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坑害非洲 于心何忍
黄泽全
近来,欧洲国家陆续侦破多起坑害非洲的药品走私案件。这些案件涉及一些西方国家的不法商人,他们将运往非洲国家用于救治贫困艾滋病患者的低价药品,又私下转手将这些救命药品大量走私返销回欧洲,在黑市上高价倒卖牟取暴利。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非洲国家和同情非洲的人们的愤慨和谴责。
众所周知,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目前全球有6000多万艾滋病患者,其中3400多万在非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被称为世界瘟疫的艾滋病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在非洲地区肆虐。在南非,1992年全国产前检测仅有1%的妇女为艾滋病患者;而10年后的今天,这一比例已经超过20%。艾滋病在非洲蔓延之快、贻害之广,令人触目惊心。
防治艾滋病已使非洲国家背上沉重经济负担。以肯尼亚为例,为预防艾滋病流行,政府每年至少需要拨款2500多万美元,用于提供治疗服务、生产和购买药品、采集安全血液、购置相关设备以及人员培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研讨等活动。另一方面,艾滋病的传播还造成非洲国家劳动力减少,劳动生产率降低,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国民储蓄水平下降等。艾滋病已成为影响非洲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洲艾滋病泛滥成灾,而治疗艾滋病药品的价格又比较昂贵,使许多非洲国家在经济上雪上加霜。为了帮助非洲艾滋病患者,多年来国际社会做出了巨大努力。联合国防治艾滋病机构制定并实施了控制艾滋病病毒在非洲蔓延的援助计划;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减轻非洲国家财政压力,采取了缓解非洲外债负担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同国际上主要制药公司签署协议,向非洲贫困国家廉价提供治疗艾滋病的药品。这些宝贵的援助措施,为缓解非洲防止艾滋病的负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有关材料披露,根据与世界卫生组织签订的协议,史克公司以32.7英镑的成本价格向非洲国家出售每瓶60粒抗艾滋病药品——“康姆维尔”,而此药在欧洲黑市上的售价是每瓶342.58英镑。如此悬殊的差价,驱使一些不法商人竞相铤而走险。去年底,比利时海关从塞内加尔驶往荷兰的一艘货轮上,查获了价值高达1200万美元的走私药品。经调查发现,这些药品原本是史克公司发往塞内加尔、多哥、科特迪瓦和几内亚比绍等西非国家,用于艾滋病患者的。自去年7月以来,已经多次发生这样的现象,药品刚刚运抵非洲国家机场,就被欧洲一些不法商人以现钞行贿、承诺回扣、利润分成等不正当手段,将其非法倒卖回欧洲。
倒卖救命药,赚取黑心钱,金钱让有些人道德沦丧。凡有良知的人都会责问:你们干这种谋财害命的行径,于心何忍,天良何在?
第3版(国际)
专栏:
国外友人和媒体称赞
中国近年来成就巨大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分社记者报道,一些国外友好人士和媒体7日就中国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发表言论或刊登报道,称赞中国近年来出现的巨大变化,高度评价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罗马尼亚—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多布里克7日对新华社记者说:“近5年来,我两次访问中国,亲眼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中国总理3月5日在人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谈到的经济状况是实事求是的、真切的。”
欧洲最大的华文日报《欧洲时报》7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在世界经济持续徘徊,欧美国家一再调低经济增长预期指标的情况下,从北京传来了中国经济2003年将继续保持7%左右快速发展的消息。此外,过去5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7.7%,“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着的巨大变革,感受到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决心和力量”。
瑞典最大的经济类报纸《每日工业报》7日刊登报道说,一切都在显示,中国新领导人将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和欢迎外国投资。由于中国政府将继续执行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外国企业期待着新的机会。
瑞典两大日报《每日新闻》和《瑞典日报》也分别刊登了中国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的消息。《每日新闻》说,中国人代会的作用正在得到加强。《瑞典日报》说,中国新领导人将更加注重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与经济问题。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要求联合国解除经济制裁 美军擅拆科伊边界隔离电网
本报大马士革3月9日电 记者吴文斌报道:伊拉克昨天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宣布伊已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解除自海湾战争以来对伊实施了12年的经济制裁。
伊拉克官方发言人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上述呼吁是由萨达姆总统昨天主持召开的伊拉克领导机构会议上发出的。声明指出,安理会和国际社会应该明确地说,美英当局及其追随者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说法纯属谎言。
声明指出,联合国负责对伊核查的布利克斯和巴拉迪前天向安理会提交了关于伊无核武器的报告,证明核查工作在开始3个月后,进行得非常积极。
据新华社科威特3月8日电(记者安江)据科威特《祖国报》8日报道,联合国科伊边界维和部队发言人帕加对美军近日拆除科伊边界隔离电网的行为提出批评,认为这是对联合国设立科伊边界非军事区决议的侵犯。他指出,美军无权进入非军事区,并表示将把有关事件的详细情况上报纽约联合国总部。
本地媒体报道说,驻科伊边界联合国维和部队发现,一些身着便装或军装的美军士兵本月5日至7日拆除了科伊边界上多处地段的高压电隔离网。目前,科伊边界全长280公里的隔离网已有33处被扒开,每处开口宽达40多米。
1991年海湾战争后,根据联合国决议,在科威特与伊拉克两国边界建起了一条宽15公里的非军事区。后来科威特又在非军事区内己方一侧修建了隔离网。
据悉,对于美军近日在科伊边界的行动,联合国维和部队并未出面干预,仅对美军进入非军事区的活动进行记录,逐级向上报告并等待联合国总部的答复。
此间军事观察人士认为,美军拆除科伊边界多处隔离网预示着战争已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据新华社科威特3月9日电 据此间媒体9日报道,联合国驻科伊边界维和部队发言人帕加8日晚些时候宣布,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驻科伊边界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正把其文职人员撤至科威特城内。
帕加还证实,驻科伊边界联合国维和部队现已将戒备等级提高到3级,即红色等级。据他介绍,科伊边界维和部队设定的最高戒备等级是4级,届时维和部队将停止在科伊边界上的一切活动,并将全体人员迁至城内甚至撤离科威特。
本报伦敦3月9日电 记者施晓慧报道:据今天出版的英国《观察家报》报道,英国和美国将拟定一份解除武装的清单,详细列出伊拉克需要销毁或是有待解释的武器装备,并要求伊拉克在3月17日之前照此清单解除武装。
报道说,美国和英国将以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7日向安理会提交的武器核查报告为依据列出这份清单。如果伊拉克能够根据这份清单如期销毁或交出清单上所列的武器,那么它就有可能免遭美英的军事打击。《星期日泰晤士报》当天报道说,英美将在这份清单中列出约115个问题,要求伊拉克在17日之前答复。
据新华社科威特3月9日电(记者阎珺岩、安江)美国陆军101空中突击师的重型武器装备已于日前运抵科威特,这表明美军为可能发生的对伊拉克战争所作的军事准备已经完成。
据报道,5艘运送101空中突击师装备的美国运输船8日起陆续抵达科威特港口。运抵的重装备有1400辆装甲车和数百架飞机,其中包括“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黑鹰”通用直升机等270架直升机。美军方发言人称,这批重装备在几天之内便可完成组装并投入使用。
本月4日,美军101空中突击师乘坐美军租用的商业飞机由美国本土飞抵科威特,并分别被部署在科境内的5个军营,其中包括科北部的阿泽里军营。101空中突击师的主要任务是向敌方纵深实施突击。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3月9日电(记者刘洪、蒋国鹏)以色列《国土报》9日援引美国有关官员的话说,美国和以色列已初步达成协议,如果伊拉克对以的袭击没有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以色列将置身战争之外;但如果事件严重到以色列决定进行报复,美以将就具体报复措施进行磋商。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新华社驻伦敦、华盛顿、罗马记者报道,美国、英国、意大利民众8日举行示威活动,反对美英对伊动武,呼吁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几千名美国民众聚集在华盛顿的白宫前示威,抗议美国向联合国提交授权对伊动武的决议。示威者大部分是妇女。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其中25人被警方逮捕。
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曼彻斯特,大约1万名反战者从3个方向汇聚到市中心广场,举行了大规模反战集会。在伦敦,100多名妇女从议会广场游行到美国驻英使馆门口,在那里举行了反战集会。伦敦东北部科尔切斯特的一座军营外,约有250名反战者举行静坐示威,其中24名被警方逮捕。此外,在诺丁汉等其他英格兰城市和威尔士东南部的布里真德,也爆发了小规模的反战示威游行。
在意大利,约5万名各界人士在意中部城市比萨附近的达比美军基地门前举行和平示威,抗议意大利政府允许美军使用国内民用交通设施运送军备物资,并呼吁美国放弃可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示威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6时。数十名示威者与警察发生了冲突,造成一名在场的摄影师受伤。参加示威活动的里窝纳港口工会的负责人宣布,他们将于11日举行罢工,以阻止美军战备品通过该港口运往海湾地区。与此同时,意大利总工会的负责人詹·本齐呼吁意大利其他港口也举行抗议活动。
本报伦敦3月9日电 英国《独立报》今天在头版以整版刊登长篇反战文章。标题为《布莱尔,不要以我们的名义》的文章用大号黑体字提示道:你没有证据。你没有联合国的同意。你没有你的国家的支持。你没有你的政党的支持。你没有合法的权利。你没有道德的权利。你不应该把英国拖入布什的非正义和不必要的战争。
据新华社纽约3月9日电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9日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谴责美国准备单方面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称这场不正当的战争是文明社会历史上几乎前所未有的行为。
卡特指出,伊拉克并没有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但“美国却不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反对,执意发动这场文明社会历史上几乎前所未有的军事和外交行动”。卡特说,他深知一场正当战争的标准,然而美国欲发动的这场“实质上是单方面的对伊战争显然不符合这些标准”。
卡特还认为,美国总统布什试图将“9·11”事件与伊拉克联系在一起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并强调,布什没有权利“在这个地区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或是占领这个种族分裂国家长达10年”。
第3版(国际)
专栏:外国人士看中国
现代化的长征之路
意大利罗马工业家联盟主席 贾恩卡洛·埃利亚·瓦罗里
中共十六大以及正在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根本保证。
中国蓬勃的发展前景不应被视为对世界的威胁,而应被看做是一个不可坐失的机遇,一个带动今后若干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真正的火车头。今天,中国以非凡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特有的贸易组织为基础,又一次促使人们对外贸拉动发展的模式深入思考。这种模式在东亚邻国成绩卓著。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太景气的形势下,中国经济生气勃勃,它强烈地吸引着外资。据统计,截至2002年10月底,在华外资企业已有27630家,合资企业已超过42万家。2002年,外国直接投资达到5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引进的外资。所以,不应把中国当成“世界的工厂”,即不应把它看成是一个致力于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和出口,并以此加强其市场地位的国家,而应该注意到中国是一个有能力吸收其他国家产品的真正的“全球市场”。
从传统产品到高新技术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表现出巨大的竞争能力。《华尔街日报》最近一篇文章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业基地,其产品如此丰富多样,使全球通胀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中国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能源以及城市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这方面许多宏伟的计划,如三峡大坝、新机场和通往上海浦东机场的磁悬浮列车,吸引了国内外的投资。此外,中国还制定了发射载人飞船计划。
中国对未来信心百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20年内把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把年人均收入提高到3000美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继续改革,不断开放,促进民营企业,改造国有企业和银行系统,使金融体制更加规范有效等。
与此同时,即将产生的新政府在今后若干年面临的巨大挑战,其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体制的振兴与否:法律法规,失业现象与社会紧张状态,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资金危机,社会保障等等。
总之,我深信中国新的领导层将会坚定不移,本着务实的精神走上国家现代化的长征之路,高瞻远瞩地处理好艰难的过渡时期中出现的一切问题。我愿指出,中国的成败与亚洲经济,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澳大利亚寻求美国保护伞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景卫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2月26日公布了题为《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的2000国防白皮书修正案,强调在恐怖主义和“无赖国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下,澳大利亚有必要加入美国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
这一修正案称,全球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对澳大利亚的安全构成了“真正和直接”的威胁。在21世纪,战略导弹防御将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优先地位”。修正案中提到,澳大利亚正在就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与美国进行密切对话,特别是在弹道导弹预警方面与美国进行紧密合作。
澳国防部长希尔在公布这一修正案时表示,加入美国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将是对朝鲜等拥有弹道导弹的“无赖国家”所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他说,朝鲜在发展导弹计划,其导弹射程可以达到澳大利亚。因此,加入美国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可能成为必要的安全措施。希尔强调:“这是一项非常复杂、耗资巨大、科技挑战性强的任务,但是……我们需要参与这一计划,并决定澳大利亚在其中应占的地位。”
澳总理霍华德2月27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表示,澳大利亚不得不与美国讨论战略导弹防御系统问题。如果朝鲜真的拥有射程能达到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导弹,澳大利亚人民会要求政府寻求某种保护措施。他说,这种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还为期遥远,但如果部署,这一系统可能向参与国提供根本性的导弹防御体系。霍华德说:“我们尚未做出任何承诺。我们不知道这一系统是否可以成功,但是可以肯定,如果我们关注朝鲜,我们的首要职责是研究保护澳大利亚免受朝鲜危险行为的攻击。”
可以看出,虽然霍华德称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只是个遥远的计划,不知能否成功实现,希望先了解、研究一下,但实际上政府已经就此与美国展开对话,并认为被人们称之为“星球大战之子”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是澳大利亚21世纪国防的首选。这就意味着,一旦澳大利亚在这些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协议,美国导弹就将部署在澳大利亚国土上。国防部长希尔在公布国防修正案时对此并没有否认。
澳大利亚这一新的国防政策与其外交政策密切相关。人们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澳大利亚在伊拉克问题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始终与美国站在一边。在“反恐”大旗下,澳美关系已经从“最好朋友”发展到“志愿同盟”。霍华德总理在2月26日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再次强烈维护美对伊政策,认为如果不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将比在必要时运用武力解除其武装的代价更高。有分析认为,在澳大利亚国防问题上,如果澳大利亚加入美国战略导弹防御计划,将会使澳美军事合作更为密切,有可能打破本地区的战略平衡,导致新一轮地区军备竞赛,增加地区冲突的隐患,引起本地区其他国家的不安。
虽然霍华德强调政府在国防政策上的这一举措是为了保护澳大利亚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但在国内也招致了一些批评。工党国防发言人克里斯·伊万斯批评说,国防修正案是在兜售霍华德政府加入美国全球军事行动的承诺,与澳大利亚国防需求没有任何关系。
(本报堪培拉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教科文组织呼吁消除性别歧视
新华社洛美3月8日电(记者林峰)瓦加杜古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8日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发表纪念“国际劳动妇女节”讲话,呼吁消除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推动男女平等,实现妇女自主。
松浦晃一郎是在瓦加杜古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非洲发展新伙伴”机构高级别研讨会时发表上述讲话的。他指出,只有消除性别间的不平等,才能有效推动教科文组织所有成员国承诺的在2015年实现的8个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减少饥饿和极度贫困、保证人人能够接受初等教育、推动男女平等以及防治艾滋病等流行疾病等。
他说,受教育是妇女走向社会的关键。每个妇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公正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他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开展扫盲运动将对减少婴幼儿死亡率,改善妇女卫生健康条件以及开展防治艾滋病等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报道,目前世界贫困人口中多数为妇女,发展中国家的文盲也有2/3是妇女。全世界有1.13亿学龄儿童不能上学,其中2/3是女童,而其中的37%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
第3版(国际)
专栏:
朝称将以全面战争应对美进犯 韩对朝最近军事行动表示忧虑
本报平壤3月7日电 记者赵嘉鸣报道:朝鲜中央通讯社今天发表评论强调,朝鲜人民和军队将对美国宣称的所谓“军事对应”给予坚决打击,以全面战争应对美军进犯。评论是就美国总统布什日前在记者招待会上关于朝鲜核问题在外交努力失败的情况下也将考虑以军事手段加以解决的有关谈话而作出上述表示的。
评论说,朝鲜正以高度的警惕性密切注视着美国不寻常的军事行动并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如果美国无视朝鲜的一再警告而最终点燃战争的导火索,朝鲜将动员一切战斗手段坚决消灭侵略者。
本报汉城3月7日电 记者徐宝康报道:韩国国防部发言人今天发表声明称,朝鲜最近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将对韩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旨在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努力“产生不利的影响”,韩国对此表示“非常忧虑”。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推出首任总理人选
以军打死哈马斯高级官员
本报大马士革3月8日电 记者吴文斌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今晚通过阿拉法特总统的提名,同意任命巴解组织执委会总书记马哈茂德·阿巴斯(又名阿布·马赞)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首任总理。
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当天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阿拉法特官邸召开内部会议,并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对阿巴斯的总理任命。
阿拉法特是当天上午正式提名阿巴斯为巴自治政府首任总理的。根据程序,巴立法委员会将在10日就是否在现行的《基本法》中新增设总理一职的条款进行投票表决。不过,此前阿巴斯曾经透露,如果修改后的《基本法》没有赋予总理应有的权力,他将谢绝这一任命。
阿拉法特同意任命巴自治政府总理,是根据关于巴勒斯坦问题四方委员会的要求和决定作出的,其目的是加快政治改革,下放权力,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巴民主化进程。
现年68岁的阿巴斯是巴勒斯坦主流派别“法塔赫”的创始人之一。1989年开始,他代表巴方同以色列秘密接触,最终成为奥斯陆和平协议的巴方设计师。他被认为是巴勒斯坦政坛仅次于阿拉法特的“二号人物”和其最有希望的接班人。2002年11月,他呼吁巴勒斯坦人停止武装起义,转而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反抗以色列,在巴各派别中引起很大争议。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3月9日电(记者刘洪、蒋国鹏)以色列总理沙龙9日在内阁会议上表示,“有条件”欢迎巴解组织执委会总书记马哈茂德·阿巴斯出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首任总理。
据新华社加沙3月8日电 两架以军“阿帕奇”攻击直升机8日向加沙城一条繁华街道发射导弹,“定点清除”了一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派别创始人之一易卜拉欣·穆卡达。据悉,另有4名巴勒斯坦行人在事件中受伤。
据称,两名“哈马斯”成员7日夜打死至少3名以色列人,打伤8人。巴勒斯坦安全部门官员认为,以军的“定点清除”行动是对此的报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地方政府部长埃雷卡特指责以军的“定点清除”行动是“火上浇油”,破坏了巴民族权力机构为稳定局势所做的努力。“哈马斯”高级官员兰提斯已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将采取大规模报复行动,目标是所有的以色列官员。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敦促俄议会批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新华社华盛顿3月7日电(记者严锋、谭卫兵)美国总统布什7日对美国参议院6日全票批准《美俄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表示赞许,同时敦促俄罗斯议会尽快批准这一条约。
布什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希望俄罗斯国家杜马(下院)和联邦委员会尽快批准该条约,以便他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能交换有关法律文件并使条约生效。他说,“这一历史性条约将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武库削减到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从而使两国人民受益并为增进世界安全做出贡献。”
布什说,该条约帮助美俄两国消除了冷战时期的“相互竞争与猜疑”,标志着两国关系“一个全新纪元”的开始,是两国加强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的重要步骤。
《美俄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是布什和普京去年5月在莫斯科会晤期间签署的。条约规定,美俄双方将在2012年年底以前把各自的核弹头数量削减到1700至2200枚,削减幅度高达2/3。
第3版(国际)
专栏:
3月9日,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在使馆外的橱窗里举办题为“开放的中国”的图片展,吸引了许多喀布尔市民前来观看。图为中国大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在为当地观众进行讲解。
新华社记者 孙闻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