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欢 庆
周克展(浙江)摄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时空
曲艺百花烂漫
张小枫
第四届中国曲艺节近日在京举行,它集中展示了近几年来曲艺界新的精神风貌和新的艺术成果,营造了欢庆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喜庆气氛。曲艺节期间,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中直有关单位的三十多支代表队的三百多位演员欢聚京城,在首都舞台演出了九场五十多个曲种的上百个节目,包括评书、相声、快板、小品、京韵大鼓、上海说唱、山东琴书、扬州弹词、萍乡春锣、青海平弦、广西文场、内蒙古岱日拉查、白族大本曲、侗族琵琶弹唱等。有的曲种是首次在全国曲坛亮相,如兰溪摊簧、击缶说唱、黄梅大鼓。丰富鲜活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优美动人的演唱,异彩纷呈的风格,折射出中国曲艺的五彩缤纷,反映出曲艺家继承创新的丰硕成果。
本届曲艺节展演的节目题材广泛,唱响了主旋律,体现了多样化,充满着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北方鼓曲联唱《新曲唱大风》,乐亭大鼓《北京龙》,绍兴莲花落《说也说不清楚》,常德丝弦《生在潇湘多自豪》,藏族折嘎《新世纪的拉萨》,河南坠子《考政委》,相声《感觉时尚》、《舞台轶事》,小品《大师哥》等,在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人物或讽刺、鞭挞社会不正之风等方面,或从大处落笔,或从小处着眼,既生动又富有新意。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杨子春、史琳演唱的对口单弦《节马颂》,在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弹唱中,以拟人手法赞颂了中华儿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广东音乐曲艺团陈玲玉演唱的粤曲《秋声醒国魂》,自弹自唱,声情并茂,歌颂了巾帼英雄秋瑾的高风亮节。泉州的表演唱《深深海峡情》,将坐唱改为站唱,表达了两岸同胞期望早日实现“三通”的迫切心情;上海的音舞快板《边关欢歌》,介入了音乐和舞蹈,满台释放着年轻女兵的青春活力。浙江的新作兰溪摊簧《兰花吟》,唱词、表演和舞美、伴奏,都给人以优美清新之感,使湮没了近一个世纪的曲种重新呈现在观众面前。此外,张志宽等表演的快板书《长征》,以满怀豪情、多变传神的演唱,表现了红军长征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了观众。刘兰芳绘声绘色的评书《马年说马》和姜昆、戴志诚幽默风趣的相声《网络相声》,也都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本届曲艺节在节目安排和舞台设计上也颇具匠心。如开幕式晚会注重民族特色和艺术的多样化,吴君玉、惠兆龙、侯耀文、石富宽、种玉杰等老中青曲艺名家与新秀同台献艺,相映生辉。特别是在典雅亮丽的舞美映衬和轻松欢快的乐曲声中,各曲种演员集体登台亮相,赢得了满堂彩。由黄宏领衔的部队专场晚会弘扬了部队文艺的光荣传统,编排巧妙,荟萃了近年来全军的优秀节目,生活气息浓厚,时代感强,艺术上也有明显的创新。老军旅曲艺艺术家朱光斗、常宝华、刘洪滨、刘学智和中年军旅曲艺表演艺术家常贵田、唐文光、孙镇业,精神抖擞地闪亮登场,妙语连珠,成为晚会的一大看点。中国广播说唱团推出的《越来越好》新相声小品专场晚会,由冯巩、李金斗、李建华、巩汉林、牛振华携新人表演,作品和表演都显现出创新意识,节目转换中以青春少女的群舞来衔接,也不失为一种尝试。以《黑土魂》为名的专场晚会,是来自黑龙江代表队大庆艺术团的最新奉献,也是本届曲艺节惟一选调的地县市艺术团独立组台的专场演出。晚会以其特有的大庆人风格,向观众献上了一台特色鲜明的曲艺说唱节目。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为你喝彩》受到好评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近日在京演出了话剧《为你喝彩》。此剧不仅题材、人物富有新意,展示了外资企业中共产党员的精神风采,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表现手法也令人耳目一新,舞台设计使用多媒体大屏幕的现代技术,用不断变换的场景增加舞台的动感效果,浓郁的开发区的生活气息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品因令人耳目一新的观赏性受到观众喜爱。
此剧在全国话剧新剧目交流演出中获得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等8个奖项。(附图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圆桌
贯彻十六大精神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之际,我们特约请有关人士畅抒己见。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李树文(十六大代表、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在党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正式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并加以深刻论述,这使我们加深了对经济全球化下的文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性产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人们更加关注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文化战略,也更加重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信息化和加入WTO,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供了机遇。
在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在生产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同时,还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繁荣活跃,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显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要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刻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努力弘扬民族精神
于魁智(十六大代表、京剧表演艺术家):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要求全党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作为一名从事民族艺术的人,听到报告把民族精神提到这样高的地位,深受鼓舞。我在京剧舞台上曾塑造过不少闪现着民族精神的民族英雄的形象,比如岳飞。2000年我带着《满江红》这个表现民族英雄岳飞的京剧去台湾演出。演出前,台湾民众在台北自发地办起了岳飞事迹展;正式开演后,场场爆满,气氛热烈,令人感动。这体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精神,这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有凝聚力的民族。
我们党对于京剧这种古老的民族艺术一贯是非常重视和关心的。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京剧表演人才,从1997年开始,国家举办京剧优秀演员研究生班,我有幸成为第二届学员。以前,京剧演员一般最高就是中专学历,而现在则能在研究生这一层次深造,对于加强京剧演员的理论修养、提高艺术造诣都起到很大作用。现在国家还在中央电视台这样重要的媒体上开办了专门的戏曲频道。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每年中南海怀仁堂都会举办新年京剧晚会。这些都证明我们党是多么重视文化建设、多么重视振兴民族艺术、多么重视弘扬民族精神。
重视群众文化建设
蔺永均(文化部社文图司副司长):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的论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大力加强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进文化不但使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而且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发展先进文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近几年,文化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着重抓了农村基层文化、城市社区文化以及群众性歌咏活动。每年都安排十几个中央文艺演出团体到农村、到老区、到生产一线去慰问演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的农村小戏调演活动更使我们看到了先进文化的巨大作用。最近,文化部还举办了全国“群星奖”优秀文艺节目进京展演活动,此次展演是1999年以来获得“群星奖”的优秀作品的集中展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87个农村小戏、曲艺小品、音乐舞蹈等参加展演,共演出9场,参加演出的1000多位演员都是来自基层的业余文艺工作者。他们自编自导的作品清新生动,意趣盎然,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显示了我国群众文化的蓬勃生机,以及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开创军营文化建设新局面
卢春祥(总参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先进文化是我们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工作。总参近年文化工作实践和经验充分证明,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军营文化,对于增强军营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们来说,新形势、新阶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紧密结合部队实际,着眼基层官兵精神生活需求,努力开创军营文化建设新局面。
军营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的素质。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能更好地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努力增强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我们有数万名官兵通过函授、电大和自考等多种途径,提高了综合素质。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为广大官兵成才奉献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搭建新的平台。
业余文艺活动是军中的亮丽风景。近年来,总参先后成立了十多支文艺演出队和老战士合唱团,他们知兵,爱兵,写兵,演兵,把浓郁的部队生活、官兵的精神风貌搬上舞台,用先进文化激励士气,鼓舞斗志,被誉为“高擎先进文化旗帜的轻骑兵”。事实说明,优秀的作品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可以培养文艺骨干,振奋官兵精神。
我们有许多官兵常年驻守在大山深处、雪域高原、边防海岛,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十分强烈。总参实施了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后,每个连队都装备了数字化影视音响设备,配备了各种文体器材和影像资料,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边远地区的连队、哨所,开通了“绿网”信息接收系统,官兵可以从网上看到30多种报刊,接受远程教育。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础文化建设,使广大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始终走在社会进步的前列。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观艺录
居委会主任走上舞台
——评话剧《阳光地带》
钟艺兵
城市社区的居委会,是我国政权最基层的“细胞”。居委会主任虽然可称之为政府“最小的官”,但他们所从事的那些家长里短、平凡细小的工作,却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千家万户黎民百姓的衣食冷暖、喜怒哀乐,与社会的安定、人心的凝聚、国家的兴旺息息相连。
最近在沈阳市举行的“2002年全国话剧新剧目交流演出”中,出现了一部视角新颖、充满时代感、反映社区建设生活的好戏,这就是来自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深圳市罗湖艺术团演出的话剧《阳光地带》。
《阳光地带》之与众不同,是它塑造了一个年轻、美丽,富有理想和开拓精神的新型居委会主任——女硕士伊鸿的艺术形象。伊鸿放弃了待遇优厚的职务,情有独钟地竞争应聘当上了社区居委会主任。这一选择,对于那些带有“老眼光”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这其中包括她的丈夫和婆婆。婆婆船嫂本是这个居委会的老主任,现在改任副主任而与伊鸿朝夕共事。婆媳俩都有一副为群众办事的热心肠,但船嫂文化不高,墨守成规,满足于凭经验办事;伊鸿却以人为本,直面现实,不断拓宽社区服务的新领域。于是,婆媳之间观念做法上的不同便形成剧中一系列波澜起伏的矛盾和冲突。显然,这一总体构思是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社区工作要改革、发展、创新,它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识、现代思维、科学管理和人文精神的注入。
《阳光地带》用伊鸿一个个为居民服务的故事来打动人,既反映了深圳特区的特色,又赋予它很强的观赏性。伊鸿与建筑商对簿公堂,为外来“打工仔”们讨回了被无理克扣的工资;她以姐妹般的深情,帮助戒毒者走上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这一切努力终于得到群众的认同和赞许,婆婆和丈夫也重新认识了伊鸿。伊鸿也有过挫折和委屈,她甚至一度想打“退堂鼓”。在领导和群众的鼓励下,她最终还是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绩,从而也提高了自己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和热情。当然,这种心理变化的历程还可以刻画得更细、更深些。
《阳光地带》的编导者,是我国颇有成就的艺术家。不过它的表演者却大多是第一次走上舞台的业余戏剧爱好者。他们来自各个基层工作单位,朝气蓬勃,情感真挚,十分投入。他们创造的人物闪耀着艺术的魅力。这是非常难得的。
伊鸿这个艺术形象使我想到,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一个伟大、艰难的经济转型期,我们应像伊鸿那样,在基层多做一些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中韩日戏剧节落幕
第九届“BESETO”戏剧节(中韩日戏剧节)近日在京落下帷幕。戏剧节由韩国、日本和中国轮流举办,每年一次,旨在为三国戏剧工作者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舞台。本届戏剧节共有7台中韩日优秀剧目在北京首都剧场、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人艺小剧场展演,中国的话剧《万家灯火》、《霸王别姬》,河北梆子《忒拜城》;韩国的《东方〈哈姆雷特〉》、《乡村儒士——曹南冥》;日本的《新释〈源氏物语〉》、《发光的苔藓》等展示了三国戏剧创作的最新成果。戏剧节期间还举行了“携手并进,中韩日三国戏剧”学术研讨会。 (刘 文)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点评
谈谈古城保护
叶廷芳
近年来,中国的建筑,从城市到农村,其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到奔小康,越来越舒适、豪华的建筑空间像变化无穷的满天彩虹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建筑师、房地产商、城市的管理者和规划者更是雄心勃勃,竞相用“大手笔”来规划他们的蓝图……于是城市的版图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新。结果,城市与城市一个个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统统变成一堆堆被现代化“克隆”出来的“水泥森林”。在这些陌生的庞然大物面前,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蕴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城,它们被这些钢筋水泥的“新贵”挤压得叫苦不迭。但是,应该看到,居住问题不仅仅是个内部建筑空间问题,还包括外部空间即建筑环境问题,建筑环境也不仅仅指“硬环境”,还涉及“软环境”,即人文环境,或叫“精神生态系统”。因为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建筑的“软环境”甚至比“硬环境”更重要,古城保护问题是一个亟须引起关注的建筑软环境问题。
“软环境”主要涉及与市容市貌密切相关的建筑景观。目前我国的城市已接近700个,被国务院先后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就有99个。其中许多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比欧洲大多数的城市有更久远的历史,更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但由于我们这几十年的建筑行为是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难免产生某些弊端和令人忧虑的状况。成片成片的古建筑包括某些有文物价值的建筑和历史街区被拆除,同时成批成批的高层建筑几乎在每个城市见缝插针,完全遮蔽了这些城市固有的天际线,模糊了它们的轮廓线,除少数外,它们的历史面貌不是遭到严重的“毁容”,就是根本被淹没,甚至消失殆尽。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首先是一味求新。古城的特点和价值就在一个“古”字,就是说,它是以“旧”为基调的。许多城市命运的主宰者却以为,只有高楼大厦才是现代化,才能看出“旧貌换新颜”。因此在“旧城改造”的响亮进行曲中,在老房子的旧址上盖上大批对比鲜明的崭新建筑,以显示“大手笔”和新政绩。
其次是贪大慕高。我国高层建筑的崛起还不到30年。但就高度和密度而言已超过一些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例如欧洲,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显示这个城市的繁华和气派,然而这对古城保护是个厄运。古城的古建筑先天是比较低矮的(在当时也堪称巍峨壮观),这对古城的新建筑注定是个制约,新建筑在高度、体量与色彩上都要采取“让”的姿态,而绝不能做出“争”或“逼”的架式。
第三是保“个”不保“片”。对于古城的保护,现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要么对整个城市加以保护,如开罗、罗马、因斯布鲁克、吕贝克等。如做不到这一点,那也要成片成块地保,整个街区整个地段地保,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只保几个有文物价值的建筑个体。近年来,“保护古城风貌”或“夺回古城风貌”的口号声并不弱。但是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却仅仅作为单体古建筑加以保存,以致成了无所依托的“孤家寡人”。
四是把单体的“古建风格”混同于“古城风貌”。殊不知,所谓“古城风貌”在美学上是一个立体概念,而不是平面概念。一个历史城市,不仅有气宇轩昂的皇家建筑或达官建筑,也有大量低矮的普通房屋。两者在高低和体量上,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然而许多古城改造的决策者和规划者却不顾这些,简单地用“假古董”式的新建筑取代真正有价值的旧建筑,以致使历史文化城市成了一个没有味道的大杂烩。
五是修旧如新。凡是文物都经历了较长的岁月,维修是免不了的,尤其是我们的木构建筑。但文物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的沧桑感,因此学术上的统一原则是“修旧如旧”。然而我们这里的普遍现象却是修旧如新,有的干脆拆掉重建,这是文物意识没有觉醒的幼稚表现。
文物保护意识的觉醒和提升在国际上已有半个世纪,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古城保护意识随着改革开放才开始萌动,文物意识尚有许多盲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城市发展规划的时候,要冷静、谨慎,更要留有余地。为子孙后代守住历史的家园,多留些生命的记忆。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基层文化建设巡礼
花开雪域别样红
本报记者 刘亮明
周末,走进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文化馆,顿感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干部职工及附近农牧民聚集这里,有的在台球室显身手,有的在影像室看录像,有的在阅览室翻阅报纸杂志。“过去的生活是吃饭、劳动、念经、睡觉四步曲,如今的业余时间是娱乐学习丰富多彩。”人们异口同声,充满对新生活的欣喜和热爱。
随着我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在西藏,类似白朗县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正所谓“雨润高原满眼春,花开雪域别样红”。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行走在西藏的山山水水村村镇镇,到处可以感受到独特而浓烈的文化氛围。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大大小小的专业和业余文艺队伍活跃于基层,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的家门口。那些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藏胞常说的一句话是:“如今有党和政府关心,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人越活越有精神。”
山南地区桑日县地处冈底斯山南麓,全县2469平方公里,辖3乡1镇,仅有2万人。过去乡村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白天刨土熬时辰,晚上吹灯数星星”成了老百姓生活的写照。近几年,县里千方百计发展基层文化事业,成立了业余文艺宣传队,经常活跃在农牧民中间,把自编、自导、自演的相声、小品、歌舞、藏戏等节目义务送到乡村,既大大活跃了边疆文化生活,又生动形象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新人新事新风尚。全县各地的文化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农牧民群众不仅有学习娱乐的去处,还经常有好戏好电影看。“我年纪一大把,行动不便,闹红火的心事早歇了。没想到文艺队、放映队把好看的节目时不时地送到门口,让咱老来更乐和,笑口常开。”聊起边疆文化长廊的事,桑日县绒乡年近80岁的藏胞格桑抑制不住满心的欢喜和感激。
昌都地区芒康县山高路险,农牧民居住分散,但因为有一个“虽是山花一朵,也要芳香一片”的民间艺术团,广大藏胞在山寨、牧场、田间地头照样可以听到开心的锣鼓,看到精彩的节目。阿里地区日土县边境线长达350多公里,开展文化活动难度大,但经过当地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各种文化活动照样生机勃勃,一个个业余文艺演出队巡回演出于边境村镇军营,摄影、集邮、武术、读书等多种协会,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尤其是每到节假日,驻地部队和当地群众举办的军地联欢晚会、篝火晚会、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比赛,将整个边疆文化活动渲染得火爆缤纷。
目前,全自治区已涌现出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9个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和单位,6个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特色之乡”的地、县、乡;创作了舞蹈《丰收之夜》、话剧《文成公主》等一大批艺术佳作;各民间艺术团体每年平均都要为基层群众演出160多场,累计近3000场,观众超过40万人次。
文化设施星罗棋布
来西藏参观过基层县甚至乡镇文化设施的客人,一个共同的感受是:领导重视,舍得投入,各种文化设施几可与内地媲美。
走进地处藏南藏北结合部的拉萨市当雄县,新建的1062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馆综合楼格外醒目。这座投资近120万元的文化设施里有排练培训中心、影视兼民间说唱艺术厅、藏书2000余册的图书阅览室、民间文化艺术珍品展览室、歌舞娱乐厅。同时,在全县8个乡镇中,就有5个乡镇达到了有房子、有广播电视、有专人管理、有娱乐体育设施、有图书报刊、有家庭影院“六有”标准。广大群众随时都可以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
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的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有19个乡镇、6万多人。近年来,全县投入近2500万元,兴建了县体育中心、影剧院、有线电视台、中波和调频广播台、文化广场,以及43座乡村电视接收站和16座插转台、15座太阳能调频广播台、4座图书馆、31个录像放映点等大批文化设施。这些设施已形成了边疆立体交叉网络式的文化长廊构架,为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帮助他们利用科技信息致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专门制定了《西藏自治区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规划》。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区人民的艰苦努力,自治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地、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使边疆文化长廊成为雪域高原亮丽动人的风景线。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三个代表”七字歌》出版
汪孔周创作的《“三个代表”七字歌》近日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序曲、回顾篇、立党之本篇、执政之基篇、力量之源篇等六部分,生动形象地宣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张富强)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陈日新刘启新书画展举行
为庆祝党的十六大的召开,陈日新、刘启新书画联展近日在京举行。作者以新近创作的八十余件自作诗词、水墨奔马作品,表达了他们祝祖国腾飞的美好愿望。 (罗雪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