损失,恢复重建需10年以上的时间。伊拉克战前拥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战后竟负债800亿美元。
  两伊停战实乃因为双方都无力再打下去了。1988年8月,霍梅尼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要求两伊停火的598号决议时曾说:“这是真主的意愿,即使这个意愿是一杯毒酒,我们也得把它喝下去。”
  海湾战争的代价高达611亿美元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赢得的胜利,也是用金钱堆起来的。
  据统计,不包括军事装备等费用,这场战争直接消耗611亿美元。事实上,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战争的高投入、高消耗特征越来越明显。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武器装备价值高达1080亿美元。至于战争的消耗,资料显示,平均每消灭一个敌人所花费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为2万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为20万美元,朝鲜战争为55万美元,第四次中东战争为100万美元,上世纪80年代的局部战争为180万美元,海湾战争还没有具体数字,但估计要高得多。
  此外,海湾战争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它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全球尤其是美国经济的萧条。
  战争冲击世界油价
  中东有世界油库之称,原油储量约占世界的2/3。因该地区重要战略地位和巨大经济利益诱人,各大国争相逐鹿中东。而冲突不息,动荡多变的中东局势,几十年来一直是搅动世界原油市场的导火线。
  最典型的例子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不久,为支持埃及,反对美国资助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决定使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它们宣布实行石油减产,将产油量逐月减少5%,同时大幅提高油价,对美国禁运,并将西方石油公司股份收归国有,大力推行石油国有化运动。这一系列措施导致油价猛涨数倍,许多依赖中东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工业大国由此蒙受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触发了二战后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当时国际油价为每桶23.71美元,而到10月11日,受入侵事件的影响,国际油价曾飙升至每桶41.07美元的历史高位。
  时下,受海湾地区战云密布的影响,世界油价一波三折。而一旦战争打响,油价走高,势将冲击全球经济,成为制约各石油依赖国经济发展的很大不安定因素。 uoB品论天涯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回声

国际回声
  军事支出是最近低迷不振的美国经济中少有的几个亮点之一,但一场对伊拉克的战争将无法像以往的军事冲突那样对经济产生推动力。
  摇摆不定的全球经济准备迎接美国可能在中东地区挑起的军事冲突,而欧元区看来似乎尤其脆弱,战争给油价、货币和经济活动方面带来的后果都会对该地区造成影响。   ——美国《华尔街日报》
对美国总统布什及其盟国来说,伊拉克战争将是一场重大的、代价不菲的赌博。一场长期流血冲突可能会给西方在中东的利益带来长期损害。   ——英国《简氏情报文摘》
世界性通货紧缩、美国经济和伊拉克形势这三个问题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如果美国对伊动武,不管战争长短如何,美国经济都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
短期内美国军事上的成功将无法阻止其日益恶化的经济衰退,而只会加剧这一衰退。石油价格的上涨、美元币值的下跌和日益增大的财政赤字将考验美国经济。美国入侵的各种开支将由美国劳动人民支付,而最坏的结果是由第三世界、特别是拉美的劳动人民支付。这将使财富用于军事目的的规模越来越大。   ——智利《世纪》周刊 uoB品论天涯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书窗

  《2003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2001年起开始推出“国际形势黄皮书”,每年年初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对前一年发生的国际重大事件进行重点综合分析,并且预测未来走势。《2003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便是由该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组织11位专家分工撰写的著作。本书不仅重点分析了反全球化现象、世界难民等问题,而且以浓墨重彩刻画了反恐背景下中国的周边安全。此外,书中还增设外交决策理论的新栏目,评价了可供中国借鉴的欧美发达国家外交决策的三种模式。书末附有年度大事记,便于读者检索。  (华翊) uoB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