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1月8日人民日报第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走跨越创新之路 '...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走跨越创新之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源于“863计划”,决策于“9·21”那天。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在听取我们对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汇报后,讨论了一个上午。一致认为,搞载人航天意义重大,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要坚持不懈地、锲而不舍地把载人航天搞上去。
  从那时起,我就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给中国飞船定位,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按照前苏联及美国人所走过的路从头走起,还是瞄准当时的先进水平跨越赶超?经过反复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我们要不畏艰难,力争一步到位。中国的飞船一上天,就要和国外搞了40年的飞船比翼齐飞,不相上下。
  我们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一起步就搞了三个舱段: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而且设计了更先进、更完善的逃逸和救生系统。即便发生意外,也能让航天员安全回来,那是我们的国宝啊!
  要跨越发展,就不能墨守成规,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前几次打无人飞船,没有上过一只猴子,没有进行大动物试验。因为到2002年8月,世界各国的航天员已经有906人次上过天了,但是,人家的飞船能上人,不等于我们的飞船也能让中国的航天员平安返回,必须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的生存条件。为此,我们搞了个“拟人代谢装置”,能像人一样呼吸,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我们利用无人飞船连续试验了几次,证明我们的飞船完全可以达到3人飞行7天的供氧要求和其他生存条件。去年,有些同志还问我,美苏飞船都是先做动物试验,你怎么一下子就要把人弄上去?我告诉他们,我们的办法更科学,不会有风险。如果不创造性地前进,40年的差距,什么时候才能赶上?!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为此,我们大力提倡并要求全体研制队伍一定要强化载人意识。什么是载人意识?就是可靠第一、安全至上!“神舟”三号飞船运到发射场不久,就发现有一个穿舱插座的一个点不通,拆下这个插座解剖检查后发现,插座设计存在根本性缺陷,是批次性问题。我们要求重新设计、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并全部更换。这个决心可不好下呀!飞船上一共使用了77个插座,共有1500多个点,如果全部更换,飞船的发射至少要推迟3个多月。为此,指挥部专门向中央作了汇报,得到了中央的批准。这件事,极大地震动和教育了全体研制队伍。这也是我们真正树立载人意识的转折点。
  在质量管理上我们还采取了一些硬性措施。“神舟”三号发射前,我就主持制定了《首次载人飞行放行准则》,各大系统按照标准一条条严格把关。同时,经过科技人员刻苦攻关,我们采取的安全措施比世界其它载人航天器更周全、更完善。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可靠性达到0.97,而安全性达到了0.997。
  现在我们实现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我们要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设空间实验室,第三步还要建造空间站。我们将继续开拓进取,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为开发太空资源、造福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uOe品论天涯网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祖国送我上太空
中国首飞航天员 杨利伟
  2003年10月14日晚上,领导正式通知我,由我担任首飞的光荣任务。我盼望已久并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时刻就要来到了。那天晚上,我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好觉。15日清晨5时2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我们首飞梯队的3名航天员。总书记亲切地对我说,“相信你一定会沉着冷静,坚毅果敢,圆满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任务。我们等待着你胜利归来。”当我起身告别准备离开大厅时,一回头突然看到,总书记又向前走了两步朝我挥手,眼里充满深情和期盼。这目光是信任、是关爱、更是力量!我心里更加踏实,更加镇定了。从问天阁到出征的路上,我一步一步走得很从容,很坚定,每一步都充满了自信。
  进入飞船后,我按程序做着各项准备工作。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离火箭点火起飞的时刻越来越近了。此时,我想到指挥大厅里的紧张气氛,想到肩负的重大使命,想到有那么多人在关注着我,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一下我的心意和决心呢?“10、9、8、7……”当指挥员倒计时口令传来时,我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右手,庄严地敬了个军礼!心里默念着,放心吧首长,放心吧祖国!
  来到茫茫无际的太空,我看到了一幅神奇美妙的景色。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居住了1万多年的美丽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绕着地球高速飞行,90分钟一圈,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我拿起摄像机,赶紧把这壮观的景色拍摄下来。此时此刻,我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强盛而感到自豪,为中国人飞上太空感到骄傲,并郑重地在飞行手册上写了“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飞船飞行到第七圈时,我在太空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表达了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这些天来,有许多人问我:这次太空之旅,你一点不紧张、不害怕吗?我告诉他们:送我上天的是最好的火箭和飞船,飞船舱内环境非常好,广大科技人员对我们航天员的安全考虑非常周到,加上我平时练就的过硬技术、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又有亿万人民做我的坚强后盾,我的确不紧张,也没什么可怕的。再说,作为航天员,我们早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因为载人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航天员,祖国什么时候让我去“飞”,什么时候我都会义无反顾、决不后退!
  还有人问我:一次首飞,使你成了中国的航天英雄,今后你将如何面对?在这个庄严的场合,我想向大家说句心里话:作为首飞航天员,我只是完成了我应该完成的任务。我们每个航天员都具备执行首飞的能力。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载人航天战线上的全体同志,是那些艰苦奋斗了几十年的老专家、老领导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没有伟大祖国的培养,没有航天员大队这个光荣的集体,就没有我杨利伟的今天。荣誉属于伟大的党,属于伟大的祖国,属于光荣的军队,属于英雄的人民! uOe品论天涯网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一流飞船献祖国
飞船系统副总设计 师杨宏
  1992年初,我国载人飞船工程启动后,飞船系统研制抓总的任务,落在了我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全国人民和各行业的大力支持下,在总设计师戚发轫等老专家的带领下,我们迈开了向载人航天高峰挺进的脚步。
  虽然国外早已实现了载人航天,但当时我们对飞船的认识还极为有限,更谈不上什么研制经验。我们研究了很久,也争论了很久。但大家始终抱定一个信念:走中国研制之路,造世界一流飞船!
  在追求一流信念的鼓舞下,我们大胆地提出越过单舱飞船和双舱飞船阶段,直接研制国际上第三代飞船的设想,并很快拿出了100多万字的论证报告。就这样,中国第一艘飞船的蓝图诞生了。
  宏伟蓝图的背后是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为扫清拦路虎,我们把飞船系统关键技术分解为制导导航控制、返回控制、特大型降落伞、着陆缓冲等17项核心技术,攻关6年,突破了这17项核心技术,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1994年,上级提出力争1998年,确保1999年发射第一艘“神舟”飞船的要求。为了“争八保九”,我们采取并行工程方法,同时研制四艘初样船,分别用于考核飞船力学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和电性能,与飞船研制配套的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的建设也并行展开。从那时起,我们形成了一种制度,每个周六,都召开一次综合调度会,和总指挥一起研究解决问题,仅1998年,就召开了42次,解决了飞船研制中的2000多个问题。我们还把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融为一体,实现管理标准化,先后制订了650多项各类标准,摞起来足有一人多高。
  一艘飞船上有10万多只元器件,哪怕丁点差错,都会带来隐患。为了让航天员坐上放心的飞船,“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工作标准,已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为确保万无一失,飞船上的设备,我们都进行过几十次、上百次的试验;为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我们设想了108种故障模式,设计了20多种应急救生方案,每一种模式都有对策;每一种方案,都能保证航天员随时应急返回。
  10月16日,当杨利伟乘坐我们打造的“神舟”五号飞船,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身影印在茫茫太空时,我们自豪地说:神舟人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 uOe品论天涯网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铺设太空平安道
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 荆木春
  “长征”火箭,大家并不陌生,从1970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到今天已发展成11种不同型号、能够发射各种轨道的“长征”系列火箭,成功地发射了70多颗国内外卫星。然而,作为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与它们相比,有着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为了做到真正万无一失,我们的设计理念有了质的飞跃,为了火箭的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我们大胆地采用了50多项新技术,攻克了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这两大载人航天难题,为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载人火箭独有的技术。他们一个是火箭的“自我诊断器”,一个是航天员的“生命保护神”。其作用是火箭在待发段和上升段发生故障时,能够自检测、自诊断,发出故障信息给逃逸系统,并能实施自动逃逸和地面指令逃逸,把航天员带到安全地点。
  研制初期,我们面对生疏的“故检、逃逸”,无从下手。能查到的资料很有限,引进国外技术需要巨额资金,更何况有些关键技术用金钱也无法买到。但是,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中国人进军太空的步伐,民族的自尊、自强和自信使我们坚定了一种信念:中国航天人要在世界面前为民族争气。
  这种信念支撑着我们,一定要啃下这两块硬骨头。从那时起,我们就告别了节假日,我们已记不清在灯光下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已记不清多少次为攻克一道难题而从睡梦中爬起。只记得,计算机前、实验室里又多了一批“拼命三郎”,不足30岁的年轻人生出了一根根银发,额头上新添了一轮轮细纹。
  火箭飞行中随时都会出现故障,故障的种类还多种多样。如何判断火箭故障,如同医生诊断病情一样需要一系列的参数和判断逻辑。国内外发生的火箭故障无法满足载人火箭的故障模式,不能提供合理的参数。根据不同的时段,我们设想了300多种火箭故障模式,并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筛选,又用4年多的时间,对发生概率最高的11种故障模式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飞行仿真试验。经过分析比较,最后确定了合理的判据。
  故检判据制定出来了,但火箭什么时间逃逸?怎样逃逸?这又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火箭发生故障时,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毁伤的半径有多大?留给逃逸的时间是多少?逃逸弹道怎样计算?逃逸发动机怎样才能把航天员带到安全地方?我们用全部的心智,攻克了一个个拦路虎,为航天员编织了一张可靠的救生网。
  挺拔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就像一尊无字的丰碑,记载了无数航天人的奉献历程。正是这种奉献才培养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火箭精神”,才为中国的航天员铺就了一条通往太空的平安大道。 uOe品论天涯网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驾驭“神舟”遨九天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主任 席政
  我们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建于1996年3月,主要担负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任务,是载人航天飞行的“神经中枢”,是航天员的“生命通道”。
  当火箭托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277秒后,一直到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的21小时23分钟里,从飞船入轨到精确定轨,从飞船变轨到天地通话,从飞船调姿到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从飞船返回到落点预报,地面向飞船发出的每一个指令,注入的每一组数据,关键时刻的每一项操作,都是由我们北京中心全程指挥、精确控制的。遍布国内外的10个地面测控站,分布在三大洋上的4艘海上测量船上的所有数据,都在这里汇聚;所有的信息,都从这里传输;一旦出现意外,应急决策也将在这里产生。这次整个载人飞行全过程,我们共发出437条遥控指令,实施数据注入11次24帧近20万字节,全都做到了准确无误,分秒不差,干净利索,无可挑剔!
  高精度的飞行控制,凝聚着我们北京中心全体同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为了这一天,我们奋斗和拼搏了11个春秋,圆满完成了4次无人飞船飞行试验任务。特别是在近8年的时间里,我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集智攻关,冲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突破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尤其是在轨道计算与控制、飞控过程自动化、测控形式可视化、测控软件构件智能化等方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为了圆满完成载人首飞任务,我们连续奋战了10个多月,进行了3次全过程的大联调,100余次跳跃式联调联试,精心准备了正常条件下的各种测控方案,也准备了非正常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其中包括4000多种故障模式及相应的对策,700多条应急控制指令和注入数据,140多万条软件语句,14种不同条件下应急返回模式,软件故障预案100多个,硬件故障预案250余个,仅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就达139个。我们还完善了应急控制系统和大气层外应急救生系统,增加了自主应急返回支持系统、飞船故障判别和告警系统,以及中心计算机运行状态监视系统等。也就是说,如果飞船出现故障,我们可以指挥航天员自行驾驶飞船,到预定地点降落。
  确保飞船精确返回,是载人飞行任务的关键,必须万无一失。返回控制时间1秒钟的误差,就将导致地面落点几十公里的偏差,甚至会使飞船无法正常返回地面。当飞船飞行到第十三圈时,北京中心迅速将返回控制数据成功地注入飞船,飞船发动机加温预热。在我们的精确控制下,返回舱在偏航平面内,先后两次逆时针转过90度,建立了返回姿态,制动发动机点火成功。飞船开始从太空向内蒙古主着陆场返回。稍顷,返回舱按照预设程序,先后顺利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飘然而落。那一刻,负责轨道控制的谢剑锋,含泪对我说:“主任,我完成任务了……”
  伴随着“神舟”飞船的一次次壮丽飞行,我们北京中心向世人展示了世界一流航天飞控中心的形象。星汉灿烂,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把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uOe品论天涯网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万无一失靠“绝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站长 郭保新
  我在发射场系统担任测试发射总指挥,就是下达倒计时和“点火”口令的“0”号指挥员。许多小朋友称我是会倒着数数的叔叔。
  我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是“两弹一星”精神和“飞天”神话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升起,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从这里发射成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这里飞向太平洋……在45年的艰辛历程中,我们圆满完成了1000余枚各种火箭、34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和第1艘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创造了共和国航天史上波澜壮阔的十一个“第一”!
  发射场如同战场,要想战时过得硬,平时就得苦练内功、勇于创新。
  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了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全新发射模式,这对火箭飞船吊装对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不能有丝毫偏差,更不能有任何一点闪失。为练就一手过硬的“绝活”,官兵们把一根筷子系在重达1.6吨的吊钩上,从15米的高空插向地面啤酒瓶内。经过上千次训练,最后仅用3分钟就能把筷子稳当而准确地插进去。这或许是连杂技师也无法做到的。
  火箭加注燃料的多少,决定着飞船能否准确入轨。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加注流量计中,有一部分元件是从国外进口的,一直存在着易受外部环境干扰的重大缺陷,直接影响燃料加注量的精度。科技干部高敏忠、彭国标等同志组成攻关小组,在没有技术资料的情况下,重新设计电路,改变信号采集模式,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终于设计制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流量计,准确地将440吨燃料,一滴不漏地一次性加注到箭体内。
  如果说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的发射是向喜马拉雅山艰难攀登的话,那么“神舟”五号发射就是向极顶的最后冲刺。为了确保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发射前,我们对发射场5000多台套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检修,对火箭系统1160对接插件、412件火工品、测试厂房8000多个电源插座进行了反复检查核对,以切实保证这些设施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不出任何问题。
  10月15日,进入发射程序后,我们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工作。离火箭起飞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时,一种中华民族就要腾飞的自豪感在我心中汹涌澎湃,我憋足了劲,用全力喊出:“10、9、8、7、6、5、4、3、2、1,点火!起飞!”
  就在飞船快要入轨的时候,看着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的时间,我不由自主地喊出:“580、581、582……”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跟我一起喊了起来。等到590秒,传来“飞船准确入轨!”这个激动人心的通报口令时,大家一齐跳起来,为成功鼓掌,为胜利拥抱,为英雄欢呼。
  为了这一刻,几代航天人青丝变白发,一茬茬官兵汗水洒大漠!是他们,铸起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座座丰碑;是他们,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正如我站官兵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
  我是高山一座,在风雨中默默思索;
  我是红柳一棵,深深扎在戈壁大漠。
  我很渺小,在银河里找不到自己的星座;
  我很伟大,在燃烧中融进了天光地火。
  我很骄傲,为共和国架起了登天的云梯;
  我很自豪,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再奏凯歌! uOe品论天涯网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无硝烟处有战场
应用系统副总指挥 高铭
  当前,在国际上,载人航天使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了更高层次,人类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得新知识,研制出地球上无法想象的高质量新材料、治疗疑难病症的高效药物;发展对地观测高新技术和空间建造维修技术等等。可以说,载人航天活动及应用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我国也必须占领这个战略高地,这就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应用的目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安排了六大领域的28个项目,包括对地观测和遥感应用;空间生命、材料科学和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天文和物理;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以及天地技术支持系统。11年前,确定这些目标时,也同时向中国科学家出了一份难度极高的考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学科领域最宽,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应用工程。没有任何借鉴,没有任何经验,188种设备需要全新设计研制,许多设备甚至要从最初的原理和工艺开始研究。不少人认为我们的基础差,目标定得太高,更担心中科院缺乏工程经验,严峻的考验和充满风险的未来摆在我们面前。但我们懂得,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攀登,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创新,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今天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经过11年一丝不苟的工作、艰苦卓绝的努力,工程体制的创新和严格的工程管理,我们赢得了五艘飞船上全部应用项目的圆满成功。对地观测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使我国迈入国际先进行列,满足了国家的迫切需求;科学实验和探测成果累累:我们获得了高质量蛋白质晶体,掌握了有应用前景的空间生物制药方法,世界上第一例由空间细胞融合得到的新品种烟草苗正在茁壮生长,液滴热毛细对流实验世界领先,空间材料、地球环境、空间天文、空间环境等各项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全面推进了我国空间科技的发展。
  11年来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科技成果,同时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转变,收获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应用系统包括中国科学院内外四十几个研究所,集中了众多高水平的科学家,大家的专业特点、个性和学术气质都很突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船发射、运行和试验,在取得科学成果的幸福时刻,科学家们心悦诚服地认识到工程需要严格的管理,需要团结奋斗的集体,碰撞的火花使大家的心融得更近了,应用系统凝聚成了更加有战斗力的团队。
  10月16日的历史性时刻,当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从返回舱里走出来,我和大家含着眼泪欢呼时,眼前浮现出李钧院士、刘承宪、周本茂,王兆申研究员等8位优秀科学家,有的倒在了出差的火车上、有的倒在匆匆赶往攻关现场的小路旁、有的牺牲在实验室里的工作岗位上……谁说没有硝烟就不是战场,他们为了航天应用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没有看到胜利的结果,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神舟”五号的成功,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开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科学家将继续在开发利用太空的道路上播种希望,在世界科技前沿收获硕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再创辉煌。 uOe品论天涯网


第5版(发言摘编)
专栏:

征战千里迎“神舟”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站长 姚峰
  我站是我国唯一一支航天器回收部队。卫星、飞船在哪里返回,我们就征战到哪里。飞船返回是载人航天飞行的最后阶段,是整个任务成败的最终标志。
  10月16日,是我们迎接首飞航天员回家的日子。6时04分,飞船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太空“接力棒”正式交给我们。前置雷达捕获时间只有90秒钟,能否及时捕获目标,将直接影响返回舱的安全着陆。
  6时06分,返回舱刚进入测控弧段,雷达操作手徐红军就一举捕获目标!6时08分,根据回收一号提供的引导数据,200公里外的测量站雷达稳稳地跟上了目标。这是一次天与地的对话,两条着陆控制指令,通过电波飞向距离地面30多公里的返回舱。“回收主电源通”,“主伞已打开”,“航天员心理遥测参数正常”,“落点预报发出”,回收二号调度室里传来站机操作手和红战激动的声音。
  “空地搜索开始,”6时11分,着陆场总指挥夏长法下达命令。空中5架直升机在晨曦中急速飞行,地面十余台搜索车在草原上奔驰,此起彼伏的调度口令在夜空中穿梭。一张立体搜索网在天地间展开。飞机上、搜救车上,参试官兵们紧紧盯着定向仪指示方向,急切地搜寻着。
  6时18分,空中、地面同时传来了报告声。只见返回舱拖着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在直升机的正前方徐徐下降,落地瞬间,4台缓冲发动机同时喷出火焰,托举着返回舱平稳着陆。此刻电台里传来航天员沉稳的声音:“我是‘神舟’
  五号,我已安全着陆。”我们都为亲身经历这一壮观时刻激动不已,大家兴奋地呼喊:“飞船回来了!我们成功了!”
  由于跟踪及时,落点预报准确,我们创造了搜救直升机与返回舱同时着陆的航天奇迹,拍摄到飞船打开主伞,缓冲发动机点火的壮观场面。我们再次把中国人的自信写上了太空。
  “高技术,精装备,重劳动”是我们活动测控回收部队的特点。每次任务就是一次大转移、大搬家,200多台设备、70多台车辆、上千吨的物资器材,分两个专列从陕西渭南出发,经铁路、公路行军到达场区。拆卸设备,装卸列车,人抬肩扛。尤其是设备的展开、调试,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电缆电线数以吨计,连接插拔不能出任何差错。两台20多吨重的雷达天线,装在17米长的特种车上,定位时要精确到毫米级。
  在追星赶箭的征途中,我站官兵每次一出去就是好几个月,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逢年过节不能阖家团聚,家人生病不能回去照顾,亲人病故不能回去料理。困难对谁都是障碍,有人把它挂在嘴上,但我们把它踩在脚下!
  建站35年来,我们17次赴四川盆地,2闯云贵高原,6上新疆戈壁,5进内蒙古草原,行程120多万公里,圆满完成了3次气象火箭、6发导弹飞行末端的测量任务,完成了16颗返回式卫星、5艘“神舟”飞船的测控回收任务。 uOe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