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第8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2-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胸中丘壑 笔下丹青 '...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胸中丘壑 笔下丹青
  李梦超
  中国山水画的古典形态青绿山水画,是指采用石青、石绿及花青、藤黄等天然矿物和植物颜料,在绢帛或宣纸上如实描绘和直接反映自然景物的山水画。我国画界流传“先有丹青,后有水墨”的说法。在1400年的沧桑岁月中几度兴衰,如今再次进入活跃期。专攻青绿山水画的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许俊教授,以其造型洗炼、色彩明丽、清新典雅、意境幽深的画作,颇受观众和美术界人士的嘉许。
  许俊创作青绿山水画,从研习《宋人册页》起步。他说:“当时无处观摩求教,极难见到古人青绿山水画的原件,只能实验探索。最初的画自己都不敢看。”凭着在中央美术学院奠定的扎实的造型基础和水墨山水、重彩人物、工笔花卉的基本功,许俊认真地揣摩古画的印刷件,一点一滴地积累用纸、勾线、染颜色的经验。1991年,他以太行山水为题材,创作了妍丽明亮的《溪声》,在中国画邀请展中受到重视,展后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从此他把主要精力转向青绿山水画。
  许俊的青绿山水画题材广泛,有情趣盎然的山村景色,有野桥扁舟、轩亭高士的传统画题。有的表现中国文人理想化的境界,抒发古人的审美意趣,如《净云山岫图》、《王维诗意》、《误入桃园图》、《高山流水》、《笛声出幽谷》等。有的旨在展现轻松宁静的自然环境,如《游山园》、《静夜》、《松谷园》、《清风送爽图》等。有的热情奔放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和民族精神,如《红旗渠组画——春夏秋冬》等。
  许俊的青绿山水画,寄托了他对生活对艺术的独特领悟和向往。他认为,笔墨当随时代,现实生活中有最生动、最鲜活的内容。青绿山水画理所当然地应该洋溢时代气息。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以谦虚纳物的胸怀作画
  靳尚谊
  孙宗慰是我的启蒙老师,最初对素描、解剖、明暗、体积的理解就是那时得到的,并开始接触到一些艺术问题,和孙先生学习虽然只有一年多,但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
  首先是孙先生的为人,平易近人,待人诚恳、忠厚。先生说话不多,但精辟、实在,对我以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孙先生的画和他的为人一样朴素、内敛、有意思,这种自然的东西,就是现在也是不多见的,他在诚心诚意表达真诚的东西,尤其是反映少数民族的作品,安静、纯朴、厚重,典雅而不轻飘。他对艺术的追求非常单纯,脑子里没有乱糟糟的东西。
  回想孙先生的教学,再看他的艺术作品,常常引起我很多的联想,想起刚入学的那个时代,学校里一片祥和景象,想起作品中的时代烙印,孙先生作品中的纯真,总是让我感动,这种纯真不仅有它的历史价值,不能丢掉,而且对今天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艺术家,孙宗慰先生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些作品,还有一些作品以外的东西,而这些蕴含其中的内在精神,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应该忘记他,更应将它发扬光大。(附图片)
  蒙古族妇女歌舞(油画)
  孙宗慰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意在笔先
  喻继高
  在创作一幅画之前,首先要立意,即所谓“意在笔先”。作者通过深入体会对象的过程,达到物我两化、情景交融的境地,而形成鲜明的意境。没有自我的感受,鲜明的意境,便没有独特的创造,即无从对客观自然形象进行取舍、提炼、概括,要塑出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是很难的。当你有了这种对客观自然的深切感受,要把它画出来的时候,头脑里会不断地进行思索,考虑如何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形象情趣,以及所处的环境等优美的东西画下来,考虑如何用形象、构图、色彩、笔墨等去表现。这种种思索,在头脑里逐步地推敲,丰富完整,形成具有鲜明形象的画面,而且预期可以达到较为完美的效果,这就是创作前的立意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构思”。构思成熟了,才动手去画,做到“胸有成竹”。这是创作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比较艰苦而重要的阶段。立意的高低,是与作者的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而笔墨的表现方法,却服从于立意,意奇则奇,意高则高。这个现实主义的创作过程,对我们今天还是适用的。
  一个画家立什么意,是要依据他的生活基础与艺术修养决定的。一幅画不能只是干巴巴地画几枝花或死板板的鸟凑合在一起,这样就没有什么意境可言。中国画的要求要“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就是要求画要有诗意。对象的特征和画家感受的适当表现才能产生诗意,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意的形象。“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是诗意的形象。只求逼真地描写对象的外形,即使是写生的作品,也难免使人感到乏味。
  我们说齐白石先生的画充满诗意,这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东西。他不仅是抓住了对象的神,对象的美,而且体现了画家对于对象的感受——爱。例如“鸡、蛱蝶、花”,他也可以画成富于诗意的画来欣赏。他在画中题道:“小院无尘人迹静,一丛花傍碧泉井;鸡儿追逐却因何,只有斜阳蛱蝶影。”通过这首诗,似乎可以看到夕阳西下农村小庭院的自然风光。所以他的画,画中有诗,他的诗,诗中有画,成为人人喜爱的艺术作品。
  陈之佛先生的画,有诗的境界,他的胸襟和学识,使他看得高,想得远,用诗一般的感情和笔墨,为他的花鸟画开辟了新的意境。他画的《月雁图》也是他极富有诗意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画幅上端一双飞雁横掠长空,向下俯视,一轮淡黄的秋月,荡漾波心,一片银灰色的夜空,低垂着几根芦苇,意境幽远,动情相生,深刻地描写出动人诗意。
  艺术作用的微妙就在意境,就在于那种一半在画上,一半留给读者去想象的意境。而这往往决定于作者的立意。这是画家已感受到的,而且决意将自己的感受,更强烈的,用一定的艺术形象去感染观众的意境。(附图片)
  ▲和平之春(中国画) 喻继高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一手伸向生活 一手伸向传统
  孙克
  赵振川出版的两本画集一直放在案头,这些天来时常翻阅,心头思绪不断涌起。1994年振川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的情景历历在目:四壁挂满巨幅山水,特有的陕北风情、西北高原地貌,淋漓尽致地在振川的画笔下得到表现。那次展览得到首都美术界一致赞许,认为是长安画派后继有人,这个看法被张仃先生在振川画集的序言里讲了出来。
  振川是典型意义上的长安画派的传人,他的先严赵望云先生年轻时跳出京华艺专的象牙之塔,勇敢地走向河北农村开始他的速写生活,也为困境中的中国画打开一条生路,一条从人民的生活中寻求激情与艺术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和来自延安的石鲁共同开创了奉行“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信条的长安画派。有了这样一个师承兼家传的背景,加上“文革”前后在陇县农村插队八年的历练,再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修养、功力、火候成熟了的振川已非昨日的振川,他的画一天天成熟起来,大幅之作气势雄浑,丘壑绵茂,墨彩华滋,小幅画更是任情挥洒,笔势纵横,兴味盎然。
  面对20世纪80年代汹涌的反传统思潮和90年代以来相当活跃的风格形式探索如“新文人画”和各种水墨“张力”、“现代水墨”等或回归或前卫的起伏,振川一直显得很“低调”,很平实,我不记得他发表过什么表态性的宣言文章,也显然不大喜欢去“风口浪尖”上闯荡。但是这决不说明他不敏感或迟钝。我看他是在不动声色地做了许多试验性的探索,包括一些新的笔墨制作形式。这个过程我所知有限,但我看1995年出版的《赵振川画集》中,有一些作品明显带着试验性,例如一幅名《戈壁春居》之作,表现大西北戈壁独特的地貌,就用了新的皴笔,以浓、淡、湿墨和朱红、土绿画了一张很有味的画并得到张仃先生的赞许。还有一些作品用了不少排线,来“塑造”地形地貌。但我认为真正感人成功之作,还是那些从现实中撷取来的有景、有情、笔情墨韵盎然有致的作品。
  赵振川自1994年北京个展以来,艺术上的长足进步,在他的山水画里表现得更为自信和从容,笔墨功力的娴熟和艺术家的内在激情更加有机的结合,使他的艺术境界出现了更为随心所欲同时又收控自如的大家气度。如作于1997年的《白云人家》、《秦岭冬韵》、《岚皋》等八尺大作,气势磅礴,意兴盎然,整幅作品丘壑起伏,云横秀岭,石骨崚嶒,树木森郁,笔势浑厚,墨彩华滋,表现出画者的匠心深邃,经验老到,确乎是精心力作。
  作为长安画派的传人,振川有一种坚定有一种清醒。一方面他懂得笔墨,进入了笔墨。通过笔墨,画面才有了神韵,有了情趣,有了味道,有了魅力。另一方面,振川的清醒表现在他不断的走向生活亲近自然,他去的最多的是陕北和陕南秦岭大巴山区,当然,他也到神农架等名山大川,他的视野心胸也更为开阔,他不是一个目光笔路狭窄的地区性画家。深入自然,得山川氤氲自然之气,使艺术永葆鲜活生动、清新质朴之精神,这对一位艺术家的艺术生命之树常青,活水长流,是至关重要的。笔墨不是一件死物,不是哪位足不出户的冬烘先生在屋里杜撰出来的。脱离了生活,笔墨也就失去精神和生命,眼下不是已经有那种在宣纸上信笔搞些没有任何物象的斑斑点点的墨迹水迹的“现代水墨”之类的“欺世”(白石老人语)之作吗?振川所坚持的,正是长安画派主张的“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理念。如果问振川和先贤们有什么不同的话,我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在精神和物质环境都大为改观中的振川,是更加自觉而深刻地选择并奉行了这一艺术理念,并有可能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攀登到人们企望的新高度。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松山幽居(中国画) 赵振川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文化人书法
  夏硕琦 李治元
  由新华书画院主办的穆青先生书法展11月6日至12月6日在北京举行,共展出穆老新近创作的书法作品20余件。
  穆青曾多年担任新华社社长。报告文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家喻户晓。穆青又是我国著名的摄影家,还是一位富有独创精神的业余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穆青出身于书香世家,他幼年时在祖父的严厉教育下,读诗词、习书法。17岁时正在高中求学的他,即投笔从戎,参加了驻扎在山西临汾的彭雪枫的抗日部队。次年(1938年)又到贺龙的120师宣传队,打游击、搞宣传、写标语是他的职责,他的童子功书法派上了用场。1940年部队选派部分干部到延安学习,他只身徒步走到延安,入鲁艺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穆青十分喜欢美术,曾想进鲁艺美术系,但最后还是决定考文学系。学习期满,于1942年分配到解放日报,从此和新闻结缘。
  后来,穆老在百忙中业余学书,功在默读,每有好字、好帖,他会忘情其间,流连忘返,揣摩、领悟、神会。他还利用到处采访的条件搞摄影,业余搞书法。穆老的书法,既有他童子功的基础,更有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修养根底。穆老的书法清劲峭拔,质坚气浩,取势于平正中见跌宕,于争让中见互补,运笔刚柔相济,笔断气连,结构的正中求奇,险中求稳,在变化中求统一,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欣赏穆老的书法,有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文气袭人,可谓“郁郁乎文哉”。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周韶华艺术馆开幕仪式举行
  山东荣成籍画家周韶华先生美术作品捐赠及周韶华艺术馆开幕仪式,日前在荣成博物馆隆重举行。周韶华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子之情,捐献给荣成博物馆三十九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代表作品。(建闻)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北京饭店再绽艺苑之花
  北京饭店十九层艺术画廊暨“郭怡孮精品陈列展”近日揭幕。北京饭店历来有崇尚文化艺术的传统,这次郭怡孮先生创作的《山川锦绣》、《日照香江》、《赤道骄阳》、《南岛晨光》等画作精品,使北京饭店改扩建后诞生的观景层更具艺术感染力。郭怡孮先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构图饱满,用笔有力,呈现给人们锦绣花簇、绚丽斑斓、清新向上的情调。(师奥)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将举行
  日前,记者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了解到,“二00三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将于明年年底在北京举办。届时将邀请俄罗斯、日本、荷兰、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瑞士、西班牙、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艺术家来京参加活动。(文武)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全国美术理论会议召开
  中国美术家协会日前在桂林召开了“民族性与现代化全国美术理论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当前建设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这种“传统”和“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性”。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必须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美术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尤其是在当前美术上出现许多不良倾向和复杂问题的时候,召开这次会议,就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议的主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实现中国美术的伟大复兴必须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二是美术家要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的任务。三是要有选择地引进和研究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成果,同时面对各种复杂的美术思潮保持清醒头脑。四是牢记艺术离不开人民,人民需要艺术,保持艺术与人民的血肉般的联系。与会者表示:新的时代还会出现许多新的课题,只有以创新精神开拓进取。共同为创造新世纪中国美术的辉煌而团结奋斗!(梅启林)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大型锻铜浮雕壁画《西游记》落成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彦东创作的大型锻铜浮雕壁画《西游记》日前在江苏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落成。壁画全长42米,共计125平方米。
  壁画选取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中26个有代表性的故事和100多个人物形象,采用装饰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精细而又简洁,变化的构图与不规则的墙体相结合。(任枚)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出兰夺翠(中国画) 龚文桢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书法 穆青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走向西部(中国画) 许俊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书录秋风辞(书法) 孔欣 jho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秋韵(中国画) 唐章发 jho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