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第8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2-3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增收笑声入农家——看宁波如何走强农之路 '...

第8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争创优势

  增收笑声入农家
  ——看宁波如何走强农之路
  本报记者何伟
  岁末年尾,驱车“四明八百里,物产甲天下”的宁波乡村,从山区到渔村,从干部到农民,从龙头企业到农户基地,钻大棚,进农家,竟是一派农闲变农忙、笑声荡田野的丰收景象。那瓜菜飘香的绿野平畴,那花木争艳的温室大棚,那鱼跃虾跳的海塘水池……透射出特色农业的魅力;那鳞次栉比的别墅楼群,那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那绚丽多彩的花坛绿地……描绘出农村小康的画卷;那骑着摩托,别着手机,穿梭于田野、市场、科研院校的忙碌身影,则诠释出古老的“农民”二字的全新含义。
  我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受冲击最大的也是农村,然而,宁波市委、市政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作为新世纪解决“三农”难题的治本之策,解民情,集民智,顺民心,走出一条“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繁荣起来”的发展之路。据统计,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00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居第二位。
  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介绍: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十大主导产业,百种特色产品,结构调整让农民富起来
  东海之滨的宁波市,辖2县3市6区,总人口540万,其中农业人口417万。翻看宁波农业发展史,“粮棉油”曾经是主导产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宁波农业结构曾进行过两次成功的大调整,使农民经历了以量增收到以价增收的两次增收高峰期。随着低水平、阶段性的买方市场的普遍出现,单纯以“量”和“价”增收的条件已不复存在,宁波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又迈开了第三次调整步伐:围绕市场调结构,立足特色调结构,瞄准绿色调结构。
  ——围绕市场调结构,什么赚钱种什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宁波市抓住机遇,制定了《2000—2010年宁波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加快调整步伐,使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统计,宁波去年种植、林业、畜牧、水产比重从1997年的63∶6∶11∶20调整到45∶4∶15∶36,粮棉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从44.2∶55.8调整到28∶72。其中海水养殖已达65万亩,居浙江省首位,全市实现渔业总产值57.2亿元,养殖产值首次超过了捕捞产值。即使在产粮为主的余姚市,也把稻区调整为茭白产业、蜜梨产业、榨菜产业、雷竹产业和稻田养殖业5个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调整总面积在12万亩以上,为平原稻区种植结构调整闯出了一条新路。
  ——立足特色调结构。借助先发优势,把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从注重面积的调整转到建立区域化的特色农业基地上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区域特色经济。近几年,宁波从粮调到菜,从菜调到花,从花调到特,步步紧随市场的节拍,初步形成四大特色产业带,即以设施高科技为特征的创汇蔬菜产业带,以名特优集约化为特征的浅海滩涂水产养殖带,以生态型为特征的山区半山区水果花卉林特产业带,以规模化为特征的草食畜禽产业带。在资金扶持上每年安排200万元,今年增加到400万元。全市范围内已形成慈溪的创汇蔬菜,鄞州的蔺草,余姚的榨菜,奉化的水果、花卉、竹笋,宁海的茶叶、水产品,象山的海水养殖等十大特色产业,并建成万亩以上农产品基地99个。
  ——瞄准绿色调结构,走创汇农业之路。“花木之乡”奉化市以花木、草莓、竹笋等六大主导农产品为龙头,相继建成“江溪花木走廊”、“班溪雷竹走廊”、“跸驻银杏走廊”、“莼湖青梅走廊”和“尚田草莓走廊”等五大特色农业走廊,把效益农业与旅游观光业、生态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去年“五大走廊”收入达3亿元,与“走廊”相联结的3万农户增加收入近1亿元。滕头村巧打绿色牌,以江南风情园、将军林、盆景园和绿色长廊等几十处景点组成生态旅游,使一个普通的产粮先进村变为国家四A级生态旅游区,今年吸引游客达80万人次。
  结构每调整一小步,农民增收一大步。据统计,宁波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达5600元,比上年增长6.3%。
  扶大龙,聚小龙,育新龙……“龙”型经济让农业强起来
  “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今年4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并实施“百龙工程”,主要从三个层面整体推进。一是“扶大龙”,对20家重点农业骨干企业实行技改项目补助,补助资金从每年4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并在用电、用地、税收、信贷、技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是“聚小龙”,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股份合作、引资嫁接等方式,发展为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三是“育新龙”,鼓励吸引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去年,全市百万元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277家。目前,宁波市已有加工经营收入亿元以上的各类龙头企业2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1家,省级“百龙工程”8家。“龙头”企业一头通市场,一头牵农户,年加工经营产值达172亿元,联系带动农户59万户。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浙江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地面积已达10余万亩,每年收购各类农产品原料20万吨,带动5万农民奔富裕路。
  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则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起来。宁波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若干意见》。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重点农村专业协会给予经费补助。对合作经济组织在经营和服务中所取得的收入,给予税收优惠。通过政府引导,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各类农业专业(行业)协会、专业生产合作社应运而生,并逐步向跨行政区域方向发展,服务范围也由原来以产前为主向产中产后服务一体化拓展。目前,宁波市有各类农村中介合作组织692个,联系带动农户35万多户。
  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发展“一举数得”的农产品加工业。为此,宁波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进行分工与组织,把发展加工型、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集中财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近2万家,去年实现加工产值670亿元。其中经营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721家,加上690多个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共联系带动农户59.2万户,农村劳动力每年从企业获得劳务收入约4亿元。
  品牌战略,作为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占有率的主攻点,在健全农产品安全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宁海绿茶,象山白鹅,余姚番鸭,奉化草莓,慈溪杨梅等农副产品名牌如群星灿烂。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5个,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21个,2203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在前不久举行的浙江农业博览会上,宁波展团展销上千种农产品,获金银奖牌67块,居浙江省各地展团之首。
  请“财神”,发“洋财”,确保农村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科技是农民眼中的“财神”,更是政府解决三农难题的“金钥匙”。近年来宁波市“科技兴农”的文章主要做了四篇。一是围绕农民“种什么”,积极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从生产源头解决农产品档次低、质量劣的问题。象山县10多年来始终追踪柑橘先进技术,如今柑橘品种已发展到100多个。二是建设11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实行“多元投入、业主开发”的运作机制,两年来已完成投资2.35亿元,并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项目38个。三是加快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至今已制定了152项技术、质量标准。四是建设农经信息网,85%的乡镇已实现光缆入网,在网计算机7000余台。
  充分利用港口和开放优势,鼓励农民发“洋财”,是宁波“双增”中的得意之笔。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宁波积极应对,巧破非关税壁垒,确保农产品走得出去。主要举措,一是制定了150多项农产品标准,加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一批出口创汇绿色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出口企业;二是加快出口创汇农产品基地建设,有近50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从去年起,宁波对农业企业以上年为基数的新增出口部分实行奖励。全市农产品自营出口额去年达3.53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有6家;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引智和引进优良种苗力度,拓宽“挣洋钱”的渠道。据统计,今年引进外资农业项目32个,总投资4989万美元,协议外资3241万美元。对在境外注册农产品商标的企业给予补贴,鼓励创立品牌。建立发展外向型农业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网络体系。
  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趋同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农村繁荣起来
  宁波有3789个行政村,这些村有强有弱,有富有贫。早在1999年初,宁波市委、市政府就明确了目标: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确保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不遗余力地实施扶贫开发工作,推进革命老区、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宁波“共富工程”的重头戏。仅“九五”期间,市、县两级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达6358万元。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宁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到2002年,全市原16个贫困乡镇全面脱贫,9个乡镇实现了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1198元增加到2002年的3000元。从去年起,宁波又打响了“十五”扶贫帮困之役,旨在让全市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都有保障,特困户全面脱贫;贫困村和薄弱村村级集体年可用资金分别达到户均百元和5万元以上;扶持尚未实现小康的乡镇和已脱贫的村全面实现小康。
  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难题,宁波充当了全国改革的先锋。其一是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小城镇建设。去年2月,宁海县率先将3个镇合并成新的城关镇,城区规划面积达86平方公里,人口16万,成为浙江第一大镇。目前,宁波市的乡镇数已从2000年的149个减少到135个,行政村从4944个减少到3789个。其二是让农民“鲤鱼跃龙门”。沿着“农村人口城市化、外地人口本地化”的流向,宁波市委、市政府一再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按居住地原则登记户口。最后一项是“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公认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难题。所谓难,难在近郊农村集体资产的权属和分配。由此引发农民上访,造成社会不稳。宁波在“谁也不能亏农民”的誓言中,用市场经济之“手”拆除三道藩篱:变村民为市民,村庄为社区,社员为股民。
  宁波市今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提前达到小康标准。但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关键还要看农民。宁波市市长金德水表示:让农民富起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繁荣起来,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要议题,更是我们党委、政府今后的重头戏。(附图片)
  宁波象山县海水养殖的特色产品。 zLc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