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家乡布袋戏
黄传会
不顾路途遥遥,春节前,又回浙江苍南老家过年。
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便有布袋戏班(其实就是一人)在镇上搭起小戏台。日头落山,天色一暗,借着一盏汽灯,开场锣鼓敲罢,文官武将、才子佳人,粉墨登场。大人们看得如痴如醉,孩童们看得心花怒放。
此后,我投身军旅,三十余年,便再也没看过布袋戏。布袋戏却像是故乡的一种咸橄榄,甜中微咸,令人回味无穷。
布袋戏,亦称单档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但仅流传于浙江苍南、平阳两县。布袋戏全凭艺人双手的五指操纵木偶,来塑造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艺术形象。其行头简单,木偶、道具、戏台、乐器全部加在一起,一担便可挑上。每到一地演出,艺人将折叠的组合戏台打开,架在一张方桌之上。戏台两侧红色柱子上,刻有诸如“方寸之中行万里,一人手上演百官”的楹联。中间隔以镂空雕花的木板屏风,以便艺人窥视自己的操纵表演。屏风左右挂着一尺宽的“出将”、“入相”两门帘,为戏中人物登台、下场之门。戏一开演,艺人用手指顶住木偶演戏,以脚踩动木架上的配件击打大锣、小锣、镲等乐器,嘴里或说、或唱,手、脚、嘴并用,热闹非常。
文联主席来了电话,说是晚上请我看布袋戏。
天刚擦黑,我们一行人出了县城。车行六七里地,摆渡过了一条小河,到了一个叫过港的小村子。早已得悉消息的村民们,将戏台子围得密密匝匝。这时候,主人才悄悄告诉我,为了满足我的夙愿,他作了精心的安排,专门请了三个布袋戏艺人合台演出。
开场锣鼓敲响了,第一出戏是常演剧目《被赌害》,劝人不要赌博,故事情节简洁明了,对白诙谐通俗,唱腔极富感染力。
这是真正的民间艺术,艺人与观众距离近在咫尺。剧中的对白、唱腔均用闽南话的方言俚语。你琢磨琢磨,普通话的“心里”与闽南方言的“心肝头”,普通话的“心跳”与闽南话的“心肝头别别跳”,对于讲闽南话的观众来说,那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对我这么个久居京城的苍南游子来说,听这纯正的母语,真是一种享受啊!
第二出戏是传统剧目《武松打虎》。艺人单手操纵的武松能穿衣、脱衣、舞棍,还能翻跟斗;而那只老虎,时而扑腾飞跃,时而闪身甩尾。几个回合下来,武松的勇猛英姿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出戏是根据京剧改编的《徐策跑城》,小舞台上的徐策,手捋长须,抖动头盔,还撩起衣袍,蹒跚徐行,令人拍案叫绝。
三十年来,我观赏过数不胜数的戏曲艺术,然而今天,我被故乡这种“土”得掉渣却又独具魅力的民间戏曲艺术所折服。我纳闷,布袋戏为什么不去国外参加世界艺术博览会?
感谢刘传代、黄朱黄、吴明月三位艺人的精彩表演。三位从乡间走来的艺术家,身怀绝技,却像农民般朴实。年已半百的吴明月,二十岁便开始跟父亲学艺。他说,布袋戏对艺人的要求很高,不仅手脚要灵巧、嗓音要好,人还得聪明活跃。一个布袋戏艺人,起码要学三五年,才敢搭台演出。现在全县布袋戏艺人不足十个,且都是中老年。再这样下去,不用多少年,这门艺术怕就要绝种了!
故乡的父老乡亲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饭是一定要吃的,酒也是一定要喝的。我建议以后招待客人,不妨再问一句:您看布袋戏吗?我相信请外地客人看一场布袋戏,那绝对要比吃生猛海鲜强。布袋戏一定能成为苍南的一道“特色菜”。
希望下次再回故乡,能听到这样的问语:您看布袋戏吗?
第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年画
洪忠佩
我还依稀记得,相传古时有一种称之为“年”的怪兽,在冬去春来的某一段时日常常扰乱乡民,乡民无法,只好用燃放鞭炮进行驱赶,在噼噼啪啪声中,也就相安无事了,先人并把这段时日称之为过年。这个传统的节日——春节,沿袭至今。
春节时贴年画,我说不清具体的来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与春联一样——喜庆、吉兆。
在我最早有关年画的记忆里,是一张“五谷丰登”的年画,画面上头扎头巾的农人簇拥着一筐麦穗,筐上贴着一个“丰”字,筐中的麦穗金黄、饱满。古有“望梅止渴”之说,但在那个充满饥饿的年月里,我时常望着“五谷丰登”的年画,肚中还是咕咕直叫。那时的年画很少,除了“五谷丰登”之外,也只有工人炼钢炼铁的,解放军守卫边疆的,工、农、商、学、兵手举语录的。当时的年画,虽然只有三五分钱一张,但能买上一两张贴在堂前的,便可以算是殷实人家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年画就有了一些变化。譬如:可爱的少年坐在红鲤鱼上的“年年有余(鱼)”,脚踩风火轮的“哪吒闹海”及剧照似的“天仙配”、“西厢记”、“五女拜寿”等等。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对年画上的人物画十分痴迷,常常偷偷地描摹,用铅笔画画不过瘾,就用“锅黑”、炭灰和水当墨,采一种不知名的草籽捣烂当红颜料。颜料解决了,纸张却成了难题,铅笔描摹,一张小纸头便可,用上了“颜料”,纸小了无法下笔。我曾用母亲买盐找下的几分零钱买过白纸,画了几张之后,也就不敢奢想了。之后,只能不了了之。
我不想去忆起那段往事,但它在生活中真实地存在过,就像创伤愈合了疤还在。
许是少年的情结,我对年画情有独钟。这些年,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下乡采访,一有机会我都不忘去农家堂前看看,尽管一些年画是崭新的,一些年画是传统的,却从中可以看出乡村一些观念与习俗的变迁。传统的年画有“松鹤延年”、“福禄寿图”,有“迎春纳福”、“招财进宝”的童男童女,有墨竹、花卉;现代的有高楼林立的城市风景、波涛滚滚的大海风光,有雪域高原、草原牧羊,有名车、宠物,有唇红齿白、黑发飘逸的靓女,也有百元一沓的大钞……年画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应是一段时期文化时尚的综合反映,政治的、经济的、民俗的,像季风,曾经或正在吹拂着。透过年画丰富的色彩,我努力读出其中的故事与风情,寻找年画与乡村的和谐。
乡人对年画的迷醉,也像对土地一样。挨近年关,我曾见一位上了年纪的菜农,在镇上卖完一担鲜嫩的蔬菜,就去年画摊前挑年画,面对画面各异、色彩斑斓的年画,他选得很仔细,那认真的样子,俨如是在精选来年耕作的种子或苗木。他把年画选好、卷起,放入菜篮中,脸上的神情充满着满足。望着菜农远去的身影,我记忆中不同年份的年画以及不同岁数的乡人的影像,交替着,变幻着。我想,不管是何年何月,年画中的故事与意象,让乡人找到了一种精神的慰藉——如阳光般照耀着、温暖着。
走了月亮,来了太阳。日子一天天流逝,年一年年过着。或许是年画的喜庆与吉兆,抑或年画中蕴含着人们的某种企盼,农人、农村,以及那一茬又一茬生长庄稼的土地,都不易衰老。
(年画选自大象出版社出版的珍藏本《朱仙镇木版年画》)
第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多味斋
扯不断的年糕情
宫泉激
进了腊月门,最早出年味的就是村里的碾坊。因为家家都忙着占碾“卡”年糕。推碾的,等碾的,看光景的。人真多。
“卡”糕实际上是做年糕的第一道工序——轧糕面。糕面是用我们胶东的粟子轧成大黄米(糯米),再把大黄米放在笸箩里用一点儿水洇好,摊在碾子上轧。轧一阵用细箩把成了粉的箩下,粗的再轧、再箩。轧一次糕面子(约十来斤糯米)往往要用半天工夫。推碾子、筛糠、箩面,费工费事,把小脚的母亲累得腰酸背痛。晚上,我常常用稚嫩的小手给她揉揉腰、捶捶背,宽慰她那慈爱的心。
母亲是做年糕的高手。街坊的婶子大妈常要向她请教。其实,做年糕的工序也不见得那么复杂。我看到母亲把轧好的糕面子拿回家之后,拣风和日丽的天气摊在笸箩里晒几个日头。据说晒得越干做成糕越粘、越筋道。临年根,母亲就开始蒸糕。她先把糕面子放在盆里和水搅匀,滋润透了,倒在早已浸透铺在锅里的糕席上摊匀,并同锅边有一定的距离,使蒸气通透。不然,就会把糕蒸“死”。
蒸年糕烧火也有讲究。母亲总是先旺火烧开锅,再一把草一把草细细地填到灶里慢慢烧。最后,把灶火灭了,再用烧火棍摊一摊灶里的火灰烘着锅底,憋一下锅,就算行了。
年糕蒸熟了。一掀锅盖,热腾腾的蒸气带着新糕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屋子。锅里原来那嫩黄的生糕面成了老黄色的年糕。这时,母亲手蘸着凉水,把滚烫的糕抹出平整光亮的面,这叫“平糕”。平过之后,便趁热插上一个个洗净的红枣,待凉了、硬了,切成匀称的糕块。整整齐齐的糕块可以随时蒸着吃,可作礼品送人,也可以作过年摆供的祭品。我们家,蒸熟的年糕未供祭或大人没尝,小孩子是不能吃的。母亲却常常在“平糕”时特意沾点在手上让我啃着吃。这时,她便戏谑地说:“又勾一条馋虫!”
年糕有若干种吃法。最普通的吃法是把大盘蒸透的年糕撒上红糖或浇上蜂蜜,搅一搅,一家人围在一起用筷子夹着吃。粘稠而筋道的年糕被扯出长长的“丝”,这一头到了口边,那一头还在盘子里。吃到热闹处,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热闹极了。年糕也可做成各种样式放在油里炸糕饼,还可以和上面搅上糖切成条状做“琵琶梗”或其它小食品。可以当饭,也可以下酒。那些年春节,我过完假期返城的时候,母亲总是装些年糕和用糕做成的食品让我带着。她边装边说:“拿着出去,一要你进步,步步登高(糕)嘛。二呢,用糕粘住你,省得忘了这个旧家。”
年糕,每每引起我对母亲的无尽思念。
第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大地
难忘官兵情
向贤彪
我在部队的第一个春节是在新兵连过的。除夕那天,我们新训时那个叫做猴子沟的地方突然下起了大雪,连里通知除抽少数人帮厨和打扫卫生外,剩下的继续在操场搞训练,“冬练三九”嘛!当时担任连部通信员的我被抽去帮厨。我刚到伙房,就看到几个老兵班长从外面抬了一头猪进来,说是附近老兵连送的。于是,大家忙着烧水,准备杀猪。当水烧好后,刚才还牛皮哄哄的几个老兵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敢执刀上前。正在这时,连长走了进来,当他知道大家都没有杀过猪时,便围上围裙,从一老兵手里拿过杀猪刀,边指挥大家把猪抬上凳子,边执刀杀猪。谁知连长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把那头大肥猪杀死,大家看连长手上、脸上都溅满了血污。
除夕会餐前,炊事班长把我叫到伙房,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咱连长最辛苦,近来又黑又瘦,我寻思为他进进补。你看,我把猪心留下了。”我想起前几次伙房给连长多打了一点菜,就被他“剋”过,便说:“这事恐怕不成,要送你去送,我怕挨剋。”正说着,连长走了进来,问明情况后,对炊事班长说:“你看你都老兵了,还不如新兵的觉悟高。”说罢,连长给炊事班长交待了一个任务:一头猪就一个猪心、一个猪肚、一个猪肝,按人头切成片,会餐时全连每人吃上两片。在一次学习讨论时,我对大家讲了这件事,连长接过话题,说他入伍时碰到的一件事,竟然如出一辙!
还有一件事也使我终生难忘。那是我刚从连队调到团政治处当干事,正赶上快过年了,地方政府送来不少的慰问品。按团首长的指示,慰问的食品和烟酒平均分成若干份,不管是机关还是基层,每个单位都摊上一份。分完后还剩下两条香烟,有人建议给团长留着。大家都知道团长是“老烟枪”,当时买烟得凭“计划”,春节团长家客人也多。于是,大家推举我去送烟。当我把烟送到团长家里时,还没等我开口,团长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在抗美援朝时,祖国各地送了许多慰问品到前线,当时志愿军总部作出一项硬性规定,所有慰问品各级都不准克扣和截留,一律分发到前线官兵手中。彭总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首长日夜操劳,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在一次分发慰问品时,便给彭总留下了几包奶粉,想让他补补身子。事后,当事人被彭总狠狠剋了一顿,还差点调离机关。讲完这个故事后,团长说:“你看这烟怎么处理啊?”面对团长那严肃认真的态度,我还能再说什么呢?
第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茶楼
情寄贺年卡
寇兴耀
我国自古有拜年习俗。大年初一至十五,人们拜长辈后,还要给亲朋、邻里、同事拜年。对至亲者、德高望重者亲自登门入堂道贺新喜;交情泛泛者可差仆人送去名刺,也就是名片,称“投刺”,表示已来拜过,也兴送红帖子,上书“某某拜贺”字样。旧时称后一种形式的贺年为“飞帖”。不少人家粘红纸袋子于门上,以便接收拜年的帖子,上书“接福”或“代僮”二字,这样宾主不用见面便完成拜年礼节,既省事又不失礼仪。接帖子多者自然脸面有光。
现代社会,时兴用明信片拜年。卡片上印着精美的图案,留有空白供人书写情思、表达祝福。也有印好新年贺词的,或正儿八经公文式样,或亲密无间诙谐有趣,或公开内容人人可用,或暧昧得只有两人能品出滋味,或辞藻华丽引诗摘文,或朴素清雅直掏心,因人因情而异,各类情况均可应付。
近些年我是常寄常送贺年卡的。结识了多年的好友,平时各自忙于生计很少见面,寄张贺年卡表明挂念之情;志同道合、爱好一致的朋友虽常见面,寄一张别致的贺年卡也会平添意外之趣;天天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科室上班的同事收到一句新年祝语,也能增加友谊,活跃气氛。
我自小痴迷金石书画,总觉得街上卖的贺年卡过于雷同,体现不出自己独特的意趣。于是,扬己之长,自制贺年卡。
每年我先精心构思刻制一方肖形印,猴年刻轻舒猿臂抱一大寿桃的灵猴,桃上篆“壬申吉祥”四字;猪年制坐在粮仓里的小胖猪,肚兜兜上嵌着大大的“福”字;蛇年将那翘首的柔韧躯体绕成“2002”字样,全没了冰凉凶毒的狠劲儿。然后,再凿一方吉语篆刻,马年配“马到成功”,牛年配“和气生财”,蘸了深红色的印泥,端端正正地钤在淡红色的名片纸上,题好上下款,一方贺卡便做成了。
先是只赠本部室的同事、爱好书画的朋友,或回赠常寄来贺年卡的文友。有人压在玻璃板下,那一抹淡红、二方朱印、三四句祝辞便散发出缕缕情丝,勾住了目击者的眼神儿,于是常有人找上门笑问:你跟老兄不美么?怎么给他送不给我送?我笑了戏答:美!美!咱和他并列第一美。只要不嫌瞎(次),咱送个更美的。你想,他人喜欢你的手艺,直言相讨,让赠送者自豪,获赠者满足,笑口对笑颜,不是美上加美吗?于是美的范围越来越大。市糖酒公司一位朋友的同事竟掂了两瓶好酒来换贺卡,又让我更加臭美。去年,一盒整百张贺年卡竟能派发罄尽,盖印盖得手腕酸了两天。
眨眼间,马去羊来,一轮十二生肖均担当过我的拜年大使。怎样再出新意?
2002年金秋,我约两位爱好摄影、写作的朋友骑着摩托车,痛痛快快走了趟长江三峡,闯了闯神农架,游目骋怀,享受了“奇从险处生,快自艰余获”的乐趣,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听说邮局现在可以印制个性化明信片,于是挑了两幅出游照片,选了两幅自己的山水画新作,设计好版式,去印了一些带资明信片,兴冲冲地填好送往邮局。算是特殊经历特殊纪念吧!窃喜着也给自己寄了一张。
有人说得极是,如无诚心,其实那几毛钱邮费都不用去花。我倒觉得,在辞旧迎新之时,用明信片,或打个电话,甚或在心里默默祝愿,为亲朋、同事们真诚送去祝福,自己也会收获快乐。这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似乎一个道理。朋友的小孩出国留学,我给朋友写:“在家的和睦幸福,远游的平安进步”;朋友嗜酒难戒,我赠言:“天天有美酒,次次别过量”;给同去三峡的游友题“去岁结伴南下,今年高歌北游——一路顺风”;善意调侃常在一块儿互开玩笑的老同事:“挺起胸膛做丈夫,从此不患气管炎”;给新成家的男同事提个醒儿:“要想快乐,妇唱夫随”……写着这些因人而异、切合各人特点的祝语,浮想联翩,朋友小孩脆声称呼“叔叔”的情景会甜在心头,老朋友毫无隔阂的情谊会老酒样温暖心田,新同事阳光灿烂的笑容会映亮心房……在这些美好回忆、感受汹涌而来时,生活中的所有龃龉、不快都会荡然无存、不值一提。诚心诚意祝福自己的每一位亲朋、同事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哟!
我想,人们可以借助明信片这类载体,向爱我者及我爱者祝福,向天下所有人道一声:祝你平安!
第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新春
柳永建在故乡温情的守候中新春如期而至——淡妆浓抹笑出诱人的灿烂一声祝福带来一年的平安一句问候织就迷人的风景风从梦的红润中苏醒打开青春的记忆牵念的目光追逐着花开的日子真诚的呼唤已渗透于生命的始末鞭炮声里我淡忘了昨夜扯下的一茎白发又一首清新的小诗悄然从心底诞生
第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羊年吉羊
黄苗子
古甲骨文和金文吉祥的“祥”都写作“羊”(见图),汉元嘉刀铭:“大吉羊”,《博古图》中的汉十二辰鉴:“群除不羊”,直到汉朝,“羊”、“祥”都通用。在殷代甲骨文中吉祥的“祥”是一个羊头,两角,头作三角形,有两目。铜器铭文有的两角下作黑三角,有的三角上加一横。以后才变成接近楷书的“羊”,但仍突出两角。总之古人祭天、祭祖宗都用羊,祭祀是祈求吉祥的事,于是提起羊字,大家就觉得吉祥,其后在羊边加“示”(即“祀”)以区别羊只与吉祥这两个意思。但是“羊”是“祥”字的前身,那是肯定的,逢到十二生肖中的羊年,大家都特别喜欢。
《说文》解释吉祥的“祥”字,分两个意义,一是有福,二是善(美好、慈善)。一般的说,有福的人,多是善人。所以说“作善降之百祥”。
羊纯善,温柔可爱,合群,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动物之一。羊肉从来就被古人认为最美味的食物之一。古人形容鲜美,就用“鱼”和“羊”合起来造成“鲜”字。
羊和神仙往往有关系。《列仙传》说黄初平牧羊山中,遇道士引至石室论道,他哥哥找到他,问羊何在,黄初平说在山东面,哥哥说他从山东面来,却不见羊。兄弟俩去看,只是一堆白石头,黄初平叱叫一声,石头全都变成羊了。哥哥才知道黄初平已得道成仙。广州旧称“羊城”,《寰宇记》说:“初有五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而至,今呼五羊”。希腊神话中,半羊半人的吹笛神,就是司艺术之神。
古人以牧羊为和平的象征,吉祥的象征,美好与富裕的象征。(附图片)
(上图为商周金文中的“羊”字,右图为甲骨文中的“羊”字。)
第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三阳开泰(剪纸)
黄邦武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