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件·专页)
专栏:加快发展 增创优势
抓住农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
——广西玉林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启示
本报记者 郑盛丰
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传统农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农民如何进入大市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广大农民是关键,如何抓住这个关键?
在广西,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耕地最少的玉林市,出现了农业增效明显、农民增收加快、财政增长迅速的良好现象,并提出了力争在广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玉林市最主要的经验,就是抓住农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大力发展农业企业,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心病”是政府多年的“痛”
玉林市是广西的农业大市,是广西粮食、水果、禽畜、水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然而,近几年玉林市农业积累的问题成为政府多年的“心病”: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农产品加工滞后;农民收入基础仍很不牢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尚未消除。同时,原有的优势逐渐递减,农业生产经营市场竞争力变弱。
玉林市市长李达球认为,大力发展农业企业,才能提高农业的竞争力,这是解决农民进入市场、求得发展、实现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业企业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002年1月,玉林市农业企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企业,要以农业企业作为联结大市场和农户分散经营的有效载体,使农业走上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的轨道,并把这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
玉林市由此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企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支持、保护、激励”农业企业发展的总原则,制定了每年颁发农业企业发展优秀奖、贡献奖等激励措施。
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玉林市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主要运营模式有七种:公司基地带动型;公司农户带动型;加工企业带动型;专业协会带动型,玉林市目前有农民专业协会2313个,年销售收入约3.4亿元;专业市场带动型,玉林市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农贸市场57个,年交易额10.2亿元,上交税金1760万元;集团公司紧密型;集团公司松散型。
农业企业和大批农民共创利益“双赢”格局
由于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农业政策的优惠支持,近年来,玉林市的农业企业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明星农业龙头企业竞相发展。
目前,玉林市共有农业企业1415家,总产值31.64亿元。其中种植业132家,养殖业255家,加工业574家,流通业418家。各类农业企业组织带动农户43.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8.4%,与此相关的种植面积123万亩、牲畜饲养量368万头、禽类饲养量6634万羽、养殖水面9万亩。
全市已有龙头企业108家,其中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40家,超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家,超6亿元的专业市场1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重点龙头企业30家。全市形成了优质谷、林果、蔬菜、花卉、畜禽等5个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桑蚕、旅游、中草药、工艺饰品等也逐渐形成规模。
从2001年起,玉林市农业企业基地生产的农产品产值,已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包括农业企业在内的各类专业化组织,如专业经纪人协会、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实现产值94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0.1%。明星农业企业的涌现,打造了一批既有市场又有效益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商品率迅速提高。
农业企业和农民成为利益的“双赢”者,农村市场和当地国民经济也获得“双赢”,这是玉林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得到的主要收获。2001年,从事农业产业化组织经营的农户,每户比上年平均增收1063元。
2002年,玉林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农民人均收入也增长6.47%,经济运行质量有了整体的明显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火车头”
中共玉林市委书记高雄说,农业产业化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农户分散经营出现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并向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了玉林市农业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增强全市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地转移、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今年1月,“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高层专家论坛暨玉林市农业企业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玉林市召开。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玉林市发展农业企业的成功探索,为我国农业地区如何利用市场带动和企业互动来发展农业,由此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玉林市快速发展的农业企业,成为玉林在广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经济火车头”。(附图片)
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的文化生态家园建设,给玉林市农村带来了崭新的景象,给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12版(文件·专页)
专栏:
“三化”新路直通小康
——广西玉林市领导谈经济发展新思路
张骁鸾
党的十六大之后,各地发展你追我赶,势头逼人。位于桂东南的广西玉林市,在明显感到巨大挑战与压力的同时,也强烈感受到巨大的鞭策和推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形势促使玉林市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与局限,深入分析发展道路上的成功和不足,冷静反思阻碍发展的方方面面,根据十六大精神,以集体智慧形成更加完善的发展新思路。
玉林市委、市政府深切地感到机遇难得,意识到只有紧紧抓住机遇并努力实践,才能有效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而对于在地理上扼“东联西进、南北沟通”重要区位的玉林,只有加快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才能更好地服务周边地区。
玉林市去年以来一、二、三产业全面实现大幅度增长,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总量占广西的1/10。这给玉林贯彻十六大精神、实现新跨越、力争在广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营造了氛围、奠定了基础。
中共玉林市委书记高雄说:“玉林今后的经济工作,主要是落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做好发展这篇时代大文章。通过强力推进‘三化’,把经济总量做大,把玉林经济做强。”
高雄介绍说,在工业化建设方面,所设定的目标,就是把玉林建设成充满生机活力、最具吸引力、招商引资条件最好的制造业基地。为把制造业做大做强,正采取“四管齐下”的措施:一是把骨干企业搞大搞强,二是把重点产品搞好搞精,三是优化和整合园区经济,四是通过工商联手建立一批物流平台。
如何把骨干企业搞大搞强?高雄举例说,玉林已有一批基础较好的企业,如玉柴去年生产柴油机突破14万台,销售突破13万台,同比分别增长84.2%和75.7%,销售收入和税利同比分别增长85.62%和1.6倍,4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玉林中药产业将由制药强势企业玉林制药厂带动,以位居全国第三、西南地区最大的玉林中药材市场为流通平台,促进中草药的优质快速发展。陶瓷业以广西三环企业集团为龙头,积极接纳广东陶瓷产业的转移,建立陶瓷出口工业园区。还有拥有539家服装生产企业、年产服装1.2亿件套的福绵区,正在建设一个集服装辅料、布匹、成衣批发和运输于一体的福绵服装城。
高雄认为,玉林市新型工业化主要在优势制造业上做文章,并与信息化农业结合起来。新工业要与现代农业相互支撑,联动发展。同时,要大力做好东部产业转移的承传衔接。玉林市拥有580多万人口,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把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过来,通过正在兴建的近10平方公里的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园区的经济快速扩张,就能更好地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经济优势。
工业化必定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据高雄介绍,在城镇化方面,玉林正着手实施“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的“135工程”。玉林市城镇化主要是发展城镇集群,周围小城镇围绕中心城市发展。玉林已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今年要实现村村通四级公路。实施“135工程”以来,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专业市场建设。专业市场带动了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建设速度因此而加快。玉林市委、市政府注意到,玉林的城镇化建设,必须与有活力的经济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有特色而又符合环保与生态标准的城市风格结合起来。
玉林市市长李达球说:“关于农业产业化,玉林市是以农业企业的发展为重点突破口。玉林要紧紧抓住产业化中的农业企业这个关键环节,通过农业企业迅速提高农民生产的规模。”
玉林市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影响玉林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很多,最突出的因素是农民生产小型分散、单家独户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市场信息反馈差。李达球强调,政府不能硬性把农民凑合起来,只能探索新路让农民自觉自愿地走到一起。实践表明,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就是吸引农民自觉集结起来的有效生产模式。今年初,玉林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30家农业龙头企业,由此产生了良好的导向效应。
玉林市在实践中体会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就能带动农民赚钱。因此,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成了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玉林市对乡镇干部的评价,其中一项是看发展了多少家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多少农户,农民从中得到多少实惠。
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关键是农民,这已成为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共识。加快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并发挥其带动效应。李达球深有体会地说,现代农业企业发展和由此带来的农业产业化,将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农业乃至农村的兴旺发达,甚至有利于广大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基于这样的认识,玉林市从实际出发,选择两种不同经济类型的乡镇和乡村,强化这方面的工作。一是选择经济比较落后、发展较慢的乡村,按照“领导挂村、部门包村、队员驻村”的要求,用两年时间进行全面帮扶,使之跟上小康步伐。二是对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乡镇,开展“文化生态家园工程”建设。
玉林市注意到,面对新一轮的开放,在物质建设方面,玉林很难与东部地区同在一条起跑线上,但通过文化、经济融合功能,以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在这方面大有可为。玉林市委书记高雄认为,玉林是千年古州,融合了岭南和中原的文化特色,多年来玉林人形成勤劳智慧、敢为人先的精神,把这些精神加以激发和弘扬,就能提纯道德,培养诚信,形成玉林新的发展力和形象力。“三化”建设关系到玉林的今天和明天,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体现执政为民密切相关。为此,玉林市市长李达球强调,玉林的“三化”要项目化,项目要目标化,目标要任务化,任务要责任化。而所有项目都要体现出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精神。
岭南古都玉林市,奋步小康正当时。历经艰辛洗礼而更感春天的温暖和魅力,玉林市广大干部群众,正乘着党的十六大的东风,演绎着以“三化”为载体的改革和发展,拥抱新的辉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