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2月20日人民日报第1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2-2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图片 '...

第16版(林业专页)
专栏:

  大兴安岭独特、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生产绿色食品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地区生产的各类绿色食品畅销国内、国际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北奇神集团饮料系列产品
北奇神集团有机大豆系列产品
北奇神集团山珍系列产品
北奇神集团保健药品系列产品 XiF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林业专页)
专栏:

  坚持生态林区发展定位 全力实施好“天保”工程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 专员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王忠林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分布区之一,全区总经营面积83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2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2%,森林覆被率78.6%。自1964年开发建设以来,林区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1亿立方米,有效地发挥了国家重要木材生产基地的作用。在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形势下,我们要着眼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坚持生态林区的发展定位,加大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力度,把大兴安岭建成国家重点生态林区。
  “天保”工程实施五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森工主导产业萎缩的情况下,实现了林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98年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突出了“管好资源、用好资金、抓好经济”三个工作重点,确保了“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加大保护力度,实现了森林资源“双增长”。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建立了以木材检查站、家庭管护站和专业人员机动巡逻为主的“三道防线”,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五年累计调减木材产量407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资源消耗848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净增长2284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78.6%,比1997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二是着力发展替代产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以“天保”工程转产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绿色食品、特色养殖、生态旅游和林产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97年的10.6:50.6:38.8调整到2002年的13.9:45.7:40.4。到2002年,非木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8.6%,比1997年提高了10.9个百分点。三是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拉动GDP下降的情况下,确保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到2002年末,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9亿元,五年增长35%,年均增速为6.2%,2002年GDP增幅达7.7%。林业集团公司1997年亏损1亿元,到2002年末实现利润428万元。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和卫生的投入力度,林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经济适用住房71万平方米,大型休闲广场10个,林区人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明显改善。到2002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1997年增长7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0%。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加大资源保护力度,不断拓宽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快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的转变。“天保”工程实施使林区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得到了缓解,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林区的长远发展问题,就必须找到一条既能保护资源、又能发展经济的路子。在中国林业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和全力推进“五大转变”的新形势下,结合大兴安岭区情林情,我们提出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思路。经过努力,2002年,大兴安岭林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第七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之一。今后,我们将以生态林区建设为目标,抓好现有的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6个省部级保护区建设,切实经营好包括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在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建立起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的新兴产业格局,实现林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继续深入实施“天保”工程。按照“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年大兴安岭林区木材产量调减到位,达到每年214.4万立方米。从建立生态林区的需要出发,我们要争取进一步调减木材产量,把产量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逐步改变采伐方式,变主伐为抚育伐,除山脊、河岸等部分区域绝对禁止人为生产活动外,对其它大面积的森林也要纳入生态保护区,进行抚育、改造,提高林分质量,以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促进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总量的增长,实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区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林区“经济功能”的多样性。我们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变单纯依靠采伐森林获取经济效益的途径。借助西部开发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大兴安岭林区本态自然、神奇天象、神秘民族、迤逦界江、浩瀚林海和高寒冰雪的自然景观优势,全力打造北极生态旅游产业。并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大兴安岭林区无工业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以生产面向国际的有机食品为方向,做大绿色食品业。发挥冷凉的气候条件和水草资源优势,以草食畜禽和毛皮动物养殖为重点,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发挥丰富的林木资源优势,在适度、深度、集中的原则下,不断壮大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通过新兴产业的构建,保持林区经济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兼顾。
  适应国家林业政策的重大调整,不断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林业现代化步伐。一是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围绕生态林区建设,改变过去以森工采运业为主导产业建立起来的林业管理体制,使林业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真正承担起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职能。逐步取消固定的生产组织,变森工企业的资产运营为资本运营,成立民营公司承担木材生产和营造林任务,通过承包和股份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建设。二是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收购、兼并、入股国有企业,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调整投资方向,使其向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特色养殖等领域拓展。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林区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就业岗位,致富林区百姓。三是依靠科技加快林业现代化步伐。建立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在森林资源保护和营造林生产各环节,推广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3S”技术,采用卫星影像图片对比技术开展全方位的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精确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加快建立营造林质量管理平台,建立起信息统计查询与实地踏查相结合的动态监测体系。同时,依靠科技开展适合高寒地区树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附图片)
“天保”工程的实施,使林区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图为保护完好的呼中区自然保护区一角。
行署专员 集团公司总经理 王忠林 XiF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林业专页)
专栏:

  绿色食品香飘海内外
本报讯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曾为国家建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现如今,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和林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个地区的绿色食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2年末,已获得国家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绿色食品达16个,其中AA级3个,占全省四分之一,占全国6%,绿色食品总产量达到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直接安置就业人员1200人,年均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
  被誉为“金鸡冠上绿宝石”的大兴安岭,地处中国黑龙江北部,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人口53万。由于整个区域开发时间较晚,生态和资源破坏程度较轻,加之远离城市和工矿区,水、土和大气均保持着良好的自然形态,是世界少有的一块全境无污染的净土,是我国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区域之一,是最敢叫响绿色食品的地方。
  大兴安岭开发绿色食品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这里地处高寒,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不足7人,人流、物流少;农业开发晚,土壤肥沃,无化学污染。区内林田交错,山林隔离,形成天然屏障,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低;无霜期短,雨热同季,适宜冷凉型作物生长。八万里兴安绿色食品资源蕴藏丰富,这里有730万公顷森林,400万亩草原,300多种珍禽异兽,63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享誉海内外的北国红豆、笃斯、北芪、木耳、猴头、野蔷薇、蕨菜等已作为绿色食品开发生产。
  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999年末,大兴安岭地区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加以大力推进,成立了地区绿色食品办公室,加大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出台了《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开发方案》,在岭南农业综合开发区建立起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A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为应对入世,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兴安岭地区加大了绿色食品开发与生产的整合力度,今年4月,以知名商标“北奇神”品牌为依托,以资本连结为纽带,把分散力量集中起来,组建了北奇神绿色产业集团,使绿色食品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该集团目前拥有固定资产2亿元,下辖绿色食品子公司及成员企业19家,绿色食品种类已达10大类223个品种。大兴安岭绿色食品从此具有了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质检、统一闯市场的优势,成为集绿色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加工业为一体,以生产绿色饮品、山特产品、农产品为主的大型绿色食品集团。
丽雪公司是在绿色食品开发中崛起的企业,公司把绿色食品开发当作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先后有4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生产的“丽雪”牌马铃薯精淀粉、精粉丝已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瑞士IMO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大兴安岭目前惟一一户3证在手的企业,每年带动马铃薯种植面积近15万亩,种植户5000多户,产值近2亿元。目前,这个地区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势
  头强劲,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绿色食品产品已远销到美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信誉和知名度。(大林宣) XiF品论天涯网


第16版(林业专页)
专栏:林业建设与小康社会

  再造兴安秀美山川
——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纪实
大林宣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马,一呀一杆枪,满山遍野獐狍野鹿打也打不尽。”这首流传久远的鄂伦春民歌表现的是大兴安岭的过去和久远的文明。大兴安岭,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曾有过昔日的文明与辉煌: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木材1.1亿立方米,上缴利税48亿元,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然而就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经历了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撞击的阵痛:资源的过度消耗,使林区过早地出现了“两危”;森林覆被率降低,生态功能减弱,直接危及松嫩平原和华北平原的生态环境。
1998年,针对国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实际,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决定:在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的实施,对于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林区的干部群众称它为“救命工程”、“德政工程”和“希望工程”。“天保”工程实施的五年来,大兴安岭林区不仅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培育和保护,而且林区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协调发展。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林区正崛起在祖国的北部边陲。
视为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全力推进“天保”工程的实施
大兴安岭地处中国黑龙江北部,南与松嫩平原相接,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中国东北与华北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先期在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进行“天保”工程试点,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公司对工程的实施极其重视。他们把“天保”工程视为第一位的政治责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抓好工程的实施。为切实加强对“天保”工程的组织领导,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及时成立了由行署专员、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忠林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计划、资源、营林、财务、审计等多个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集团公司所属各林业局也都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专职“天保”办公室,从上到下形成了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天保”的运行机制。
为使“天保”工程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林业集团公司对“天保”工程的宣传工作极为重视,专门成立了地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各新闻单位、驻地记者站及相关单位和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天保”工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天保”工程宣传工作的领导。“天保”工程实施的五年来,集团公司共举办“天保”工程的专题讲座40余场;举办“天保”工程培训班200余期,培训人数达10万余人次;制做各种“天保”工程的宣传牌、广告牌500余块;制做和发放“天保”工程的宣传制品、宣传单50余万份;报纸、广播、电视长期开辟“天保”工程宣传的专栏和专题,5年来共播发“天保”工程方面的各类稿件1500余篇,为“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为保证“天保”工程的有效实施和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集团公司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工程实施管理办法。
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认真抓好各项配套措施的落实
“天保”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工程能不能搞好,能不能真正获得成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切实搞好工程的实施意义特别重大。然而要实施好“天保”工程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搞好配套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主动下调木材产量,降低森林资源消耗。“天保”工程实施的五年来,集团公司的木材产品已由1997年“天保”工程实施前的339.1万立方米调减到2002年的220.7万立方米,减幅为34.9%,五年累计减少木材产量404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资源经营性消耗501万立方米。
——切实强化对森林资源的管护。为确保森林资源不再遭受人为的破坏,集团公司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管护、专业管护队管护、公安森警林政执法巡护管护为主的“三道防线”,进一步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力度。到目前,已落实家庭管护承包户1465户,专职管护人员2.1万人,建立管护外站336座,管护面积671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8.2%,对652.8万公顷的有林地实现了全覆盖。
——加大了对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对营林生产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林业局、林场三级验收制度,并将抽查比例由过去的3%—5%全部确定为5%,凡是作业不合格的不予验收,已支付的营林抚育费用全部收回。“天保”工程实施五年来,大兴安岭林区已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62.4万公顷;更新造林24.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75%,提高到2001年的78.6%,增长了3.4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净增长2284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得到快速恢复。
——适时调整了林业的生产力布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适时顺应“天保”工程实施后林业经营方向的战略转变,不断加快林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对规模小、林业生产任务较小的单一主伐林场、分场进行了撤并,对林场的生产设备实行了公开招标拍卖和有偿转让,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林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据统计,“天保”工程实施五年来,集团公司共撤并、合并林场8个,精减非生产人员1700余人。
为实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抓契机促调整
  “天保”工程实施的五年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经济结构、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了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多元支撑的林区经济新格局。在主导产业——木材产量逐年下调、向下拉动GDP负增长的情况下,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仍以每年7.5%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区经济和社会均保持均衡、平稳的态势向前发展。截至2002年末,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48.9亿元,比“天保”工程实施前的1997年增长34.7%。在替代产业中,林木产品精深加工及多种经营发展的势头强劲,截至2002年末,产值突破20亿元人民币,成为替代产业中的一支独秀;特色农业贡献不薄,2002年末,特色农业产值达11.2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功不可没,2002年末,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产值实现了14.5亿元;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猛,全区绿色食品产业依托独特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全区绿色食品总产量达到了10万吨,创产值3.5亿元,产品覆盖国内30几个省市和地区并出口到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其它诸如生态旅游业、职工自营经济、特色养殖、交通运输业等替代产业均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2年末,全区非木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78.6%。通过积极培育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起十大支柱产业,即: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特色农业、绿色食品产业、北药开发业、森林旅游业、矿产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建材业、对外经贸业、商业和生活服务业。届时林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更趋向于合理。(附图片)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得到彻底改观。图为加格达奇区美丽的城市一角。
亮丽、优雅的城市环境。
生态旅游、森林旅游迅速发展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图为加格达奇滑雪场冬景。 XiF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