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3月3日人民日报第10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3-0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和平之师将远征——来自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的最新'...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八一”军旗红

  和平之师将远征
——来自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的最新消息
新华社记者 马晓春 徐壮志 白瑞雪 本报记者 苏银成
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着绿色迷彩服,手握新型冲锋枪,右臂佩戴象征和平的“地球和橄榄枝”图案臂章……特殊的标志,使一个个青年军人更加帅气,彰显出他们身份的特殊和肩负使命的非同寻常。这支“蓝色贝雷帽”部队,充分展示了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和平之师的新风貌。
  中国精兵首次远赴非洲
  2002年12月,应联合国要求,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决定向联合国刚果(金)维和行动派出一个工兵连(175人)和一个医疗分队(43人),并于近期部署到位。这将是新世纪中国首次派出建制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这将是中国精兵首次开赴万里之遥的非洲。
  维和工兵连是由总参某工程兵旅工兵营组建的,下辖道桥、建筑、支援3个分队。33名军官中有7人参加过赴柬埔寨维和行动,有1人担任过联合国驻刚果(金)的观察员。142名战士中,90%是士官,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年龄最小的士兵徐汤贵,今年只有19岁,虽然稚气未脱,但士气十足。
赴刚工兵连的主要任务是修建遣返接待中心,整修机场跑道及机场至布卡武35公里的道路,修复布卡武至金杜的道路,为联合国维和第一特遣营修建住房、净水处理厂等设施。他们在刚时间为18—24个月。按照联合国的规定,部队将在适当时间进行轮换。
维和医疗队由沈阳军区202医院组建。这支医疗队中的医护人员全部是医院的骨干,有着丰富的经验,个个都是多面手。其中,13名女医护人员将作为中国首批参加维和的女军人赴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
这次参加维和行动的工兵和医疗队员都是从自愿报名者中精选出的,经历了专业训练和轻武器、野战生存、汽车驾驶和体能等训练,并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他们完全有能力代表中国军人履行好联合国赋予的维和任务。
  维和工兵连具有五种能力
总参兵种部有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由175名官兵组成,下设道桥、建筑和支援3个分队,装备有工程机械和各种车辆63台(部),目前,所有装备、物资、器材已经启运,人员防疫、体检等各项工作也已全部完成。
——具有工程作业能力。部队配备了国内较先进的工程装备和扫除爆炸物等器材,预计每天可修复简易公路5公里、机场万余平方米,修缮简易营房200余平方米,有能力排除任务区域遗留爆炸物。
——具有生存能力。部队配备了制式活动板房,人均可达9平方米;准备的29台空调,可保障每个宿舍都有凉风;增添的净水设备,既可保障洗漱用水,也可保障生活用水;每个人都注射了疫苗,可预防各种瘟疫的传播;携带必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准备了3个月的野战食品。
——具有自卫能力。官兵配备了先进的轻武器装备和观察器材,进行了警戒、射击和战术等自卫训练,并拟制了各种预案,一旦遭到袭击,有能力保护自己。
——具有输送能力。部队组织进行了装、卸载和行军输送的训练,制订了海、陆、空和大、中、小飞机输送的方案;对不适应飞机运输的超高、超宽、超重大型装备,有的进行了改造,有的采取了技术措施,有的准备了装卸工具,具备了完成海、陆、空万里输送、回撤和作业区转场部署的能力。
——具有指挥控制能力。连队按“数字化”分队要求,配备了大功率电台、指挥车辆等先进通信设施,不仅可以保障部队“运动通信”,而且还可以随时与国内保持联系。连队配备的10台电脑,官兵可以随时浏览互联网,同家人朋友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联络。
  维和医疗队相当于二级医院
在沈阳军区第202医院,一支43人的维和医疗队已完成组训和各项准备工作,其中有13名女军人。这是我国首次派遣女军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3位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中国女军人都是解放军202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是赴刚果(金)医疗队成员。她们中有2名医生,1名医助,1名化验师,9名护士。其中年龄最大的是眼科医生刘昕,46岁;最小的是妇产科护士王琦,今年才25岁,还没有结婚。与她一样没有结婚的,是麻醉科护士张翼。她们作为医疗队成员,与175名中国工程兵一同开赴刚果(金)履行维和使命,不同的是所担负的任务和工作地域。
这是一支精干而优秀的医疗队伍。外科、内科、眼科、牙科医生,麻醉、药剂、检验、放射医师,重症监护护士、手术护士和普通护士以及卫生员俱全,还有司机、通信技师、厨师等保障人员。平均年龄32岁,都是医院中的骨干力量。其中有4名博士、9名硕士。
“1月上旬,我们派人到刚果(金)进行了实地考察。”医疗队队长凌磊告诉记者:一份材料表明,该地区有一半人享受不到医疗服务,70%以上的人没有饮用的净水。是痢疾、伤寒、结核、肝炎、艾滋病等地方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多发和高发地区。这将是我国维和部队面临的严峻考验。
联合国考察组在评估报告中说,“他们人人都是多面手,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医院。而且相当于二级医院。”“展示的维和二级医院的人员、设备、耗材及药品符合维和手册,其高标准、高能力已经超过维和手册的要求。”
目前,医疗队所用的医疗设备、药品、耗材、装备和生活物资已经启运,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即将踏上征程。(附图片)
本版照片由吴苏琳、查春明摄 NRL品论天涯网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

  巾帼英姿印上鼠标垫 女军人提出高额索赔
本报讯 据北京晚报报道:一名肩挎长枪、与正在前进的坦克并行的女军人形象竟印在鼠标垫上。记者日前从石景山法院获悉,这名女军人已向该院提起诉讼,要求擅自使用其肖像的两个商家赔偿精神损失费8万元。
这名女军人今年24岁,是北京某部战友歌舞团演员,据她说,去年8月份,她得知自己身穿迷彩军装的照片被印到了宁波正铭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正华牌鼠标垫上,而且正在北京的电子市场上销售。部队领导为此多次找她谈话,要求她尽快澄清事实,并在事情弄清之前停止了她的一切职务活动。由于部队纪律严格,禁止军人参与经商、广告等活动,女军人声称,如果此事不能得到及时澄清,她不仅会受到军纪处分,而且有可能被责令退役。她认为宁波正铭电子有限公司及北京北方八喜日上科技中心未经同意就擅自使用其肖像,不仅侵犯了她的肖像权、声誉权,而且严重影响了部队和军人的形象,所以提出了高额的索赔。(易珍春 范立莉) NRL品论天涯网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

  空军特种车驾驶员培训实现基地化
本报讯 日前,华北某导弹阵地,数十名刚刚从某司训大队毕业的大型特种车驾驶员,分别驾驶着长度超过20米的导弹运输车、集装箱车,游刃有余地完成了高架桥、长距离直线倒车、直角转弯、综合技能、倒车挂炮、快速进入导弹阵地、铁路输送等22个课目的实战考核,拿到了驾驶大型特种车的合格证。近年来,随着空军“转型”发展步伐的加快和部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批批大型特种车相继在部队安家落户,一些车辆超长、超重、超高,普通车辆驾驶员难以驾驭这些庞然大物。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空军军交运输部门果断提出“超前培训,训战一致”的培训方案,改进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型特种车模拟训练装置,为培训打下扎实基础。
(刘宛平 王山河) NRL品论天涯网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

  武警安徽总队构建营团干部培养机制
本报讯 新年伊始,武警安徽总队46名优秀营团职干部或奔赴院校进修,或走上基层主官岗位。这是这个总队党委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着力构建营团干部培养使用新体系带来的新气象。总队党委出台了《加强营团干部培养使用实施意见》,制定了营团干部成长与部队建设同步发展的人才建设总体规划,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安徽大学等高校建立高素质辅导站,定期举办高科技知识讲座,采取多种形式,构建良性互动的“链条式”营团干部培养体系,使营团干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实现了优化配置。(金运明 唐虎 许志天) NRL品论天涯网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

  第二炮兵有了新型环保训练场
本报讯 一个新型环保训练场,日前在第二炮兵某部投入使用。在这个训练场,昔日尘土飞扬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尘跑道、带有辅助安全设施的多种环保型训练器械。据部队长秦玉生介绍:“新型环保训练场投入使用后,部队训练效益比过去大幅度提高,且没有发生一起训练伤病。”该部队过去训练中呼吸道疾病和其他伤病时有发生。为改善部队的训练环境,他们邀请军地环保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训练特点,设计出集环保与安全为一体的训练场地和一整套训练设施,修建了无尘跑道、环保型战术训练场、多功能器械训练厅,它们的投入使用,使12种不科学的训练方法得到了纠正。
(张选杰 董建昌) NRL品论天涯网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

  南政院千名师生宣讲十六大精神
本报讯 寒假期间,南京政治学院千余名师生走上理论宣讲一线,作报告开讲座,让党的十六大精神进村入户。这是南京政治学院广大师生寒假期间紧紧围绕“宣传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主题,开展带职调研和实习锻炼的实际步骤。今年寒假前,学院专门下发了假期活动调研的通知,推广历史系8队发动党员中的理论骨干宣讲十六大精神的经验,在50多个学员队成立了近百个“十六大精神宣讲小组”,各系结合专业教学课程实习,组织学员围绕“十六大精神在军营”、“‘三个代表’的生活实践”等主题开展专题社会调查,每人写出一篇调查报告。(周彦涛 衡晓春) NRL品论天涯网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说句心里话

  “军人情结”驻心间
裴玲
春节收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特别节目,听《激情燃烧的岁月》剧组演员又一次抒发“激情”。我记忆的闸门随之打开,缕缕思绪泉水般涌出……
1958年冬天,我作为一名特招女兵,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初当文化教员,第一次走上讲台,因为紧张,照着教案讲课嘴唇直打哆嗦,板书时,握着粉笔的手不住颤抖。下课了,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战友们充满鼓励和信任的目光,湿润了我的双眼……从此,这目光给我力量,使我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连年评上“五好教员”,受到嘉奖。
野营拉练路上,个子矮小的我,背着背包,挎着米袋,一路小跑。烈日当头,汗珠悄悄渗出,脚下打起了血泡,不知不觉掉到了队伍的后面。是连长用手在后面托住我的背包,小声喊着:“加把劲,努把力,前面就是宿营地!”是指导员领着大伙儿唱起嘹亮的军歌:“向前,向前,向前……”于是,我忘记了疲惫,和队伍一起向着太阳走去。
最难忘是1960年冬天。我所在部队的一位首长出差经过我的家乡——一座偏僻的山城。当时,我的母亲正在离县城五十来里的乡村学校教书。首长不知从何处打听到我母亲所在学校的地址,开车绕道,在区供销社好不容易买到5斤红糖、十来个鸡蛋,再步行十多里山路找到学校,一见面就握着我母亲的手说:“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工作,辛苦了,我代表部队来看看您!”临走时递给母亲一个信封:“这是你女儿托我捎给您的。”首长走后,母亲打开信封,里面装着30块钱(那时,这些钱几乎是我3个月的津贴,而我从来没有能力带这么多钱回家)。母亲什么都明白了,眼里涌出泪花,是对首长的感激,也为有一个在部队的女儿欣慰。
光阴荏苒,我已经从一个青春韶华的女兵变成了年过花甲的祖母。然而,在部队生活的件件往事却时常萦绕眼前,挥之不去,成为解不开的“军人情结”。是部队在我人生路上最关键的时刻,教会我刚强,给予我温暖,哺育我成长。40多年来,我和祖国一起走过风风雨雨,无论顺境逆境,我都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心中始终响起“向前,向前……”的军歌。转业到地方,走上了新的岗位,一切从头开始。我克服困难坚持自学,获得了高级专业职称,当选为省级学会理事,论文多次获得全国性奖励……一步一个脚印,基础奠定在军营;一次一次拼搏,力量来源于部队。我千百次在心里说:有过当兵的历史,今生无怨无悔。 NRL品论天涯网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点击高科技

  航天技术的“潜台词”
嘉宾主持:国防大学 乔松楼
在有战争存在的当今世界上,任何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成果,往往都和军事斗争密切相关。以航天技术为例,在人类通向太空的征途中,每攻克一道难关——上天、返回、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太阳同步、载人航天——都不仅标志着航天技术跨上了新台阶,而且暗示着在军事斗争中又增添了新手段。
先说上天,这是人类征服宇宙的第一关。过了上天关,军事价值是什么?两句话:“只要卫星能上天,导弹肯定过了关。”道理很简单:卫星和导弹都是用火箭打的,我能把卫星打到天上,还不能把导弹打到地上?所以,全世界能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八个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宣布本国有了导弹。
上天难,回收也不容易。过回收关的军事价值是什么?两句话:“只要卫星能回收,侦察测绘不发愁。”一般来说,回收下来的,并不是整颗卫星,而是卫星在天上拍的照片。借助卫星照片,可以看庄稼长势,可以找地下资源,可以报森林火灾……话说至此,只要心眼稍微再活动活动,就会联想到搞军事情报,画军用地图。
一箭多星,即用一枚火箭同时发射多颗卫星,这和军事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你想,卫星和导弹都是用火箭打的,既然一枚火箭能发射多颗卫星,要是把卫星换成核弹头,这离分导技术不就不远了吗?
说到地球同步卫星技术,人们容易联想到广播和电视。其实,地球同步卫星在军事上能干的事也多得很:导航定位、导弹预警、气象观测、信息中继……等等,由于这种轨道只有惟一的一条,目前已有供不应求之势,将来打“天战”,这里势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和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应的,还有一种太阳同步卫星。太阳同步轨道也是一种特殊的运行轨道,沿这种轨道运行的卫星,每次总是以相同的方向、相同的当地时间,从同一个地面目标上方经过,由此可知,如果用它来搞军事侦察,非常有利于发现地面目标的动态变化情况。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的最大难关。过了这一关,人类就实现了“无高不可攀”的梦想,这对于发展科技、经济和军事都有很重大的意义。常见有报道说,美国的宇航员,从航天飞机上看到了中国的黄河、长江,看到了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前苏联的宇航员,用载人飞船给远洋捕捞船指示目标,并帮助地面人员进行灾难救助……如果这些报道是可信的话,那么,只要发挥一点想象力,就不难明白,人家神不知鬼不觉地搞走了多少重要军事情报! NRL品论天涯网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聚焦

  军营“厨房革命”
——沈阳军区集约化生活保障改革见闻
新华社记者 张宝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颜培华 本报记者
郑有义
从“大伙房”到“军营餐厅”
只要你当过兵,就无法忘记这样一些情景:拂晓,战友们还在酣睡,炊事班的同志便得爬起来劈柴生火,烟熏火燎;过大年,全连上下齐动员,忙乎小半天,有时饺子却煮成了片汤;就餐了,围着饭桌站了一圈……
然而,当记者在隆冬时节走进白山黑水之间的某高炮团,却欣喜地看到,昔日的“大伙房”已成历史。一幢崭新的团办大食堂矗立眼前,就餐大厅宽敞明亮,看上去足有3000平方米,整洁的塑钢桌椅,淡雅的山水字画,轻柔优美的音乐,精美的饭菜四溢飘香。目前沈阳军区已有几十个旅团单位和上万个营单位建成了集中办伙的食堂,就餐人数最多达千余人,最少的也在500人以上。
军需部周建平部长介绍说,我军以连为单位组织伙食的“大伙房”式的保障模式,自红军创建沿用至今,它是在我军长期居无定所、转战南北、时分时合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与游击战、运动战、攻坚战等作战样式相适应,保障单元小、组织伙食快、进退灵活,为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随着世界军事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这种“小而全”、“小而散”的保障方式,占用兵员多,保障效能差,牵扯基层干部抓训练的精力,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锅碗瓢盆连着战斗力,非变革不可。
“厨房革命”创造新天地
记者走进某炮兵旅的“军中餐厅”主副食加工间,令人耳目一新:所有厨房设备锃光瓦亮,各种各样的炊事机械使人目不暇接,有的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炊事班长介绍说,和面机和馒头机,一个多小时就可制作出全旅官兵一顿饭的主食;蒸饭箱,既可以做米饭,也可以蒸花卷;铰肉机、剁馅机和饺子机,一条龙下来又快又好。电烤箱、油条机、烙饼机、面条机、切菜机、豆腐机……记者大概数了数,大大小小30多台,就连打土豆皮、剥蒜这样的活计也由机械来完成。
从“大伙房”到“军中餐厅”,伙食制作由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迈进,就餐方式由大锅饭菜转向自助餐,饭菜质量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跨越,这一变革,不仅仅是就餐规模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为军事生活保障其他方面的改革搭起了舞台。
食谱制定,不再凭口味、拍脑门、看喜好,而是由专用软件,微机制定食谱。只要把部队驻地、伙食费标准、训练强度、就餐人数等参数输入,软件系统就会自动给出营养食谱。
“厨房革命”创造了新效益。某旅实行集约化办伙后,炊事用兵由过去的200多人减至45人。目前,全军区已有2600多名炊事员放下了锅铲,充实了一线;减灶增效,一灶省“六费”,基本建设费、维修费、取暖费、水费、电费、厨具购置费因集约而节省。全军区减灶577个,每年减少办伙开支上千万元。
一切着眼于未来战争
硝烟弥漫,炮声隆隆,马达轰鸣,某师红蓝双方对抗演练正在激烈进行着。这时,一台台经过巧妙伪装的铁甲钢车穿过敌炮火封锁区,向2号地域疾进。远远望去,有的像炮车,有的像火箭布雷车,有的像工程车,还有一些“四不像”。
记者驱车来到某装甲团战场后方,才搞清刚才那些特殊的车辆,原来是各种野战炊事装备。“炮车”是连用炊事车,“火箭布雷车”是营用自行炊事车,“工程车”是团用主食加工车,“四不像”是面包加工车。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沈阳军区推行集约化保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是未来战争需要,他们在推行集约化生活保障改革过程中,平时保障与战时保障同时抓,“两个轮子”一起转。将军与士兵群策群力。针对不同作战任务、不同作战样式、不同作战单元,探索形成了“积木组合式”的保障方法。“合”能够实施整团整旅的集约化保障,“分”则能够实施营、连、排、单兵自我保障。
记者饶有兴致地观摩了野战伙食制作过程,掐表一算,无论是饮食装备,还是班用野炊器材,全部在战时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了四菜、一汤、一饭的制作任务。真正做到了拉得出、供得上、保障有力。 NRL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