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国运兴衰系于人力资源开发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三次经济追赶看教育的巨大作用
胡鞍钢 熊义志
现代化过程是不同国家相互竞争、相互追赶的动态变化的过程。19世纪后期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现代化后进国追赶先行国的范例。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追赶。
第一次是从19世纪后半期到1913年美国对英国的追赶。根据麦迪森提供的数据,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的水平由1870年的75.3%提高到1913年的105.5%。同时,美国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英国的水平由1870年的88.3%提高到1913年的91.2%。第二次是20世纪后半期日本对美国的追赶。1950年,日本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19.6%,1992年则达到90.1%。但是,1950年日本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美国的80.8%。第三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对欧洲的追赶。
分析世界上现代经济追赶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基本的规律和经验。
第一,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一般要经历英才教育阶段、普及初等教育阶段、普及中等教育阶段、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普及后阶段;相应地,人力资本积累也可以分为英才教育驱动阶段、初等教育驱动阶段、中等教育驱动阶段、高等教育驱动阶段和终身教育驱动阶段。第二,人力资本快速积累是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条件之下,人力资本积累成为可能,同时人力资本积累又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第三,在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追赶的相互关系上,人力资本的追赶先于经济追赶。一般而言,后发的国家相对于先行的国家更倾向于创造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阶段变迁的教育条件和人力资本条件。如历史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中,人力资本追赶都先于经济追赶。第四,教育的加速发展来源于制度上的创新。一种制度创新是义务教育的制度安排,由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初等教育成为公共物品,从而加速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另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是向民间开放,这将带来私人对教育的大规模投资。韩国正是由于教育对民间部门的开放在短短3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非义务阶段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970年到1995年,高中入学率从不足30%提高到90%以上,大学入学率由不足10%提高到50%以上。
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从公元元年起的1800多年中,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经济总量曾长期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25%左右。从1820年到1949年,正是西方国家加速工业化的黄金时期。由于内忧外患,中国的传统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现代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遏制。中国经济从此进入衰落阶段,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几乎每50年下降一半,到1950年降为4.5%。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有稳定的实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环境。特别是1978年中国果断地实行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抓住了历史发展机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相适应,从1820年到2000年的近200年中,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经历了传统人力资本积累模式的解体和新模式诞生期、人力资本发展初期、人力资本积累的起飞期的历史轨迹。1820年到1949年,是中国传统人力资本生产模式解体和新模式诞生期。1950年到1978年是中国人力资本发展初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各类学校发展迅速,虽然经历了曲折,还是取得了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成绩:一是基本建立了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二是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1979年到2000年是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起飞期,中国先后实施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计划。到20世纪末,中国在教育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回顾世界历史上成功的经济追赶以及100年来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可以发现,国运兴衰的历程,也是人力资本强弱的历程。国运兴衰系于人力资本强弱,人力资本兴废取决于国力强弱。(附图片)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鼓与呼
民工也有受教育权利
——实施“农村转移人员教育与培训工程”的建议
康宁 杨进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我国将在今后10—20年经历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大转移,从农村人口到城市人口的大转移。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中,特别是在城镇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应当把提高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的一项重大措施。为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提高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素质,我们提出建立和实施专门面向农村转移进城人员以提高他们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就业培训工程,并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的视角,重新调整城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规划方案,重新进行政府对教育与培训的布局调整。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根据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和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需要,建议今后5年内,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城市先行建立和实施“农村转移人员教育就业能力培训工程”试点。这项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在接收农村转移人员较多的城市设立专门面向农村转移人员、灵活多样的、实行完全学分制、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育与培训项目,为农村转移人员提供非正规学习和培训机会,有效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为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加快城镇化步伐。
农村转移人员教育与培训工程的实施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以市为主的做法。“十五”期间可先行在东部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中部地区选择50个市(地)进行试点,以后逐步扩大到其他有实际需要和有条件的城市。
在制度和政策保障方面,一是要明确政府责任:接收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城市应当把这些人员的教育培训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并与教育普及规划、就业计划等统筹安排。二是要明确企业责任:各类企业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并方便本单位的进城务工人员参加教育和培训,在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为他们参加学习提供帮助。有条件的行业、企业,应当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鼓励农村转移进城人员参加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三是为农村转移进城人员建立教育培训“护照”制度,记录农村转移进城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情况、获得职业资格的情况和工作经历等。城市政府在具体政策上要向接受教育培训、取得“护照”的转移人员在取得城市常住权(或办理户口转入)、自主创业、租用或购置房地产等方面提供优惠。
按照“明确责任、成本分担”的原则,建议建立工程实施的经费保障机制、企业资助、个人负担和社会捐赠等。(附图表)
上图:城市、镇、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教育水平构成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学习型社会四大教育理念
康平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
学习之邦
学习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建立一个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地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之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民学习能力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力基础,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未来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国政府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投资人力资本,全面提升人的学习能力。
教育关怀
教育关怀是指以政府为代表的所有利益主体或利益代理人,从教育的途径在总体上关注并致力于改变所有人的生存状况。教育关怀的核心是关注并致力于改变不平等,关注并致力于消除由于外在各种差异而带来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关注并致力于由于各种差异带来的歧视。教育关怀的对象和主体都是全社会,尤其是那些在经济、文化、地理等环境明显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政府作为社会资源和价值的整合者、管理者,是教育关怀最大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关怀教育就是关怀未来。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
以人为本
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和惟一目的时,当一个社会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品质
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品质。教育品质包括体系品质、组织品质、内容品质和方法品质。灵活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充满合作和乐群精神的学习型社区、精到而有趣味的学习材料、生动活泼而涌动创造激情的教学活动、以发展为导向的评价系统,是教育品质提升的方向。
教育品质最终可以归结为学习品质。学习能不能转化为个人的幸福,能不能丰富并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能不能推进和谐、健康的组织氛围和促进全社会福利的提升,乃是教育品质的最后判据。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新闻纵横
如何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制度创新是关键
——访“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负责人
本报记者 温红彦
新春伊始,教育部推出第一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近日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
这份由社科院、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上海教科院、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数十家机构与部门合作研究的报告,凝聚了近百位专家学者的心血。报告按照有事实依据、有科学论证、有广泛共识、有比较借鉴的研究原则,提出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尤其是主报告最后提出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行动方案和10项重大举措。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有关负责人。
问:这份报告自始至终围绕着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展开研究,而且明确了“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怎样理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答:“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的。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具有优势的资源,也是我国在世界上唯一最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优先开发,才能使潜在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本优势。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问: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人力资源整体开发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有目共睹。但是,审视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教育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开发“第一资源”,关键靠什么?
答:关键靠教育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因此,在教育创新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制度创新。
问:怎样进行制度创新,它的主要原则是什么?能否描绘一下它的基本框架?
答:制度创新首先要遵从公平性原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所以,在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方面的创新,要切实体现为全社会的全体公民服务,尤其要为农村人口、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女性人口等弱势群体服务,在宏观政策方面保持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
其次是遵从效率性原则。我们是在开发全世界规模最为庞大的人力资源,这就决定了在教育的微观层面上把效率原则摆在突出地位。为此,就要努力消除一切制度性延误、制度性阻碍、制度性浪费,提高投资配置与使用效益。还要遵从竞争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等。
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是:重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公共治理结构,解决政府宏观管理的原则、范围、权责、程序等问题;构建现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扩大政府对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的投入;建立和完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利用法律手段调整教育领域中新型的社会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增强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培育社会参与市场导向机制,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支持保障体系,如建立面向流动人口儿童的教育保障制度等。
问:按照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制度创新,报告研究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针对社会关注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问题,课题组提出了10项重大举措,建议以此为抓手,推进整个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创新。
在这10项举措中社会公众比较关心的几个方面是:建议各级各类教育以省级统筹管理为主,确立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均衡发展机制,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区域发展策略。在重新调整中央与省两级税制改革和增加地方财政税收基数的基础上,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责任分担、地方为主的公共教育财政责任体系。要创造条件,在今后5年内全国1/4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教育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逐步理顺关系,全面推进。
在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2010年达到4.5%目标的同时,建议解决“义务教育不义务”的问题,实行全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建立省级统筹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框架和新的国家公共财政总体框架基础上,由省级统筹管理九年义务教育,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模式由省级政府自行决定。对那些西部和边远以及财政状况薄弱的省(自治区),依法实行完全或不完全的中央转移支付,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先行启动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度。
积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依法鼓励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和释放各种社会和民间资源,盘活现有国有资源。在保证国家主权安全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要以积极的态度逐步放开国内教育市场,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试点,畅通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渠道,并依法予以规范。(附图片)
全国人口将在2040年达到峰值,为14.8亿人;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峰值先后出现在2004年和2008年。
右图:2000—2050年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波动图。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现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吸引外资国和世界制造大国之一。但是,随着国外资金、技术、产品的流入,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越来越缺乏。从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看,没有足够数量的高水平人力资源支撑,我国就难于继续有效吸引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也很难占据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更难以从根本上持续提高我国的经济追赶速度和综合国际竞争实力。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胡瑞文
要更加注重通过高等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而不仅仅通过体制的改革,去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和各种矛盾与问题,包括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格、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招生和就业等各种不同社会需求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各种能力;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承担各种后果和各种风险的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谢维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稳定中略有增大。根据人口预测,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一个时期。这意味着中国具有巨大的待开发的人力资源。如果抓住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全面强化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就可能使中国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保持高比例,也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是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使劳动年龄人口实现有效的就业,那么巨大的劳动年龄人口将成为巨大的人口包袱。解决中国巨大就业压力将是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首要历史任务。人力资源开发不能脱离这一历史背景进行,应当为解决这一历史性的课题做出贡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胡鞍钢
人力资源要素是具有资本性质的东西,资本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所以培育人力资本将来是能够创造财富的。接受更多教育后,得益的首先是学生本人,但是政府同样可从百姓所创造的财富中取得税收,所以政府为少数还不起贷款的学生担保,一点也不会吃亏,反而有很大的利益在其中。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茅于轼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