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1月9日人民日报第7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0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陪读还是“赔读” '...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陪读还是“赔读”
刘爱成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为我的朋友家刷墙的那位斯斯文文的华人雇工,竟是国内某大医院的外科主任,我更不会想到,在洛杉矶一家超市里给鱼开膛破肚的华人售货员和这位刷墙先生过去曾是同行。放弃在国内那么好的职业和前程,忍受没有美国医学文凭无法在这里行医的痛苦,屈尊当个小杂工,这究竟为了什么?“为了孩子!”那位刷墙先生说,他的孩子在这里上了几年学,好不容易读到了高中,为了能继续孩子的学业,他可以忘记和放弃过去的一切。
  开始我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发现诸如此类的情况还真不少,尤其是许多中年母亲,放弃一切,远渡重洋陪孩子读书。她们中除了个别人非常有钱外,多数人还是靠丈夫在国内拼命赚钱来维持她和孩子在海外的开销,为了节省开支,有些人只好两家合租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母亲不仅要省吃俭用,时常偷偷去打点苦工,还要忍受在这里的孤单寂寞。
  “9·11”后,来美上学签证越来越难,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赴美读书,想方设法移民过来。其途径多种多样,有的经历十分坎坷,有的甚至不惜身子、银子。一位刚从中国南方移民来的50岁左右的先生说,为了孩子能来美上学,他差不多花掉了自己过去的所有积蓄。
  有些家长即便移民不成,也要通过中介把孩子弄到美国。为此遭到中介和所谓的封闭式学校的盘剥,损失惨重。
  单枪匹马先期来美为孩子铺路的也大有人在。不久前,一位来自中国东北的母亲,为了实现孩子来美国读书的梦想,自己先到洛杉矶一家华人餐馆打工,打算挣够了钱再把孩子接来。一天晚上,她正端盘给客人上菜,碰上黑帮朝餐馆连开20多枪,所有的客人都坐着,唯独她站着,在乱枪中她应声倒下。可怜的母亲还没给孩子攒够钱,就先“赔”上了性命……
  就这样,许多家长把“陪读”变成了“赔读”。而就在这些中国家长拼命想方设法、不顾一切地把孩子送到美国上中小学的时候,许多早期移居美国的中国人却让孩子回到国内接受教育。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到美国留学并留下工作的陈博士告诉我,他和许多华人一起,为了孩子,在他们所住的凤凰城办起了周末华人子弟学校,让孩子学中文或补课。他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实在不敢恭维,和自己小时候根本无法相比,必须给他们开小灶补课,有不少人干脆把孩子送回国内上学。洛杉矶的哈岗学区教委主席徐乃星先生也说,如今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正在向中国学习。
  一些华人把孩子送回国的另一个原因是,要让孩子接受中国文化传统的熏陶。他们说,孩子在美国不仅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更重要的是不愿看到他们受西方文化影响,学了独立性,忘了父母亲。他们还担心孩子受美国社会和坏孩子影响,走上“性早熟”、吸毒、贩毒等不轨或犯罪道路。
  面对当今来美的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不少早期来美留学并在这里生儿育女的人士说,据他们的经验和观察,孩子过早来美,思想还不够成熟,自理能力也很差,独生子女就更不用说了,家长来陪读代价自然不会小。要是换成他们,尤其是在自己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宁肯让孩子在中国受完基础教育再出来,这样对孩子、对家长都不会有太大压力。
  那些仍在苦苦为孩子出国想办法的家长,尤其是经济上并不富裕的家长,不妨认真考虑一下这些老留学生的话和许多人的前车之鉴,掂量一下这种陪读是否“赔”得起。 L1p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布吕赫之韵
本报记者 章念生
  初秋的清晨,雾霭刚刚褪去,细石铺成的狭窄街道已响起清脆的“得得”马蹄声。街上的马车和运河上的小船载着操各种语言的游客,往来穿梭,车夫和艄公们以英、法、德及荷兰4种语言向游客们介绍街旁和河边的古迹,讲述着城市的历史;小河边、草地旁和街道两侧,各种风味的餐馆里坐满了各色游人,他们一边品尝佳肴一边享受景致;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小店里熙熙攘攘,待到游人从小店里出来,行囊鼓起许多,也许里面装的是比利时特产手工织品雷丝、巧克力,抑或还有各色各样的工艺制品……这就是布吕赫,比利时西北部的一座古城。
  从首都布鲁塞尔往西,坐火车约一个小时便到了布吕赫。远远望去,几座教堂的尖顶格外醒目。在欧洲的许多小城,教堂是城市的一种标志性建筑,也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圣母教堂”是布吕赫人引以为豪的一座教堂,它建于公元13至14世纪,高400英尺,是欧洲大陆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教堂之一。除了色彩绚丽的玻璃彩绘,这里还有一尊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圣母玛利亚与小男孩”。在布吕赫市中心广场,还有另一座名为“贝尔莱”的教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每逢整点时间,从“贝尔莱”教堂顶部传出的洪亮钟声便会在古城上空回荡。站在中心广场抬眼望去,八角型的教堂顶部直插蓝天。这座华美精致的建筑物,算得上是布吕赫的标志性建筑,它也象征着布吕赫以往的繁荣与昌盛。与别的教堂不同的是,人们可以登到教堂顶部,一览古城全貌。沿着台阶缓缓向教堂的顶部攀去,青石台阶已被踩得凹进去许多,前几十级台阶还能容2人来往。越往上台阶越窄,许多地方只能一人通过,足足花了十来分钟时间才走完那366级台阶。站在教堂顶部,已是离地272英尺(约为83米,相当于30层楼高)的高处。
  极目远眺,布吕赫全貌尽收眼底。没有火柴盒式的高楼,没有玻璃的现代建筑,没有宽阔的大街,看到的只有红瓦白墙的二三层楼房、弯弯曲曲的河道和蜿蜒曲折的街巷,在一大片红色之中散布着翠绿的树木。几座尖顶教堂虽显得有点突兀,但却是整座城市的绝好点缀。城市的四周是一圈郁郁葱葱的绿化带。绿化带的外面,才有零星的几座现代白色公寓楼。身处这种氛围之中,似乎可以闻到古城的历史芬芳,感受到布吕赫的韵致,仿佛时光已经倒流,又回到了数百年前。
  布吕赫有着悠远的历史。公元5世纪之前,现在比利时西部佛兰德省的沿海地区就已经有罗马人居住。后来,北海的海水将这片土地淹没,这里变成了一片泽国。200年后,随着海水水面的下降,留下了一片肥沃的土地,还有星罗棋布的河道。因当时经常有北欧海盗出没,这里成了一片神秘而危险的土地。公元862年,一个名叫鲍德温的人绑架并娶了巴尔德查尔斯国王心爱的女儿,还得到了这片封地。一天,鲍德温在一片森林里骑马飞驰的时候,一头凶猛的巨熊挡住了他前行的道路。素有“铁臂鲍德温”之称的年轻人并非徒有虚名,他用手中的长矛一下子将巨熊刺死,从此威镇四方。从那以后,他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坚固的城堡,随后渐渐形成了一座城池,取名布吕赫。公元10世纪的时候,北欧海盗不再来这里骚扰,由于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又加上城池坚固,比较安全,来自欧洲各地的商贾们云集于此,成千上万的客商从这里将各种物品通过便利的水道运往世界各地,布吕赫渐渐变成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商业中心。
  到了公元16世纪初,由于统治者治理不力,又加上外来因素的影响,布吕赫渐渐没落,失去了欧洲级的商业中心的地位。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几个世纪的停滞,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保持着16世纪以前风貌的古城。试想,如果这几百年中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张,肯定会有很多旧建筑被推倒重建,因为商业利益的诱惑常常足以让人们毁掉祖先留下的家当,将不可恢复的历史遗产化为一片瓦砾。这种例子在不少国家都屡见不鲜。倘若如此,今人就无法再看到布吕赫往日的繁华影子,布吕赫今天也许就不会是欧洲小有名气的历史古城了。
  布吕赫的古城格局保存下来了,在商业上虽然早已没落的古城,如今又有了新的经济活力,那便是无烟的工业——旅游业。每一天,古城都显得繁忙而充实,清晨迎来世界各地游客,待到日薄西山,游人乘坐火车或自驾汽车离去时,马车夫、游船讲解员和小店主们开始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明日的游客。日复一日,古城韵致依旧。(附图片)
  题图为布吕赫市内的河道。 章念生摄 L1p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国校园拉拉队
朱华钧
  在美国,青少年对参加拉拉队怀有特殊的迷恋之情。每当美国的明星篮球队或其他运动队进行比赛时,总会有拉拉队呐喊助威,或在间歇休息时穿插表演;特别是明星拉拉队之间进行比赛,更让人大开眼界:拉拉队员那强劲的充满青春活力的英姿,那整齐、明快而利落的体操技巧动作,都给观众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
  拉拉队的兴起,原本是在美国婴儿潮年代成长的女孩,因为没有参加正式运动的机会,只好参加拉拉队凑凑热闹的小玩意儿。没有想到,数十年后的今天,尽管女运动员的活动和表现空间大大增多,可拉拉队的活动不但没有衰退,反而日益蓬勃发展。据估计,每年大约有50万人参加夏令营的拉拉队。今日的拉拉队已不再是比赛场上的附属品,拉拉队的成员也不仅限于女性;它不仅存在于美国的大学和中学,甚至在向小学和幼儿园发展。美国大学和中学的拉拉队的重要性已经与学校的篮球队或橄榄球队不相上下。
  拉拉队的建立,其目的已不是为其他运动员加油打气,而是进行表演和参加比赛,特别是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竞赛,与其他拉拉队一比高低。据统计,现在美国全国的高中、大学拉拉队的比赛共有70多种,比15年前的8种大幅度扩增。随着比赛机会增多,拉拉队在表演技巧上也日新月异,最高级的拉拉队比赛要表演抛、接女队员等高难度动作,这样就需要男队员加入,去年男队员的人数比例已从15年前的2%增至5%。拉拉队比赛有一定的风险,甚至可能严重受伤,因此队员凭借表演的难度和优异表现可以取得大学奖学金。据统计,美国目前共有220多家大专院校给拉拉队员提供全额或部分奖学金。为了获得奖学金,学子们拼搏得很辛苦。有个中学的拉拉队员每星期训练5天、每天3个小时,而在参加演出或比赛前,每周至少训练20个小时,比篮球队练得还勤。
  有些人认为参与拉拉队表演并不是一种运动,可眼下至少有20个州立中学把它归入运动之列。事实上,拉拉队已经演进为一种行业,全美各地的拉拉队员已多至300万人。
  拉拉队比赛同拳击赛一样,是由互相竞争的团体主办。环球拉拉队协会是最大的主办团体之一,它主办的比赛是ESPN电视台播出的重头节目,据统计它每年举办的比赛有10多场,每场比赛平均有40万—50万个家庭观赏。
  参加过拉拉队训练的青少年,在身心健康和智能发展方面都大有长进。美国一些企业喜欢雇用有拉拉队经验的人,欣赏他们懂得群众心理和身体语言、愿为目标而拼搏,适合竞争性激烈的职位。据说当今美国许多名流包括总统布什和著名的新闻主播凯蒂等,都在青少年时期参加过拉拉队。 L1p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社情

日本的流浪汉
李景端
  人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富裕国家,又有很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似乎不会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其实不然。如今日本各城市都有不少流浪汉,不过他们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乞丐”,而是日本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
  先看一下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主要规定。一旦失业完全无收入,每月可领到大约10万—12万日元的失业补助金;丧失劳动能力及无人赡养的老人,除每月可领约10万日元补助以外,房租减收,用水、看病免费,市内交通费70岁以上全免、以下减半,若有未成年的子女,还另外增加补助金。凭这样几条,足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而无需上街去“流浪”。
  那么,日本的这些流浪汉都是些什么人呢?据日本朋友介绍,一种是懒汉,不仅懒于去找工作自立,甚至“懒”得去向政府申请补助;另一种是形形色色的失意人,通过当流浪汉来逃避现实的挫折或烦恼。这些人之所以甘于充当流浪汉,是因为其中亦有吸引力。首先,日本餐馆橱窗里都陈列有每日更新的各式菜肴样品,替换下来的这些样品菜,就成为流浪汉免费享用的佳肴。据说有一次大阪市政府为一批流浪汉免费体检,竟发现其中相当多的人患有高血糖、高血脂等富贵病,足见这些人不愁吃的。其次,当流浪汉自由自在,不受人约束。比如,拿了政府补助金,就要定期申报自己的经济状况,若发现另有其他收入,不仅取消补助,还要罚款;要是去了新地方,又得重新申请;不如任意流浪不求人。再次,流浪汉如今在日本已形成一个群体,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处,同病相怜,彼此没有利害纠葛,省去通常人际关系中那些烦恼,所以条件虽差,倒也相安好处。正因为有如此“吸引力”,政府及相关部门虽多方向他们提供就业的岗位,而他们就是不肯去。每逢圣诞节和新年到来之际,常有些慈善机构和社团,出于爱心,特意把那些流浪汉请到宾馆,让他们理发、洗澡,招待食宿,劝说他们结束流浪,回归社会,可是收效都不大。多数人酒足饭饱之后,第二天又过起流浪生活。由此看来,这些流浪汉大多数并非因就业无门、生活无着而被迫流落街头,而显然是别有原因的“自愿”流浪。据说,日本不少社会学家曾对日本的“流浪汉现象”做过调查和分析。有的认为,这些人有心理障碍,面对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种种压力失去自制和承受的能力,以致企求在流浪中来“逃脱”;有的则认为,这是日本社会多年来追求高福利、高享受的一种异化,人的高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走向了另一极端,想以无所求的心态来满足自己内心虚幻的欲望;还有的观点显得很“另类”,认为“塑料篷”与洋房都是家,选择住哪里,这是个人的权利,只要不犯法,都应受到尊重与保护;甚至认为过多地议论和研究所谓“流浪汉”问题,是对那些人私生活的干涉,等等。
  出于好奇,我很想接触一下流浪汉。一天,在神户海滨广场一角的树林里,我看到有七八个蓝色塑料帐篷,朋友说那就是流浪汉的“家”。我走到跟前,只见一座座像野营用的那种小帐篷,里面除地铺外,还有电灯、收音机、微波炉及一些餐饮具,帐篷口大多放着一辆自行车,有的还斜靠着钓鱼竿,有个帐篷里甚至还养着一条狗。树下有两三个人在聊天,年纪好像都在四十出头。看着他们树下聊天的悠闲劲儿,我不得不承认,除了住所只是一顶塑料帐篷以外,这里确实像个家。你说他无家可归,他说这就是我的家;你说他是流浪汉,他说我过得挺自在。世上说不清的事多着呐!日本政府除了在闹市区街道外,一般对流浪汉的帐篷都宽容地不予限制,这大概也是出于一种尊重吧。 L1p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人物春秋

获奖小说惹纷争
——记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下)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新烽
  文如其人,文见其人。阅读库切的小说,实际是在作者的带领下,走进他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进入他的大小家庭与周围环境、了解他的外部特征与内心世界。简言之,其作品的主题源于自己,反映社会。这在小说《耻辱》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耻辱》自问世那一天起,就在南非引起这样的纷争:黑人批评,白人默认。在这次库切获奖后,这部小说还引起南非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的口水战。
  这部小说发表于新南非诞生5周年之际的1999年。52岁的大学教授卢里有一段不光彩的经历:寻觅应召女郎,勾引女大学生,劣行暴露后因拒绝公开认错遭校方解聘。遭受名誉扫地的“耻辱”,无奈无聊中,他便想在女儿露西的偏远农场找到一丝安慰。小说中最令人痛苦和难忘的一章是这样的:卢里来到农场后,女儿在家中遭到三名黑人轮奸,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更让他感到“耻辱”和费解的是,因被强暴而受孕的露西为了保住农场,竟然愿意下嫁给曾是自己的长工,甚至可能涉嫌施暴的黑人邻居,成为对方的妻子之一(根据传统风俗,黑人可以一夫多妻)。露西甚至进一步考虑放弃自己的田产,由一个地主沦为一名佃农。
  露西被强暴后,为何不移居国外重新开始生活,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南非呢?她的这一痛苦抉择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恐怖的一幕,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赔偿形式,这笔债务是她作为一名白人不得不偿还的,因为她与数十年的压迫与剥削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之间有着一种被动的同谋关系。她要直面过去的这种罪恶,寻找新的生活契机,建立新的生活模式,燃起新的生活希望。而她执意保留腹中胎儿和放弃自己田产的痛苦决定,正是隐秘地象征着这种新的契机与希冀。
  知情人指出,《耻辱》中的某些情节是库切的真实生活经历的反映。已故开普敦大学英语系主任吉勒姆曾是库切的顶头上司。1986年12月,吉勒姆因过失必须在系务会上作检查,他自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污辱,一气之下辞职归隐。吉勒姆便是《耻辱》中卢里的部分原型。在小说的末尾,卢里怀着怜悯之心杀死了自己的爱犬。事实上,在与结发妻子朱珀分道扬镳后,库切为了发泄心中久积的怨气,亲手杀死家中的宠物,引起朋友和家人的愤怒。
  这部小说中的许多问题正是南非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土改引起的土地所有权变更,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公民缺乏警力保护,新旧社会观念的撞击与融合,等等。《耻辱》中表现的舍得抛弃,创造新生,以及白人心灵中隐隐的赎罪感,似乎为社会重组重建提供了一种方式。
  如何看待《耻辱》这部小说呢?评论界认为,这部小说通过书中人物的遭遇,以隐喻的手法展示了新南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凸显了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变异与扭曲,进而深刻揭示了南非白人心灵深处最大的恐惧感。该书在南非国内销售10万部,读者的反响“黑白分明”,白人认为它揭示了新南非的社会问题,是一部“闪光”之作;黑人指出《耻辱》表现了新南非冷酷的一面,伤害了他们的感情。执政党非国大批评这部小说为新南非勾画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建议白人同胞最好移民走人”,是一部“种族主义之作”。
  瑞典文学院认为:“在小说《耻辱》中,库切向人们展示了南非白人种族隔离政权崩溃后的新社会环境下,一位声名狼藉的大学教师为保护自己和女儿的名誉而进行的抗争。这部小说涉及这位作家所有作品的主题:历史能够回避吗?”
  评论界和新闻媒体还将库切与南非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戈迪默进行比较,认为两人的作品皆具有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和反种族主义的立场,而戈迪默更明显一些;两人都使小说的传统在南非的特定环境下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库切带有较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而戈迪默的现实主义比社会现实主义更为复杂,因为她的现实主义是对人们意识的纪录,因而是通过人物来反映历史的。
  沉默寡言的秉性特征,远离名利的处世哲学,敏锐犀利的独特视角,善于探究的学者风范,曲折的家庭经历,离群索居的生活习性,库切所有这些个人特征置于黑白矛盾尖锐、新旧矛盾交织的南非社会这个大背景之下,成就了他的创作,造就出一位文学大师。 L1p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地中海的美丽岛国马耳他
  图1、马耳他著名古城堡马地那的幽深小巷。
  图2、首都瓦莱塔一处古老的海景观览平台。
  图3、瓦莱塔的天然深水良港。这是地中海一个重要战略港口,可供航空母舰入泊。现在经常有巨型豪华游轮在此停泊,带来成千上万的游客。
  图4、瓦莱塔闹市街景。建筑物都保持着中世纪地中海风貌。土黄色石灰岩砌块和绿色木制飘窗是其显著特征。
本报记者 黄晴摄 L1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