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
新时代的欧阳海之歌
——记舍身救险英勇牺牲的铁路民警雷宏
本报记者 石国胜
这是个不同寻常的一天,2003年2月6日,春节的喜气还荡漾在人们的心中。
这是个不寻常的地点,京广铁路线最繁忙的路段之一衡阳段,春运的列车不时呼啸而过。
在这个日子,这个地点,一位英雄留下了永恒的名字,他就是为排除铁路障碍保证列车安全而英勇牺牲的广州铁路公安局衡阳铁路公安处衡北站派出所年轻民警雷宏。
惊天壮举一瞬间。在危急关头,雷宏来不及多想,冲上前去,排除了铁路障碍,自己却英勇牺牲
让我们把视角重新转回到那让人惊心动魄的一刻吧!
2003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六。当人们还沉浸在羊年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中,一年一度的铁路春运已处在最繁忙、最紧张的时期,铁路安全保卫任务非常繁重。为确保春运期间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当天下午,雷宏奉命执行线路安全巡查任务,行进在管辖区内铁道线上。
15时37分,在京广铁路K1736+260M处,铁路线附近村子的两个村民推着一辆红色摩托车,违章横越铁路。当他们将摩托车推入铁路上行线后,摩托车的前轮卡在铁路下行线股道中心动弹不得。这时,从北京西开往广州的满载着2000余名乘客的T15次列车正风驰电掣呼啸而来,两个推车人顿时慌了手脚,弃车而逃。
列车以每小时约140公里的速度逼近,500米,300米,200米,……眼看一场严重的列车事故就要发生!千钧一发之际,恰好巡查到此处的雷宏发现了险情,什么也来不及想了,他像离弦的箭飞身跃上铁路,双手抬起摩托车的尾部用力向后拉去,在列车呼啸而至的一刹那,雷宏终于将摩托车拖出了股道。此时,雷宏身后的上行线上,广州开往岳阳的L606次列车飞驰而来,将尚未立稳脚跟的雷宏撞倒,鲜血溅在了枕木和道砟上。
列车安全通过了,可能发生的危险解除了,但是年轻的民警雷宏却将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永远地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
英雄少年立壮志。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雷宏在短短的铁路人民警察生涯中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雷宏1979年出生在湖南衡阳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向往能穿上警服,当一名人民警察。
在高考前夕,父母与儿子有过一段对话。
父母建议理科成绩不错的儿子报考计算机之类的理工科专业,雷宏却有自己的想法,“我要报考警校,以后当警察。我外公、舅舅都是警察,我家也算是警察世家,我喜欢警察这个职业。”
就这样,雷宏考上了郑州铁道人民警察学校。2001年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湖南衡阳,在衡阳铁路公安处衡北站派出所当上了一名铁路人民警察,先后在衡北车站编组场警区和出发场警区担任值勤民警。
“既然选择了做警察,我就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奉献我的一生。”刚刚出道的毛头小伙,把他的热情与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雷宏的同事,同时也是雷宏的工作指导老师卢双喜,一年多来一直与雷宏朝夕相处,他还清楚地记得发生在雷宏牺牲前一个月的那件事:2003年1月9日晚,雷宏在衡阳北站列车出发场值班巡视时,发现铁路10道北头一高边货物列车冒烟起火,情况危急。雷宏第一个冲上前去,不顾个人安危,爬上被烧得滚烫的货车车厢,奋力灭火,在随后赶来的同事的帮助下最终将火扑灭。因为他英勇救火的行为,上级正准备给雷宏记功嘉奖。没想到,嘉奖未到,雷宏却因舍身救险而英勇牺牲。
衡北站派出所教导员陈刚对雷宏的牺牲痛心不已,“雷宏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他参加工作到他牺牲的554天中,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迟到过一次,加班加点60余天,累计清查货物列车1.2万余趟、共60余万辆;清理外流人员1200余名,查获危险物品150余件;查处治安案件148起,破获刑事案件14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他是所有人民铁路警察的好榜样!”
党的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时,雷宏与父亲认真收看电视直播。“爸爸,您是一个老党员了,我想入党,您教我写入党申请书吧!”雷宏对父亲说。“我可以教你写申请书,但你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书写它。”父亲告诉儿子。“我会的,爸爸看我的行动吧!”雷宏2002年11月20日郑重地向派出所党支部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雷宏用行动忠实地履行了自己在入党申请书中的誓言!
孝心爱心铸永恒。对父母的孝心,对朋友同事和需要帮助的人的爱心,以及勤俭节约、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雷宏堪为当代青年的楷模
雷宏的牺牲,让英雄的父母沉浸在深深的痛苦中。
雷宏的母亲张慧兰身患乳腺癌,一直在接受治疗。雷宏是家里的独子,从小便懂得孝敬父母。母亲的胃不好,吃饭时雷宏总是把最好最容易消化的菜夹到母亲的碗中,母亲的每一碗饭,都是雷宏去盛。
母亲还清楚记得儿子出事那天的情景。雷宏本来是晚上当班。中午吃饭前,雷宏对母亲说:“妈妈,我们今天午饭早点吃,因为春运紧张,我下午还要加班巡线。”饭做好了,平时能吃三碗米饭的雷宏,只吃了一碗,留下一句“妈妈,时间不够了,儿子要去执行任务了”,就匆匆而去。照例送儿子到门外的母亲,这一次却再也未能见到儿子归来。
雷宏的警校同学卜凯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的这个同寝室的好同学、好兄弟是那么的友爱、善良。有一次卜凯生病了,雷宏每次外出前都在卜凯的床头准备半杯凉开水,他想喝水吃药的时候,只要再加半杯热水,就是一杯合适的温开水。
雷宏出事后,邻居们赶来了,他们为这个自幼懂事的孩子痛哭失声,“雷宏这孩子,我们是看着他长大的,见人都是一脸笑容,我们邻居有什么事情,他总是抢着来帮忙。这孩子不抽烟不喝酒,实在是难得的好孩子啊!”
雷宏的工资不高,一个月才几百块钱,但是,同事们也记不清他帮助了多少个失学的孩子,捐了多少钱物,而他自己的皮鞋,却已经是穿了两次底,裂了几条缝!
在整理雷宏的遗物时,除了书籍和电脑,除了一台老式收录机和闹钟,就只剩下还挂在阳台上洗得发白的衣服和抽屉里用夹子夹着的一沓厚厚的平时积攒下来的一分一角的零钱……
40年前的1963年11月18日,23岁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欧阳海在京广铁路衡山段,推开受惊的战马救列车而英勇牺牲。如今在衡阳市东北约40公里的京广铁路边欧阳海牺牲的地方,有一座欧阳海的塑像,在塑像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几个大字让过往列车上的旅客都能深深地被感染。在同样是23岁的铁路人民警察雷宏牺牲的地方,虽然没有塑像,没有题字,但在人民心中,已为他塑造了一座同样不朽的丰碑!雷宏,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欧阳海之歌!
第1版(要闻)
专栏:
浩瀚苍穹写辉煌
——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35周年
本报记者 胡果
飞天,中华民族悠悠长梦,寄托着东方古国对浩瀚太空的千载神往。今天,面对地球上人口与资源日趋尖锐的矛盾,人类利用和开发空间资源的脚步越发急迫。
羊年新春,北京西郊航天城,航天人正用一如既往争分夺秒的工作,庆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35周年华诞。
在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刚刚遨游太空归来的“神舟”四号飞船静静伫立。它的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另一头,同样静静伫立的“神舟”五号飞船旁,科技人员正在细心调试返回舱——正是它,将在苍穹间书写下中华民族载人航天的壮歌。千年飞天长梦,在静穆中如此真切地呈现眼前……
三十五年顽强拼搏,铸就中国空间事业英雄史诗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这是小平同志对航天事业深远意义的精辟阐述,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35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中华民族迈开进军太空的步伐。1968年2月20日,作为党和国家开创、发展空间技术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结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宣告成立。分散的空间技术研究力量凝聚成拳,中国航天事业掀开崭新一页。
35年顽强拼搏,中国空间技术研
究院先后研制发射了52颗人造地球卫星和4艘“神舟”号飞船,创下航天史上许许多多个“中国第一”。一个个永难磨灭的辉煌记忆,一次次直冲云霄的飞天壮举,托起综合国力和民族精神的腾跃,铸就了一部中国空间事业的英雄史诗!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飞向太空。响彻寰宇的《东方红》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宇宙空间;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冉冉升空;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
——1988年9月7日,“风云一号”升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行研制和发射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
肩负民族重托,在首任院长钱学森及孙家栋等中国航天事业元勋的领导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披荆斩棘,艰苦创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施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空间技术研究院打响了全面攻坚战。1997年5月12日,11年苦斗,“东方红三号”成功发射,迄今正常运行近6年,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技术实现新跨越;1997年6月10日,8年奋战,“风云二号”发射升空,我国建成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气象卫星地面站;1999年10月14日,与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成功发射,中国空间技术全面国际合作首开先河;北斗导航卫星、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一系列应用卫星相继升空,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
1992年,党中央以非凡的胆识作出发展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策,中国空间事业获得阔步向前的加速器。在戚发韧、袁家军的带领下,研制人员夜以继日,团结奋战,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空间技术研究院一鼓作气,“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研制发射接连告捷,大长民族志气、国威军威!
35年艰苦奋斗,中国空间事业经历了由科学研究、技术试验到工程应用的深刻转变,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定点、宇宙飞船研制技术等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出了一条有限投入下大幅度跨越式发展道路。
35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各类人造卫星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航天器研制所获的2000多项新技术成果,在国民经济众多部门得到移植推广和二次开发应用。集聚高新技术之大成的空间事业,正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力牵动。
连连告捷的飞天奇迹,依托坚固深厚的精神基座“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事业、一个集体,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核,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焕发出蓬勃生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无疑享有得天独厚的滋养。
翻开院史,钱学森、王希季、孙家栋、杨嘉墀、钱骥,一个个“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名字跃入眼帘。三十五度春秋,“两弹一星”功勋以身许国的深沉情怀,点点滴滴融入一代代航天人的血液。
为了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把祖国空间事业的命运与安全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几代航天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实施,“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升空,历经8年奋战。“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的成功更加不易——从“东方红二号”到“东方红三号”,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达上百个!11年潜心埋首、艰苦砥砺,才品尝到胜利的甘甜……世纪之交启动的载人航天工程,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出任“神舟”一号副总指挥时,袁家军只有33岁。这是继“两弹一星”后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需要装配数百台套设备、数以千计的导线和几万个电子元器件,任何一个数据出现差错,任何一个元件有了瑕疵,都将直接影响试验的成败。
舱段分离技术、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液体回路热控技术、大型降落伞技术、应急救生技术……没日没夜的攻坚,一系列关键技术相继解密。1996年9月28日,中国航天史上第一艘飞船返回舱成功诞生!类似结构正常加工需18个月,这次仅用10个月。返回舱短线警报一解除,“船老大”袁家军突发高烧,十天不退……“神舟”二号总指挥、“神舟”三号总指挥、“神舟”四号总指挥……经历无数大仗考验,今天的袁家军,已是研究院年轻的院长。他说,几年磨砺,深刻理解了两个字——成功。
一次成功不能代表下次成功,99.9%的准确率都意味着失败。对航天人来说,成功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万无一失”的挑战和考验。在这种高风险的巨大压力之下,任何个人的荣辱得失都轻如鸿毛,唯一与之抗衡的,是“一切为了祖国”的责任与使命。在空间技术研究院,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成功是硬道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用成功来报效祖国。在这个硬道理面前,奉献与奋斗顺理成章,一丝不苟和分秒不差,成为最基本的要求。
航天人还有一句口头禅:“归零”。科研、管理、后勤,一切追求零缺陷,努力打造严、细、慎、实的质量文化。新一代航天人,正用近乎严苛的缜密与踏实,去编织充满绮丽梦想的事业。1996年以来,在徐福祥院长领导下,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器研制和工程管理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创造了12颗卫星、4艘飞船连续研制、发射成功的佳绩,其中7个型号首发成功!
飞天奇迹,依托于坚固深厚的精神基座。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研究中心和重要基地,空间技术研究院锻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和被江泽民同志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作风。一辈辈航天人,在这片沃土中成长成才。
35年来,空间技术研究院共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700多项,国家级成果奖54项,国家科技特等奖4项。35年来,空间技术研究院涌现出11名两院院士、1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3名有重大贡献的部级专家;培养了17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名高级技术工人,打造出中国航天事业又一片璀璨星空!空间技术的壮美前景,筑起民族复兴的信心支柱2000年前,人类向海洋进军;100年前,人类进入大气层;50年前,人类开始太空之旅。每一次探索,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在扩大、能力在提高、精神在升华。
跨入新世纪,踏上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中国,格外关注航天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鼓励和支持。我们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极大地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航天事业,争取有所创新。”
1979年,美国宇航局局长来华访问,参观了当年研制卫星的部分实验室和工厂。参观结束,他突然问:“你们领我看的这些东西是真的吗?”美国人无论如何想象不出,眼前简陋的设备和厂房,倒退十年,是怎样把人造卫星送上天的!
“十五”期间,我国将研制、发射15类30余颗卫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其中近30颗卫星及多艘飞船的研制任务。今后5年,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任务量等同于前30年!仅2003年,就将面临“七星一船”的攻坚考验。除了“神舟”五号飞船外,具有国际最高水平的大容量通信卫星也将进入研制的关键时期……这是一幅异常壮美的蓝图,机遇和挑战都空前巨大。1月25日,在全院工作会议上,袁家军院长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动员令:“使命因艰巨而光荣,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有人说,当年,年轻的共和国在一片废墟上迅速挺立,靠的是两根支柱:一根大庆油田,一根“两弹一星”。新世纪,代表着综合国力与国防实力、集聚了高新技术发展大成的空间事业,必将构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支柱。走过
35年奋斗历程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又将开始新的光荣与梦想之旅!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会见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车玉明)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17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一行。
温家宝对近来中美关系发展给予积极评价。
他说,中美双方应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局出发,以战略的眼光看待和处理相互关系。只要双方切实落实两国元首克劳福德会晤精神,加强交流、增进合作、相互尊重、排除干扰,中美关系就一定能有更大的发展。
温家宝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有决心也有能力履行为加入世贸组织所作的承诺,并恪守世贸组织的规则。他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此作出的巨大努力,并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与佐利克交换了意见。
佐利克赞同温家宝副总理对中美双边关系的评价。他表示,美中两国应在政治和经贸领域加深合作。美方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认真履行了承诺,并采取了非常认真的步骤加以落实。佐利克希望美中密切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平稳顺利发展。
佐利克一行是应外经贸部邀请,于16日晚抵达北京开始访华的。除北京外,美国客人还将访问重庆和深圳等地。
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会见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
表示中方愿与赞方共同努力,把两国友好关系推向新的阶段
本报卢萨卡二月十七日电 记者刘正学报道: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十七日上午在卢萨卡与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亲切会见。李瑞环说,国与国之间要提倡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理解、相互谅解。
李瑞环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姆瓦纳瓦萨总统的亲切问候。他说,中赞友谊源远流长。早在赞比亚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时期,中赞两国人民就结下了深厚久远的友情。近年来,尽管国际形势和两国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赞友好合作关系仍继续稳步向前发展。双方高层互访不断,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日益加强,给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增添了新的内涵。赞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统一大业,在人权问题上给予中国坚定支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我们企盼与赞方共同努力,把两国友好关系推向新的阶段。
李瑞环指出,长期以来,中国与包括赞比亚在内的非洲国家之间,关系一直很好。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双方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国内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共同任务,在国际上对许多重大问题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在各个领域的交往中能够始终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理解、相互谅解。
李瑞环强调,理解、谅解是处理相互关系、搞好合作共事的重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别人理解、谅解,人人都应当理解、谅解别人;希望别人理解、谅解,自己必须首先学会理解、谅解别人;不懂得理解、谅解别人,也常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谅解。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由于各个国家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总是存在一些差异,各国都有各国的实际、各自的难题。
彼此应当提倡大度耐心,提倡求同存异,提倡互谅互让,多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多考虑长远的利益,相信许多问题当前解决不了将来总可以解决,我们这一代解决不了我们的后代总能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妥善地处置和化解彼此间的矛盾,达到和睦相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目的。
李瑞环还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农业发展情况。
姆瓦纳瓦萨总统首先请李瑞环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问候,对李瑞环访问赞比亚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赞比亚和中国有着兄弟般的和全天候的友好关系,中国对赞比亚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宝贵的支持,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至今仍为赞比亚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在医疗卫生和农业发展等多个领域也提供了大量援助,希望通过李瑞环主席向中国人民表示衷心感谢。赞比亚十分重视同中国发展农业等领域的友好合作,相信李主席此次访问必将促进赞中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附图片)
二月十七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卢萨卡与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会见。 新华社记者 徐显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胡军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新观点。
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在于不断学习,包括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等等。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发展阶段,它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世界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新事物、新知识、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这一切都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通过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为此,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就向全党发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十六大进一步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搞清楚学什么。一是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根本保证。二是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管理、历史、军事等各方面的新知识,并把这方面的学习同加深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尤其是要从中学习具有时代精神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最根本的是要使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化。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社会,很大程度上要靠建设学习型政党来导向、来推动。我们党在当今时代的先进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应当体现在善于学习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加强学习的问题,带头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地把学习纳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并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全社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氛围的形成。二是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保证和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体制与机制。一方面,通过社会组织,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人们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另一方面,促进个人的终身学习,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一生中能够持续地学习,以满足其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央纪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吴官正代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
本报北京2月17日讯 记者夏长勇、姜洁报道: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今天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研究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思路,对200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部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代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了题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吴官正指出,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大会。这次大会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和纪委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的要求,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基本观点,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
吴官正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路子。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各级党委和纪委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认识到腐败现象的极端危害性,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更好地担负起反腐倡廉的历史使命。
吴官正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全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贯彻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把反腐倡廉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使人民群众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更多地感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成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吴官正指出,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认真做好新的一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根据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探索新的途径和对策,扎实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要抓好廉洁自律规定的落实,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继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深化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
健全制约监督机制,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的阶段性成效。
吴官正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开展工作,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正确运用政策,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吴官正要求,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的监督机关的职能作用;要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今天的会议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主持。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0人出席会议。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市,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分国有大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解放军纪律检查工作会议的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从今天下午开始审议工作报告。
第1版(要闻)
专栏:
云南省大理市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全市城镇社区、乡镇各村委会均创建了社区文化俱乐部和乡村群众文艺队,丰富和活跃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近日大理市湾桥镇云峰村女子三弦弹唱队在为乡亲们表演歌唱十六大、说唱新生活曲目的情景。 贾福明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