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2月24日人民日报第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2-2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朱镕基在听取国有企业监督工作汇报时强调 进一步完'...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在听取国有企业监督工作汇报时强调
进一步完善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等出席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孙杰)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日下午来到国家经贸委,就做好国有企业监督工作,与国家经贸委司局长以上干部,中央金融工委负责人及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中央企业工委负责人及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以及部分行业协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温家宝,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吴仪出席座谈会。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主持座谈会。
  在听取有关方面的汇报后,朱镕基指出,这几年,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和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央金融工委、中央企业工委和国家经贸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说,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建立以来,监事会的同志们不辱使命,依法履行职责,深入监督检查,为加强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建立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国有企业监督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举措,这项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朱镕基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制度。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阎海旺、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郑斯林先后作了汇报,监事会主席代表发了言。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Ryz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召开会议
朱镕基作出批示
本报北京2月23日讯 记者白天亮报道: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第一届理事大会第二次会议2月21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对会议作出的批示中指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财政的重要储备,类似国家外汇储备,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一定要把这项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切实搞好。
  这次会议审议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02年工作和2003年计划安排以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刘仲藜在会上指出,过去的一年,理事会在继续完善筹建工作的同时,按照“规范、稳健、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要求,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框架内,管理和运营全国社保基金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理事会已初步建立了全国社保基金的直接投资运作制度,正在积极开展委托投资的有关准备工作。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为1241.86亿元,累计实现收益30.84亿元,其中2002年实现收益21亿元,收益率为2.75%。
  刘仲藜强调,今年,理事会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集中精力搞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在继续探索提高直接投资收益办法和途径的同时,稳步开展委托投资,努力实现投资目标。
  出席这次理事大会的有:陈锦华、经叔平、袁宝华、杨纪珂、刘国光、楼继伟、刘永富、刘克崮、刘枢机、董力和刘雅芝、冯健身、高西庆等。 Ryz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吴邦国要求奋力抢救渤海沉船
七十七名获救者得到妥善安置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林红梅、丁锡国)渤海海峡“辽旅渡7”客滚船遇险后,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马上做出批示和指示,要求奋力抢救,尽一切力量避免人员伤亡。
  2月22日14时30分,大连渤海轮船公司所属的“辽旅渡7”轮从辽宁旅顺开往山东龙口途中,在渤海海峡北砣矶岛西北8海里处遇险。
  经过6小时惊心动魄的搜救,22日20时45分,“辽旅渡7”轮遇险的81名船上人员全部被救起,并得到妥善处置。伤者被送往医院抢救,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6人已在23日上午脱离危险。
  23日15时,除2名砣矶岛人留在岛上外,其余获救的75人已乘坐“海神9号”轮船,从渤海湾砣矶岛起航,驶往蓬莱市。至此,这次救助活动成功结束。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Ryz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非洲三国的正式友好访问
李瑞环回到北京
钱其琛等到人民大会堂迎接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钱彤)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圆满结束对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和赞比亚的正式友好访问并过境塞舌尔后,于23日上午乘专机回到北京。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宋健、孙孚凌等到人民大会堂迎接。到人民大会堂迎接的还有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和赞比亚三国驻华使节。 Ryz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摩尔多瓦总统抵京访华
新华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电 (记者黄富慧)应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摩尔多瓦总统弗拉迪米尔·沃罗宁二十三日晚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
这是沃罗宁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除北京外,他还将访问上海、海南。 Ryz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再现碧水蓝天
——太原市治理环境污染纪实
  本报记者 罗盘
  太原变了。笼罩城郭数十年的烟尘终于散去,天蓝了,风清了,云白了。太原市空气质量一路攀升,二级以上天气最高达到153天,前年甩掉“污染第一城”的帽子,去年捧获“全国文明城市”的盛誉。
  太原变了。汾河岸边,迎泽园内,每天清晨满是晨练的人们。迎泽公园的管理员告诉记者:“过去污染严重,地上和树叶上满是煤尘,公园里冷冷清清。现在灰飞烟散,空气透明,每天晨练的人超过2000人。”
  沐浴着汾河边上的清风,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云公民动情地说:“给人民一片蓝天,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建设小康。”
  霭霭尘雾和“污染第一城”的重压,令历届太原市领导寝食难安,更唤起他们建设新龙城的决心和勇气
  在太原,大气污染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人大代表提案最多的是污染,群众来信意见最多的还是污染。几年前,调研途中的一位领导,站在西岷矿的半山腰上,望着蒙在沉沉黑雾中的省城太原,心情异常沉重:“这怎么得了呀!”那时候,城区有的地方白天开车都得亮灯。一位执著的摄影师,为了拍摄清晰的太原鸟瞰图,苦等3个月无果。1998年,太原市被联合国有关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首。一股股黑烟使古老龙城黯然失色。
  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太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遭受着严重的污染。据统计,太原市每年的耗煤量达到2149.56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万多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6.3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水平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高出近10倍,烟尘、工业粉尘等有害物,人均负荷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倍。全市25万辆汽车尾气和空气干燥等因素,使二次扬尘带来的污染占到可吸入颗粒物的60%左右。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地质构造,形成几百米厚的逆温层,使污染物很难扩散。污染牵着历届省市领导的心。从1983年起,污染问题就陆续成为太原市政府每年第一次常务办公会的焦点,成为市委常委会每年的第一件要事,成为市人大常委会每年第一个审议的内容,市人大还设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九五”期间,太原市邀来钱易等著名环境专家,论证研究,率先颁布了全国第一部清洁生产的地方性法规。世纪之交,太原市委又向国务院庄严承诺:到2005年,全面实现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工业企业环保达标、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的目标。
  2001年,新上任的市委书记云公民,接到一位民营企业家的来信。信中说:“我的合作伙伴撤资了,原因就是嫌我们的环境太差了……”“老百姓怨的,就是我们要全力改变的。”云公民说,“没有清新的空气就没有人民的美好生活,没有明亮的天空就没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荣怀对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说:“改善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太原的空气污染不降下来,我们寝食难安!”太原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出谋划策,随后,成立以李荣怀为组长的治污领导小组,将治理大气污染列为太原市的一号工程。
  拔烟囱、炸土小、摘帽子,太原市治理污染没商量
  拔掉燃煤烟囱,代之以集中供热,是太原市提高功能区环境质量的重要一步。1999年,太原市召开一个以治理大气污染为主题的工作会,会议结束后,与会的市府领导、各区一把手和环保干部亲眼目睹了环保部门拆除市政大院供热烟囱的全过程。2002年,竖在山西省委大院的两根供热烟囱轰然坍塌,太原市新一年度的拔烟囱工作就从省委大院拉开。去年是太原市集中供热力度最大的一年,完成扩容面积600万平方米,共取缔燃煤锅炉139座,拔掉166根燃煤烟囱,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77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4.5万吨。
  太原市煤炭资源丰富,小煤窑、小炼焦、小钢铁、小水泥等随之遍地开花,一度达9000多个,超标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如一口锅盖死死地扣在太原盆地的上空。地处太原南部的清徐县,烟尘滚滚,像一道屏障阻断了太原市唯一的风口。清徐县79个非法焦化厂,创产值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0%左右,每年达到3500万元左右。县委书记张春根组织了200多名机关干部,分兵把口,给122个烟囱安装了炸药,正在太原检查工作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亲自按动了起爆按钮,彻底打通了太原的主要风口。1998年至今,太原市共取缔非法土小企业9930个。
  对超标排放限期整改而逾期不合格的排污大户,太原市坚决予以关停取缔。污染第一大户太原钢铁公司,3年投入7.1亿元,对厂区设施全面进行清洁生产的技术改造,
  2002年,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膜法水处理系统,市政府还在这里组织召开了企业达标现场会。2000年12月25日,太原市副市长袁高锁等第三次来到污染第二大户太原市第一热电厂,实施对7台低参数、高能耗机组的彻底关停。这一天,一电厂参加过机组运行的许多老领导、老工人主动赶来,含泪目送电闸拉下。太原狮头水泥厂投入2867万元用于除尘,太原铝厂二、三车间等199个污染严重、达标无望的单位关停取缔;太原树脂厂、太原塑料八厂等一批位于城区的“黑大户”也纷纷搬出市区。全市更换了8300辆污染严重的黄面的,报废了300多辆超标排放的小巴。
  太原市用环保的杠杆撬动了产业升级。清徐县自关停土小企业后,搞特色养殖的人多了,6大机焦企业经过改造和升级,全县去年的财政收入增势明显。市领导颇有感触地说,环保帮我们关掉了落后,启动了先进。目前,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有1165家企业入园,去年实现科工贸收入150亿元。
  太原市一手抓除“黑”,一手抓布“绿”,用心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市政府将市府周围5000余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把政府大院建成了市民休闲纳凉的公园。市政府还请来环保专家,规划布局了长90公里、宽30公里的环城林带,当年栽种,次年见绿,三年成林。专家测算,环城林带建成后,草本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天可净化空气120万立方米;可满足10万人的生理需求,每年可涵养水源312万吨,减少水土流失41.6万吨。
  汾河两岸又成了鸟的天堂,太原人重新拾回了自信,好环境终成为生产力
太原人民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2002年,太原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分别比2001年下降了14.08%、15.69%和15.912%,地面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3.3%。汾河两岸又成了鸟的天堂,多年不见的花凫、紫鹭等40多种珍稀鸟类重新回到这里栖息繁衍。
  环境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太原人的生活质量。爱美的太原人,再不用担心浅衣服一穿就落灰,华都商厦去年各类服装销售额比往年增加了近三成。并州路上的一家太阳能经销商,去年破天荒卖出200多台热水器,老板武田塍喜滋滋地说:“大气好,阳光足,买的人自然就多了。”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全市户外活动人数较往年增加了近六成。
  外界纷纷看好太原市的投资环境。去年8月底,正为“梨枣”销路挠头的山西安康实业有限公司经理秦少明,接到新加坡客商的合作意向,他落泪了。就在两年前,他为这个项目付出60万元前期合作款,孰料对方一听“梨枣”产地在太原,撤资免谈了。
  2002中国·太原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暨项目洽谈会上,具有投资意向的世界500强代表一增再增,88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额达10.6亿美元。
  龙城太原,正以清新的面目、崭新的容颜傲立于黄土高原。2002年,太原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34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收入达到46.7亿元,同比增长21.6%,两项主要指标创下太原市历年来的最好纪录。太原市委书记云公民豪情满怀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Ryz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写

  人才流动“气象”新
  本报记者 孟西安
  2月23日上午,古城西安云开雾散。正在西北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会议厅里举办的“气象部门西部地区人才供需洽谈会”上,人才流向的“气象”也在发生变化:一大早,西安地区及部分外地院校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到这里,前来应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达上千人,挤满了不到1000平方米的大厅。
  西部12个省、市、区及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共17个省市区的人才供需洽谈摊位前,挤满了大学生。陕西摊位前,已有100多名大学生签订了应聘意向。延安市气象局只招2名大学生,但一下就吸引了20多人报名。
  西藏气象局副局长格桑曲珍一边热情地散发《蓬勃发展的高原气象事业》画册,一边介绍着到西藏工作的优惠政策。大学生们边听边议论:“高原缺氧气,但我们不缺志气!”“青藏铁路修通后,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就更方便了。”
  截至17时,从气象人才供需洽谈会上传来信息:西部地区气象部门共需要约500名大学毕业生,但到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已达近3000名,其中977名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应聘意向书。 Ryz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舍己救人 浩气长存
  本报评论员
  2002年12月14日下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三角湖上,为营救一名落水儿童,百余人见危相助,舍身救人,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奏响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英雄壮歌。
  落水儿童的危难发生在一瞬间,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毫不犹豫地投入这场营救落水儿童的行动之中。他们中大多数是年轻人,有的是大学生、中学生,有的是公园员工、游人,有的是武警战士、民警。在危难时刻,他们争先恐后,义无返顾,同心协力,互爱互助,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把落水儿童救出来。落水儿童得救了,三位年轻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许多人在营救落水儿童之后没有留下姓名,默默离开。
  危难时刻见精神。“12·14”营救行动,充分展示了这个英雄群体无私无畏的崇高品格,展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展示了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呼和浩特市人民的精神风貌。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看到了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浩气长存,精神永在。我们要用“12·14”营救行动这个英雄群体生动教材,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推动公民道德教育。要学习他们舍己救人的伟大情怀,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在全社会形成爱英雄,敬英雄,学英雄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从英雄的身上,人们学到很多;在英雄的身后,人们期待更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大力弘扬忘我奉献的精神,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呼和浩特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必将教育和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自觉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把我们的社会建设得更文明更美好。 Ryz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记呼和浩特“一二·一四”舍己救人英雄群体
本报记者 吴坤胜
虽已立春,塞外高原依然寒风凄凄,天空不时飘起雪花。在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三角湖边,常常出现人们前来吊唁的身影。他们用一朵朵洁白的纸花,一只只鲜花拥簇的花篮,悼念不久前在湖中为抢救一名落水儿童而牺牲的3位青少年。
  朵朵纸花、只只纸鹤、片片雪花,把人们带回到不久前在湖中发生的那壮烈的一幕:一群素不相识的青少年学生、游人、公园员工、民警和武警战士,为抢救一名落水儿童,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用热血和生命演绎了一曲见义勇为、舍生忘死的英雄赞歌。这就是在内蒙古草原广为传颂的呼和浩特“12·14”舍己救人英雄群体。
  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上百人参加了营救。在突发的危难面前,人们将安危置之度外
  冬日的呼和浩特青城公园三角湖,冰封的湖面上覆盖着白雪,游人们尽情享受着冬趣。
  2002年12月14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在公园玩耍的呼和浩特恒昌店小学四年级学生苏小林脚下的冰面忽然断裂,落入了2米多深的湖水中。同在公园玩耍的呼市铁路第一小学的王超、乐亚芳和吴亚斌听到呼救声,急忙向冰面跑去。弱小的王超、乐亚芳趴在冰窟窿边伸出手拉住苏小林,吴亚斌在后面用尽浑身力气压着他们的腿。这时,尚未冻实的冰面又塌陷了,王超、乐亚芳也掉入水中。危急时刻,吴亚斌跑到岸上大声呼喊:“有人落水了,快救人!……”
  呼救声惊动了刚刚进入公园大门的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校的刘业与李飞同学,两位中专生不约而同地向出事地点飞奔过去。面对着在水里拼命挣扎的3个孩子,两人顾不得危险,伸出手去抓住孩子就往上拉。冰面又塌陷,他俩也陷入了水中。但他们还是用尽全力把孩子往冰上推,冰层一次次塌陷,两人的努力一次次失败。这时,正在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拍照的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级农学二班的同学也闻讯迅速赶来。跑在前面的农学二班的樊晓东趴在冰上伸手去拉落水者,他的同学李亚平、郝龙彪、孟庆翠、李慧成一个拉一个拽着樊晓东,尽力营救。这时,冰面又一次大面积塌陷,樊晓东、郝龙彪、李亚平、张志强等20多名大中专学生落入水中。
  营救的人群陆续赶到。游人来了,公园员工来了,武警战士来了,医护人员来了……大家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
  正在游园的伊利集团职工刘小杰,来不及脱掉衣服便纵身跃入冰冷的湖水中,快速游向湖
  里的两个孩子。冬衣在水里一泡,盔甲般沉重。刘小杰一手托着小女孩,另一只手抓着小男孩,双腿不停地击水。靠近冰面时,他几次拼全力试图把孩子托上去,却都没有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只好用双手托着两个孩子,一动不动地躺在水中,只有嘴和鼻子露在水面上。
  紧急关头,青城公园的员工陆涛、许宾、温建兵和张平,将一艘400多公斤重、平时6个人都抬不动的“鸭鸭船”抬进水里,从20米远的地方迅速划过来。当温建兵从刘小杰手中接过两个孩子时,刘小杰连上船的力气也没有了,筋疲力尽的他只好双手扒着船帮回到岸边。
  呼市回民中学初三学生刘宇超和潘启超在公园滑完冰正准备回家,听到呼救声便飞奔到救人现场,跃入湖中,加入到营救队伍之中。
  3位英雄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许多无名英雄在救人后默默离去。他们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团结协作、见义勇为的崇高精神。英雄成长的人生历程,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
虽然没有人指挥,抢救工作依然紧张而有序。有的游人手持竹竿沿着湖岸奔跑着、呼喊着,把够得着的落水者拉上岸;公园员工、公安干警连抬带拽运来游船,十几个落水者靠它才得以生还;消防队员操起消防斧拼命破冰,为营救落水者争取了时间;电击起搏、人工呼吸、排水保暖……迅速赶到的医护人员也在忙碌地抢救着。人们在危难时刻自发地结成了一个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救助他人。
  落水儿童苏小林得救了,而英勇无畏、舍己救人的郝龙彪、刘业、王超3位年轻人,却永远离开了人世,留给人们不尽的悲痛和怀念。
  在巴彦淖尔盟农村生长的郝龙彪,是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子。2002年高考,成绩优异的郝龙彪义无返顾地报考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他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中学时代,几乎所有给郝龙彪教过课的老师都评价他是个“谦虚好学,乐于助人”的好学生。班里有一位外地同学家庭贫困,交不起住宿费,郝龙彪知道后就把这位同学领回自己家中吃住。升入大学不久,学校号召大家无偿献血,郝龙彪第一个报名。他经常跑前跑后为生病的同学请医送药,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整理遗物时,大家发现了他买给农村同学的几支钢笔,还没来得及送出去。
  刘业,只差两天就满18岁了,却在花季时节远去。在班上,刘业是个热爱集体的好学生。别人有难,他总是热心相助。刚开学时,刘业发现班上一位女同学没有来报到,便和同学一起找到她家。看到这位女同学家境贫寒,他二话没说就把自己仅有的100元钱留了下来,还把自己每月省吃俭用攒下的钱送去,使这位女同学得以继续求学。刘业为人慷慨,自己却十分俭朴,平常就穿两套衣服:一套是校服,一套是运动服。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严于律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集体和他人着想……”在短暂而光彩的人生历程中,刘业一直这样努力地践行着。
  王超是呼和浩特铁路第一小学学生。两年前,他从原籍江西东乡县随父母来到呼市,一家靠做小生意维持生计。“正直善良、吃苦耐劳、值得信赖、乐于助人”是班主任老师对他的评价。在班级里,他是体育班长,是老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好榜样。班里来了一位患小儿麻痹症的新同学周佳新,王超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每周两次的电脑课和一次英语课,他都要背着周佳新从二楼爬到四楼。王超同学牺牲后,记者到学校采访周佳新。他抱住记者嚎啕大哭:我不想失去他,我给他做了一个新年贺卡,本想在新年时送给他,可他怎么走了呀……追寻英雄成长的人生历程,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还有,那么多的无名英雄在救人后默默离去,体现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不求索取的优秀品德。
  壮举,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英雄们的事迹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传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12·14”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儿童的壮举,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媒体首先做出反应。在英雄壮举发生后第三天,12月16日,《内蒙古晨报》、《北方新报》在一版头条率先以《学子用生命奏响英雄绝唱》为题做了突出报道后,内蒙古众多媒体加入到连续报道的行列中。随后,中央以及部分外地媒体的集中报道,使“12·14”英雄群体的事迹迅速在神州大地传播。
  英雄精神感人肺腑,激发起社会各界向英雄学习致敬、哀悼英灵、慰问亲属的热潮。在青城公园三角湖边,无数市民、学生、干部及各界代表前来吊唁。人们用各自的方式寄托着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和怀念。3位救人英雄出殡的日子,正是漫天飞雪,万物裹素。为英烈送行的泪水与漫天的雪花交融在了一起。灵车所过之处,沿途单位、学校的人们伫立路边,挥泪别英雄。
  “12·14”英雄群体的壮举引起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迅速做出批示,要求有关单位认真总结,表彰救人遇难的学生,对其家属表示慰问,并给予抚恤,同时号召青年学生向救人遇难者学习。为了大力弘扬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敬英雄、学英雄的社会氛围,内蒙古自治区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追授郝龙彪、刘业、王超三人“舍己救人英雄”荣誉称号;追授郝龙彪、刘业“全区五四青年奖章”;追授王超为“舍己救人好少年”;并对其他参与救助的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级农学二班等集体和李飞、乐亚芳、吴亚斌、刘宇超、刘小杰等个人进行了隆重的表彰。
  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决定在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中修建“12·1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大型浮雕。消息公布短短几天,就收到20多万元捐款。
  内蒙古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到学习英雄、哀悼英灵、慰问亲属的行动中。内蒙古青少年基金会为郝龙彪的妹妹、刘业的妹妹办理了希望工程捐款手续。内蒙古医学院的师生携带医疗器械探望英雄的父母,表示要为英雄的家人就医永远开通“绿色通道”。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级农学二班的同学们将自治区教育厅发给他们的每人1000元慰问金,共2.3万元捐赠给了郝龙彪的亲属,希望他们照顾好郝龙彪的父母;郝龙彪的父母则把社会各界捐赠的3万元捐赠给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设立特别奖学金,用于奖励立志献身农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在校学生。
  青城公园三角湖虽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那惊心动魄的壮烈一幕,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12·14”见义勇为英雄群体的精神永存!(附图片)
这是被救的落水儿童苏小林(中)和父亲(左)一同把鲜花献给王超的父亲(右)。 新华社发 Ryz品论天涯网


第1版(要闻)
专栏:

革命老区河南省新县各中小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图为寒假开学后不久,城关一小的学生就来到老红军干休所,聆听八十三岁高龄的老红军张世峰老人讲述革命故事。
本报记者 张悦摄 Ryz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