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1月3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1-0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行深圳分行强化队伍求发展 '...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中行深圳分行强化队伍求发展
  本报深圳11月2日电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加强队伍建设,找准市场定位,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01年底,本外币存款折合人民币801.67亿元,本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560.59亿元,2001年实现本外币利润折合人民币13.19亿元,在系统内32家一级分行评比中获利润、营运资金利润率、实有资产利润率、收入费用率四项指标第一名。
  去年以来,该行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了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截至9月中旬,全行共有900余名员工报名参与了副科级以上岗位的竞聘活动,约150名员工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副处级干部19人。这一制度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起到了“选出一个人,发现一批人,推动一群人”的作用。
  该行还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利用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职业生涯培训,真正做到“培训留人”。
  坚持在员工中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行规行纪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了“守法合规,敬业爱岗”的思想。由于普法成绩突出,该行去年被评为全国“三五”普法先进单位,是深圳市唯一入选的金融企业。目前全行在册职工人数3200多人,平均年龄34岁左右,大部分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党员近千人,党支部39个,党支部组织建设健全,党员在业务发展中较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罗革林) jqS品论天涯网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临澧县中医院开展便民医疗活动
  本报长沙11月2日电 “‘三个代表’是盏灯,指引医生下乡村,送医送药送温暖,排忧解难见真情。”这首由烽火乡村民自编的打油诗,是湖南省临澧县中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从病人最关心、最担心、反映最强烈的焦点问题入手,在城乡开展便民医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真实写照。
  位于湖南西北边陲的临澧县是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全县40万人散居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丘陵山区,山高路远给农村病人就医带来了极大不便。为此,新上任的县中医院党总支书记周绍顺与院长吴家清一班人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深入到偏远山村调查研究后,决定从今年初开始,在全院上下开展“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为具体内容的便民医疗活动。
  该院在今年初的便民“诸葛亮”会上决定,凡来医院看病的患者一律发给一张“医患连心卡”,随时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医疗服务。为了解决偏远山区求医难,该院从今年4月以来,开展了下乡医疗定点定时“四送一免”活动,即送医疗专家上门义诊,送药品入户到人,送医疗设备进村检查,送健康教育宣传到家。对确需进城住院和检查的患者,专车免费接送。(周立耘 王明义) jqS品论天涯网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宁波干群架起“连心桥”
  本报宁波11月2日电 记者何伟报道:宁波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党政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宁波市委将今年定为“作风转变年”,请全市群众评议市级87个局委部办,并将结果按分排序,公布于众。同时,将群众提出的7788条意见作为民情的第一信号汇编成册,逐项整改。针对盗窃、抢劫机动车犯罪频发,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绝等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宁波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疾风”系列行动;针对买房难、住房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宁波市建委着手对开发、物业、中介行业实现规范整顿,工作组现已分赴各县(市)区检查,还加快首批1000套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并于近日推出第一批廉租房,让生活、住房困难户拿到钥匙……请“主人”评“公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变“上访”为“下访”,是宁波市领导转变作风的又一举措。今年以来,宁波市抽调几千名机关干部自带行李,组成193个工作组下村化解矛盾,集中力量排解进驻村存在的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和群众反映大的问题。这是宁波市委自2000年初以来连续3年开展“固本强基”工作的第三次集中行动。 jqS品论天涯网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与思考

  化解农村财务问题的新尝试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滨镇建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纪实
  本报记者 郑少忠
  说起来真是让人难以相信: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滨镇——这个两年前全省有名的“乱缠镇”,过去一些群众有事没事就到镇政府门前叫骂一通,现在一跃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群众自发地给镇党委、政府送锦旗,要求上级党委、政府给镇领导记功。今年10月29日,该镇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谈起这些变化,咸阳市委书记宋洪武感慨地说,这得益于渭滨镇改革了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了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
  这一中心究竟是怎样化解农村财务问题的?日前,记者先后三次来到渭滨镇探寻究竟。
  矛盾激发新思路
  渭滨镇位于咸阳市秦都区西郊,辖21个行政村,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型乡镇。两年前,干部违反财经法规、纪律现象时有发生,村财务管理非常混乱,卸任不交账、白条账,甚至收入不进账的现象屡见不鲜。东南坊村曾因3100万元的征地款没有公开分配而引起群众多次赴省、市上访。柏李村原村委会主任携村里50万元征地补偿款贩大米。两寺渡东村干部在和企业签订租地合同时搞两份合同,一份是每亩付租地款800元给群众看,一份是每亩付租地款1200元给外商看,蒙骗群众吃回扣,愤怒的村民四处上访。
  不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就难根本改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是一句空话。如何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镇党委一班人分头深入到几个“难村”走访调查,查民情,摸实情,很快达成了共识:一个在不改变村财务所有权、使用权和核算单位的前提下,对各村财务实行“组有、村管、镇服务”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诞生了。
  难题是这样化解的
  2000年11月,镇党委建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各村财务全部交到新成立的镇财务中心监管,实行一村一账,统一服务,村上要从这里哪怕是取走一分钱,都要按程序申请。各村不再设立会计、出纳岗位,只设一个报账员,负责现金的代收付工作。财务审批坚持收支两条线运行,实行“一支笔”和集体理财相结合。开支在300元以下的,由村经联社主任(村主任)审批;开支300元至5000元由理财小组、村民议事会研究同意,经联社主任(村主任)签字,附会议记录方可开支;土地补偿款分配及其他重大公益事业,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提交村民大会讨论,经75%以上村民研究同意后形成决议,在决议上由组长、经联社主任(村主任)签字并附会议记录,方可提款分配或实施。
  刚开始时阻力很大,华寨村、过唐村的几个村主任说,不光是村干部想不通,群众心里也犯嘀咕:村里的钱为什么要交给镇里管?管住了村干部,但镇干部会不会胡支乱花?再说,村里花一点钱都要找镇里,遇上一个急事,就会影响工作。
  为方便各村报账和日常开支,镇财务中心根据各村情况,分别为其准备了300元—1000元备用金,备各村急用。镇会计和村里的报账员都配备了传呼机,有急事,可随时联系。镇财务中心无偿为各村在银行统一开户,一村一户,分别建账,分户核算,印鉴由财务中心和村委会双方共同留存,没有村委会的印鉴,任何人都取不走一分钱,这就从制度上确保了村资金的安全。村民对本村财务收支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到镇财务服务中心查账,进行监督。这样就从制度上既杜绝了镇干部挪用村资金的可能,确保了村资金的安全,也解决了村组干部胡支乱花的问题。
  镇党委书记董瑞民笑着对记者说,镇财务中心就像“托儿所”,各村把自己的钱寄存到里面,但“孩子”——钱始终是你自己的,就像孩子要遵守“托儿所”的规矩一样,村里花钱也要接受农村理财小组、村委会和村民大会的监督,接受镇财务中心的监督。
  改革出现新天地
  现在镇里与外界打交道越来越多,可是招待费却大幅下降。原来干部的招待费是多少,他自己说了算,有的村找几张发票、打个白条就算招待费了。现在不行了,要说明时间、地点、招待的是谁,还要拿正式发票,经手人要签字等。非行政性的开支和征地款公开了,村里为啥事、花多少钱,依据所花的钱数召开各级会议,最后由村主任审批签字。特别是出让土地时,村民代表参与了全过程,村干部想弄“两份合同”的事也弄不成了。
  “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陈北村主任王玉祥说:我们村是一个穷村,一年也就是万把块的收入,过去村里收一点钱,花一分钱,群众都有意见,干部也觉得委屈。现在好了,为什么收钱,收了多少钱,怎么个花法,都同群众商量。
  镇长郭立志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取消会计、出纳,全镇就减少财会人员21名,一年就减少农民负担3.75万元,减少接待费10多万元,这在农村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呢。中心成立以来,已监督发放了10多笔征地款,总额3000多万元,没有一个村民上访的,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呢! jqS品论天涯网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泉州:文明迈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赵鹏
  2002年10月29日,是一个令728万泉州人骄傲的日子:这一天,泉州市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隆重表彰。
  1985年,“晋江假药案”使得在经济建设中刚要起跑的泉州摔了一个大跟头。直到17年后的今天,泉州人对此仍是难以忘却。现任泉州市委书记施永康说:“靠损害文明形象而获得经济发展,就如沙滩上建城堡,不会有坚实的根基。”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诚为基,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泉州向来不缺乏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动力。泉州人凭着“爱拼才会赢”的豪气,依靠自己的诚信、努力和地处著名侨乡的优势,以“小工厂、大产值,小商品、大市场,小洋货、大创汇”为发展模式,到去年为止,泉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25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无锡,名列第三。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环境脏、乱、差现象,泉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以人为本的方针,大力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市区面积由原来的14平方公里扩至48平方公里,新建房屋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市里在投入22.72亿元用于城市道路、公园、供水、防洪、排污、环卫等市政设施建设的同时,把优化人居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增强了城市的立体感和透视感,达到了视野开阔、风格明快的效果;在建设中,注意融入闽南特色的建筑文化,使城市风格和谐统一。1997年至2001年间,泉州市区新增绿化面积15.43万平方米,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33.7%。一个韵味十足、优美洁净的新泉州展现在了人们面前。2000年泉州获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2002年获福建省园林城市称号。
  泉州市认真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和实践,组织全市性的“道德新风与你同行”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了25项公民道德实践工程,大力倡导“求是、团结、务实、创新”的新泉州精神。一件件感人的事情,诠释着新泉州精神的内涵。
  近两年,当地干部群众参加无偿献血近7万人次。社会各界助残捐款400多万元,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1288万元;各级团委、妇联发动社会各界捐资8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和女童;2.5万多个非公企业自觉提出加快“诚信泉州”建设,集体倡言以诚信立市,以信誉立业,主动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参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将诚信资源进行整合,并在网上公布,让全社会公开监督和查询;军地双方合作共创先进党支部,结对共建文明单位、文明街路、文明学校、文明安全小区,挂钩共建文明行业,在泉州大街小巷几乎处处可见。到今年,泉州市已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
  泉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各部门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两个文明”的良性互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促进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仅“八五”、“九五”期间,泉州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200亿元左右;侨乡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馆、艺术馆、图书馆、华侨历史博物馆等相继建成,城乡四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依托这些设施,市里积极推进文化精品生产,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群众性文化活动红红火火,蓬勃开展,群众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jqS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