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
澳门的明天更美好
——访中央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白志健代表
本报记者 刘霄
“回归3年来,澳门特区政通人和,经济提速,社会稳定,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人大代表白志健高兴地告诉记者,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澳门同胞对未来充满信心,团结一致搞建设,全心全意求发展。
他欢迎大陆同胞前来澳门,实地考察一下无所不在的新气象和新变化。特区政府发展思路清晰,投资环境大为改善,经济在连续两年增长的基础上,去年增长预计达8%以上。集中表现为“两多”——首先是游客多,去年到澳门观光旅游的就有1153万人;其次是工地多,澳门体育馆、第三座大桥以及新的旅游、会展场馆相继动工,不久的将来,澳门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白志健说,澳门的飞速发展,是特区政府认真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依法施政的结果,更是澳门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澳门同胞已达成共识:凡是有利于澳门繁荣、发展与稳定的事,就支持,就多做;凡是不利于的事,就反对,就阻止。
“民心难得,民心可贵呀!”白志健表示,中央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认真落实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澳人治澳”,确保澳门在“一国两制”的轨道上稳健运行。
白志健指出,澳门的发展离不开内地广袤的腹地。澳门作为独立的关税区和自由港,与内地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加入WTO后,给澳门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抢抓机遇,实现与内地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记者视野
和谐共处绿山川
本报记者 彭俊
今天是我国第二十五个植树节。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讨论中,生态建设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他们表示,加强以林业建设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六大工程成就卓著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委员说,“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改善生态的重大决心。”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在内的六大工程,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达11.66亿亩,比过去近50年我国造林保存面积多4.66亿亩,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举世罕见。
5年建设,突飞猛进。仅去年,我国造林绿化就突破1亿亩大关,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林速度最快、造林质量最好的一年。六大工程所涵盖的区域,生态开始逐渐好转。
黑龙江省伊春市市长李延芝代表来自东北林区,她深有感触地说,林业生态建设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包括伊春在内的东北林区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
内蒙古林区同样地处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蒙古森工集团董事长、林管局局长孙扎根代表认为,全面禁止采伐天然林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拨专款解决林区工人社会统筹、林业管护费用问题,使林业工人顺利地实现了从“砍林人”到“护林人”的转变,保障了“天保工程”的成功实施。
生态危机不容忽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代表说,尽管这几年生态建设成绩显著,但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从根本上遏制,涝、旱、沙、水土流失四大灾害仍然威胁着中华民族。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无序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仍在加剧。代表、委员们提供的有关数据更令人担忧:全国沙漠化土地已达26亿亩,并且仍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其面积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水土流失面积达55亿亩,因之被毁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流失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每年有超过3亿亩的良田遭受旱灾,经济损失达到2300亿元;每3年出现一次大涝,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屡屡告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王忠林代表说,我国每年因干旱、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恶劣的生态环境依然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委员说,全民族都要不断加强生态的危机意识,提高对生态建设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能因为生态建设有了初步成果就止步不前。
生态文明任重道远
生态恶化,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恢复生态,犹如愚公移山,非一日之功。
王忠林代表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为新时期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林管局局长柏广新代表认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优美的生态还是城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在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现代化建设中,林业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我们既要有必胜的信心,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江西省林业厅厅长严金亮代表如是说。他认为,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有关政策应坚持不懈地执行和贯彻下去,不能中断,不能走样。
以保护野生动物闻名的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志刚代表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也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最终标志。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会场传真
让西藏山川更秀美
本报记者 张强
藏族委员多嘉,现任西藏军区副政委,他今年50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西藏。
多嘉告诉记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藏人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如今在西藏,城镇居民积极推广使用了无污染能源,逐步淘汰了柴草、牛粪、燃油等居民生活燃料。不仅如此,西藏的天气也在变好,拉萨一年的风沙天气比30年前减少了32天。风沙天气的减少同西藏天然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植树造林密不可分。上世纪50年代西藏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而现在将近6%。
应该说,生态保护同人们的生态意识有关,但更同经济实力直接相关。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旧西藏,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之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基本处于被动适应自然条件和对自然资源的单向索取状态,更谈不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以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才开始纳入议事日程,几十年的发展,让西藏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嘉深有感触地说,西藏和平解放以前没有一条公路,区内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全靠骡马驿道、人背畜驮。而如今,西藏建成了包括2.4万公里公路网、10多条空中航线、1000多公里运输管道的立体交通网。2001年6月29日,经中央政府批准,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式动工修建。建成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型铁路,就是青藏铁路在建设论证之初就已确定的目标。青藏铁路全线用于环保工程的投资将达12亿元,创下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西藏也十分重视发展中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就连条件极其恶劣的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都专门修建了垃圾箱,收集登山者和旅游者带来的生活垃圾,定期由专人清运和处理。
多嘉说,每一个西藏人都切身感受到了西藏的巨变,西藏的巨变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帮助密不可分。西藏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齐心协力,建设山川秀美的新西藏!(附图片)
常胜委员(珞巴族)指着他戴的人造皮帽子说,以前我们的帽子是熊皮做的,现在不准狩猎,所以我们都用人造皮替代熊皮做帽子。
美朵曲珍委员(门巴族)说,我的家乡在西藏南部,那里有茂密的原始林木,碧绿的泉水,纯净的天空,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
新华社记者 觉果摄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代表访谈
结构调整步伐围绕资源走
——访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顶山市市长邓永俭
本报记者 程国慧
“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的平顶山,困难在工业,综合竞争力在工业,将来的希望也在工业。围绕资源做大、做足文章,调整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平顶山市市长邓永俭谈到发展时,显得从容和自信。
邓永俭代表说,像平顶山这样依托原有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在全国有很多,眼下面临的困境不能归结为工业本身,传统工业的发展也一度带来了城市的繁荣,眼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结构的调整。
“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从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入手,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是资源型工业城市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一条捷径。”邓永俭代表说,平顶山市将围绕煤炭、电力、纺织、冶金、机械、建材、食品和化工八大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真正实现资源优势与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代表委员议国是
李方勇代表——
军工企业也要改革创新
本报记者 王科 崔士鑫
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的沈飞集团,自1951年建厂至今,一直持续稳步发展,一年也没有亏损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军工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人大代表、沈飞集团总经理李方勇认为,军工企业,虽然它面对的市场只有军队,生产的产品多是计划的,但企业同样需要科学管理,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在管理上,沈飞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母子公司关系,重组公司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年轻化,完善部门职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在改革上,公司积极推进企业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这些制度实行后,员工薪酬高低之差达到八九倍之多,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
“军工企业同样要抓深化改革和创新,”李方勇说,“只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企业、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军工企业同样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成功者。”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代表委员议国是
冯骥才委员——
我们需要民间的《四库全书》
本报记者 徐怀谦
一直从事城市文化保护的冯骥才委员这些年对民间文化发生了兴趣。他认为传统文化分为两部分,即典籍的精英的文化和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中深蕴民族的情感、特征和凝聚力,不容忽视。但由于我们正处于文明转型期,随着农村的乡镇化、乡镇城市化和城市工业化,大量的民间传承丢失了。另外,在历史上,我们对庞大、灿烂的民间文化缺乏整理,家底不清。现在有责任对迅速消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把它整理出来,建立起民间的《四库全书》。目前要做的,就是要花10年时间,对全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的普查,用文字、摄影、摄像三种手段记录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后人。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两会剪影
来自安徽团的汪利民(左)、王启敏(中)、洪理芳(右)代表在代表团全体会后,就加大科技力量、加快皖南山区的经济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代表委员议国是
肖自江代表——
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
本报记者 禹伟良
“如今,失信行为触目惊心,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迫在眉睫!”湖南五江轻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自江代表说。
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在逐步完善中,不讲信用的行为被发现和追究责任的可能性还较低,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严厉程度还不够,失信成本远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肖自江呼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目前,应制定社会信用信息法,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代表委员议国是
方宁代表——
用铁的手腕整治公款吃喝风
本报记者 李文云 刘杰
“必须用铁的手腕大刹公款吃喝风,在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好形象!”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宣城市市长方宁大声疾呼。他说:“目前很多干部热衷于酒桌饭桌,每天忙着赶场,不以为耻,反以为常,更可怕的是对公款吃喝歪风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
方宁代表感慨万分地对记者说,用公款大肆吃喝对我党危害极大,一是浪费了国家大量财力。二是造成党内风气庸俗化,酒桌上称兄道弟,拉帮结派,非常有损党政干部形象。任其蔓延,放任自流,就有可能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方宁谈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公款吃喝风,就必须严格理财制度,杜绝财务支付的随意性,同时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启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全党树立一种公款吃喝是腐败行为这种观念,真正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两会感言
有话要说
马国英
代表们发言踊跃,有时还需“争”话筒。黑龙江代表团的一位代表说:“不说,就对不起父老乡亲。”
“说”,就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这是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责。有的代表说,代表开会,就是来履行职责,“说”与不“说”,不是自己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而是要看群众有没有意见要反映。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并接受群众监督,所以群众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对有关部门工作满意还是不满意,我们都有责任充分反映。要是不“说”,怎能担负起代表的责任?
代表一定要“说”。许多代表来北京开会前,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用案由、案据、方案的形式阐述问题,有很详实的数据和典型的事例。代表们说得好,要想知道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不深入群众怎么行?要想“有话要说”,把群众的心声充分表达出来,前提就是深入群众。
河南代表团的一位代表说,群众的事、身边的事,在别人看来可管可不管,对代表就是分内的事,有责任去管。这些实实在在的话,道出了代表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代表访谈
工农互动加快山区小康建设
——访人大代表、福建省三明市市长叶继革
本报记者 余继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来自闽西北山区的三明市市长叶继革代表说,山区的发展再也不能“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必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叶继革认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跃升的必由之路就是以工兴农,工农互动。三明市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有传统的机械、化工和纺织工业。当务之急是用现代工业的手段改造和装备农业,把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引入传统农业,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他说,三明市突出企业、项目、园区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抓好龙头企业这个主体,去年三明有37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共实现产值37亿元。二是抓好项目这个抓手,通过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抓好园区这个载体,把工业园区与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相衔接。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
退耕还林 战略举措
——访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浩
本报记者 李战吉
“退耕还林是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甘肃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10月开始,到2002年完成645.7万亩,成活率在80%以上。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甘肃这样一个生态环境严酷的省份,如此大规模地开展退耕还林,没有国家强大的政策、资金支持,仅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说,退耕还林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经济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一是退耕还林对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祖祖辈辈务农种粮的农民开始造林营林,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行农林兼营或农林牧兼营。三是有利于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实行集约经营,加快产业化进程。四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在甘肃越是贫困的地区,退耕还林的任务越重也越加急迫,不少贫困地区就是依靠退耕还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五是退耕还林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退耕还林的范围已从山区扩展到河西灌区。河西水资源也很短缺,种粮食需浇5次水,种树、种苜蓿只浇2次水,可节水60%。种沙生植物可以不浇水或少浇水。在中部干旱地区,群众采取打集雨方格子的做法,一个集雨面16平方米,种1棵树,按年降雨量300毫米计算,16平方米能集4.8吨水,可保证1棵树生长用水。
他说,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探讨建立退耕还林的长效机制,在国家补助到期后,真正做到能够“退得下、稳得住、能增收、不反弹”,永续利用。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新代表委员剪影
作为我国电信行业的基层代表、浙江省温州市电信分公司总经理,他从事电信工作已有30多年,见证了我国电信行业从合到分的历史。他对我国电信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战备通信建设非常关注。他就是——
吴作东
他认为,现今的战争首先是信息战。有些地方的通信大楼是战争一开始的重点被打击对象。所以,加快战备通信的建设应提上议事日程。
他建议:在重点城市、重点地区建立一个战备机房,该机房应隐蔽、采用国产设备、技术先进,旨在在战时通信受到破坏时保证党政军的应急通信指挥。战备机房应随时作好准备,一有情况,可以立即转入战时指挥状态。
(采写:本报记者 董盟君)
第8版(两会采风)
专栏:两会剪影
“雨中伞廊”情浓浓
3月11日,淅沥的春雨从夜里一直下到清晨。上午,“两会”代表委员冒雨赶往人民大会堂。车辆是停在广场上的,下了车,便有人民大会堂和代表委员驻地的工作人员撑伞迎接。在大会堂的北门,更出现了由雨伞组成的“雨中伞廊”,成为今年“两会”上一道温馨的风景。雨中送伞,事虽小,情却浓。
图①:由几十把伞组成的“伞廊”,在人民大会堂北门迎接入场的代表委员。
图②:散会时,一片绿伞在迎候走出大会堂的代表委员。
本报记者 李仁臣摄影报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