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1-25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赣州靠脐橙强市富民 '...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赣州靠脐橙强市富民
  本报讯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立足实际,推进“兴果富民”战略的实施,使小小脐橙逐渐成为强市富民一项支柱产业。
  赣州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干部群众承包、租赁山地创办果园。目前,全市脐橙种植面积40多万亩,年产量达10多万吨。
  (曾德军 钟义勇)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农业科技示范场助农增收
本报记者 朱隽
  来自身边的示范
  提起村里的科技示范场,云南省泸西县白水镇大衣村农民宋双线高兴地告诉记者:“如果不到示范场学学,现在还只认得栽烟,哪能有这么好的收入。”
  长期以来,白水镇一直以种粮栽烟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少。可自从村里有了科技示范场,村民们看到示范场里实实在在长着的除虫菊、灯盏花、优质蔬菜和果树苗木后,也学着种起了“花菜果药”。2001年全镇除烤烟外,种植各类蔬菜3250亩,除虫菊2.14万亩,灯盏花30亩,优质梨500余亩。宋双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01年他种植除虫菊0.92亩,收入980元。今年他把除虫菊的种植面积扩大到8亩,收入9200元问题不大。问他为何不怕风险,他说:“示范场就在咱身边,好坏咱都亲眼看着,错不了。”
  像大衣村这样的科技示范场,去年仅由中央财政扶持建设的就有198家,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创办的也有许多家。这些示范场投资大都只有几十万元,占地面积几十亩,而且基本建在农村,建在农民的身边,没有围墙,栽的苗、干的活、结的果都让农民看得见。因此有人称它为“来自身边的示范”。
  因地制宜搞示范
  既然把示范场建在了村里,建在了农民的身边,因地制宜成为搞示范场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科技示范场落户在奕棋镇的徐村。对于选择什么来示范,场里的农技人员有自己的体会。他们说,示范场好比一个戏台,我们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好比在唱一台新戏,我们的目的是要让乡亲们觉得这台戏唱得好然后跟着唱,而不是要单求个奇、特、异。我们在引进新品种时,心里总得想着村里人都习惯种些啥,都能种好啥,因为求新也总得量体裁衣吧。
  2001年,他们经过对村民的种植习惯、种植水平和市场需求的仔细调查,引种了3亩反季节吊蔓厚皮甜瓜。当村民来参观时问到“这瓜咱这儿能种吗”,“种完卖得出去吗”这些问题时,示范场里的农技人员用自己的劳动给了村民们实在的回答。因为场里的瓜不仅长得好,卖得也不错。看到这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瑶干村的村民江银华、新潭镇仙林村的村民程福仂分别试种了1亩和2.5亩的甜瓜,结果亩效益都在3000元以上。
  提供服务是关键
  办科技示范场要为农民“探路子、做样子、教法子”,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更是关键。农业科技示范场是集引种、示范、繁育、培训、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场,过去农技推广中“广播喊喊、资料发发”,“跑跑田头、看看苗头、数数稻头”的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了。
  这是浙江省新昌县名优水果示范场场长梁英龙谈起示范服务时的由衷感慨。他说,我们办示范场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做给农民看,更要带着农民干,我们的目标就是帮着农民富。我们不仅要到田间地头为他们送去技术指导、农资信息、还要保证他们后期的加工运销。就是既要让他们种得上、种得好,还要让他们卖得出。经过这个示范场的全程服务,今年该县的“双万亩”精品水果工程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全县人均增收可达250元。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访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
本报记者 彭俊
记者:新中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上个世纪末为止,先后掀起了三次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如何看待农田水利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历史贡献?
  翟浩辉: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农田水利工作历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我们坚持不懈搞了半个多世纪的农田水利建设,掀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建设高潮,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目前,我国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没有稳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供保障,农业要取得这么显著的成就是不可能的。
  记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田水利的条件已经大为改观,加之近几年农产品供求关系有了显著改善,一部分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紧迫感不如从前了。对此,您怎么看?
  翟浩辉: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5600多个大中型灌区,5万多处大中型泵站,2000万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但是由于洪水毁坏、工程老化、供排水渠道淤积、水源变化,再加上其它建设占地,每年要减少灌溉面积七八百万亩。因此,每年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护、检修,对渠道进行清淤,对部分设施进行配套完善,恢复和提高其功能,是保证工程处于完好状态、第二年农业生产能正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不仅如此,我国仍有许多地方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基础依然很差,水引不进、排不出、灌不上,遇涝一片汪洋,遇旱一片赤地,完全是靠天吃饭。这种状况不改变,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改善农村面貌。
  记者:尽管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并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但是,中国的粮食问题仍为国内外所关注。您能否谈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
  翟浩辉: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粮食供应出现相对过剩,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粮食需求总量还需不断增加,质量也需不断提高。
  粮食生产总量取决于耕地数量、播种面积单产、复种指数和粮经比,而今后我国耕地面积和粮经比都将呈下降趋势,复种指数提高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增加粮食总量主要靠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干旱缺水和洪涝灾害,尤其是干旱缺水影响最大。
  目前我国还有许多耕地没有灌排条件,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状况,农业产量低而不稳;8亿多亩水浇地,由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等原因,中低产田占了2亿多亩;灌区供水保证程度不高,不少灌区一年只能灌1—2次,粗略估算灌区缺水达300亿立方米。去年和前年的旱灾都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粮食减产近200亿公斤,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很困难。这一事实再次教育我们,没有过硬的农业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农业不可能稳定持续地发展,农民生活不可能稳步地提高。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组织和带领群众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对各地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人们注意到,您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这十二个字,能否就此作详细解释?
  翟浩辉: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以此为据,各地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也应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具体来说,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作为牧区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要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中部粮食主产区,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加快以节水为重点的灌区改造,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稳步推进水利现代化,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要大力创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强行以资代劳,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各地要坚决执行。但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并不是不让农民出工,而是不能再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让农民出工。要改变工作方式,通过优惠政策、灵活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服务、流通服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来引导农民自愿兴修水利。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辑点评

  让命脉畅通
  天山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完成好这个任务,就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同时也应该看到,农业生产条件仍很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农田水利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
  今后20年,全党全国人民将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改善农田水利的状况,让水利这个农业的命脉更加畅通,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面貌做出更大贡献。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相关链接

  新中国三次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实录
  第一次:1958年前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兴建水库拦蓄地表水源,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发展灌溉农田为主,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为新中国水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灌溉面积从1949年的2.4亿亩增加到1965年的4.8亿亩,翻了一番,粮食产量从1100亿公斤增加到1900亿公斤,上了一个大台阶。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北方打井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井灌,南方地区依靠机电排灌技术,扩大灌溉面积,增加除涝面积。灌溉面积从1965年的4.8亿亩增加到1980年的7.3亿亩,粮食产量从1965年的1900亿公斤增加到1980年的3200亿公斤,连续上了三个台阶,基本扭转了南粮北运的局面。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为重点,对大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改造,对中低产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改造,特点是从外延为主转向内涵为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用水效率。1999年与1990年比,净增灌溉面积8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6亿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5亿亩,粮食产量从4462亿公斤增加到5000多亿公斤。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

  示范、服务两手抓
  作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事物,农业科技示范场能否办得成功,关键有两条:一是让农民亲眼看到引进优良品种、应用科学技术带来的效益。二是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让农民学会种植新品种,并且产生经济效益。各地开办示范场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些道理。
  农民既是示范场的服务对象,也是示范场的立场之本。各地的示范场都以示范这种最直观的形式,把科技增收的样板树立在农民身边,把结构调整的典型展现在农民眼前。但农民在看到了新品种、新技术之后,能不能学得起、用得上、增加收入,示范场的服务就至关重要了。从产前的农资、信息和订单到产中的指导、咨询和培训,再到产后的加工、运销等等,示范场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全程做好服务工作。有了这种服务意识,才能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有了这样细致的全程服务,才能真正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新视野

  放手发动群众 加大财政投入 引入市场竞争
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中国灌区协会会长 冯广志
  近几年,农业和农村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既给农田水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
  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日益加快的农业现代化,要求防洪除涝标准和抗旱供水保证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快普及与精准农业配套的精细灌水技术,提供更周到的灌排服务;加入WTO以后,为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农田水利也要采取相应措施。目前,农业节水进度远不适应日趋严重的干旱缺水形势,必须加大节水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在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以后,普及农村自来水已逐步成为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村水域污染,地下水超采以及草原沙化,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农田水利新的工作内容。
  但是,粮食等农产品卖难,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影响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也削弱了农民投劳投资的能力。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统一规定的“两工”(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使得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行政和计划手段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地方政府,失去了直接要求农民出工、集资的政策依据。而应由地方政府出的资金不到位,有些地方出现了投工投资下降的情况。据资料分析,与历史最高水平的1998年相比,2001年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工数量下降约1/3、投资数额和完成土石方数量分别下降约1/5。数字的减少虽然有更加注重实效的因素,但它确实反映出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新问题。
  在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正确处理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集体、农户、市场几方面的关系,使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更加明确、规范?在我国的国情下,政府包揽,不现实,完全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也办不成。应当继续发扬几十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好传统,改革不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方法,逐步建立起政府规划管理,资金扶持引导,技术指导服务,农村集体(村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户个人广泛参与、民主协商、自主兴办,把市场机制引入经营管理的新机制。
  第一,政府要从直接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搞农田水利的习惯做法中解脱出来,重点抓规划、水资源管理、宣传发动、资金补助扶持、技术指导服务等,让村集体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走到“前台”,直接做分散农户的协调和组织工作。适合个人兴办的微型工程,放手让农民自己建。一家一户干不了、公益性较强的工程,由村民委员会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办。必须动员更多劳动力统一行动兴办的跨村跨乡工程,让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承办。兴办自己受益的工程,要不要投劳集资,投多少工,集多少资,农户自己协商决定。从宏观和总体上说,农田水利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分散的农户一般无力办,必须依靠众人和集体的力量。当然这种体制上的重大变革,要通过试点,逐步摸索经验。
  第二,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粗略估算,因减少农民集资、停止“以资代劳”,每年农田水利投入缺口至少上百亿元。近几年国家通过国债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但它毕竟不是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应从各级基本建设和财政补助中进一步向农田水利倾斜。地方政府要重视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应当多拿些钱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符合WTO“绿箱政策”,也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第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经营管理权等多种形式把已建成工程的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使农田水利的经营管理更具活力,持久地发挥效益。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草原冬牧
  散居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北部草原的4000户蒙古族牧民,饲养牛羊43.9万头(只)。自制定围封休牧、划区轮牧、季节放牧、舍饲喂养措施后,牧民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以草定畜,“三优”养殖模式已悄然兴起。 刘建华 孟宪文摄影报道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定州看菜
  胡斌 任振焦 刘文凯
  走进古城定州,如同走进了蔬菜王国:沿京深高速公路两侧,长达38公里的范围内,他们规划出10片蔬菜专业种植区。
  定州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在中国确定的10个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之一,是农业部确定的55个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之一。2001年,定州蔬菜播种面积55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占到30万亩,销售收入达1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
  咬定“无公害”
  从1998年开始,定州开始了大规模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力度一年比一年加大。
  为推动无公害蔬菜生产走上法制化轨道,定州市人大、市政府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制定出了一系列地方“小法规”,做到生产有标准、全程有监控、监测有依据,使无公害生产的概念深入人心。
  生产无公害蔬菜,肥料、农药的管理是关键。定州市在各生产基地设立了无公害农药、肥料连锁经营门市部,严禁剧毒农药和禁用肥料、激素的非法使用。同时,抽调农业局、技术监督局等单位的力量组成无公害蔬菜生产“执法队”,强化执法监督。
  2001年,定州市投资780万元,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套检测设备,成立了河北省第一家县级农产品监督检测中心。今年以来,通过检验中心的检验,定州外销的无公害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40%。全市已有13个蔬菜品种获得河北省无公害蔬菜资质认证,2万亩达到A级绿色食品标准。
  定州做强“菜园子”
  定州年产蔬菜205万吨,其中商品菜占到85%。但过去市场分散,保定、石家庄、京津、东北都有。如何把无公害的优势与市场对接?定州人重新审视自己,定州离北京200公里左右,北京市场的消费能力强,对品质要求高,于是他们对自己的市场重新定位:瞄准北京“菜篮子”,把自己的“菜园子”做强、做精、做大。
  今年8月,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孟学农带队专程到定州考察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情况,初步把定州确定为北京无公害蔬菜生产“场地挂钩”基地。应对北京的“肉菜放心工程”,定州正紧锣密鼓地准备,通过生产、加工基地认定和规范市场准入等办法,鼓励农民和龙头企业按进京安全卫生标准生产,让北京市民吃上放心菜。
  定州市委书记刘成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抓紧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编码制度,对生产基地内的菜农实行一户一码,将菜农的姓名、产地编码、种植面积、品种、产量、产品质量、上市时间、销往地点等实行分户建档,微机联网,集中管理。这样,任何一宗产品出了问题都可以追踪到个人。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雄县万名农民“充电”
本报讯 河北省雄县利用电视、乡镇综合学校、农民夜校和组织畜牧等多渠道向农民传授现代种养、管理知识,目前接受各种培训的农民已达1.5万人次以上。
  目前全县各种禽畜养殖存栏达百万头,年创效益上千万元,小尾寒羊专业户136户,小尾寒羊存栏1.4万只。(杨章志)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三资”成为江苏农业强劲推动力
  本报讯 总额超过210亿元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进军农业开发,各种开发项目达2万多个,覆盖生产、加工和流通等诸多领域,这是江苏省农业发展的崭新潮流。“三资”进军农业已成为江苏农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据了解,在江苏,投入农业的强大资本中,民间资本力拔头筹,占整个投资的67%,工商资本占20%,外资资本也占到了13%。总数超过2万个的这些投资项目从苏南率先起步,逐步拓展到苏中、苏北,组建了一大批起点高、规模大的现代农业企业。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性的经营项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偏小、组织程度较低的状况正逐步改变。随着“三资”的进入,一批领军现代农业的企业家脱颖而出。太仓市私营服装业主顾建中去年投资300多万元,办起了顺风花木公司和顺风特种水产公司,并计划在3年内投资2000万元,做大这两个项目。分散的农民在他的公司里成了农业工人,从而加强了组织性,增强了科学技术意识,思想观念和素质不断提高。
  据了解,江苏已将“三资”作为增加农业投入的主攻方向,吸引“三资”开发农业也已成为江苏农业的三项基础工程之一。
  (姜圣瑜 陆峰 高磊) mtS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八峰成武陵山“纳税第一村”
本报讯 湖北省鹤峰县八峰村以科技兴村,创办起武陵山区独家氨基酸系列药化产业,走出国门。
  今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6869万元,利润3009万元,上交国地两税787.6万元,创外汇453万美元,成为武陵山区“纳税第一村”。
(何吉安 王永耀 陈昌礼) mtS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