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产业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取向
聂卫国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取向。党的十六大充分肯定了农业产业化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
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
农业产业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村和城市的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起来,把第一、二、三产业有效衔接起来,有利于打破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相互分割的格局以及农村务农、城市务工的传统分工体系,通过市场对各种资源重新配置,形成城乡经济有机融合的经济格局。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薄弱环节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关键环节也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围绕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形式。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自给自足为主,以手工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效率低下,靠天吃饭,无生态保护甚至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农业;而现代农业是以科学为基础,以市场交换为主,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效率较高,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目前,我国农业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农业。十六大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了出来,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化是有效的形式和主要的途径,它把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规模化的生产和市场经营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使传统农业产生质的飞跃。
农业产业化是组织农民走向市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时又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要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产品的规模经营、品质提高、加工增值以及品牌打造,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越来越大,我国农业只有尽快实现产业化经营,才能经受住冲击,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并要承担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包括规模经营的效益、加工增值的效益、科技应用和创新的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给广大农民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增收渠道,农民可以分享产业化经营的利益,也可以从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中获取务工收入。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活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
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有新思路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新思路、新方法。
突出重点,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载体和依托力量,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整个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速度、推进质量和推进效果。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要采取“四个一批”的措施。一是扶持壮大一批。首先要把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然后根据本地实际,选择一批投入产出比大、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加以扶持,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通过这些企业,打造本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名牌产品,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脊梁。二是嫁接改造一批。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一定资产的企业,应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引进有资金实力、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引进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三是开放引进一批。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选择优势项目,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四是大力发展一批。按照十六大报告关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吸引有较雄厚资金的城市民营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添新活力。
抓住关键,多渠道筹集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形成多个投资渠道、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投资格局,是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是盘活现有龙头企业的存量资产,充分挖掘其潜力,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二是帮助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三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支持力度。四是大力招商引资,充分利用省(市)外、国外资金。五是把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在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实现扶贫开发的目标。六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部门要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七是组建担保公司,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八是引导国有企业把存量资产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向重点龙头企业倾斜,使这些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迅速做大做强。
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导
农业产业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协调和统筹。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领导,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关系全局的战略性大事来抓。抓规划,做好项目准备。农业产业化之路怎么走,政府要心中有数,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引导农民和龙头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抓协调,搞好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要求搞好区域规划布局和规模经营,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千家万户农民,抓好基地建设,并促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抓服务,切实解决问题。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解决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规范市场秩序,积极为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户排忧解难,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抓扶持,认真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尽快把龙头企业做强,把优势产业做大,努力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抓统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协调农业、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具体服务工作。调动各方面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作者为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
——读《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研究》
张武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蒋昌忠、宋丹娜主编的《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提炼湖北省10个艺术院团改革试点的经验,对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相结合。该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深入探讨了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起点、目标和道路,提出了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等。这些论述不是纯理论演绎,而是与我国艺术院团20多年改革的历程,特别是与湖北省10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院团的改革试点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该书不是就艺术院团而论艺术院团,就文化事业而论文化事业,而是将艺术院团作为我国社会的一个微观组织,放在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整体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加以考察,将艺术院团改革放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因此,该书虽然以“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研究”为题,但作者提出:改革必须是整体的、系统的,与其他系统协调统一的。该书牢牢把握艺术院团改革这一主题,以转型期为基点,既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艺术院团组织管理特点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又对转型后的艺术院团组织管理特点进行了轮廓性的勾画,这就使读者不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院团的发展轨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而且对转型后的艺术院团未来管理模式也有一种宏观的把握。
对策和运作相结合。作者把应用研究同实际运作结合在一起,提出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路径是从计划主导型向市场导向型的渐进变换过程。书中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表演团体内部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分配激励制度、刚性约束制度、艺术生产制度、人员分流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与理论创新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一理论品质是由这一科学体系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时代性、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科学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自身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和本质属性,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的成果。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创新史。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历经百年而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一理论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引领时代潮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真正的科学体系都是具体时代的产物,而不是哪个天才头脑的主观臆造。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恩格斯也认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之所以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现了划时代的伟大变革,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得以实现。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社会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简单化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和发展,预示了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客观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其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与时代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只有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才能依据变化了的情况,推进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列宁所处的历史阶段、时代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固有矛盾的激化,使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上出现了有利于革命的薄弱环节。列宁敏锐地把握了战争与革命这一新的时代主题,提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新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也是紧紧把握时代的变化,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出发,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成功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同样,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时代在发展,理论应当随之发展。因此,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三个重大变化”对我们党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提出了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决定了它必然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否则就会落后于形势,被时代所抛弃。
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才能指导社会实践不断前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理论必须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检验,由实践来修正,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的修改和完善,就是他们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生动范例。他们在不同的时期,随着实践的发展,先后为《宣言》的不同版本写了7篇序言,对其中的一些地方作出了补充、完善甚至修正,指出某些内容“已经过时”,尤其重要的是提出了《宣言》中原理的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著名论断。恩格斯在晚年,针对《宣言》原文中“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命题,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又根据新的考古材料和对古代社会的最新研究,对这一段话作了补充说明,指出“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这个重要的修订和补充,再一次表明他们尊重实践,勇于修正错误,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我们党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克服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影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批判教条主义时,讲了一段十分风趣而又十分精辟的话。他说:“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这个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而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一切从本本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凝固化、停滞化、僵硬化,使之失去创造活力的教条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做到“三个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个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当然也就是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它不承认有“任何最终的东西”和“永恒的真理”,敢于公开地宣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他们的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还在自己理论创立的初期,他们就明确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展新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之中,都在变化之中,不承认“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是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我们必须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到客观世界运动和变化的永恒性。其次,马克思主义把对真理的认识看作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承认所谓的“永恒真理”和“终极真理”,认为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必须不断适应客观世界的变化,而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从这里出发,马克思主义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和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始终坚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克服自身的缺点,纠正自身的错误,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革自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向来拒绝凭空描述未来社会的每个细节。作为现实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结束了关于人类社会的各种乌托邦设计,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一切以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断从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吸取营养,推动自身理论的创新。
归根结底,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在于,它不承认除实践以外还有什么更高的权威,任何理论和学说都必须严格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要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仅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革命学说,而且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体系。它之所以在19世纪中叶产生,除了当时客观的社会历史和时代条件,也离不开吸收当时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作为自己创造思想理论的条件。列宁深刻地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它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学说的直接继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直到生命的晚年还在始终注意跟踪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及未来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且他们还密切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每一个突破性成果,并把这些成果当作推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这个阶级性却不带有任何的宗派性。这是因为作为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胸怀最宽广、眼光最远大,它所谋求的不仅是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因此,无产阶级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阶级,这个阶级性决定了它能不带任何的偏见去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它的学说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作为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第一次全面突破了思想文化中的“地域性思维方式”,开创了一种世界性的思维方式,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世界的整体性,《资本论》阐发了生产的国际性。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面向文化和思想领域的开放。当今时代是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飞速发展,日益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每一领域。面对这种深刻变革,我们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挑战。作为人类社会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广泛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论断和新的理论,不断开拓自身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精神决定了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理论,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同时,这个理论又是建立在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科学阐发无产阶级使命,自觉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理论,是一种把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起来的革命科学。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正是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贫困中看出“能够推翻旧社会的革命的破坏的一面”,从而使“这个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史运动的科学”成为“革命的科学”。
作为科学就必须遵循科学的精神。首先,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无情地嘲讽了那些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从中寻章摘句,用原则来剪裁现实生活,企图从本本中寻求现实生活和斗争的现成答案的种种行为。
其次,既然是科学,它就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就要允许人们去研究它、发展它。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神圣的教义,不允许研究它,更不允许发展它,实际上就是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其三,既然是科学,它就必然要反对一切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迷信和崇拜,它的科学性与一切宗派主义和门户之见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冰炭不容的。马克思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这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确立实践的权威,依据变化了的情况解放思想,开拓前进。
(执笔:黄宏)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解读“执政为民”
姚眉平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那么,应该如何坚持执政为民呢?关键是抓住本质,找到途径。
本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标志。有人说,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是执政不为己。的确,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决定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用来谋取自己或少数人的特殊利益,否则,就丧失了先进性,也就不成其为共产党。但是,不谋私利是对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并不是执政为民的全部要求,执政仅仅靠此是远远不够的。现实中,有一些干部不谋私利却不思进取,甚至尸位素餐,得过且过,久居一地却山河不变,面貌依旧,老百姓根本得不到实惠。这样的干部称不上执政为民。
有人说,执政为民就是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这也不错。执政为民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必须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为群众办事情上。共产党执政之后,如果不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的各种事务,不去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执政为民就无从谈起。但是,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样只是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不是全部要求。仅就那些“自身廉洁却目无群众”的领导干部而言,虽然他们也为群众做了一些事情,却不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职责,而觉得是对群众的恩惠,习惯于以主人自居,在群众面前趾高气扬,专横跋扈。这样的行为也算不上是执政为民。
由此可见:不贪不等于执政为民,不懒也不等于执政为民,执政为民的要求和标准比不贪、不懒要高得多。
认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或者说理解执政为民,首先要搞清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能否正确认识和自觉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其次要搞清楚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和主心骨。但作为执政党,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又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离开了人民,就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背离了人民的利益,这个公仆就会被辞退,这个代表就会被罢免。作为人民的公仆和代表,党的一切执政活动都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执政为民的本质也就一目了然。共产党执政,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体说,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强调的是,共产党执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教育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其实现自身利益的主体角色,团结和带领他们不断实现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共产党执政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大要素,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脱离党的领导的所谓民主,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因为当前妨碍人民当家作主的一大阻力,就是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依法治国,使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从根本上克服违背执政为民要求的现象,真正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