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争创优势
大石山中铸辉煌
本报记者罗昌爱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半个世纪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工作的足迹,诞生了由他们组建的红七军。这里也就成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这里也是一片贫瘠的土地!15年前,全地区11个县(市)个个都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占农村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下。贫困,如一座大山,沉重地压在老区各族人民的头上。
步入新世纪的今天,在这片土地上,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这里发生了巨大又可喜的变化。这就是河池!一个让人们瞩目的地方。
河池是怎样由一个条件恶劣、贫困覆盖面大的大石山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记者深入采访,采掘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励精图治甩掉贫困
河池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东连柳州,南邻南宁,西接百色,北交贵州,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现在的人口为378万。这里生活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83.3%。
河池大部分地区属喀斯特溶岩地带,“九山半水半分田”这7个字形象地概括了河池的地形地貌:在3.35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石山占65.7%;而被农民视为命根子的耕地才334万亩,而且有60多万亩置于25坡度以上、怪石嶙峋的石山上。随着人口增多,石山地区群众不得不砍掉山上本来就很稀少的树木,从石头缝里再刨出“瓢一块”、“碗一块”大小的耕地。而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逐年蔓延,则导致“越穷越垦荒种植,越垦荒种植越穷”的恶性循环。1984年,河池地区人均收入在12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48万人,是当时农村总人口的84.17%。生产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贫困像影子一样紧紧地缠住大石山区的群众。直到90年代初期,全地区还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大多数山区群众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屋,11个县(市)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面对大面积贫困,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河池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清楚地掂量到了肩膀上担子的分量。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成为河池地委、行署及各县(市)班子的共识。
号称“石山之多甲天下”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在这场“革命”中一马当先。这里的群众经过艰苦奋斗,硬是用双手和双肩,让石头缝里长出了好庄稼,将自来水引上了高高的山头,在石头堆里盖起了农民新城。到20世纪末,这个广西生产条件最恶劣、农村群众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终于甩掉了头上的贫困帽子。
河池曾经有30多万人口生活在这个被前来考察的联合国官员认为“不适人类生存的地方”的特困山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河池率先在广西实施特困山区人口移民搬迁、异地开发工作,在中央和广东省的大力支持下,当地政府一方面宣传发动,一方面说服土地面积大、有开发潜力的县、乡镇群众腾出土地,安置搬迁人口。到去年年底,全地区30多万特困山区人口先后有14.8万人告别了祖祖辈辈生存繁衍的故土,顺利实现移民异地开发,过上了温饱乃至富足的日子。
干旱,是河池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凤山县群众在与干旱作斗争的过程中,率先采取在地头修建小集雨池的办法,解决了灌溉水源问题。河池地委、行署及时总结推广了凤山县的经验,解决了150万人口和140万头牲畜的饮水难题、大面积干旱作物灌溉问题。
在波澜壮阔的摆脱贫困大决战中,河池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
——被称为“有功不自恃,栽树不乘凉”的韦江歌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位当年青藏公路建设中的一等英模、特等功臣、全国筑路模范,是宜州市屏南乡北角村复员退伍军人。他回乡“把军功章藏起来,把复员费献出来”,与村民们一道攻克贫困这座“堡垒”。直到北角村旧貌换新颜,85岁的韦江歌才最后一个搬进新瓦房。
——人民的好“村官”王任光。这个都安瑶族自治县骨龙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的那一天,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纯朴而又响亮的话:“不干就不干,干就干好,让群众满意。”王任光这么写,也这么做。他带领群众解决饮水难,家家都建起了集雨水柜,唯独他家没建起;户户都安上了电灯,唯独他家还点煤油灯。为解决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骨龙村的行路难问题,王任光率领乡亲们劈山开道,在一次排险中,不幸以身殉职。他留给骨龙村的“遗产”有路、有电、有水,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
面对贫困,河池人不屈不挠,励精图治。
把贫困地区中的优势发挥出来
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最关键的是要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自己的“造血”功能。河池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改革开放以来,河池人民执著地寻找着答案。
让河池人民想到就头痛的山,其实是一座宝库,为河池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河池的11个县(市)都有矿藏,已探明的有39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占全国的1/3,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金属储量全国第一,铅锌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根据地质部门初步勘察,河池矿产资源潜在的价值达7000亿元,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咆哮而过的河流,带给河池丰富的水资源。河池境内有大小河流40多条,水能蕴藏量约1000万千瓦,占广西水能资源的1/2,为“水电之乡”打下了丰厚的基础。
河池虽然有山多地少不利的一面,但许多地方不仅可以开发,而且景色秀丽,有“山水甲天下”的美称。依山傍水的宜州市,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锡都”南丹,有闻名全国的温泉,还有多彩多姿的白裤瑶民族风情。据了解,全地区风景名胜点有60多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铜鼓之乡”的美称,为河池悠久的历史添上了浓浓的一笔。据资料记载,全世界仅有2000多面铜鼓,而河池就有1200多面。
“长寿之乡”的名号,也让河池名扬中外。在河池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全县22.4万人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7523名,80岁以上的老人有1972名,100岁以上的有69名,长寿人口比例居世界首位,在东京举行的第十三次国际自然医学学会上,巴马瑶族自治县被列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
五个“特色之乡”的再认识,使河池人为之振奋不已。
从70年代开始,红水河沉睡千年之后终于被唤醒,继大化、岩滩、百龙滩等大型水电站建成之后,龙滩水电站又在党的80周年大典的喜庆日子中,拉开了正式动工建设的帷幕。这些大型和特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全部集中在河池,有力地促进了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地处红水河边的特困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依托建在县内的三大红水河水电站,全县年财政收入成倍增长。水利能源的开发不仅给河池贫困地区带来光明,也为广西成为我国“西电东送”重要省区打下了基础,对带动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利用“铜鼓之乡”这一优势,河池近年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进行招商引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依托“刘三姐”故乡的美称、风景如画的旅游资源、民族风情和长寿之乡的影响,大力发展旅游,使河池的旅游业在广西异军突起,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制约河池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薄弱,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挖掘。要解决贫困落后的面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不便、农村基础设施差。
1985年以来,河池投入资金20多亿元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河池1594个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建成人畜饮水工程11万个(处);扶助修建农村小水电站10余座,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1000多公里,使河池100%的乡镇和95%的农村通了电;建成了1715个电视盲村卫星地面接收站,使所有通电的农村都可以接收到广播电视。通过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一批以林、果、蔗为主的农业生产项目得到开发,农民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提高。全地区的人均纯收入由1984年的132.8元增至2001年的1385元。
扶贫先扶智,河池人民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1985年以来,河池用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等硬件建设的投入5亿多元。
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河池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生态教育扶贫。据最新的统计数字,今年上半年,全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已调减19.4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糖蔗面积达53.17万亩,新增10.36万亩;水果面积达10.15万亩,新增4.72万亩。同时,优质谷、板栗、野生毛葡萄、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基地的建设进展顺利,初步形成了“一县多品、几乡一品”的经济格局。今年上半年,河池农林渔业总产值已经达到22.88亿元,同比增长3.4%,拉动经济增长0.7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6.15%,成为河池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成系列的优势农产品脱颖而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河池的改革和发展保持着持续、健康和稳定的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6月,河池的国内产总值57.96亿元。
物质文明成绩显著,精神文明硕果累累。继大西南出海通道文明示范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之后,最近,在河池的倡导下,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双方协商共建跨省区的“文明大通道”——大西南出海大通道黔南段、河池段“文明大通道”创建工作又拉开序幕,成为国内第一个跨省区的创建工作。
2001年,河池人民自豪地向世人宣布:与15年前相比,贫困人口已由原来的248万人减少到2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80%多下降到6.5%。贫困、落后与封闭,已经成为这块红色土地上远去的历史。
构建新河池
回首往昔,激情无限;展望明天,充满信心!河池人民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满怀信心地走进新世纪的时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扶贫攻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河池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已初步显现出桂西北中心城市的雏形,对周边县乡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但是,随着河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农业社会逐步向城市经济、工业社会转化,特别是河池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重镇的特殊位置,地区的这种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就在这个时候,国务院批准河池地区撤地设市。
新任市委书记梁胜利、市长杨才寿接受采访时对河池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说,河池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撤地设市,机遇难逢。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励精图治,打好自己的优势牌,把河池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将发挥水电、有色金属两大优势,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持改革开放、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和“路桥经济”带动,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产品品位和市民素质,把河池建设成为西南“水电之都”和广西实施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以电带动相关产业,形成广西最大的电、矿结合生产和加工基地;以龙头企业带动,建成广西山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中草药生产加工基地;依托秀丽山水,把河池装扮成山水园林城市。河池将努力向经济发展快、综合实力强、城镇建设好、环境生态优良、人民生活富裕的经济强市迈进。
金秋,记者在河池看到,龙滩水电站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沟通大西南通道的高等级公路正在加紧施工;作为“有色金属之乡”,如今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农业“十大基地”建设硕果累累。(附图片)
10多万座地头水柜解决了大石山区的干旱问题。图为广西凤山县地头水柜。
人民日报日期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