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达到新高度 取得新成效
丽江:文化扮靓玉壁金川
本报记者 张帆 宣宇才
丽江,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滇西古城。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的丽江强烈地意识到,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丽江极为重要的发展资本。近两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丽江市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了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先进文化的步伐。2002年,丽江文化产业的产值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年均3000多万元增加到近2亿元,文化产业的税收已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10%左右,文化扮靓了玉壁金川。
文化产业:打造新观念,创造新体制
丽江有丰厚的文化资源,近几年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其展现出广阔的产业化前景。但市场机遇如何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怎样从传统的以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逐步转变为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文化产业具有自身发展的活力?丽江的文化工作者迈出了艰辛的探索步伐。市委宣传部部长张红萍介绍说,丽江市曾投资40万元创作出一台舞剧《蓝月亮》,在省里文艺调演拿了奖,但比赛一完,演出也就结束了,从未进行过一次商业演出。60人的丽江民族歌舞团,靠财政发工资,每年政府为此投入80多万元。这种状况是做不到可持续发展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产业属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绝大部分要靠市场才能转变成群众的消费,才能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在此是密切相连的。因此,作为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我们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观念转变和体制创新上。”丽江市委书记欧阳坚对记者说。
去年初,丽江文化产业进行新一轮改革,把国有文化单位分为公益性、部分公益和经营性、纯经营性三种类型。让经营性的单位向企业转变,改造和组建成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对后两类企业,将经营性的职能剥离转变为企业,公益部分仍由财政支持,但财政资金只用于做事,不再养人、养单位。丽江还把参与改革的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保。
过去一年只排演一两个节目的丽江民族歌舞团去年3月进行了体制改革,与深圳能量公司合作创作《丽水金沙》。演员颜丽姝说:“过去谁上,团长、导演说了算,现在观众的需求介入了,谁的状态好谁上。”这个团一年来演出400场,收入超过1000万元,政府不仅不再掏钱养人养戏,还从中获得税费60多万元。
《丽水金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准得到了中外观众的认可。在这方面,还有发掘唐宋古音的“纳西古乐会”和演绎纳西宗教乐舞的“东巴宫”,这两项演出年收入分别达538万元和388万元,演出者的足迹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使丽江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开始呈现繁荣局面。2002年底,全市有文化经营机构1400个,从业人员5000多人。国有文化系统的图书发行、电影行业已全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玉水寨、洛克博物馆、东巴万神园等一批民营企业,通过文化与旅游的交融,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文化事业:在改革中与文化产业共同繁荣
“经营性文化单位走向市场,减轻了养人养戏的负担,使我们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最该管住、办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事业同时也要在改革中寻求发展,使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欧阳坚说。
近年来,丽江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东巴文化博物馆、宁蒗民族博物馆、华坪文化活动中心、丽江电影城、云岭剧场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工程,群众文化活动有了载体和依托,文化事业有了可靠的物质保障。丽江同时还增强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建设,到2002年底,全市共有文化馆、站67个,图书馆5个,藏书36万册。此外,丽江还完成了6个民族文化保护区和19个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规划。
“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是大旅行家徐霞客对丽江木氏土司所居木府的赞誉。木府曾数次毁于战火和地震,为重建纳西族最重要的文化古迹,丽江市向世界银行和国内工商银行贷款5860万元,2000年5月木府重建后开院。
在政府的帮助下,木府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12名专职人员从事纳西族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其成果不断充实木府的文化内涵。30名免费讲解员的讲解成为木府的“活广告”。近3年来,木府的总收入达2300万元,6年还清贷款不再是“神话”!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去年游览木府后表示,木府项目的成功增强了世界银行投资中国文化项目的信心。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由北京大学、云南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参与的大型文化工程,其拍摄和制作者是只有20来人的丽江电视台。丽江台从拍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的VCD起步,争取韩国政府贷款,改善了设备;通过与国内外著名高校联合,陆续推出丽江古城、摩梭人等电视专题。转制后的电视台每年仅需财政拨款5%,其余都来自市场。
“丽江模式”:破解保护与开发的两难
今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旅游业一度萧条,丽江却办成了两件大事。一是一期投资5000万元,实施古城的给排水和污水管网工程;二是古城管理公司出资200万元,支付古城房租,请纳西族知名文人、学者、手工业者在古城开馆授艺,形成26户纳西文化传播点。还将77户带有现代商业气息的商家迁出古城,恢复古城的文化风貌。
丽江人深知,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是丽江发展不竭的动力。过度的开发和无限制的利用会使宝贵的资源消耗殆尽。东巴博物馆馆长李锡颇说,没有对传统文化有组织的传承和保护,只是一味开发利用,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的庸俗化、低级化以至于消亡。可喜的是随着产业的壮大,丽江已有能力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进行投入,初步形成了保护、利用、开发的良性循环。
李锡颇自豪的是,过去拮据的东巴博物馆已有能力对国家级重点文物白沙壁画进行修缮。博物馆出资创办的东巴文化学校已开办了10期培训班,培养出350多名东巴文化的传承骨干,成为丽江纳西文化研究和保护重要基地之一。
在黄山小学,35名四年级纳西小学生正在老师的示范下练习东巴乐舞。文化学者郭大烈、黄琳娜夫妇退休后回到故乡,以黄山小学为基地,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授和教育。夫妇俩用积蓄和稿酬35万元创办东巴文化传习院,他们自编教材,设计教具,从东巴文、东巴舞、东巴画的基础教起,激发孩子们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
丽江文化保护和传承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在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上,丽江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的经验被中外专家誉为“丽江模式”。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在考察北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时指出
各级政府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秦杰)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午来到北京市地坛医院,看望正在这里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辛勤工作的医护人员,向所有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贡献的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表示亲切的慰问。
上午10时30分,阳光融融,给严冬的北京带来一片暖意。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陪同下,来到北京市地坛医院。这所医院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艾滋病药物研究资格的国家级临床基地,至今已诊治600余例艾滋病患者。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温家宝胸佩象征着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来到地坛医院的“红丝带之家”,与3名因输血感染的患者一一握手,并肩坐在一起攀谈起来。他关切地询问患者的治疗康复、家庭生活和子女就学情况。当得知他们得到社会关爱,病情正在好转时,温家宝十分高兴。他说,艾滋病是可防可治的,要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全社会都在关爱你们。温家宝叮嘱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好医疗、护理、健康宣传和法律援助等人文关怀,共同营造出全社会抗击病魔、关爱患者的良好氛围。
温家宝说,艾滋病的流行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防治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也呈现上升趋势。卫生部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将联合发布《中国艾滋病联合评估报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把艾滋病防治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1998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血站建设。加强对艾滋病病人的救治和救助,为重点地区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在全国建立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取抗病毒治疗、人文关怀、生活救助等综合防治措施。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反对社会歧视。
温家宝强调,各级政府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第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广大群众正确对待艾滋病,重视防治工作。第二,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准确报告疫情,加强疫情监测监控。第三,继续加大投入,实行免费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免费匿名检测,免费实施母婴阻断,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第四,加强国际合作,以负责任和更加开放的态度,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探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对策。
温家宝最后说,广大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救治和关怀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赢得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爱戴,要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艾滋病防治作出新的贡献。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保护世界,保护人类,保护自己。
第1版(要闻)
专栏:
贾庆林会见孟加拉国总统并与议长会谈
本报达卡12月1日电 记者马剑报道:正在孟加拉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日在达卡会见了孟加拉国总统艾哈迈德,并与孟加拉国议长西卡尔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国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友好交谈。
贾庆林在会见艾哈迈德时说,中孟是亲密友好的近邻,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深入人心,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是两国关系的显著特点。中孟友谊是两国历届领导人长期关怀培育的结果,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应该世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贾庆林说,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将得到全面深入的发展,这也将推动中孟关系的发展。我们愿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与孟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艾哈迈德表示,孟中两国永远是好朋友。孟方为有中国这样一个好邻居、好朋友感到自豪。长期以来,中国向孟加拉国提供了大量援助,对孟加拉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孟中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艾哈迈德希望两国高层互访的势头保持下去。
艾哈迈德说,孟中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与协调,双方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看法是一致的,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孟中两国的共同目标。
会见结束后,艾哈迈德设宴款待贾庆林一行。
在与西卡尔会谈时,贾庆林积极评价中孟友好关系。他说,中孟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稳步健康发展。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发展的良好势头。
贾庆林说,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保持内外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内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外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将大力加强与包括孟加拉国在内的邻近国家的睦邻友好,不断提升与邻近地区的互利合作水平。
中孟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我们完全有条件进一步深化合作,成为共同繁荣的合作伙伴。
贾庆林在介绍中国全国政协情况后表示,中国政协重视同孟加拉国的友好往来,愿与孟加拉国各界加强联系,为进一步增进中孟两国人民的友谊而不懈努力。
西卡尔说,长期以来,孟中一直保持着友好、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孟加拉国对外关系中,中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国间的友谊日益加深,合作领域与合作内容不断扩大和丰富。中国已成为孟加拉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西卡尔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对此十分敬佩。孟加拉国人民衷心希望中国不断发展,更加繁荣富强。
会谈结束后,贾庆林和西卡尔出席了中孟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中孟文化合作协定2004年至2006年执行计划签字仪式。
当日,贾庆林还分别会见了孟加拉国前总理、人民联盟主席哈西娜以及孟加拉国财政部长拉赫曼,地方政府、乡村发展和合作社部长布伊扬,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长兼孟中友协主席侯赛因等。(附图片)
1、12月1日,正在孟加拉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达卡会见孟加拉国总统艾哈迈德。(新华社记者 王岩摄)
2、十二月一日,正在孟加拉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达卡与孟加拉国议长西卡尔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王岩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德国总理施罗德
本报北京12月1日讯 记者王莉报道: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德国总理施罗德。
胡锦涛说,近年来,中德关系保持着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政治互信进一步加深。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今年1至10月双边贸易额大大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德国已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科技、文教、卫生、法律等众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了密切磋商与协调。
胡锦涛赞赏德国政府一贯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重视发展中德关系,以及为此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他说,中方愿与德方一道,继续推动两国关系全面深入地向前发展。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德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施罗德表示完全赞同胡锦涛对双边关系的积极评价。他说,德中保持密切合作,对两国人民有利,对欧中关系也极为重要。德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始终支持德国的统一事业。德国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赞赏中国的迅速发展,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互利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双方还就地区热点和世界经济、世界贸易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外交部长李肇星和德国司法部长居普里斯,运输、建筑和住房部长施托尔普等会见时在座。(附图片)
12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德国总理施罗德。
(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施罗德会谈
本报北京12月1日讯 记者王莉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与来访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举行会谈。
温家宝说,中德建交31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快速、平稳的发展。在政治上,中国曾始终支持德国的统一,德国也坚定地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两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在经济上,中德已互为对方在各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今年1至10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49.8%,达334.6亿美元,远远超出去年全年水平。两国经济和技术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际事务中,两国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边主义,磋商与合作日益密切。今天的中德关系可以概括为:基础牢固、前景广阔。
温家宝指出,进一步发展中德关系是两国的共同愿望和形势需要。当前,双方应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密切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合作,加强在安全政策和战略领域的磋商与协调;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鼓励更多的德国企业参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不断拓展两国经贸合作的新领域。
温家宝对德国政府不批准售台武器,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和在“东突”问题上重视中方关切的态度表示赞赏。他希望德方在推动欧盟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发挥积极影响。
温家宝最后强调,中方重视发展对德关系,认为两国关系发展有巨大的潜力。只要双方本着着眼长远、相互尊重、互惠互利、不断进取的原则,中德全面友好合作关系就一定会有更大和更快的发展。
施罗德表示,不断发展与中国的友谊和合作是德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德方重申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批准向台湾出售武器。
施罗德说,德中经贸合作取得的累累硕果是10年前所无法想象的。面对中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巨大机遇,德国政府会更加积极鼓励支持更多的德国企业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
施罗德还表示将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促进德中在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温家宝还与施罗德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
会谈后,两国总理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关于相互增设总领事馆协议》等11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并共同会见了记者和两国企业家代表。
会谈前,温家宝为施罗德举行了欢迎仪式。参加欢迎仪式的有:民进中央副主席陈难先、外交部长李肇星、科技部长徐冠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曹康泰、中国驻德国大使马灿荣,施罗德随行人员和德国驻华使馆主要外交官等。(附图片)
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德国总理施罗德访华。(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曾庆红会见斯洛文尼亚前总统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俞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斯洛文尼亚前总统米兰·库昌一行。
曾庆红首先对库昌再次访华表示欢迎。他说,库昌总统是中斯关系的奠基人,为两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斯建交11年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政治互信日益增强,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也相互支持。希望库昌能继续关心和支持中斯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曾庆红说,国与国之间应当通过对话和协商处理分歧,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就是各国发展合作、解决争端的机制,希望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
曾庆红还向客人简要介绍了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
库昌说,斯洛文尼亚钦佩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中国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斯方期待与中方继续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外交学会副会长辛福坦、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弗拉迪米尔·加什帕里奇会见时在座。外宾是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黄菊会见法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俞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弗朗西斯·梅尔一行。
黄菊说,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的关系。加强中法、中欧在重大问题上的磋商与合作,进一步发展中法、中欧关系符合双方的利益,更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多极化顺利发展。
黄菊向梅尔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他说,中国经济运行良好,形势是好的。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中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要从发展全局的高度着重把握好的几个要点及工作重点,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法国等国家经济领域的合作。他相信梅尔的来访一定会促进中法经济财政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梅尔表示,法中各方面关系发展良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有利。欧盟和法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法国的企业家更应抓住机遇,到中国去发展。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述评
以平常心看待贸易摩擦
本报记者 龚雯
目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满两年,在此期间,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外贸易取得较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有所增加,一些国家不断采用反倾销、保障措施以及质量、技术、卫生、环保等标准对我国出口设限,引起国内社会广泛关注。
贸易摩擦,既是对政府应对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企业应变能力的检验。当前,正确估计和认识贸易摩擦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辩证、理性地看待贸易摩擦,充分运用WTO规则并积极依法应对贸易摩擦,通过磋商妥善处理因贸易摩擦引发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做好加入WTO后的各项应对工作,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贸易摩擦增多起因何在
我国遭受的贸易摩擦增多,客观上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从外部原因看,WTO成立后,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如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作用日益弱化,而作为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简称“二反一保”)越来越多地被利用,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气候下,以“二反一保”为典型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屡屡抬头,这是个惯常现象。我国加入WTO后,其他成员对中国原有的单边设限(如欧美对华纺织品配额)将逐步取消,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这些成员的国内产业力图通过反倾销等措施来打压中国产品;另一方面,一些进口国的政府为转移公众对经济低迷的不满,往往出于政治考虑将责任推给包括中国产品在内的进口货。
其次,国外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认识偏差,也导致了贸易摩擦有增无减。现仍有许多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视我为“非市场经济国”,继续采取“替代国”等歧视性办法,这种非市场经济待遇对我出口企业确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及有效应诉形成很大障碍。“替代国”做法的随意性也刺激了进口国的相关产业对中国产品动辄发难。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近年来在WTO成员中,美、欧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居前两位,由于它们的国际贸易地位和影响力,其对华采取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不仅阻碍着中国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也引发包括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对我某一产品实行连锁限制。
从内部原因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上升,现已跃居全球第五大贸易国,外贸出口额成倍增长,更多的“中国制造”正在打入国际市场,这不可避免地与国外产业间发生更激烈的竞争,而中国产品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拥有的比较优势,使我在竞争中明显处于有利位置,于是经营滑坡的当地产业常常视中国产品为打击目标。事实上,曾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的韩国和日本均先后成为遭受贸易限制的重点国家。并且至今依然是受到反倾销调查的“大户”。另外,我国现有出口增长方式仍以量的增长为主,表现为较短时期内数量大幅攀升,但金额增长幅度较小,有时甚至下降,很容易成为贸易保护调查的对象。可以说,随着中国贸易的发展、出口的增加,与国外相同产业产生冲突和贸易纠纷的可能性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
当然,某些国内企业本身的问题是授人以柄的又一个诱因。一些企业低价竞销致使少数地方出口秩序较混乱,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内部协调力度不够,尚未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此外,面对国外指控,企业应诉不积极也往往导致摩擦升级。近两年我国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针对欧美等主要市场的应诉程度已明显提高,但对非洲、拉美和部分亚洲国家的案件,企业应诉的积极性还是不高,这无疑助长了国外产业借贸易保护调查排斥中国产品的申诉惯性。
(二)应对摩擦贵在保持平常心
有人说,加入世贸组织的一大目的就是利用WTO这个舞台,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外部环境,为对外开放扩展新空间,使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更加主动。可是现在感觉贸易摩擦扑面而来,防不胜防,我们该怎么看?怎么办?
其实,贸易政策环境恶化,贸易纠纷此起彼伏,是当今各国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像“二反一保”措施并非专门针对中国。运行8年的WTO争端解决机制平均每年受理“二反一保”之类的案件近40起,去年WTO成员提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同比增长45%以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卷入形形色色的贸易摩擦。
因此,对于贸易摩擦,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用过于担忧。一句话:以平常心应对。当今世界,合作与发展是主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了32倍,而目前所有贸易摩擦的涉案金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还非常小,出口这驾马车从未由于贸易摩擦的影响而减速。
作为WTO成员,关注其他成员针对我国正常出口贸易的各类措施,并根据WTO相关规则消除我国出口所面临的不合理限制,是我国享有的合法权利。但是,贸易摩擦或者说贸易壁垒本身是个中性概念,即它并不必然违反WTO规则。广义上讲,所有具有贸易扭曲效果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均属贸易壁垒。商务部权威人士指出,在国际贸易中,很难鉴别某个壁垒是“黑”色还是“白”色,它往往是“灰”色的。就是说,贸易壁垒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也有其看似合理的一面。比如欧盟设立的打火机CR标准,就披上了“消费者安全保护”的合理外衣,它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摆得上“桌面”。贸易摩擦并不等同于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坚决抗争的,是对方不公正不合理的东西;我们要积极交涉的,是真正的贸易保护主义,而不是对所有的摩擦都要打贸易战,实施贸易报复。伴随国内产业快速发展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全社会更应跳出认识误区,理性看待大大小小的摩擦,不要一遇到贸易摩擦就情绪化,更不必将贸易壁垒或技术性问题政治化,否则会引起一系列负面反应,其结果可能对我们更不利。许多WTO成员已到了“玩规则”的地步,我们尚处于边学边用规则的阶段,只有保持平常心,才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商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内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和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在美国201钢铁案、欧盟动物源性产品案、CR标准案、DVD知识产权案、输日农产品案、彩电反倾销案、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案等贸易纠纷中,中方的表现让其他WTO成员刮目相看,WTO一位负责人曾评价:“中国首次通过WTO争端机制解决中美钢铁贸易纠纷是件好事,这本身就表明中国加入WTO的益处。”一些企业在纠纷的压力下经风雨、见世面,逐渐走向成熟,在已做出的终裁裁决中,部分国内企业在重要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国的应诉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与此同时,国内产业也在学会利用WTO赋予的权利加强自我保护,仅加入WTO两年来,我国就对外提起反倾销调查15起,启动保障措施1起。事实证明,贸易摩擦并不可怕,成败输赢亦属正常,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以平常心应对摩擦,不仅有利于国内产业趋利避害,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应对贸易摩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既要充分利用多、双边贸易机制,也要把自己的事情做细做好。保持我国出口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新形势,大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继续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此外,加快建立有效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按照WTO规则健全贸易救济措施和安全保障体系,并适当运用“二反一保”等公平贸易手段,合理保护国内产业。今后,我们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贸易摩擦,但不管眼前是怎样的冲击和风险,最关键的一点:贵在保持平常心。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刀削自己的把
吉林 高万胜
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有一句俗话,叫作:“刀削不了自己的把。”意思是,在利益面前,掌握一定权力的职能部门很难做到还利于民。
这两年,我们这里的县乡政府和有关部门主动让利于民,想方设法减轻农民负担。我们县现在已搞完了农村税费改革,平均每户农民减负110多元。今年对报刊过多过滥的现象进行治理整顿,既有利于《人民日报》等重要党报的发行,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广大农村;又减掉了一笔额外的负担,减少了不正之风。往年我们县每个村的报刊费都在三四千元,今年几百元就够了。领导干部的作风也在变,下乡不让村里以吃喝招待,却走乡串户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群众由衷地赞叹“刀也削自己的把”。
刀削自己的把,削掉的是与民争利的手,是干群关系的篱,赢得的是群众的口碑,是老百姓的信任。与民争利还是还利于民,这是干部思想作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减轻农民负担这个老大难问题就不难解决。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