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国际)
专栏:
肯尼亚大选将于12月27日举行,总统候选人报名工作目前还在继续进行。图为11月19日3名肯尼亚警察在首都内罗毕的议会大楼前执勤。
新华社记者 徐显辉摄
第5版(国际)
专栏:
外国友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致电
热烈祝贺胡锦涛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世界上一些友好政党、国家和组织的领导人近日先后致电胡锦涛,热烈祝贺他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愿他在担任新的职务和完成他所面临的责任重大的任务中获得成功。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贺电中衷心祝贺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贺电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执行了具有创造性的内外政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这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威望。”“我想满意地指出,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哈中关系不断增添新内容,已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贺电表示相信,哈中两国之间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以造福两国人民。
柬埔寨奉辛比克党主席诺罗敦·拉那烈亲王对中共十六大取得圆满成功、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热烈的祝贺。贺电说:“我们对中国人民的杰出领袖邓小平阁下倡导、实施和江泽民阁下继续推进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钦佩。”贺电表示坚信,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的国家发展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贺电重申,柬埔寨奉辛比克党将按照诺罗敦·西哈努克国王陛下的谕旨,一如既往地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继续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洪都拉斯改革党中央政治局在贺电中热烈祝贺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贺电说: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在下一阶段将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前进。中共十六大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政治依据。
巴哈马自由民族运动领袖特恩奎斯特、主席索耶在贺电中热烈祝贺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并祝贺中共十六大和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取得圆满成功。贺电说:“近年来,巴哈马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自两国建交以来,我国从这一友好关系中,尤其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受益匪浅。”贺电表示期望进一步密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巴拉圭共产党总书记迈达纳、国际关系书记卡萨维安卡在贺电中热烈祝贺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贺电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党,其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具有建设性意义,将使中国几代革命者的斗争任务得以继往开来。贺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非凡进步表示祝贺,并认为“这一进步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遵循了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原理,同时又尊重本国的历史特殊性”。贺电说:“我们十分清楚,我们争取解放道路上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巴拉圭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全面关系。”
格林纳达统一工党政治领袖、反对党领袖巴普蒂斯特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热烈的祝贺。贺电希望两党已经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并表示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格林纳达人民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而努力。
塞拉利昂人民党领袖、总统卡巴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诚挚的祝贺。贺电说:“塞拉利昂与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双边关系十分良好。因此,我们近日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中共十六大的进程。”“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这一重要的职务,充分体现了贵党和中国人民对您的信任。”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主席、总统希萨诺在贺电中热烈祝贺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贺电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同中国共产党及全世界其他政治力量、组织和人士之间的友谊、团结和合作,是我们为争取和平,使人民享有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权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的保障。”贺电表示愿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两党及两国政府间的友好团结关系。
圭亚那人民进步党总书记拉莫塔在贺电中热烈祝贺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贺电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也是贵国的执政党。在中国人民及各国进步民主力量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贵党肩负着重大责任。”“1978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了迅速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阔步前进,这归功于贵党谋求发展的创新性探索。”贺电表示愿继续努力加强两党之间的友好关系。
智利共产党主席马琳在贺电中热烈祝贺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并祝愿胡锦涛及其他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十六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贺电祝愿智中两党和两国人民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坦桑尼亚革命党主席、总统姆卡帕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热烈、衷心的祝贺。贺电说:“长期以来,坦桑尼亚革命党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亲密的友好团结关系,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因此,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共十六大。我们高兴地看到,大会开得十分成功,并已胜利闭幕,贵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已顺利实现。”贺电重申愿继续发展坦桑尼亚革命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关系,加强两党合作。
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衷心的祝贺。贺电说:“中共十六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大会的成果再次证明了贵党具有崇高的威望,贵党领导人富有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中国共产党正满怀信心地带领中国人民和国家在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道路上前进。”贺电表示相信,土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传统、紧密合作和相互理解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塞舌尔总统勒内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致以诚挚的祝贺。贺电说,25年来,塞舌尔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了真诚而富有成效的友好合作关系。贺电说:“我坚信,在您的领导下,我们两国如此稳固的特殊关系将继续得到加强,并将深深地扎根于塞中团结的沃土里。展望两国关系在各方面的前景,塞舌尔政府和人民愿意为巩固丰富多彩的双边关系竭尽全力。”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主席、总理梅莱斯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最诚挚的祝贺。贺电说: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同中国共产党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两党间牢固的、卓有成效的团结与合作将继续为进一步巩固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发挥积极作用。”
刚果劳动党总书记努马扎莱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诚挚的祝贺。贺电说:“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常设书记处祝愿中国共产党所有新当选的领导人在完成大会赋予的使命中取得圆满成功。”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桑给巴尔总统卡鲁姆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诚挚的祝贺。贺电说:“您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表明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对您的信任。”贺电表示相信:“您将按照伟大领袖邓小平所确定的大政方针,发扬您的前任江泽民总书记的光荣传统,继续前进。”“在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加强。”
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总书记阿尔卡蒂里在贺电中向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和总书记胡锦涛表示祝贺。贺电说:“回顾近年来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我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致敬。”
科摩罗总统阿扎利在贺电中对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贺电说:“贵党此次历史性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基本文件定能使您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在改善人民福利、巩固领土完整和加强对外友好关系的道路上迈向新的阶段。”“我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希望两国关系不断深化,以造福于两国人民。”
塞拉利昂人民党全国主席班亚在致胡锦涛的贺电中对中共十六大胜利闭幕表示祝贺。贺电说:“我也对您担任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职务表示祝贺,祝您继往开来,在今后的工作中,领导贵国和贵国人民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坚信,在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我们两党和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加强。”
第5版(国际)
专栏:综述
寻求合作与发展
——记第十二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
本报驻委内瑞拉记者 刘 宏
为期两天的第十二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16日在加勒比国家多米尼加的旅游胜地卡纳角闭幕,来自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拉美19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出席了这一西、葡语国家间最重要的首脑会议。与会代表共同签署的《巴瓦罗声明》强调,与会国家决心加强民主,维护法制,寻求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确保社会公正和有效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国际社会中奉行多边主义,不断完善首脑会议的各种机制。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旅游与环保,以及二者对生产的作用”。旅游业在许多拉美国家发展很快。人口不到850万的多米尼加每年就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多米尼加总统梅希亚主张,要采取措施使旅游业和出口加工业的发展不影响生态环境。他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的正确道路就是要使我们的人民战胜贫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公正的世界里。”
然而,由于一些国家正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和社会动荡,实际上,旅游与环保以外的议题占据了大会议程的重要部分。
关于债务问题,与会国一致同意有效、合理、永久性地解决困扰着许多伊比利亚美洲国家的外债危机,呼吁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同有关国家政府一起,加强预防和解决这些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关于贸易问题,与会国家要求世贸组织各成员严格执行多哈会议的工作计划,反对垄断和保护主义,主张发展中国家都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受益;关于古美关系,与会国家提及了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强烈反对任何国家违背国际法、违背市场自由和世界贸易法则的单边治外法权,再次要求美国政府取消赫尔姆斯—伯顿法;关于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与会国一致同意不向恐怖活动的策划者、发动者、参与者提供任何方式的帮助,不准其避难,同时加强立法和国际合作,以防范恐怖主义,惩治恐怖活动;关于打击毒品问题,与会国重申同各种毒品的生产、贩运、分销和洗钱行为做斗争。此外,与会国家还就援助、经济一体化、民主、合作、教育、信息技术、移民、民事保护、反腐败、环保、妇女以及预防艾滋病等诸多问题达成了一致。
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是一个协商、对话的合作机制。是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时,由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倡议召开的,得到葡萄牙和拉美西、葡语国家的热烈响应。第一届首脑会议于1991年在墨西哥举行,此后每年在不同的国家举行。
在已召开的11届首脑会议上,各成员国之间确立了多项合作计划。如成人基础扫盲计划确立于1992年,最初受益国是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进而推广到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由于效果很好,从1999年开始,已将这一计划的受益对象逐渐扩大到南方共同市场国家。
印第安人发展基金是1992年首脑会议制定的另一项合作计划,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支持拉美地区印第安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一计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和扩大了各成员国内印第安人的利益。
重要的合作计划还有第七届首脑会议通过的拉美青年发展地区行动计划。这一计划为广大青年人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多项合作计划的实施,为各成员国的发展带来实惠,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也因此成为加强各成员国间联系与合作的重要纽带。下一届首脑会议将于2003年在玻利维亚举行。 (本报加拉加斯11月17日电)
第5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布拉格峰会
北约欲实现历史转变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吴 云
本月21日至22日,北约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首脑会议,这将是北约在新世纪举行的首次峰会,而且又是首次在原华约国家首都举行,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此间舆论认为,此次会议将是北约为全面适应“后冷战时代结束之后”的安全形势、准备更有效地抵御以恐怖主义为特点的新威胁的一次重要会议。
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解释说,以往的首脑会议使北约逐渐发生变化,而此次首脑会议将使北约全面发生转变。
转变首先表现在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上。“9·11”事件发生后,罗伯逊多次表示,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变化,恐怖主义已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国际稳定的致命威胁”,是“新世纪最大的安全挑战”。对此,布拉格首脑会议将修订北约的军事战略,将恐怖主义确定为北约面临的首要威胁,反恐是北约的核心任务。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标志着北约将注意力从关注欧洲大陆内部产生的传统威胁转向了关注来自欧洲大陆之外的新威胁。
其次表现在北约军事能力的增强上。阿富汗战争进一步暴露了北约在军事能力上的弱点。罗伯逊说,要打击恐怖主义,北约必须获得新的军事能力,否则,“北约就没有可信性”。为了获取新的军事能力,北约最近作出决定,通过采取租赁或购买等多种方式,重点增强北约在空中侦察、战略运输、精确制导武器、预防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通信、对持久战争的后勤保障、电子干扰和空中加油共8个领域的军事能力;北约还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建议,将建立2.1万人的北约多国快速反应部队,使北约具备在传统防区以外开展军事行动的能力。此外,北约还准备调整军事指挥机构,使北约的军事指挥系统更适应未来反恐战争的需要。由于北约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欧洲大陆以外,罗伯逊认为,围绕着北约是否应在区域外开展军事行动进行争论没有任何意义,必须有所突破。北约军事能力的加强以及传统地理区域限制被打破,将使北约的军事力量具备发挥全球性作用的能力。
第三表现在北约的扩大上。此间舆论普遍认为,在此次会议上,北
约将实现其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大,北约将向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7个国家发出邀请,这样,北约将扩大到26个国家。
最后还表现在北约与非北约成员国的伙伴关系的深化上。北约将通过深化与俄罗斯、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成员以及欧盟的合作,以促进欧洲大陆的安全和稳定。
(本报布鲁塞尔11月19日电)
第5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布拉格峰会
美国最关心反恐倒萨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11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启程前往欧洲,出席即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北约峰会。这是北约领导人“9·11”之后的首次聚会,届时,将有19个成员国首脑和20多个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成员国代表参加。布什为期5天的欧洲之行,除参加北约峰会外还要在欧洲“大串联”。布什在临行前表示,反对全球的恐怖主义将是这次北约峰会的主题。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也说,这次北约峰会将讨论21世纪面临的新威胁。
会议期间,布什将在布拉格分别会见捷克、土耳其和法国等国领导人。据英国媒体报道,德国总理施罗德17日向白宫提出请求,希望在北约峰会期间能与布什“单独会晤”,白宫拒绝了这一请求。今年9月,施罗德因为以“德国不会支持美国打击伊拉克”作为竞选承诺得罪了美国。尤其让美国愤怒的是,德国一官员竟将布什与希特勒相提并论。在施罗德竞选成功后,美国一直对他“冷处理”。而美国共和党在中期选举大获全胜后,施罗德也没有表示祝贺。为了与美国缓和关系,在此次北约峰会召开之前,施罗德表示,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德国愿意无限制地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但美国仍然不依不饶。
北约峰会后,布什将前往圣彼得堡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车臣问题可能是他们谈论的主要议题。普京认为,格鲁吉亚是车臣反政府军的基地,希望把反恐战争扩大到格鲁吉亚。而布什一再要求俄罗斯要有耐心。美军目前正帮助格鲁吉亚训练安全部队。赖斯说,美国在承认车臣是俄罗斯一部分的同时,也应考虑到车臣是“有特殊意愿和文化纽带的民族”。美国仍然相信解决车臣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采取照顾到车臣人正当愿望的政治方案。
接着,布什将前往立陶宛。在单独会晤立陶宛总统前,布什要与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总统先举行集体会晤。罗马尼亚是布什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他将在布加勒斯特中央广场发表讲话。
有评论说,布什在欧洲首先面临的还是北约主要盟国在“倒萨”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目前除英国全力支持美国外,法国、意大利等国还有保留意见,特别是德国的立场和美国相左。美国和欧洲盟国之间的传统矛盾依然存在,正如北约秘书长罗伯逊所说,北约的主要问题还在于“美国拥有令人畏惧的高科技武器和欧洲盟国微不足道的军事力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欧洲盟国对美国的戒备之心可想而知。
(本报华盛顿11月19日电)
第5版(国际)
专栏:答读者问
希伯伦问题
编者:11月15日晚,希伯伦枪击事件发生后,以色列看守总理沙龙宣布《希伯伦协议》无效,支持建立新的犹太人定居点,巴方对此反应强烈。连日来,希伯伦问题再一次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许多读者希望介绍一下希伯伦问题的来龙去脉。
问:希伯伦是怎样一座城市?
答:希伯伦位于耶路撒冷南约40公里处,坐落在约旦河西岸犹迪亚山南麓谷地,海拔928米,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居民近13万,犹太定居者约450人,主要居住在市中心的“卡亚特·阿巴”犹太人定居点。位于市中心“烈士街”的易卜拉欣清真寺,有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供奉的先知亚伯拉罕及其子嗣的坟茔,因此三大宗教均将该城视为“圣城”,历来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民族纷争世代不辍。1994年2月25日,一个名叫戈德斯坦的犹太极端组织“卡赫”成员,闯入易卜拉欣清真寺内,开枪打死了正在做礼拜的29名巴勒斯坦穆斯林,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希伯伦惨案”。
问:《希伯伦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997年1月15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加沙的埃雷兹检查站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当时以色列二号人物沙龙也表示接受。根据协议规定,希伯伦分为两部分,其中80%的地方由巴勒斯坦人实行自治;20%归以色列所有;至于敏感而易出事的易卜拉欣清真寺,则由来自土耳其等国的国际观察部队负责安全部署,巴勒斯坦人在该寺的存在通过“伊斯兰基金”办公室体现。此外,《希伯伦协议》还对拟接替以军履行安全责任的巴勒斯坦警察的人数、装备等做出具体的规定。为促使《希伯伦协议》得到执行,美国还出具了书面保函,一并作为附件写入协议。以色列在协议生效10天后陆续从希伯伦撤军,巴勒斯坦人开始实施自治。
问:以色列缘何对希伯伦枪击事件反应强烈?
答:11月15日傍晚,刚刚做完安息日礼拜的犹太定居者与护送他们的以色列军警突然遭到巴勒斯坦枪手袭击,12名犹太人被打死,30多人受伤。这是巴以冲突以来该城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犹太人被袭事件。事发后,以色列重新占领了该城,逮捕了40多名巴勒斯坦人,看守内阁总理沙龙视察被袭的定居点,下令军队采取切实措施,有效保护定居者的人身安全。引人注目的是,沙龙随即宣称《希伯伦协议》无效,并决定扩大以色列在希伯伦的控制范围。
问:希伯伦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是否会触发新的争端?
答:希伯伦枪击事件后,犹太定居者在出事地点附近搭建了许多临时住房,声称要建造新的定居点,还闯入当地巴勒斯坦人商店寻衅滋事,要求赶走巴勒斯坦人。沙龙明确表示,他支持这些犹太定居者扩建现有定居点的要求,说这样可使周围的几个小型定居点与卡亚特·阿巴定居点连接起来,以增加定居点的安全。对此,阿拉法特强烈谴责以军重新占领希伯伦、政府怂恿居民扩建犹太定居点以及沙龙否定《希伯伦协议》的讲话。巴方多次警告说,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是巴以关系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并摧毁整个和平进程。 (黄培昭)
第5版(国际)
专栏:
伊称抵抗入侵不违反安理会决议
新华社巴格达11月18日电 (记者王波、梁有昶)伊拉克外交部18日发表声明,拒绝美国有关伊拉克向美国战斗机开火已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指控,称这是美国在利用安理会决议来达到入侵伊拉克的目的。声明说,如果联合国听任美国把伊拉克抵抗外敌入侵视为违反安理会决议,那么联合国就将失去其成员国对它的信任。
美国一位官员16日表示,伊拉克向在其南部“禁飞区”内巡逻的美英战斗机开火,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日前通过的1441号决议,美国政府将就此向安理会提出报告。
安理会1441号决议规定,伊拉克不准向任何赞成安理会决议的联合国成员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否则将被视为实质性违反1441号决议,并可能由此招致“严重后果”。
伊拉克军方发言人18日说,美英战斗机于17日和18日两天轰炸了位于伊拉克南部和北部的数个村庄,炸毁了一些民用和服务设施,但没有人员伤亡。这位发言人说,伊拉克防空炮火向美英战斗机还击,迫使其逃离伊拉克领空。
第5版(国际)
专栏:
美情报机构证实
拉登还活着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8日电 (记者谭新木、胡晓明)据此间媒体18日报道,美国情报机构证实,12日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的一盘录音带是本·拉登的声音。这是一年多来首次有证据表明本·拉登逃脱了美国在阿富汗的围捕。
报道援引美国情报官员的话称,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的技术专家、语言学家和翻译人员将录音带与本·拉登以前的录音进行比较后得出了这一结论。拉登在录音带中赞扬了自4月份以来在科威特、也门、印尼和俄罗斯等地发生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其中最近的一次是10月28日在约旦首都安曼发生的一名美国外交官被枪杀的事件。这些都表明录音带是日前录制的。
拉登在录音中还威胁要对美国及其盟友发动新的袭击。美国联邦调查局14日向全国执法部门发出通告,要求提防基地组织对美国发动大规模恐怖袭击。此间媒体称,促使联邦调查局发出通告的主要因素就是这盘录音带,因为以往历次本·拉登公开讲话后基本上都会发生恐怖袭击事件。
此前,最能明确表明本·拉登还活着的证据是美军在阿富汗发现的一盘他于去年11月9日和助手进餐的录像带。此后,虽然有几盘录音带或录像带经证实是本·拉登录制的,但从这些音像带中无法判断出录制的时间,因此在音像公布的当时本·拉登是死是活无从判断。
此间媒体称,美国情报机构从最新的这盘录音带中仍无法判断本·拉登的身体状况或者他的下落,但分析认为他可能藏匿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的山区。
第5版(国际)
专栏:
以军再次轰炸加沙东部
以色列坦克十八日午夜再次轰炸加沙东部,造成三名巴勒斯坦人受伤。这是以军连续第六天轰炸加沙。巴安全人士证实,以军坦克向加沙东部麦格拜尔区发射了至少十枚炮弹,整个加沙城都可以听到巨大的爆炸声。
第5版(国际)
专栏:
欧盟确定“东扩日”
欧盟十五国外长十八日在布鲁塞尔与十个候选国外长举行会议后决定,二○○四年五月一日为欧盟正式吸收十个中东欧新成员的日期,新成员将参加于当年六月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并参加制定欧洲未来宪法的欧盟政府间会议。
第5版(国际)
专栏:
土耳其组成新政府
在十一月三日土耳其议会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正义与发展党,十八日宣布组成土耳其第五十八届新政府。新内阁由二十五名成员组成,正义与发展党副主席阿卜杜拉·居尔担任总理。
第5版(国际)
专栏:
阿根廷推迟全国大选
阿根廷政府与各省省长十八日就全国大选和有关的政治问题达成十二点协议,决定把原定明年三月三十日举行的总统选举推迟到四月二十七日,并确定第二轮选举日为五月十八日。 (据新华社电)
第5版(国际)
专栏:
韩朝非军事区排雷有望恢复
韩国和美国十九日在汉城达成协议,同意采取简化手续的办法解决韩朝在非军事区排雷工作中遇到的相互检查确认问题。韩国方面估计,由于韩美已就简化越境程序达成协议,近期内有望恢复已中断一周之久的韩朝排雷工作。所谓“简化”手续,即越过军事分界线到韩国一侧检查扫雷情况的朝鲜军方人员名单,将由韩国方面间接通报给驻韩美军,而不是由朝鲜方面直接向驻韩美军通报。 (徐宝康)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