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经济发达的福建省晋江市,有近20万贫困人口。如何更好地扶助这些困难群众?慈善总会的成立,是在政府实施的保障体制之外,依靠社会力量再建起的一道保障体系——
慈善,为社会再加一条保险带
本报记者 蔡小伟 赵鹏
羊年春节前夕,福建各地喜气洋洋。家住晋江市东石镇的肖燕红却一脸愁容:自从几年前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之后,这个家支离破碎了。她和妹妹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得暂住邻居家。要强的姑娘肖燕红苦撑度日,还考上了厦门大学。又是一年新春到,今年的日子该怎么过?
就在这时,刚刚成立的晋江市慈善总会将一笔扶贫资助款3000元送到了她们手中。“这钱虽然不多,但我们搞慈善的目的就是帮政府资助那些‘低保’中的‘低保’、困难户中的‘困难户’,用民间的力量为社会再加一条保险带。”晋江市民政局副局长、慈善总会秘书长龚子猛告诉记者。
全市机关干部3天内捐资近30万元,帮助115名特困大学生缓解了燃眉之急。但这显然不是治本之计
作为一个县级市,晋江经济比较发达,去年实现GDP123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个亿。但全市仍有4270户“低保”家庭,加上老、残、病、幼等,全市有近20万贫困人口。晋江市政府每年用于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扶贫救灾、助残帮困等社会福利事业的支出达2000多万元,并且这样的支出正迅猛增长。
据晋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陈龙琪介绍:全市各类贫困大中小学生共有3500余人,工委名下的500多名老同志利用各种关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进行扶贫助学、捐资助学、奖教奖学。去年一年共筹款近2000万元。即便如此,2002年夏季开学时,晋江市仍有百余名考入大学的新生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压力。陈龙琪召集全委老同志商量办法,星夜向晋江市委、市政府紧急汇报,当晚晋江市委书记、市长龚清概便批示,在全市机关内发动捐资助学,务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按时入学。全市机关干部3天内便捐资29.8万多元,及时帮助了115名特困大学生缓解了燃眉之急。
这些大学生如愿上学了,但年年都会有贫困生出现,年年都要老同志出面“化缘”?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开始沉思:“如果能在政府实施的保障体制之外,依靠社会力量再建立一道保障体系,我们的社会就又多了一条保险带!”这个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拥护。
“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这就是我们晋江市发展慈善事业的最终目的。”龚子猛向记者介绍说:“今年慈善总会初步安排了四大工程:复明工程,为全市250名老年白内障患者支付80%的手术费用;助行工程,为50名肢残患者每人装配一套高档假肢,另外再赠送40部高档轮椅;解困工程,为20名重病特困户每人补助3.6万元医药费;再有就是助学工程。如果没有慈善总会,这些事不是不能做,但单靠政府扶助,就不知要等到哪一年了。”
慈善总会姓“民”不姓“官”,实行的是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作为全省第一家县级市的慈善机构,从一开始筹备,晋江市委、市政府就有意识地淡化“官方色彩”,让它走入市场,成为民间的一个救助机构。
晋江是著名的侨乡,海外晋江籍华人有数十万。“除了市财政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外,绝大部分都是靠海内外乡亲支持。谁捐款最多,谁就有资格当会长。所以我不是会长。”曾担任慈善总会筹备组组长的龚清概一再向记者强调。“慈善总会的管理也全部由理事会承担,惟一和政府有关系的就是要接受市民政局业务指导和财政日常办公经费,另外市纪委参与其资金监管。”
据龚子猛介绍,总会成立以后设立了独立的会计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总会的财务收支将定期接受审计及登记管理机关的年检,并向捐赠人和社会各界公布审计结果。另外,为了实现慈善基金的保值增值,除每年确保有400万元左右的资金专门用于常年性的“安老、扶幼、助学、济困”慈善所用外,大部分募集来的钱将投入全市公墓园区的建设和市殡仪馆等公益性项目。“我现在就是拿着政府的钱,干民间的活。”龚子猛开玩笑地向记者说道:“只有这样,才能让总会的钱和政府的钱分得清清楚楚,让捐款人看得明明白白。”
为确保社会救助的慈善基金能长流水,不断线,当上会长的许连捷这几天一边带队慰问特困家庭,一边组织其他理事成员实地考察市公墓园和市殡仪馆建设地址和方案。他告诉记者:“这笔钱不是哪个理事成员个人的,所以我们绝不会把它投在谁的个人企业中,也决不会用来投资股市。最终它的投向也必须要经理事办公会才能决定,并公之于众。我们绝不能辜负政府和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慈善总会成立当天就募得7400多万元资金。慈善事业的兴起,为人们树起一面道德之镜
如今的晋江,高楼林立,轿车满街。而在20年前,它只是一个农村小镇。靠党的好政策和敢拼敢闯的精神,晋江经济实现了腾飞。据当地人讲,能够点得上名的身家亿元的“老板”就有50多名,拥有千万、百万资产的民营“老板”更是数不胜数。昨天还是拎锄拿锨的普通农民,今天就可能是个拥有多个企业的老板。身份的骤然转变,自然会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前几年在晋江市,一掷千金、挥金如土的斗富场面并不罕见。
用什么方式教育富裕起来的人们?这样的思索一直缠绕在晋江市的决策者们心中。在去年12月18日,晋江慈善总会举行成立庆典当天,就募得7400多万元慈善资金。“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我们事先的估计。”龚清概一脸严肃地说,“不过我认为慈善总会成立,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几千万元的资金。慈善事业的兴起,为我们晋江群众立起一面道德之镜!”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认捐中捐资80万元。公司总经理李常春向记者坦言:“这几年我和世界许多知名大公司接触,感悟最深的一点就是:企业不应只是赚钱的工具,它更应是这个时代道德风尚的代表。我现在积累下的财富几辈子花不完,做什么呢?古人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老板的只知道玩乐,企业肯定不能在今天这样激烈竞争中生存下去。”
李常春是晋江当代民营企业家的一个缩影。据晋江市慈善总会统计,在7400多万元捐款中,有近70%是来自晋江本地。这里既有像恒安集团、凤竹公司、亲亲股份有限公司、柒牌集团、爱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更有全市上至九旬老翁、下至校园学童一大批普通的晋江市民积极捐款。
爱心,像一股涓涓细流,流淌在晋江……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乡村新事
一年七熟 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刘健
我国传统农区一般是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种植模式,北方更以“夏种玉米冬种麦”为多。而在河南省许昌市,一块耕地最多能达到七熟。农民获益甚多。
长葛市官亭乡辛集村农民马喜林向记者道出好处:“一亩地上一茬小麦,折款560元,麦地里点种了一茬菠菜,折款100多元,一茬西瓜折款1350元,一茬棉花折款1200元,一茬花生折款100多元,再去掉成本,一亩地净落3000多元。而过去一麦一棉花,纯收益只有600多元。”
近年许昌市请来中国农科院和河南农科院的大批专家,在65万亩耕地上因地制宜地推广了“一年一茬小麦、一茬菠菜、一茬西瓜、一茬棉花、一茬西瓜、一茬棉花、一茬花生”等多种间作套种、一年多熟的种植模式,使复种指数由170%提高到260%,在国内同一纬度带处于最高水平,亩纯收益平均提高了1000多元。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人物
昨日凌晨,一代相声泰斗与世长辞——
马三立:惟愿留笑在人间
陈杰 尉迟健平
给无数人带来无数欢笑的相声大师静静地走了。
2月11日凌晨辞世的马三立老人,享年90岁,走过了漫漫80年的艺术生涯,从一个“撂地”糊口的艺人,到让亿万观众喜爱的艺术家,他饱尝了旧中国艺人的苦辣辛酸,也经历了新社会文艺工作者的扬眉吐气,他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人民喜闻乐见的相声艺术……
从来就不是命运的宠儿,更多的人生岁月是在社会的底层,品尝生活的艰辛困苦中熬过的
1927年秋天,马三立抖的平生第一个“包袱”竟是家境的辛酸。那年,马三立住在天津南市“三不管儿”的福安街同善里的大杂院,就读于美国教会创办的汇文中学。同学们一进中学就置办好崭新的校服,而马三立身上穿的是一件拆大改小的旧大褂,袖子上还有两块补丁。先生、同学们笑话他,说没有校服别上学了。父亲马德禄靠说相声糊口,家里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东拼西凑几块钱要给他买校服,马三立抢着对父亲说:“让我去买吧,我会。”于是父亲叮咛又嘱咐:“记住,试好尺寸,买合适了!”等马三立买回校服往身上一试,校服起码大三号,把瘦骨伶仃的他整个包了起来,父亲急了……马三立扬起两只胳膊,如同戏台上老生抖袖,一双小手“终见天日”。他解释说:“我想,冬天套棉袄,明年我再改,还能穿……”父亲叹口气说:“唉,闹了半天,你的‘包袱’使在这儿啦!”
1954年,马三立表演何迟创作的相声《买猴儿》获得了巨大成功,把“马大哈”这一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人们对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人脱口就会蹦出一句“马大哈”来。马三立还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和周总理表演了这段相声,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称赞。
1957年,马三立被打成右派。他满腹委屈,但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1961年3月,马三立终于从天津东郊么六桥乡的一个村子里又调回曲艺团上班。马三立在农村转了一圈回来后更加走红了,他对观众似乎产生了超常的魔力,备受欢迎。
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见观众。没有比能让观众快乐更让他高兴的事
1948年春,马三立来到北平,以马家独有的段子深深打动了观众。《开粥厂》里的“马善人”成了马三立的昵称,许多电台听众纷纷点播“马善人”的节目。
一天,电台里传出了马三立的声音:各位听众,我和花小宝(梅花大鼓艺人)自由恋爱多年,决定正式结为夫妻,如今万事俱备,就是没房,燕尔新婚没房可不行,有合适的房子您给留神寻摸着,房钱别太贵,因为我穷,我这儿提前道谢了!消息一传出,钟爱马三立的老听众、观众纷纷来信祝贺,并为他推荐价格低廉的房子,最后有一家房东极为仗义地表示,您就住,房钱不论怎么涨,也不给您涨。
搬家那天,马三立的搭档张庆森夫妇却住了进来,房东急了,说:“不是您结婚呀,要知是这样,我们就……”马三立连忙施礼,恳切地说:“您就当帮我,他们夫妇从东北来投奔我,我想帮朋友,没别的能耐,就会编相声——把自己也编进去了。”转天,马三立、花小宝在广播中宣布解除婚约,向听众致谢、致歉,恳请谅解,有听众当时打来电话说:“马善人,你这个‘包袱’不小呀,把一座北京城都‘装’进去了”……
马三立把幽默、风趣、仁爱与魅力,慷慨地撒向社会各方。他是一个非常珍惜本色的老人,从不做作。他名气大却从不端架子,不露锋芒,偶尔在机敏、狡黠的微笑中还透出一丝无奈。在他身上,幽默与文静、活泼与平和、敏锐与敦厚交织在一起。
马三立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见观众,能让观众乐了,没有比这能让他更高兴的了。他笑对人生,并把欢笑带给每一位观众。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马三立在他古稀之年又连续推出了一批精彩纷呈的单口笑话,诸如《家传秘方》、《查卫生》等,既幽默又贴近生活,都是他的倾心之作,为几代人所喜爱。
“对别的事都宽松,惟独对相声艺术要求太严”。他留下遗嘱,要求丧事从简……
马三立一生养育了8个子女,作为长子的马志明是目前马家儿女中惟一从事相声艺术的人。在马志明的记忆中,马三立并没给他说过多少“活”,也没有跟他合作过节目。父亲从小就对马志明说:要自己长能耐。但对马志明学过的节目却是常加指点,悉心传授,人物如何刻画得更细腻,“包袱”这样铺、那样抖是不是更好一些,等等。马三立的小儿子马志良说:“父亲对别的事都宽松,惟独对相声艺术要求太严。”老人有一句话常常挂在嘴边:“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
关于马三立自己的名字,他生前曾说:“古书曰:君子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我希望我这一生永远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终其一生,他做到了。生前他留下遗嘱:“过世后,请将我丧事从简办理,我不愿让各级组织再为我费心费神;同时我的朋友、学生和再传弟子也比较多,所以不搞遗体告别,不接受花篮、花圈、挽联,不接受钱物。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人民,而不能给大家添麻烦,给国家浪费钱财。”遵照马三立生前遗嘱和家属愿望,丧事从简办理,并按照回族习惯,遗体已于11日下午安葬。(附图片)
马三立(左)在演出中。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各地新闻点击
淄博
“黄金周”献血七万毫升
本报济南2月11日电 记者何勇报道:春节期间,献血成为山东淄博市民的新时尚。7天假期中,该市有300多人无偿献血7万毫升,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以往同期,由于天气寒冷,街头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普遍减少,血液库存经常供不应求。而今年春节7天内,几乎每天都有近50人到流动采血车献血,就连大年初一也有35人献血。
温州人
十天汇回资金百亿元
本报杭州2月11日电 记者江南报道: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统计显示,从1月20日到30日,外地通过银行汇入温州市的资金高达220.7亿元,除去银行间资金划拨,其余100多亿元是在外的温州人赚回来的。
专家分析说,大量资金流回温州,将会对温州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温州人创造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及温州城乡居民实际收入都要大大超过正常的统计数据。
宁夏
划定贺兰口岩画保护范围
本报银川2月11日电 记者周志忠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划定贺兰山贺兰口岩画的保护范围。贺兰口岩画的西、北、南、东四面将以重点和一般保护范围加以确定:西界为沟口向西延伸1236米至“芦沟”段、北界为沟口外向北1000米、南界为沟口外向南1000米、东界为沟口外向东1500米的山前洪积扇地带。贺兰山贺兰口岩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岩画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台湾
连锁便利店密度居全球榜首
据新华社台北2月11日电 (记者李海堂、卫铁民)根据台湾有关部门公布的一项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10月底,台湾10家主要连锁便利商店营业据点总数达6851家,以人口总数相除,台湾地区连锁便利商店的开店密度,超过流通业最发达的日本,居全球之冠。
长江上游
出现罕见特枯水位
据新华社重庆2月11日电 (蔡敏、石家荣)长江上游连日来出现罕见特枯水位。8日寸滩水位已下降至—0.53米,为1997年以来的最低水位;部分浅区已出现碍航。长江面临断航危险。
今年以来,由于冬季降水少,加上二滩电站蓄水发电,长江上游水位持续下降。据水文部门统计,1月29日至2月5日7天内,长江上游寸滩水位持续下降了1.02米,在川江枯水期水位下降幅度之大、下降速度之快创下有水文记载以来之最。据目前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江上游仍将持续低水位。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瞬间
两任维和警察司令喜相会!
前往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并担任维和警察司令的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警李翔鸣(左),经历一年的艰苦工作,9日载誉归来。李翔鸣在完成东帝汶大选、独立庆典保卫、护送难民返乡等各项任务中表现突出。图为刚返回的李翔鸣(左)与天津公安交管局培养出来的前任维和警察司令李平紧紧握手。
杨毅 陈杰 摄影报道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金台数据
春节“黄金周”哪方获“黄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罗布泊发现被盗墓群
专家疑为古楼兰王陵
本报乌鲁木齐2月11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罗布泊发现被盗墓群。专家初步断定:从规模及葬制来看,墓群极有可能就是100多年来考古学家苦苦寻觅的楼兰王陵。
这一情况是一支目前正在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的探险队发现的。这支探险队由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人员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考古专家宗同昌。
3日,探险队在罗布泊腹地考察时,一辆白色213吉普车突然映入眼帘。探险队员警觉起来。该车见有人,马上开足马力逃遁。探险队员顺着车辙追踪,发现了被盗墓群的现场:几座坟墓已被挖开,棺椁、干尸、精美瓷片遍地都是。
在一座位于佛塔下的大墓里可以看到两个墓室,第一个墓室里有5具棺材,已被盗贼破坏,尸骨满地都是,地上还散落着丝绸碎片。墓室的壁画之精美令人惊叹,但已被破坏。进入第二个墓室,4具彩棺已被劈开,干尸、丝绸碎片扔得满地。
楼兰是公元前后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古国,也是埋在沙漠中的西域36国之一。2000多年前,楼兰突然消失,给后人留下巨大的谜团。100多年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泊探险时,发现了楼兰古城遗址并将之公布于众。从此,掀起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楼兰考古热”。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