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2月6日人民日报第10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2-0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为了神圣的使命——广西扶贫攻坚写下为民造福璀璨华'...

第10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争创优势

  为了神圣的使命
  ——广西扶贫攻坚写下为民造福璀璨华章
  谢彩文罗昌爱
  多少年前,广西一直背着这样一个大大的包袱:全国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之初,全区贫困人口多达150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0。大面积贫困,成了长期以来沉重地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心头的一块“心病”。
  现在,15年过去了,广西1500万贫困人口中有1350万越过了温饱线,贫困人口发生率由15年前的44.6%下降到现在的3.8%,贫困落后,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渐远的历史。
  牢记使命改变贫困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广西壮族自治区集“老、少、边、山”于一体。
  “山”:广西喀斯特地貌面积共8.9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近四成,这些大石山缺土缺水路难行,是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地。而且,生存条件越恶劣的地方,人口密度反而越大,形成“人口超载——生态破坏——贫困落后”的怪圈。
  “老”、“少”、“边”:左右江革命老区14个县、全区12个民族自治县和8个边境县,无一例外地都戴上了“贫困县”的帽子。改革开放之初,广西农村七成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直到1984年,广西80个县(区)中,被认定的贫困县竟多达49个,占了大半个广西。
  广西各级干部牢记使命,一任接一任,为“老、少、边、山”地区脱贫致富费尽心血。多少年来,在广西贫困山区,我们不断地看到这样一幅感人的画面:从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到乡镇干部,纷纷自带行李,下到贫困村的贫困户中,与农民同住、同吃、同劳动,亲身体验老百姓的冷和暖……干部,来到老百姓身边;带领老百姓把穷根拔掉!
  闪光的“立屯精神”
  肩负着特殊使命的广西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不屈不挠地带领各族人民向贫困宣战,进行着改变命运的抗争。
  在广西南部边境地带的天等县驮堪乡,有一个叫立屯的小山村。立屯四面环山,从屯里到公路的直线距离只有2公里,但翻越大石山走出去却要花上半天。每逢雨季,水无处排走,屯里的耕地年年都要被水淹3个月以上;旱季来临,石头缝中的立屯又干得冒烟,人们为寻水喝而翻山越岭。恶劣的自然环境吓得没有一个外屯妹愿意嫁进立屯来。
  苦熬不如苦干。1973年,立屯人在党支部带领下,开始了漫长的“愚公移山”伟业:举起钢钎向挡在屯门口的大石山开战,凿一条既排涝又通车的大隧道。历经22个年头,弟接兄班,子承父业,立屯人硬是靠长满老茧的双手,用最原始的工具,凿穿了460米厚的石山,开出一条4.5米见方的大隧道。这个当时400多人的屯子,男女老少都算上,等于每人凿了1米隧道。
  现在,立屯人出门不仅不用再爬山,而且班车通到了家门口,田地也旱涝保收了。
  “立屯精神”就这样弘扬开来,在壮语意为“到处是石山”的天等县,像立屯这样由当代“愚公”凿出来的隧道,粗略统计共有60多条。
  用立屯精神,广西创下了扶贫攻坚战中一个又一个辉煌:——实施异地移民开发。广西10年内将总数达23万多人的特困山区人口,成功地移民搬迁到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实现了温饱有余。
  ——为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用电难”和“饮水难”而实施的“三通”工程,使全区原来没有公路的2200多个贫困山村通了公路,通了汽车;95%的村屯通了电、有了广播电视;500多万山区人口和上千万头牲畜解决了饮水难问题。
  ——实施边境建设大会战,两年时间内,千里边境线上的8个县(市、区)奇迹般地完成了包括交通、通讯、文化卫生、人畜饮水等在内的24件实事共计17966项工程的建设,昔日封闭落后的边疆,如今路通电通水通信息通,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与边境建设大会战相似,近年来广西还接连拉开了与拔掉穷根密切相关的“村村通公路建设大会战”、“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大会战”、“家庭水柜建设大会战”、“地头水柜建设大会战”和“家家办沼气大会战”等战役,几年时间内,总数达33.41万座“地头水柜”和数十万个“家庭水柜”,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干旱地区,久旱的土地和村民们终于迎来了清甜的甘露;而134万个沼气池的建成,则既给数百万农村人口解决了祖祖辈辈烧柴难的问题,又缓解了贫困地区的生态恶化,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夯实基础再创辉煌
  解决贫困,重在发展;谋求发展,先打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寻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中,目光始终放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区域经济上。既解决了贫困地区的温饱,又为贫困地区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西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大石山区,崇山峻岭,道路崎岖。许多乡村群众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因为不通公路而“出门爬坡徒步、货物肩挑人抬”,交通极为落后。从80年代开始,广西借助国家大西南通道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开始构筑整个广西的现代交通网络。继穿越革命老区百色、南宁的南昆铁路建成后,又建成了由北到南的当时全国最长的高速公路,把桂西北欠发达地区与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紧紧连在一起。与此同时,广西投入巨资,用不到10年时间,使贫困地区所有的县通了二级公路,80%以上的乡通了柏油路,2200个原来没有通公路的贫困村通了汽车。
  能源不足,是制约广西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广西又是一个水电资源特别丰富的省区,可开发容量约16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六位。近几年,广西大力开发水电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特别是红水河流域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处红水河边的特困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依托建在县内的三大红水河水电站,全县年财政收入成倍增长。
  贫困地区落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从原始的耕作方式中走出来,农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产品与市场相距甚远。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发展生态农业、引导贫困地区农民进入市场经济领域,成了广西扶贫攻坚战中重要的工作。经过几年努力,据统计,到2001年,广西优质稻谷种植已经占到水稻总面积的85%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2450万吨、水果406.28万吨、肉类306.98万吨、水产品247.77万吨、蛋品14.45万吨、鲜奶2.05万吨。以贫困面覆盖较大的河池、百色两地区为例,经过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占到全部作物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两地区生产的冬菜、瓜果,饲养的黑山羊远销国内和港澳地区各大市场。
  治贫先治愚。在扶贫攻坚战中,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落后状况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2001年,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37%,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4.12%,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8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普通高校全年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人数分别达到5.84万人和15.16万人,比1997年增长1.54倍和1.15倍。在文化事业方面,2001年,全区共有上规模图书馆94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473个,艺术表演团体118个,全区90%以上的乡镇建起了宣传文化中心。2001年,全区拥有的卫生机构已经达到13363个,比1997年增长1.3倍。
  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战,使广西1500万贫困人口中的90%终于摆脱了贫困的阴影,步入了温饱行列。统计数字表明,广西49个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370元增长到2001年的3727元,相当于当年的10倍之多;人均财政收入由1985年的24元增长到2001年的240元,又相当于当年的10倍。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满眼绿色,新楼座座,市场繁荣,充满蓬勃发展的生机。
  目前,广西还有15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刚跨过温饱线的人群中也还有一部分需要继续扶持。以引导广大群众摆脱贫困、步入富裕为使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又从四个方面将新世纪扶贫攻坚的伟大战役推向新的阶段:以实现小康为目标,以贫困村为重点,以扶贫规划为基础,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主导产业,稳定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科教扶贫,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广西一定能把这一历史篇章书写得更为辉煌!
  压题照片:大化电站库区开发旅游
本版摄影:黄耀高
(附图片)
龙胜龙脊梯田
赶圩归来 Ccd品论天涯网


第10版(专页)
专栏:

  团结互助促发展
  ——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纪实
  张承工黄文生王贞桐
  步入新世纪,广西人最引以自豪的是长期以来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对外交往中,打得最响的也是民族牌。提起壮乡,人们都知道那是一个绚丽多姿、各民族真诚团结、同声歌唱的地方。那情那景,令人神往。
  党的民族政策
滋润八桂大地
  广西,是以壮族为自治民族、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179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8.4%,其中壮族人口1500万,少数民族人口分布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60%以上。由于历史和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落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老、边、山和水库淹没地区,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到20世纪80年代,广西还有1500多万人生活在国家划定的贫困线以下,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其中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情地关注着壮乡,踏访过这里的山山水水,牵挂着壮乡各族儿女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前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更是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把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当成历届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牢固树立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齐兴衰”的观念,结合广西实际,先后在各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设立了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62个民族乡。广西这种从自治区到自治县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民族自治格局的确立,为各少数民族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充分享有自治权利,实现民族的团结、平等,创造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加快发展作为新时期巩固各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在能源、矿产、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战役。经过15年的艰苦奋战,广西的贫困人口已从1500万减少到150万,创造了大面积摆脱贫困的奇迹。
  民族团结
亲如一家
  步入壮乡,人们就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气息:八桂大地,到处风清气爽,一派安宁吉祥。全区4600多万各族人民团结和睦,亲如一家。在广西不少地方,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甚至一个家庭,都融洽地居住着几个不同的民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而附近的都安、大化两个瑶族自治县和东兰县则是大石山区,人多地少。近几年来,毛南族群众主动让出20片可连片开发的土地,先后接纳了都安、大化、东兰3个县共6285户31425名瑶、壮、汉族农村人口前来安家落户,共同发展。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广西还有很多。各民族群众同饮一江水,同管一座山,同耕一垌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有侗、苗、瑶、壮、汉等民族聚居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广西12个民族自治县中最早成立的自治县。建县50年来,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互助,促进了全县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去年全县财政收入达7000多万元,人均财政收入排在全区的前列。在龙胜,各族群众交流学习、互帮互助,蔚然成风。乐山乡光明村的侗族群众,专门到全县的典型壮族拗背村参观学习,回来后跟着种果树、办沼气,还大力推行改厕、改居,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人畜共居的陋习。泗水镇细门瑶族通过改厕、改居,使村寨面貌一新,他们发挥能歌善舞的特长,发展民居旅游,深受游客欢迎。与瑶寨相邻的壮族里排村村民主动来瑶寨取经,然后根据本村的优势,在村里种植了10多种无公害水果,做到一年四季花果飘香,以发展生态农业吸引八方游客。
  右江河谷土地肥美,农民也比较富裕;而南部山区石山嶙峋,石头多土地少,农民相对贫困。河谷和山区的壮族农民利用各自的优势互相联手,发展经济。
  走出大山
走向富裕
  广西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告诉我们,克服闭关自守的思想,走出大山,走进市场,走向富裕,是不断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前提。
  广西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群众过去一直生活在特困山区。针对这种情况,自治区采取移民异地开发的办法,有计划地将23.6万人搬迁到资源丰富的地区安家落户,建设新的家园。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离县城4公里远的晒谷岭上,204户从外县大石山区搬迁来的瑶族同胞已在这里安居乐业。这些移民原来都生活在缺水、无路、无电和少地的石山弄里,一年种的玉米仅够吃4个月。如今,他们住上了砖瓦房,吃的是白米饭,每家每户都种了5亩以上的竹子,大家有了稳定的收入,许多户已买了电视机、电话机。脱贫致富有了保障。
  永常村,12年前,无水、无田、无电,人均有粮不足100公斤、纯收入仅220多元。为改变贫困面貌,这里的农民走出了大山,来到河谷地区的田州镇跟班学习,然后租地200多亩种植商品冬菜。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他们改房修路,建设地头水柜,改善灌溉条件,架设引水管道,开办科技培训班,学习掌握致富本领。今天的永常,虽然还谈不上富裕,但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永常的山区经济,已经和山外、市场连接起来!
  桂北山区兴安县的一个瑶族乡——华江,几年来,该乡干部群众根据山坡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毛竹生产,毛竹面积已经发展到20万亩,成为全国十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全乡仅毛竹加工厂就达70多家,年工业总产值1.8亿元,年财政收入52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多元。近年来,他们修建了一条1公里长、24米宽的民族大道,并建起了民族体育中心、民族农贸市场、停车场、实业大楼等。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批外来投资者,2001年全乡引进项目26个,引进资金3500万元。
  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民族干部
  教育落后是困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这些年先后投入资金近20亿元在全区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建起了102所民族小学、39所民族中学、22所民族中等专科学校和3所民族高等学院。
  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提高到维护民族团结,确保广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他们根据全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在各级领导班子配备、招干等工作中,对少数民族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附图片)
文中照片:广西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 Ccd品论天涯网


第10版(专页)
专栏:

  投入资金定期解困
广西六年解决五百万农村人口饮水难
本报南宁12月5日电记者倪光辉报道:今年是广西实施人饮解困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年底又将有129.7万农村群众告别饮水困难问题。至此,6年时间内,广西共解决了500.7万农村人口和上千万头牲畜饮水难问题,成为全国短时间内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成绩最显著的省区之一。
  广西大部分地区地处大石山区和丘陵地带,干旱和缺水长期困扰着数百万农村人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造成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在扶贫攻坚战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从讲政治的高度,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难问题作为攻坚战的重点。据了解,从1997年至1999年,自治区共投入资金6.99亿元,兴建人饮工程12万多处,成功地解决了371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
  为进一步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在国家统一部署下,从2000年起,广西以目标责任制的形式,提出了用3年时间解决农村剩余的129万人口饮水难问题的规划,投入4.67亿元资金,开始了新一轮的人饮解困战役。项目实施两年来,各地、各部门把人饮解困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来抓,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仅是既可灌溉又可解决人畜饮水难的地头水柜,全区就已建成了33.41万座;1209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的胜利完成,使水库增加库容11亿立方米,大片旱区农民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甘露”。
  目前,自治区有关部门正利用冬季有利时机,加大资金监督、质量监督、项目建设管理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奋力冲刺,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人饮解困工程计划,让缺水群众喝上水、喝好水,造福于民。 Ccd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