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第3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2-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共中央致信祝贺非国大全国代表大会 姆贝基连任非'...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共中央致信祝贺非国大全国代表大会
  姆贝基连任非国大主席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12月16日电(记者王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6日致信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向该党第五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贺信说:“非国大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党,领导南非人民为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最终赢得了新南非的诞生。执政以来,非国大积极倡导民族和解,努力推进南非的重建和发展,始终以实现南非的社会经济变革为己任,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为你们在各项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贺信说,中国共产党与非国大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近年来,两党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愿本着“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与非国大共同努力,不断加强和拓展两党交往,为推动中南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应非国大邀请,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联部副部长王家瑞16日出席了非国大第五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其间,非国大主席、南非总统姆贝基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分别同王家瑞举行简短会见,欢迎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大会并再次转达了他们对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的热烈祝贺。王家瑞在会见中转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对非国大领导人的诚挚问候。
本报约翰内斯堡12月17日电记者李新烽报道:南非总统、执政党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主席姆贝基昨天晚上再次当选为该党主席。
姆贝基是在昨天开幕的非国大第五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连任的。这次非国大会议是南非2004年全国大选前的最后一次全国性会议,姆贝基再次当选意味着他将在今后5年继续担任非国大最高领导人,并自动成为2004年总统大选非国大推举的候选人。
全国各地5000名非国大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姆贝基向大会做政治报告。他在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着重阐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种族平等问题。他指出,非国大的经济政策是切实可行的,旨在为广大黑人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一政策需要加快步伐予以实施。他在谈到种族问题时表示,在当今南非社会,“财富、收入、机会和技能依然按照种族格局进行分配,建立无种族歧视的南非社会任重道远”。
1994年新南非诞生时,非国大与南非共产党和南非工会大会三党之间结成执政联盟至今。姆贝基在报告中强调三党联盟之间加强团结的重要性,并有力抨击非国大内部存在的腐败现象和追逐名利的思想作风,呼吁全体党员团结一致,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非国大是南非最大的黑人民族主义政党,创立于1912年。第五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召开,会期5天。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结束四年内战迎来和平曙光
刚果(金)政府与反对派签署和约
本报约翰内斯堡12月17日电记者李新烽报道:刚果(金)政府与各反对派的代表今天凌晨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签署和平协议,以结束长达4年的内战。
这项和平协议是由刚果(金)政府与刚果解放运动、刚果民主联盟及其他武装组织和民间团体代表共同签署的。
按照新达成的协议,刚果(金)政府与各反对派将组成为期两年的联合过渡政府,现任总统卡比拉将担任过渡政府总统,4名副总统由签署协议的4方成员担任。政府代表与冲突各方还就过渡政府中36名部长职位的分配达成了一致。
按照1999年签署的刚果(金)《卢萨卡和平协议》,刚果(金)各派先后在南非举行了3次长时间的政治对话。该和平协议是经过一年半艰苦谈判后达成的,协议的签署受到刚果(金)各派的普遍欢迎。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布莱尔巧打中东牌
本报驻英国记者史宗星
当美国总统布什拒绝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继续打交道的时候,英国首相布莱尔采取了一个不大寻常的行动。布莱尔16日在英国议会下院宣布,他将派英国政府官员前往拉马拉,向被以色列围困的阿拉法特递交正式邀请,邀请巴勒斯坦派高级代表团于明年1月参加伦敦国际会议,讨论如何结束持续已久的巴以流血冲突问题。
布莱尔说,计划中的伦敦会议,将邀请联合国、欧盟、俄罗斯、美国以及中东地区有关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将讨论巴勒斯坦内部改革进程和国际社会对中东和平进程提供帮助的途径。他强调指出,推动巴内部改革取得成功,对巴以双方都有好处,“有利于使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在和平与安全中并肩而存的前景变为现实”。
布莱尔的邀请立即得到巴方的积极回应。巴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说,阿拉法特对布莱尔的邀请表示感谢,决定接受邀请,派一个高级代表团参加伦敦会议。埃雷卡特还透露说,阿拉法特已向巴以问题四方调解人发出信件,要求他们尽快完成和公布巴以和平方案。
17日出版的英国《卫报》报道说,布莱尔的这一行动是“一个信号”,表明他对中东问题的政策有别于美国总统布什,标志着英国要在寻求新的中东和平方案中扮演“独立角色”。巴勒斯坦驻英国代表发表评论指出:“英国的中东政策与美国不同,英国继续承认阿拉法特是民主选举的、合法的巴勒斯坦领导人。”
在巴以冲突问题上,英国认为以色列应享有充分安全,但不承认以色列对耶路撒冷拥有主权,反对以色列扩大犹太人定居点。英国还同时主张,巴勒斯坦有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并支持向巴提供援助。自巴以陷入严重流血冲突以来,英国一直主张通过谈判实现政治解决,希望国际社会积极介入,并促使美国加大斡旋力度。然而,美国的做法让英感到失望。美国提出了撤换阿拉法特的要求,否则就不再与巴打交道。而英国政府却多次表示,英国尊重巴人民的选择,如果阿拉法特再次当选,英国将继续与他共事。一是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二是承认阿拉法特的合法领导地位,这是英国中东政策的两个重要之点。
英国媒体报道说,计划中的伦敦会议由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主持,布莱尔首相将亲自参加。斯特劳表示,“我们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做。”他认为,举行伦敦会议“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伦敦会议能取得多大成果,目前尚难预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布莱尔已决心直接介入中东问题,在巴以不能控制局势和美国持消极态度的情势下,他将力求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施加更大影响。因为这不仅可提升英国的国际地位,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英国内舆论对他“过分追随美国”的反对声。(本报伦敦12月17日电)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戈尔知难而退
本报驻美国记者任毓骏
12月15日晚,美国前副总统、2000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节目中宣布,他不会参加2004年总统竞选。戈尔说:“我本人虽然有精力、有动力、有雄心再次参加竞选,但我觉得这不是明智之举。”戈尔表示,他仍要尽力推动民主党人入主白宫,但是他本人不会是总统候选人。
最近半年多来,戈尔经常在公众场合露面,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抨击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和国内经济问题上的政策,并表示将在明年1月推出他自己的经济和卫生保健政策。前些日子,戈尔还周游美国各地,在中期选举前为民主党拉票。一系列迹象都给人以这样的信息:戈尔将东山再起,重返政坛,欲与布什在2004年再决高下,报2000年大选失败的一箭之仇。
早在1988年戈尔就参加过总统竞选,但以失败告终。从1992年开始,戈尔在克林顿麾下担任了8年之久的副总统,政绩颇佳。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佛罗里达州发生了“计票风波”,最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了有利于共和党的裁决,戈尔功败垂成,仅以一张选举人票之差败给布什。此后,戈尔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销声匿迹。
在今年11月份的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元气大伤。在参院、众院和州长选举三个领域全面败北。在处于强势的共和党压力下,民主党高层争论不休。今年9月以来,戈尔突然出马,站在左派立场上公开抨击布什的伊拉克政策,他还指责布什未能振兴美国疲软的经济,并警告说美国经济领导地位正出现“全球性的信心危机”。而民主党主流派认为,戈尔的做法违背了该党的“中间路线”亦即“第三条道路”。因而尽管最近几项民意调查显示,多数民主党人支持戈尔再次代表该党参加下届大选,但党内若干重量级人物却希望他让贤,使民主党人能团结一致,支持一位更具魅力的新领袖,挑战声望日高的布什。
戈尔在担任美国副总统的8年中一直被克林顿的光环所笼罩,缺乏个人魅力。他在2000年大选中的表现太软弱,给人优柔寡断的印象。有评论者指出,他既没有好好利用当时美国出现的和平繁荣作为竞选本钱,也没有跟丑闻缠身的克林顿划清界线。戈尔当年面对佛州点票争议时,应表现得更为坚强,但他却轻易放弃。
竞选经费也是一个重要问题。2000年大选时,民主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烧钱”方面与共和党不能同日而语。在戈尔表示放弃之前,民主党内已有好几人表示了参选意图。这一局面将分散民主党本来就相对逊色的竞选经费。
上月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与其他有意参加下届总统竞选的民主党人相比,戈尔获得的支持更多一些,但《纽约时报》最近的民意调查称,2/3的美国人还是希望他不要再参选,其中两成人认为他形象不佳。美联社也指出,若他再挑战布什,布什的支持率会比他高出20%。如此看来,戈尔放弃参选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戈尔知难而退,为其他跃跃欲试的民主党人铺平了道路。戈尔当年的竞选伙伴、康涅狄格州参议员利伯曼早就表示可能问鼎下届总统。利伯曼15日表示,他会在2003年元月初宣布是否投入2004年总统竞选。其他有潜力的民主党人,如马萨诸塞州参院议员克里和佛蒙特州州长迪安已经宣布将参选。密苏里州众议员格普哈特上月已辞去众院少数派领导人一职,估计将把精力集中在总统竞选上。参院的民主党领袖达施勒和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爱德华兹也表示有兴趣参加角逐。
(本报华盛顿12月16日电)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核查人员检查巴格达大学
鲍威尔说美尚未决定是否对伊动武
新华社巴格达12月16日电(记者王波、梁有昶)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16日对伊拉克历史悠久的巴格达大学进行了突然检查,这是联合国恢复核查以来首次对伊拉克的高等学府进行检查。
核查人员来到了巴格达大学生物科技和遗传工程学院,进入学院大楼内查看,并询问了助理院长和两个系主任。据报道,这是伊拉克在最近一份报告中公布的一个可疑地点,以前没有被检查过。这所学院现在主要从事生物科技和遗传工程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当天,核查人员还检查了位于巴格达南郊的哈屯工业区,里面有数家国营公司,生产可用于民用和军用的各类产品,其中有机动车和武器弹药。核查人员提取了工业区的水和土壤样本,并对周围环境做了辐射测试。
核查人员同时还检查了巴格达以北的塔击纤维玻璃制造厂、巴格达以西的阿米里亚血清和疫苗研究所等11个可疑地点。
核查小组发言人植木安弘在一份声明中说,到目前为止,核查人员已检查了80个可疑地点。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16日电(记者谭卫兵、严锋)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日前说,美国政府提出的改变伊拉克政权的要求旨在销毁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非是一定要推翻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
美国国务院16日公布了鲍威尔接受英国阿拉伯文报纸《阿拉伯耶路撒冷报》采访时的谈话内容。鲍威尔对该报记者说,如果萨达姆愿意合作,那么美国要求改变伊拉克政权的政策也会随之改变。鲍威尔在采访中拒绝评论伊拉克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武器报告。他说,布什总统还没有决定是否对伊动武。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新西兰总理举行招待会
庆祝新中建交30周年
新领导人会见杨汝岱
据新华社惠灵顿12月17日电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17日在议会大厦举行招待会,庆祝新西兰与中国建交30周年。
克拉克在招待会上说,30年前,新西兰与中国建交,这一举措意义深远。30年来,中国对新西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两国政治、经贸及人员交往日益密切,双边关系发展之迅速超出人们的想象,其前景无比光明。她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政策在世界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更为中国的发展制订了经济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新西兰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将与中国的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陈明明说,中新关系已进入而立之年。目前,中国已成为新西兰主要贸易伙伴,新西兰也成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国,第三大木材供应国。
新西兰议长亨特、外长戈夫、正在新西兰访问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及新西兰各地华人代表200余人出席了招待会。
新华社惠灵顿12月17日电(记者黄建明)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和议会议长乔纳森·亨特17日在这里会见了正在此间进行友好访问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一行。
杨汝岱在会见中表示,中新建交30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特别是近年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两国在经贸、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中方愿与新方一道,以建交30周年为契机,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将中新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克拉克总理和亨特议长欢迎杨汝岱一行在中新建交30周年之际访新,并愉快地回忆起新西兰前总理、工党领袖柯克决定与中国建交的经历,高度评价两国30年来在各领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克拉克祝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强调新西兰政府与中国政府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希望这一关系在未来岁月里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杨汝岱一行是应亨特议长邀请于15日抵达新西兰访问的。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摩洛哥希望摩中新闻界加强合作
新华社拉巴特12月16日电(记者康新文)摩洛哥新闻大臣纳比勒·本·阿卜杜拉16日表示,摩洛哥希望和中国新闻界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两国和两国人民传统友好关系的发展。
本·阿卜杜拉在会见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江绍高时指出,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总理朱镕基在最近两年实现的互访,把摩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希望摩中两国新闻界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在向中国客人介绍摩洛哥改革开放的最新情况时,本·阿卜杜拉说,摩洛哥新一届政府将继续奉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巩固5年来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力度,将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解决就业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他表示,摩洛哥新闻界应该向中国同行学习,为自己国家的改革开放做出应有的贡献。
江绍高在会见中说,中摩两国自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新闻界愿意同摩洛哥同行一道努力,共同推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发展。
江绍高率领的人民日报代表团是14日抵达摩洛哥访问的。访问期间,代表团参观考察了摩洛哥新闻机构,并同摩洛哥通讯社社长曼苏里、副社长阿尼斯举行了工作会谈。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布什下令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据美国媒体十七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已经下令军方着手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到二○○四年部署十枚陆基拦截导弹。《华盛顿时报》报道说,在首批拦截导弹部署完毕之后,布什计划在二○○五年或二○○六年再部署十枚陆基拦截导弹。在一个全球性的雷达与感应器网络引导下,这个初步系统将具备有限的防御远程导弹的能力。布什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于十七日晚些时候正式宣布这一决定。报道称,英国官员表示已经收到了布什政府的书面请求,请英国更新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个早期雷达预警系统,以帮助提高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但英国尚未作出答复。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北约与欧盟就合作原则达成一致
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与欧盟负责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十六日在北约总部举行会谈,就欧洲的安全防御及北约与欧盟的合作原则达成了一致。双方会谈后发表了《欧盟—北约关于欧洲安全防御政策声明》,对北约与欧盟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和欧盟的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表示欢迎,认为双方在欧洲安全和应付未来挑战方面不可分割,同时表示希望北约继续在预防和处理危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声明认为,欧洲危机处理能力的提高将为北约注入新的活力。
(据新华社电)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西共体首脑讨论科危机
在参加了在多哥北部城市卡拉举行的小型首脑会议之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塞内加尔总统瓦德、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加纳总统库福尔、利比里亚总统泰勒等四国首脑十六日抵达阿比让,与科特迪瓦总统巴博讨论科特迪瓦危机问题。会晤后,西共体轮值主席、塞内加尔总统瓦德向媒体宣布了十八日将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西共体国家特别首脑会议的消息,并说:“我们不能让科特迪瓦目前的局势继续下去,经过民主选举的巴博总统的合法性不容置疑。”(赵章云) CYJ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12月16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右一)在华盛顿与到访的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右二)和防卫厅长官石破茂会谈后,回答记者提问。鲍威尔在会谈中表示,美国没有进攻朝鲜的计划,但是美国不会与朝鲜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新华社发 CY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