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争创优势
看同心羊绒业这样崛起
本报记者杜峻晓
同心人创造的辉煌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说起羊绒业,必谈同心人。不过这话说得比较俏皮:我国每一群羊的背后,都跟着一个同心人。在中国,提起羊绒业,亦离不开同心人。
同心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中国羊绒业的辉煌!
宁夏同心县的绒毛产业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自古以来就善于经商的同心人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做起了绒毛产业。宁夏多羊,同心人对绒毛业情有独钟,当从绒毛业掘到第一桶金的同心农民为自己渐鼓的钱包而喜不自胜的时候,立刻便有数以万计的同心人加入到绒毛业的购销队伍中。
当地所产的绒毛已难以满足同心人的“胃口”,于是,同心人将眼光转到自治区以外,继而转到国门之外。自1983年始,同心县每年都有近万人到新疆、青海、内蒙古、西藏、甘肃等地,后来甚至到俄罗斯、蒙古等国购销羊绒。国内外客商的蜂拥而来,使宁夏同心县成为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内陆商埠和旱码头。
1988年,同心县的羊绒业达到鼎盛时期,全县参与绒毛流通经营的人数多达1万余人,月周转资金上亿元,每年的绒毛吞吐量达到2000多吨。同心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绒毛集散地,绒毛产业上缴税金达100万元,同心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来自绒毛产业。同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同心县确定为全区第一个商品流通试验区,给予优惠政策,进一步扶持同心县发展绒毛产业。
锅砸在自己手里
创造了羊绒业辉煌的同心人以为这种辉煌是可以持续的,有不少当年一文不名的同心人在这个辉煌中辉煌起来。可是,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乌云说来就来了,而且遮天蔽日,不久前的辉煌消逝得无影无踪。原来那么多客户,忽然之间全都消失了。同心羊绒业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到1997年,同心绒毛产业上缴税金仅为11万元,相当于最高年份的6.3%,90%以上的绒毛流通经营户严重亏损,昨天还是财大气粗的老板,今天已经一无所有,就好像走了一个圆,从哪里出发,还回到哪里去。无奈之中,一些经营户走出县门,寻找出路,到异地寻求发展。
说起同心绒毛业的衰落,同心县委书记房全忠一针见血地说:锅砸在自己手里!房全忠总结了同心县绒毛业从巅峰跌入谷底的4条原因: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不到位,政策引导不力,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经营环境差。
房全忠说,同心县绒毛业火起来了,政府不是想着提供更好的环境让其发展,而是把它视作一个捞钱的机会,对外地客商没有给予优惠和支持,导致市场环境恶化。同心绒毛市场建设初期,县上虽然成立了流通办公室,但没有明确把绒毛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并大力支持,政府也没有研究如何做大绒毛产业,引导绒毛业健康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组织,同心县1万多名羊绒流通收购大军始终处于无序的自由贸易状态。同心县对支柱产业的培育意识不强,只是简单号召群众参与市场商品流通,满足于流通领域的利润,没有抓住市场机遇实现深加工。社会上对同心人的评价是,他们有走南闯北长途贩运的胆量和勇气,却没有投资生产的眼光和魄力。房全忠指出,当时同心县绒毛业的虚火,已经让同心人昏头涨脑,觉得不论是什么样的产品在同心都不愁销出去。于是,掺杂使假的有,欺行霸市的有,投机钻营的有,外地客商对同心羊绒市场彻底失去了信心,当市场没有顾客追捧的时候,那也不成为市场了,同心羊绒市场的垮台就毫不奇怪了。
让我们认识羊绒
什么是羊绒?这事儿一般人心里明白但说不确切。
羊绒是一种特有羊种的皮外生长物,俗称被毛。用特种山羊绒生产制成的衣料具有轻、柔、暖、亮、华贵、对人体无害等特点,需求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过去羊绒用量为原料产量的10%至20%,其它则用于出口,而近几年来生产用量迅速提高到原料产量的40%到50%,出口量相对不足。据外贸部门近年提供的行情表明,每出口1吨羊绒,可换外汇7万至8万美元。另外,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各国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世界上羊绒的产量并不高,全世界年产原绒约1.5万吨,其中我国的产量达1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羊绒的产区也相对集中,主要是中国、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伊朗、尼泊尔等国。这样一来,就使得羊绒价格较高,销路看好。
同心县发展羊绒的优势在哪里
同心县委书记房全忠今年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对同心羊绒业发展前景的调查,描绘同心县羊绒业的蓝图。房全忠说,同心县发展羊绒业有民族传统优势,回族自古以来就有做生意的传统,改革开放后,他们更是彻底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桎梏,发挥自己的优势,走南闯北,下关东,上新疆,搞运输,贩羊绒,活跃在商品流通领域。同心县地处宁夏中南部,宝中铁路、109国道、高速公路等都穿越同心,万门程控电话早已开通,使同心形成了纵横东西南北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先进的信息交换系统,硬件环境的改善为发展绒毛产业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在谈到同心县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时,房全忠笑道,同心人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善于经商的传统优势,常年深入全国各地,把零散的绒毛收集起来,有的还到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与我国通商的周边国家购销绒毛。同心人手中每年经过的原绒达5000吨之多,占全国原绒产量的一半以上。同心绒毛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在资金、产品加工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这为同心羊绒业的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确定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在同心县,记者感受到同心人重振羊绒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同心县委和县政府已将发展计划制定到2008年,在此阶段,2003年到2005年为做大羊绒产业阶段,2006年到2008年为做强羊绒产业阶段。
同心县县长兰德政对此充满信心,他说,在做大羊绒产业阶段,将建成同心羊绒工业园区,组建两个羊绒集团公司,培育年产值超过1亿元,税收达300万元的龙头企业3户,产年值5000万元以上、税收达150万元以上的企业10户,年产值过1000万元、税收达30万元以上的企业20户。鼓励和扶持2至3家有实力的企业安装纺纱设备,对绒毛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预计年生产加工无毛绒1500吨,实现增值10亿元,创利润1亿元,税收3000万元,成为同心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稳定地解决4000人的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
谈到做强羊绒产业阶段,兰德政更是眉飞色舞。到那时候,同心县将把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继续培育和壮大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创立名牌,带动相关行业与其它产业的全面发展,使羊绒产业真正成为同心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8年,总装量将达到数千台,使同心绒毛经营者手中的原绒都能够加工成无毛绒,实现增值。扶持3到5家有纺纱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安装制衣设备,达到能够对大部分产品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产品的充分增值,以获得最大利润。到那时,同心县羊绒业年产值将达到30多亿元,创利润3亿元,税收1亿元。同时能解决近万人就业和脱贫问题,让大家走向富裕。
绒毛工业园区在起步
塞上的冬天寒风刺骨,但同心人发展绒毛业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目前,同心县绒毛工业园区已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和建设阶段。同心县已聘请专家和设计人员,着手制定园区总体规划,并由政府牵头,土地、城建、交通、水利等部门配合,对规划进行论证,使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建设等规划相衔接,集中力量,建一片,成一片,用一片。园区将逐步实现集中供电、供热、供水和废水处理,给经营者一个良好的环境。
绒毛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问题是制约绒毛业发展的“瓶颈”。同心县决定,运用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一是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充分利用绒毛经营者现有的资金,加快周转,积累资金,扩大再投入、再生产;二是允许农户采用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形式,和绒毛经营者联营兴办绒毛加工企业,以减轻绒毛加工户的资金压力;三是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增加信贷投入;四是筹建绒毛专项发展基金;五是创办县城绒毛产业贷款担保中心,建立同心县信贷担保风险基金,为绒毛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扶持园区的绒毛产业;六是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动员和号召群众搞单机加工或将手中的闲置资金以入股形式参与到行业中来。
同心县对在园区的经营者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
这些优惠政策打动了不少经营者的心。记者到同心县采访时,遇到同心县的新老绒毛经营者到县流通办公室打听优惠政策的制定情况。一位姓杨的绒毛经营者说,建立绒毛工业园区是一件大好事,把大家都集中起来,有合作,有竞争,何况还有这么优惠的政策,我第一个报名。
准备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
县委书记房全忠到同心县上任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曾与他谈到同心县的绒毛业,并对他寄予厚望。房全忠对记者说,党的十六大刚刚开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确定,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同心县发展绒毛业如此支持,还有西部大开发的良好环境,同心县的绒毛业没有一个大发展真的说不过去。对于同心县绒毛业发展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房全忠说:“我们已做好克服来自各方面困难的准备!”
房全忠告诉记者,同心县已着手成立绒毛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该机构将具体负责制定绒毛产业的发展政策、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和协调服务工作,并在加大宣传、立项论证、落实政策、土地征用、资金筹措、技术协作、信息咨询等方面及时为绒毛企业提供服务,协调解决绒毛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同心县已开始推行“一厅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简化办证手续,限定工作时限,规定收费标准和行为,并要求工商、税务、金融、土地、城建、水电等相关部门把本部门的一些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明处,为绒毛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让房全忠深感忧虑的是提高绒毛业经营者素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彻底,即使建起绒毛工业园区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尚是个未知数。房全忠说,同心县的绒毛流通加工经营者,必须破除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树立市场观念、产业观念,主动把绒毛产业的发展置身于国内外市场大背景中,走向国际市场,敢想敢闯,敢为人先,形成原料、产品在国外,加工地在同心的格局,干出一番大事业,为绒毛产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真正干出同心人的事业。(附图片)
宁夏同心县委书记房全忠给绒毛经营者描绘同心县绒毛产业的美好前景。
一台181型梳绒机每天可生产1吨原绒,是当地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人民日报日期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