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穿着草鞋归故乡
刘鹏凯
凤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地理的概念,无论是从旅游上还是文化上,凤凰似乎早就在孕育着一个梦想。正如祝勇所说的那样:对于一个漂泊者来说,心有所系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哪怕它只是一间残破的老屋,或者一只古旧的渡船。不论它是存在于记忆里还是想象中,也不论它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简陋,对于游子来说,那便是他心灵的全部。
沈从文是这样,我们同样也不会例外。从精神的角度来看,凤凰对于沈从文当然是一个永远的故乡。著名画家黄永玉在沈从文的墓碑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一个战士若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由此可以知晓,沈从文的一生和凤凰有着纠缠不清的念想。
这是一个战士应有的情怀。沈从文说:“一个好事的人,若从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便可以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小点。”其实这个小点就是凤凰。《凤凰县志》记载:县境多山属中低山区,为云贵高原尾部武陵山脉的南部分支,西北高而东南低。有腊尔山等四十七座大山,沱江等一百五十六条大小溪河,构成重峦叠嶂、河流交错、沟壑纵横、水流湍急的地貌。山岭与河流划分着家族甚至民族的界限,深潭与幽谷掩藏着怨女的泪和英雄的血。凤凰人的所有美好性情和传奇故事,都演绎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别具一格的人群,风物、宗教、伦理也都脱胎于这样的地理环境。
关于凤凰的种种传说和神话,都令祝勇着迷,终于使他把这个在心底埋藏了很久的愿望“转换成夏天里的一张火车票”,在肃穆的夜色中庄严地抵达了心灵的故乡。在流水般的渲染下,让人觉得,祝勇一定是穿着粘满牛粪的草鞋走进凤凰的。以如此虔诚的形式去面对凤凰,使他获得了对这座城空前的体验。“凤凰构成了一个完整(不,完美)的身体,即使在暗夜,也在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运转着。它的心律不易察觉,只有仔细谛听才可能感到它的坚实有力;它的呼唤夹杂着汗液的腥咸与兰草的馨香,升腾于水面,出没于山口。”
祝勇沉浸在这种现实和精神相互冲突的情境之中,多少有点不能自拔,他用真实的情感和言语替凤凰作着前所未有的诉说。是啊,为何不诉说呢?从那条青色的南方古长城与陈旧的老村落,似乎可以看到,凤凰被灭绝又何尝容易呢!清末之前的两千年中,各种冲突在这里断断续续地发生着,从未停止过。但是,在古村落里和吊脚楼上衍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苗民和土家们并没有气馁和败退,他们用沱江水一样柔韧的力量抵御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动荡不安的夜晚。
小小的凤凰,让曾经从这里走出去的沈从文和黄永玉不但魂牵梦绕,也让祝勇们心心相印。
《凤凰:草鞋下的故乡》的纪录是有限的,然而却又是无限的。既然是这样,那就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文字里,来延续我们的美梦吧!因为,凤凰也像一个精致的梦,它只适于夜里到来。
(《凤凰:草鞋下的故乡》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读书天地
文艺部主办
2003年第一期《外国文艺》刊登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的《无形的命运》表现人类生存。
世界遗产在中国,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怎样才能不被破坏?是今年第一期《人与自然》杂志讨论的话题。
新年的第一期《当代》体现出新的气息,重头的长篇小说《白豆》(董立勃著)让读者刻骨铭心。(附图片)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江南的另一种深度
洪治纲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江南只是一个山温水软、柔意绵长的感性之地。它仿佛婉约宋词里的意境,杏花春雨,黄鹂婉转,燕语呢喃,充满了一派才子佳人式的浮华景象。所以,在人们的记忆中,江南总是远离强悍、刚烈的生命个性,虽然轻盈灵动,却并无多少内在的深度可言。但是,如果读一读张加强的散文新著《傲骨禅心》(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你就会蓦然发现,江南同样也有它的内在血性,也有它的铮铮傲骨,更有它那深邃无边的历史伤痛。
走进《傲骨禅心》,迎面扑来的都是一阵阵深邃凝重而又苍凉诡谲的人文气息。它们带着历史深处的记忆,不断地撕开那些被庸常的世俗所遮蔽了的生存真相,以冷峻而又饱含体恤的言语,直指人生的悲怆与历史的诡秘。作者悄悄地绕开了那些人所共知的感情江南,回避了那些被不断符号化了的江南表象,而以严谨的史识为依托,以浓郁的人文情怀为基调,在静静地体悟江南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着这块大地上的另一种生命情态,重新审度人们对于江南的文化定位。于是我们看到,那么多的“江南人”以自身特有的人生情怀和卓尔不群的人格风范,在华夏民族史上留下了足以不朽的辉煌篇章,以使我们从中掂量出江南的丰厚与深邃、沉重与悲凉,看到江南的骨子里,同样的也有着越甲三千般的一往无前和壮怀激烈,有着孤臣孽子般的卧薪尝胆与悲愤忧患。
在《傲骨禅心》所收录的十八篇文章中,我不敢说篇篇都是珠玑之作,但每篇都有它特殊的分量,每篇都具有一种罕见的深度思考。它们或从某个角度,或沿着某个方面,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缓缓地沉入江南的精神底部,演绎它那特殊的文化质色,展示它那特有的人文品格。
如果说江南的男人虽不擅长“上马击狂胡”的剽悍作派,但终究还是以他们那些特有的智慧和韧性,彰显了江南丰沛激越的文化血脉,那么江南的女人,同样也以她们特有的豁达与执著,娇美与娴静,在陷阱重重、权欲交叠的苍茫历史中,凸现了江南文化的柔韧,演绎了江南的另一种悲怆。
值得注意的是,在《傲骨禅心》中,作者并非仅仅满足于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发掘,而是将它们作为一种审视江南文化的历史通道。沿着这条通道,张加强与一个个历史人物进行潜心的生命晤对,对一处处风俗民情进行纵横古今的文化阐释,不仅传达了作者对东南历史上的有关事件、人物、风情的重新审视与评说,而且展示了他对知识分子文化角色及其历史使命的深度追问,充满了深厚的悲悯情怀与独立自省的精神理想,可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人民记者穆青》内容丰富
张惠芳、王昉合著的《人民记者穆青》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生动形象地记述了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的一生,突出了穆青情系人民、弘扬新闻的主旋律和具有人格魅力等特点,是第一部系统介绍穆青的传记文学。作者通过十年的采访、研究、写作、修改,使书的内容丰富翔实、生动精彩,思想鲜明深邃。许多故事鲜为人知。
本书的特点是以情感人,许多地方催人泪下。特别是穆青与普通农民的深情,与河南父老乡亲的情谊,更让人为之动容。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推出
白黄红蓝四本领导案头书
杨文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年初推出四本领导案头必备书,均为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编著、连玉明主编。
《中国决策白皮书》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决策领域最新思想和观点的信息读本,汇集三十余篇中国国情、国策、国力专题研究报告,全面反映一年来中央领导、国家部委、地方政要重要言论,系统整合权威专家、权威机构、权威传媒前沿观点,高屋建瓴地勾勒出加入世贸组织初年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主张,帮助各级领导洞悉改革大势,把握发展坐标。领导的第一要务是决策,决策的首要前提是领悟大势、通晓战略。本书一丝不苟地记录2002年时事政策动向、高层重要言论、学界最新观点、国情最新研究,使读者速览要旨。
《中国数字黄皮书》是一部从数字速读中国的案头必备读本,从全面描绘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到深入进行各县、区阶层生活质量数量分析,再到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数据比较,充满理性,富蕴哲思,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晴雨表和温度计,是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
《中国领导红皮书》是一部帮助干部学习实践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读本。书中总结当前省委书记、省长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关心的十大焦点问题,县委书记、县长关心的十大难点问题,立足现实、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研究策略,真正使各级领导在思想深处澄清认识并获得力量。
《中国城市蓝皮书》是一部全面荟萃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成果的精华读本,从城市战略、城市经营、城市文化、城市管理、城市品牌、城市现代化、城市国际化、城市信息化、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入手,汇集国内外城市发展研究理论精华,披露中国知名城市改革发展最新理念,系统分析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城市魅力作为城市竞争的五大力量,深入探讨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作为城市转型的三大趋势,是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专著,汇集了中国城市研究领域众多大家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观点。(附图片)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序跋选
在刘邓麾下
——《战犹酣——刘伯承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序
宋任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后期,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七年的十年间,国际风云急剧变幻,人民民主力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及其人民军队,在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勇顽强、前仆后继,战胜了纳粹匪徒希特勒的东方伙伴——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帝国主义之后,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及其政府首脑蒋介石,更真切地看到,他们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虽然千方百计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企图与日寇合谋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民主党派及其全部武装力量,但是,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全国民主党派和革命人民对于共产党的和平、民主建国方针无不称颂,人心向背十分清晰。坚持反共、卖国、独裁的蒋介石,随即在其美帝主子杜鲁门的支持下,又一次把反革命内战强加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头上,向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打响了反革命全面内战的第一枪!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外驰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刘伯承、邓小平,戎马倥偬七十余年。他们在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漫长征程中,敏锐果敢、机智多谋、深思断行,以统帅兼士兵的风范,身经百战,从胜利到胜利,在战火纷飞的硝烟中反复实践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为人民军队的组建、训练及其与人民群众之间血肉关系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全部军事、政治、理论著述和实践经验,极其丰富多彩,不少传记、回忆录、文集书写了他们。
这本纪实文学《战犹酣——刘伯承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是两位曾跟随刘、邓,经历过从太行山到大别山战斗生活的干部、记者、作家创作的又一新作。
抗战八年,刘、邓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始终战斗在太行山上,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发展壮大为一支抗战的主力军。一九四六年,蒋介石发动全面进攻,我军被迫作战,到一九四七年七月,由于敌我力量的消长,我们制止了蒋军的全面进攻。此时,刘、邓大军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两位亲历者,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把刘、邓领导、指挥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野战军从太行山到大别山、历时十年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再现出来。书中写了重大战役、战斗,英勇牺牲的将领,无畏的指战员,根据地的开发建设,争取敌伪军,扩大统一战线。全书重点突出了刘、邓的战略战术和指挥艺术,政治建军思想贯穿全书,形象地记述了他们互敬互爱、相亲相知如一人的挚情。
我曾担任过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在刘、邓领导下战斗过十三年。读着这本新书,特别感到亲切。一九九七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在拍摄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时,我曾向他们说过:“刘、邓两人前后共事十三年,小平同志同伯承同志是互相尊重的,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两个人的工作配合得很好。”我这种感受,书中多处都有记述。
愿这本书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进行人民战争,夺取胜利的经验,为史学家提供一点全面研究刘伯承、邓小平的史料。 (《战犹酣》柯岗、曾克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观点与学理性相统一
——读《社会主义文艺学》
张器友
何国瑞同志主编的《社会主义文艺学》已经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系国家“九五”重点社科项目。这本新书重视联系意识形态领域的论争和非议、否定社会主义文艺的代表性观点,澄清混乱,明辨是非,具有鲜明的论辩色彩和强烈的实践性品格。许多章节在正面论述社会主义文艺学的相关内容的同时,时常随手拈来非议和否定社会主义文艺的观点和现象予以驳斥,使这类观点和现象的荒谬性得以剥露,也使正面的立论更见正确、充分。
《社会主义文艺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文艺,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性,但是著者没有把它写成政治教科书,而是以缜密的学理、辩证的思维来完善这部著作。
作者认为在具体评判某件文艺作品是否属社会主义文艺时,“决不能偏执于某一点,作机械地划分;同时也必须注意,即使是社会主义文艺范围内的作品,对它们的性质也不能一律同等看待,有的反映了核心质,有的则只反映边缘质。我们提倡高层次性质的社会主义作品,但也不排斥低层次性质的作品”。这一观点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多样性、复杂性,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确立一个具体的而非笼统的把握,而且还可以引导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者自觉地为实现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而努力追求。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关注现实
——评《拒绝妥协》
余三定
在熊元义的文学评论集《拒绝妥协》(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中,论题涉及社会、历史、思想、文化等广泛的方面;他在研究文学现象时,也不局限于单纯的形式角度和学理层面,而是超越文学之上从多个侧面特别是思想的侧面来观察文学。
熊元义积极关注现实,不断地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研究。面对某些高雅艺术产品出现了读者、观众人数减少,某些从事高雅艺术生产的文艺团体在经济上陷入困境的局面,熊元义撰写了《大力开发高雅艺术产品市场》、《开发和培育新的文化市场》、《加强对精神生产资料投向的宏观调控》等多篇文章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他提出,高雅艺术要培养并不断扩大自己的消费群体,积极主动地去开发文化市场,不能坐视观众和读者的流失。熊元义从“市场”的积极角度来看待和解答上述问题,应该说是很具创意的。
熊元义善于从文学现象和具体作品中发掘其深层内蕴,提出有思考性和思想性的见解,给人以启迪和警醒。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刘醒龙、毕淑敏、谈歌、关仁山等作家众多有影响作品的出现,熊元义以“当前现实主义文学”(先用“历史现实主义”)的概念来进行界定和总结,他为此发表了多篇论文展开论述。他认为,当前现实主义文学是不同于以往的改革文学的,当前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从人的观念关系把握现实生活,而是从人的现实关系反映社会冲突。
行文简洁,清晰明白,而又生动多样,构成熊元义文学评论风格的突出特点。熊元义的评论中,没有诘屈聱牙的欧化语言,没有把简单道理故意复杂化的卖弄,他的评论语言在朴实平易中又有变化,因而显得多姿多彩,既有尖刻的讽刺,又有温婉的幽默;既有长论,又有短章。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编辑荐书
《当代科学家诗文选》
贾宝琦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许多自然科学家也爱写一般意义上的诗文,本书收有一百四十多位自然科学家(其中有四十余位院士)的诗文,读者可感受到科学家的情怀。
《叶利钦时代》
萨塔罗夫等著 高增训等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这是叶利钦班子的集体自白,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先前所不知道的克里姆林宫的生活和事件,书中解释了俄罗斯权力机关的本质,介绍了形成现今俄罗斯面貌的过程。
《新华新词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编写 商务印书馆出版
随着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种变化也反映到语言中来。新词语大多比较鲜活,在报刊上频繁出现,却又在一般词典里查不到,有鉴于此,商务印书馆编写出版了这本词典。(附图片)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艺海无涯 提要钩沉
——七卷本《世界艺术史》出版
喻阳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探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更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世界艺术史》,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主要是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大众读者编写的,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多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写成,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五十幅左右,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作为一部世界艺术史,东西方艺术均属描述和探讨范围。在处理两者的比重上,编写者也力求给予比较恰当的安排。作者基本上按照编年史的方法,对它们作并行的叙述。因此,这套书客观上具有比较艺术史的色彩,为读者在比较中对东西方艺术进行一些对比性的联想和思考提供了方便。
当然,需要看到的是,这样一部近二百万字的世界艺术通史著作,由于涉及的艺术门类众多,同时又有意识地以非专业读者作为主要读者对象,因而从专业读者的眼光来看,有些问题上写得不深不透的缺陷是存在的。只是就大众读者而言,这样一个篇幅的艺术史专著,已经可以大体满足其广博的求知愿望了。
这样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史读物,相信能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中,帮助人们实现卓越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向往的以“最大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一生”的美好愿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