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2月3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2-0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 '...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
  王梦奎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中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关于我国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判断,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的。
  统计资料确凿地表明,人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切身感受到: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社会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作着重点的转变使经济建设成为中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1979年—200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5%,是全世界最快的。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过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8.1%降到15.9%,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由70%降到50%以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总的判断,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济总量的扩张伴随着增长质量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及人口、环境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开始走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创的新的历史时期,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改革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前进的,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经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10年的艰苦努力,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这是前无古人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在中国现代化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即把封闭半封闭型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开放型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三十二位上升到第六位。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也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证,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同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相适应,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这既是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于同期世界前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的时期。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7.9%和47.8%。群众消费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5亿农村贫困人口中85%以上已经脱贫,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降到3%,这是世界消除贫困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对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居民初步过上小康生活。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生活的梦想,今天已经开始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上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按照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走了头两步,现在开始走第三步。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正如百丈高楼之起于平地。
  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大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述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的阶段性变化,还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阶段性变化。从世界范围的横向比较来说,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经居于前列,但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实事求是地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样的判断和报告中所说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及党章修正案中所说的“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是同样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总体上”和“初步”这种总体判断的具体说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第一,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到现代化之间长达几十年的发展阶段,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现在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第二,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口的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第三,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是不平衡的。虽然某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但考虑到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全国总体情况来说,巩固和提高目前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鉴于此,十六大重申,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判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赖以确立的理论基石。在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条件下重申这一点,对于保持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起点。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但对于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又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现代化的路线、进程和方法,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在过去比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对其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在经济建设方面曾经发生过急于求成的偏差。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根本性转折,同时也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确立20世纪末实现小康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同志是这种战略调整的倡导者。他在1979年所提出的小康概念,引发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是对当时沿袭下来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再认识的结果。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当时曾经起到过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邓小平同志预见到这一点,早在1979年3月就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说法”。他解释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这当然不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或只能是低标准的;而是说,20世纪末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不久他就正式提出,20世纪末的目标是达到小康。这种实事求是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调整,使我们的脚真正踏上了实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同时也是切实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逐步形成关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功,证明这种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完全符合中国国情。
  如果说,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促进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规划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大方向,在它的指引下顺利实现了头两步战略目标;那么,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则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理论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初始阶段作出了全面规划,实现了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的有机衔接,为从小康逐步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对如何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问题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时间的下限是2010年,也就是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头10年。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的发展纲领。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从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他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十五大初步地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头50年的奋斗目标,这可以说是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鉴于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与任务,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21世纪最初5年的小康社会建设做出了规划和部署。这里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实际上并不局限于5年,而适用于更长时间。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五”计划纲要。
  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环顾今日之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响彻大江南北的高歌。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
  第一,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格局和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要基本实现工业化,使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这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就能初步改变。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现在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旧体制的积弊尚未完全清除,新体制还不健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然有赖于体制的创新和不断完善。20年的目标,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十六大报告表达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决心,明确要求:“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报告所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小康目标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十六大不仅规定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也规定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报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这里关于“三个文明”的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政治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我国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说,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必将是逐步走向经济愈益发展、文化愈益繁荣、民主更加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的社会,必将是全面进步、更加稳定与和谐的社会。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现在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要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所有现在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这样就可以把“总体上”三个字拿掉。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十六大报告把扩大就业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放在了突出位置。在基本生存资料得到满足和初步达到小康以后,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的方向,是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秩序等。这是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利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的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我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需求约束愈益明显和强烈的条件下,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是开拓国内市场和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未来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也将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最困难之点,不在城市,而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不在东部,而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十六大报告要求,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报告强调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中部地区结构调整的力度,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20世纪的最后20年,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就可以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是宏伟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也有利于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
  综合分析,我国经济具备持续快速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现代化建设已经大规模展开,刚从温饱进入小康,不论投资还是消费,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处于经济迅速扩张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城乡建设的开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都会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技术革命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过去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和交通瓶颈得到根本缓解,各种建设材料和机器设备供应丰富且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建设事业现在能够做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丰富的资源更充分有效地用于经济发展,这和过去物资匮乏的困难已完全不同。
  ——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将会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将使我们有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效应。
  ——具备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求稳定谋发展是人心所向。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但劳动力便宜是竞争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批科技人员和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成长起来,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打不起来,我们仍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争取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世界范围迅猛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有党的坚强领导。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正确的,基本方针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预期的成功。
  毋庸讳言,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又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不会是没有困难和一帆风顺的。十六大清醒地估量了这些困难。报告第一部分,在总结5年来的工作和13年来的基本经验时,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求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报告第三部分,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愈益密切,在获得发展机遇和开拓发展空间的同时,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势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愈益直接的影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因此,报告在一开头就尖锐指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报告结束语部分,又强调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有困难并不可怕,这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困难,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和化解不利因素,认真采取措施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几十年来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中取得的。
  正如报告所说,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世界看好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诚然,我国经济发展的任务远比过去艰巨复杂,但现有基础和有利条件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完全可以相信,只要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如果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展近代工业算起,到新中国成立,大约是100年时间。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从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也是大约100年时间。我们总共用5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今天这样的小康社会。初步实现小康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越过了一个重要的临界点,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实现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社会经济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现代化就胜券在握了。这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新贡献。 4R9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党史界——
抓住基本经验深化党史研究
叶帆
日前,中共党史学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在京联合召开“学习、研究、宣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来自党史界的专家学者就十六大的历史地位、十三年的基本经验以及如何通过党史研究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者认为,十六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总结了党所积累的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是对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也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十条基本经验折射出这十三年党史的轮廓及其进程,是党史研究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线索。同时,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这是历史性贡献。它既为党史研究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也给党史研究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
与会者指出,党史界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通过深入研究十三年来我们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历史,来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动党史研究工作的发展。 4R9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首都理论界——
畅谈学习体会研究重大问题
郑建辉
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举行“首都理论界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座谈会”,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与会专家学者畅谈了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
与会者一致认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为理论工作者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我们要时时刻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理论研究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要努力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认真研究首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为首都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事业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与会者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方面,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特殊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不动摇,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开拓进取,淡泊名利,深入群众,联系实际,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在推动理论创新、繁荣学术、服务首都建设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4R9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学术理论界——
围绕创新精神探讨理论贡献
张萃萍王勤
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和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在京联合召开“十六大的理论创新研讨会”。来自学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就十六大报告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者一致认为,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根本问题,是我们党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有的专家学者把十六大报告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有的是对已有命题的丰富和深化,有的是首次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深刻认识,是理论创新的典范。大家表示,深入研究、阐释和宣传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让十六大精神深入人心,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与会者还围绕十六大的创新精神,深入探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先进文化的性质、形态和功能,以及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充分发挥党的先锋队作用,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问题。 4R9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