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印巴关系再起风波
本报驻印度记者 张静宇
南亚次大陆风云多变。不久前,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因竞相试射导弹引起的一轮风波尚未平息,2月8日,两国之间新一轮外交争端使双方的紧张关系再度加剧。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当天宣布,巴基斯坦驻印度临时代办吉拉尼和其他4名外交官因“参与资助克什米尔分离运动”,已被要求在48小时内离开印度。此决定宣布后,巴基斯坦在数小时后立即还以颜色,宣布印度驻巴最高使节、高级专员代办苏德希尔·维亚斯及另外4名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限他们在48小时内离开巴基斯坦。
事情的起因是,德里警方在6日夜间组织的一次突袭中,逮捕了克什米尔多党会议组织驻德里代表哈比卜和该组织发言人沙比尔·达尔。据称两人当时刚从巴基斯坦驻印度高级专员公署出来,警方从他们身上搜出了50万印度卢比(47.7印度卢比合1美元)。哈比卜在受审时供认,其中30.7万卢比是吉拉尼托她转交给“多党会议”组织主席贾尼·巴特的。印方据此认定,巴高专署官员从事了与其外交身份不符的活动,但巴方对印方的指控予以断然否认。
“多党会议”是一个由克什米尔多个穆斯林组织组成的松散机构,主张通过印度、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三方谈判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印度政府认为,该组织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一向较为密切,其宗旨是把克什米尔从印度版图中分裂出去。为此,印度方面一直怀疑“多党会议”与境外恐怖势力有联系,在对“越境恐怖主义”保持高度戒备的同时,也将该组织列入了重点监控名单之内。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表示,巴方此举无益让两国保持良好关系。一向对巴持强硬态度的印度人民党也借机要求政府关闭巴高专署。但是此间媒体注意到,印度政府显然并不想把事态扩大。自从印度议会2001年12月遭到恐怖袭击后,印度政府召回了驻巴高级专员(大使)南威哲。几个月后,巴基斯坦应印度的要求也召回了驻印大使杰汗吉尔·卡齐。目前双方驻对方外交机构的人员仅为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分别保留55人。如果现在关闭巴高专署,将两国外交关系再度降格,势必引起两国紧张关系的加剧,无益于印度的国家利益。因此印度副总理阿德瓦尼日前表示,目前政府没有关闭巴驻印外交机构的打算。印度外交部也宣布,驱逐吉拉尼等人的决定仅限于当事者个人,如果巴方准备派出新的人选,印度政府将考虑尽快发给入境签证。
针对前一阶段印巴双方曾经相互发出的核战威胁,有人担心此次新的外交争端有可能使已经十分脆弱的印巴关系雪上加霜,甚至有可能使双方再次走向战争边缘。但是如果就印度政府对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行细致分析便不难发现,扩大事态,触发更大争端,似乎并非其所愿。年初,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曾专门对巴做出善意姿态,显示出印度政府并不希望克什米尔问题长期干扰印度政府致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力的目标,似乎有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将其搁置起来的迹象。据此判断,“驱逐外交官风波”虽然是印巴关系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应防范它进一步损害两国关系。(本报新德里2月9日电 )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推迟宣布“路线图”计划
巴官员表示不满
新华社加沙2月8日电 (记者周轶君)巴勒斯坦地方政府部长埃雷卡特8日对美国再次推迟宣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表示不满,并指出美国的做法将使地区局势“恶化”,导致“政治真空”。埃雷卡特说,美国已正式通知巴民族权力机构,在以色列新内阁组成前不宣布“路线图”计划。埃雷卡特说,这无疑是为以色列当局放手打击巴民族权力机构、继续占领巴勒斯坦土地“开绿灯”。
美国于去年10月提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这一计划要求巴勒斯坦进行重大改革,在安全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要求以军撤出2000年冲突爆发以来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停建犹太人定居点并拆除非法定居点;2003年底建立临时巴勒斯坦国,2005年完成最终地位谈判。
第3版(国际)
专栏:
熊光楷在国际安全政策会议上发言
阐述中国反恐基本政策
新华社慕尼黑2月8日电 (记者戎昌海)正在这里出席第三十九届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会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8日在会上作了题为《当前全球反恐形势及其前景展望》的发言,阐述了中国以新安全观为基础所确立的反恐基本政策。
熊光楷说,当前,恐怖主义已由一般 意义上的非传统威胁上升为“国际公害”。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战略面临的一项新的重大课题。就当前国际反恐形势而言,反恐斗争呈现以下主要特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受到沉重打击后又有回升的新迹象;国际反恐斗争已成为影响世界战略格局演变及大国关系调整的新因素;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上升使传统安全观受到新冲击;国际反恐合作进一步加强并取得新成果。
熊光楷强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是中国政府制定反恐政策、开展国际反恐合作的指导原则。以新安全观为基础,中国确立了反恐的基本政策,即:谴责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要标本兼治,反恐斗争要注重综合治理,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
熊光楷说,作为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之一,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在12项国际反恐怖主义公约中,中国已加入了10项,签署了1项。中国还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分别进行了反恐磋商,并在去年与吉尔吉斯斯坦举行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各部门也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在立法、航空、金融、海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恐怖事件的发生。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愿为保持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普遍繁荣做出积极的努力。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连环剽窃的尴尬
盛京人
在2月5日安理会召开的伊拉克问题会议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发表了洋洋万言的附带图像演示的演讲,指控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要求联合国14日再通过一项授权对伊动武的决议。殊不知,这份举世关注的阐述伊拉克违反安理会1441号决议的重要报告,竟然剽窃了英国官方的有关文件。也许是情急之下,不得已而为之——既想给伊拉克罗织罪名,又苦于证据不足,便只得拼凑。
在安理会伊拉克问题会议前夕,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有关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违反联合国决议的报告。英国政府除了在官方网站上公布这份报告之外,还将它作为官方文件递交给驻纽约联合国总部的代表,并声称文件内容源自“情报资料”,是对有关伊拉克的情报的“信息更新”。对于已经铁了心要对伊动武的华盛顿当局而言,英国弄的这份报告正中下怀,因为又增加了美国对伊开战的把柄。难怪鲍威尔先生见猎心喜,不仅赞扬英国人的文件“非常之好”,而且还将其作为指控伊拉克的证据而大段大段地引用。
其实,英国的这份官方文件也是来路不正。日前,有人控告英国政府关于伊拉克非法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实属剽窃之作。据近日的外电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里防核扩散研究中心的学者马拉什7日对《旧金山纪事报》说,英国政府抄袭并歪曲了他写的有关伊拉克非法发展武器计划的报告,而且英国政府并未提出使用其作品的要求。马拉什对此表示震惊,并就此指控说,英国政府有关文件中的某些段落和他的报告“极其接近”,并且对他的报告中一些地方作了实质性修改,甚至将某些数据进行歪曲和夸大。他曾向英国BBC电台承认,他搜集的有关伊拉克的“军事情报”是从1997年英国的简氏军事读物上抄来的,并将其写入文章发表于去年的《中东国际评论》上。而英国向安理会提交的有关“萨达姆罪状”的19页报告,竟有10页是从马拉什那里“偷”来的!
剽窃丑闻东窗事发,令英国官方颜面扫地。尴尬不已的英国政府不得不出面道歉,但同时坚持认为,这不妨碍英国关于伊拉克问题的“中心思想”。反对布莱尔对伊政策的英国官员因此怨声纷起,指责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遮遮掩掩”,甚至把掺杂使假的大杂烩拿来欺骗和误导舆论,企图让议会和民众都来支持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在当前的国际舞台上,美英两国同声唱和,亦步亦趋。既然美英对于提交安理会的报告都能剽窃,那还有什么不能弄虚作假?人们有理由发问,在历次重大国际事件中,美利坚和大不列颠的达官显贵究竟撒了多少谎?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问题
法德正拟定新解决方案 美征调民用飞机运军需
伊拉克问题据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综合此间收到的消息,伊拉克问题最新动态如下: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8日强调指出,联合国有责任尽一切努力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对伊动武只能是最后选择,而且必须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针对安南的讲话,美国白宫发言人施坦策尔说,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组建“多国联盟”的立场是清楚的。
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8日在巴格达与伊拉克官员举行了首轮会谈。布利克斯在会谈结束后表示,会谈是“建设性的”。巴拉迪则表示,这次会谈是避免美国对伊战争的一次重要机会,但不是最后机会。
法国和德国政府官员8日证实,为避免美国对伊拉克动武,法德两国正在共同拟订一项确保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方案。德国最新一期《明镜》周刊报道说,共同方案的内容包括:联合国派遣一支维和部队在伊拉克驻扎数年且对伊进行实际控制,以确保伊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德国将为这支维和部队提供部分士兵;法国将为联合国武器核查工作提供“幻影4型”侦察机;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人数将增加两倍;伊拉克整个领空将成为“禁飞区”等等。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8日说,国际社会必须做好在必要时动用武力解除伊拉克武装的准备。美国仍希望不必使用武力来达到解除伊拉克武装的目的,但是鉴于伊拉克谋求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际社会在讨论战争风险的同时,也应考虑不采取行动可能带来的风险。他表示,联合国必须表现出必要时对伊采取武力的意愿,否则将会失去信誉。
美国国防部8日决定征调民用飞机向海湾地区运送部队和战备物资,为可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作准备。
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8日发表声明,要求旅居科威特的美国侨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随时都可通过电话和互联网与美国使馆进行联系。同时呼吁在科威特工作的美国公民,凡没有在使馆登记姓名的,立即去使领馆登记,以便于在紧急情况下撤离回国。
土耳其高层领导人8日已同意让美国派遣3.8万名士兵进入土境内,以开辟对伊拉克作战的北线战场。华盛顿方面原要求在土耳其驻军8万人,但土领导人面对公众的强烈反对不得不要求美方减少驻军人数。
据新华社慕尼黑(德国)2月9日电 (记者戎昌海)第三十九届国际安全政策年会9日在此间闭幕。会议期间,德美两国在如何解决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进一步公开化。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发言中认为,伊拉克对整个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对伊施加更大压力。他批评德国、法国和比利时3国反对北约通过向土耳其提供武器装备的决定,认为这种做法是不能原谅的错误。美国参议员麦凯恩还指责德法两国反对美国对伊动武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德国外长菲舍尔对美国“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提出尖锐批评,认为美国提出的对伊动武理由无法令人信服。
第3版(国际)
专栏:聚焦海湾
美伊军事力量一瞥
编者按:新年伊始,随着美国国防部一声令下,一个由1.1万名参加过沙漠作战训练的士兵组成的美陆军整编师开始奔赴海湾地区。这是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军首次在该地区部署一个整编师。一时间,海湾地区形势骤然紧张。此后,海湾上空战云密布。为帮助读者了解相关情况,本报特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专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情况和军事知识。
美军兵力及装备
在2002年年底之前,美军在海湾地区已集结陆、海、空军约60000人,并储备了部分武器。这些兵力主要集结于美军在伊拉克周边建立的军事基地,主要分布在伊拉克北部的土耳其;南部的波斯湾;西南部的以色列;东南部的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联酋和阿曼。海军装备主要包括:2艘航母,其中“星座”号为常规动力航母,“杜鲁门”号为核动力航母;1艘潜艇,伴随“星座”号航母部署;近20艘水面舰艇,分别伴随“星座”号和“杜鲁门”号部署。空军装备主要包括:战斗攻击机170架,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22架,预警机和海上控制机32架,侦察机8架,电子战飞机和反潜巡逻机76架,直升机65架,共约400架。地面作战装备主要包括:已在科威特预置的2个步兵旅的装备(每旅有88辆M1主战坦克、88辆M2步兵战斗车、18门155毫米榴弹炮和16门120毫米迫击炮),第三个旅的装备正在从位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不断运往科威特。另外,在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还有一个海军陆战队的装备。在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各部署有2个“爱国者”导弹连。
为了取得对伊拉克的绝对优势,为实施军事打击做好充分准备,美军在进入2003年之后加大了向海湾地区调兵遣将的力度。继1月初决定向海湾地区增兵1.1万、将总兵力增至11万之后,1月3日,美国国防部下令由4.5万人组成的美国第一海军陆战队远征军从加州出发开赴海湾地区。1月6日,美海军发言人宣布,拥有1000张床位的美国海军医院船“舒适”号已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港出发前往海湾地区,准备在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后接治伤员。配备有一个中队海军“超级大黄蜂”战斗轰炸机的“林肯”号航母已抵达阿拉伯海。“洛杉矶级”攻击潜艇“奇威斯特”号也已赶赴海湾。
此外有消息说,美海军核动力航母“罗斯福”号和“小鹰”号航母也将前往海湾地区执行任务。此外,一支载有4000名水兵及海军陆战队员的船队也按计划从美国的圣迭戈出发开往海湾地区。美陆军官员透露,美国陆军已经征召1万多名预备役人员和国民警卫队员,随时准备开往海湾地区。1月10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签署命令,向海湾地区增派近3.5万人的美军士兵。这些军队将在2月陆续开赴海湾地区,其中包括两支分别由7000名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两栖作战特遣队。另外,一批B—1轰炸机和战斗机飞行员也将从北卡罗来纳州和南达科他州的军事基地派往海湾地区。这是自2002年12月美国国防部下令向海湾地区增兵以来派遣部队最多的一次。1月11日,拉姆斯菲尔德又签署命令,下令向海湾地区再增派2.7万名美军士兵,这是他在短短24小时之内第二次下令向海湾地区增兵。美国国防部官员说,到2月下旬,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官兵将超过15万人,其中地面部队大约10万人。与此同时,驻扎在德国西南部莱法州施潘达勒姆空军基地的200名美空军第52战斗机联队的官兵于1月12日上午启程前往海湾地区,成为驻欧美军中首支被调往海湾地区的部队。1月17日,美国国防部再次下令派遣7艘军舰和万名士兵前往海湾,执行战备任务。
伊军兵力及装备
伊拉克有现役部队约38.9万人,其中陆军约35万人,编有6个军部、19个装甲师、8个共和国卫队师、10个特种作战旅、总统卫队及特种保安部队。主要装备有T—72、T—69等各型坦克约2600辆,装甲步战车约1200辆,装甲人员输送车1800辆,牵引炮1900门,自行火炮200门,多管火箭炮200门,直升机164架(武装直升机62架)。海军约2000人,巡逻艇6艘,其他舰艇8艘。空军约2万多人,装备有米格—27、苏—25等对地攻击战斗机约130架,战斗机约180架,还拥有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和空地导弹等先进武器。防空军1.7万人,装备有高炮3000门,地空导弹850具。另外还有65万号称人民军的预备役部队,以及24000多人的准军事部队——边防部队和保安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谢蒲、韩庆贵、李智舜供稿)
第3版(国际)
专栏:
另一个包围圈
·朱根华·
第3版(国际)
专栏:
二月八日,美军战斗机从土耳其南部的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频繁起降。该基地有可能成为美军从北部进攻伊拉克的主要基地之一。目前基地驻扎有约四千名美国军事人员和约一百架军用飞机。新华社记者 刘宇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2月7日,两名参观者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南的阿米里亚防空洞旧址观看部分死难者的照片。1991年2月13日,该防空洞在海湾战争中遭到美军轰炸,造成408人死亡,其中绝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新华社记者 龚兵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韩要求美无条件与朝对话
新华社汉城2月9日电 (记者高浩荣)刚刚结束对美国、日本访问的韩国当选总统卢武铉的特使郑大哲9日在返回汉城后对韩国新闻媒体说,韩国要求美国尽快无条件地与朝鲜进行直接对话,以解决朝鲜核问题。
郑大哲还说,朝鲜核问题是一个紧迫的问题,美国不应该附加前提条件,而应该一揽子和灵活地进行美朝直接对话。他指出,朝鲜核问题是关系韩国国民生死存亡的问题,韩国应该在解决这一问题中发挥能动、积极的作用。
以韩国新千年民主党最高委员郑大哲为团长的高级代表团作为当选总统卢武铉的特使,于2日至9日访问了美国和日本。据此间媒体报道,代表团在访美期间通过美国副总统切尼转交了卢武铉致美国总统布什的亲笔信,并在会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时阐明了卢武铉对朝鲜核问题和韩美关系的立场。代表团在拜会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时表示,韩日应该加强合作,以求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
第3版(国际)
专栏:
塞黑国际法主体本质未变
本报贝尔格莱德2月9日电 记者刘志海报道:据南通社消息,塞尔维亚和黑山驻联合国大使沙霍维奇7日发表谈话说,塞黑除了名称改变外,其国际法主体本质没有任何变化,因此所有国际组织文件,包括联合国关于科索沃问题的1244号决议,均适用于塞黑。他表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名为“塞黑”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引起了一些技术问题。
第3版(国际)
专栏:
为防范恐怖袭击 美各地加强警戒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8日电 (记者胡晓明、谭新木)布什政府7日提高恐怖威胁警告级别后,美国各地普遍加强了安全警戒,机场、边境、地铁等处都采取了一些额外的安全措施,以防恐怖分子发动袭击。
在首都华盛顿,处理突发事件的紧急指挥中心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医疗救护人员也接到了准备应付生化和放射性武器袭击的警报。航空当局宣布在华盛顿上空加强飞行管制,将特别安全区从原来的25公里扩大到49公里。按照新规定,所有飞机进入这一区域前必须申报飞行计划,飞行在5400米以下飞机的飞行员还须随时与地面控制台保持双向联络。
美安全官员说,提高恐怖威胁警告级别的决定是“根据具体的情报”作出的。从9日开始的5天是世界穆斯林前往麦加朝圣的日子,他们担心“基地”组织会利用这一时机出击,尤其是发动生物、化学和放射性武器袭击。另外,最近有数名恐怖嫌疑分子在英国、德国等地落网,美国政府担心他们与潜伏在美国的恐怖分子有关联。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