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0-2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社会制度相比,它仍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必须探索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道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寻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0多年来,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形成党的基本路线到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改革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高度重视用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针对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结合起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又是人们自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动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途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涵盖城市、农村等各个领域。2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这些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改革只有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保持正确方向,真正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才能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改革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着眼于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一方面,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谈得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只有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才能始终成为坚持“三个代表”、反映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政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途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实践为最高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我们国家的性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社会基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途径,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文化支撑和广泛的群众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问题。要在体制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种经济制度是否优越,是否具有生命力,归根到底要看其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深化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激励与约束相对称的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农村改革步伐,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等等。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先进文化必须用“三个代表”要求来统领,着力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执笔:雷国珍赵应云贾正爱张建民) BkC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探索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新成果
钟阳胜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学习这部重要著作,深深感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及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结合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鲜明提出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为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同时,江泽民同志结合新的实践,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高度,进一步强调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江泽民同志关于与时俱进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既要坚持和继承,又要丰富和发展。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同时又要反对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是强调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这就是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三是强调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把创新提到“民族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的高度,强调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江泽民同志强调弘扬与时俱进精神,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而他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正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生动体现。
  强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问题是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党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考察,强调要从根本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思想,既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述一脉相承,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江泽民同志把发展上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高度来认识,又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出发,对发展的内涵、目标等问题作出了新的阐述,提出了新的论断。例如,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强调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明确提出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需要出发,在强调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通过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鲜明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等等。这些新认识,都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认识。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涉及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实践的需要,在体制创新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在所有制问题上,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使非公有制经济由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确理解公有制的含义、主体地位等问题作出精辟论述,提出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重要观点。
  在分配问题上,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强调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共同富裕,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分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问题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离不开对当今世界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清醒把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中国的问题放在世界的发展大势中去认识,为我们党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规律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思想。江泽民同志从世纪之交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出发,进一步具体揭示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特征。根据对时代特征的判断,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把握有利的国际环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强调世界的多样性,是江泽民同志科学分析当今国际形势而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他指出,世界的多样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江泽民同志深入思考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强调世界各种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积极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以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面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共产党执政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结合起来考察,丰富和发展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领导核心问题的认识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考察,为我们党在新世纪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更好地承担起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机统一起来。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要把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三个代表”既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有机统一起来。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增强“两个基础”、当好“两个先锋队”、做到“三个代表”,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同党的中心任务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党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党必须把治党与治国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强调,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必须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要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这些都是把共产党执政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相结合而提出的新思想,对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BkC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积极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创新
王正喜
工商行政管理涉及企业经营,关系百姓生活。从根本上讲,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了支持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肩负起把好市场准入关、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做好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的光荣使命,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创新。
  紧紧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把握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重心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工商行政管理的创新目标是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工商行政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上来,做到“四个适应”,推进“四个转变”:一是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带来的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从监管比较单一的市场主体向监管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转变;二是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从监管比较单一的国内市场向监管日益国际化的市场转变;三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企业生产、营销方式的现代化以及违法犯罪科技含量提高的新形势,从传统监管方式向现代化监管方式转变;四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新要求,从以行政手段监管为主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监管转变。
  紧紧抓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个核心,把握市场经济发展对工商行政管理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工商行政管理创新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及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研究其对工商行政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对工商行政管理具有明显影响的新特点是:市场主体产权多元化和组织形式多样化,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营销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国内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备,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扩大;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市场竞争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展开,市场交易方式和竞争手段及方法不断翻新。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创新必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多元化市场主体平等地进入和退出市场;从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出发,确保对市场竞争的有效监管;切实履行我国应尽的义务,与世贸组织规则体系和监管方式接轨。唯有如此,工商行政管理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紧紧抓住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把握工商行政管理创新的源泉和检验标准。坚持执政为民,要求我们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标准。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推广基层和干部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凡是有利于市场监管、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新做法,都要满腔热情地支持。二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是否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干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赞成的地方抓起。三要以“三个代表”为标准来检验工商行政管理创新。工商行政管理创新的效果如何,要看它在保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维护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如何。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认真地加以改进,不符合的就毫不犹豫地纠正。 BkC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筑严防线守清廉
  刘琳娜范廷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的作用愈显重要。办企业、做生意,要讲效益、讲利益,免不了与金钱打交道;干事业、求发展,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也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激励。对于党政干部来说,怎样才能既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又为政清廉,不为金钱所腐蚀?关键在于正确地对待金钱,正确地对待物质利益,绝不能因为金钱而误了事业,毁了前程。
  谈钱不乱心,以职为重。钱,从来都是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今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各种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和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的产生,人们谈论金钱也比以往更多起来。有一些人谈钱乱心,于是挖空心思捞钱谋利,结果误入歧途,坠入深渊。在这个问题上,党政干部是谈钱乱心,搞拜金主义,还是耐住寂寞,清廉自守?答案只能是后者。因为我们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其位而谋其政,谈钱不乱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央反复重申官商分离、“下海”脱钩,绝不允许把市场经济原则运用到政治生活中来,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党政干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不为金钱所左右,不因看到有人赚钱发财而眼红心动,自乱方寸。
  见钱不贪婪,以德为先。现在,党政干部与金钱接触的机会很多,比如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出国考察等,更有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想方设法地行贿送礼。面对这些情况,切不可见钱眼开、贪污受贿、徇私舞弊,而必须以德为先,坚持原则,廉政勤政。要做到“三想三不”:一是见钱想党性,不违原则。党政干部都有正当的工作报酬,遇到除此之外的钱,必须想一想是不是符合原则,凡不符合者,必须坚决拒之。二是见钱想廉政,不坏形象。党政干部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体现者,遇到金钱时要想想如何维护党的形象,坚持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三是见钱想后果,不陷深渊。拿了来路不正的钱不会有好的结果,心存侥幸,“偶一为之”,最后必然导致“溃堤”之危,悔之晚矣。
  有钱不奢侈,以俭为本。奢侈往往与金钱有关。当今有那么一些“大款”、“大腕”挥霍无度,奢靡至极,也有一些干部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讲排场,讲阔气,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奢侈是多发性病灶,可以滋生多种“疾病”。一是奢而费。因为奢侈,不顾客观条件追求阔气、排场,造成大量浪费。二是奢而淫。因为奢侈,抵挡不住酒绿灯红的诱惑,追求腐朽糜烂的生活。三是奢而贪。因为奢侈,开销大、花费多,势必贪公肥私、损人利己。四是奢而变。因为奢侈,渐失本色,愈走愈远,最终蜕化变质。因此,党政干部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以俭为本,以俭防奢,以俭治奢,即使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改善了,也要力戒奢侈,把钱用到最应该用的地方去,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赚钱不越轨,取之有道。随着改革的推进,人们致富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强调赚钱不越轨,取之有道。面对各种各样的赚钱机会,党员干部绝不能考虑为自己赚钱,即使是职责所需,也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不能乱了阵脚,坏了规矩。一是坚持政治标准。凡赚钱都要坚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国家和集体,决不能搞以酬付劳,更不能变应尽之职为“有偿服务”。二是坚持政策标准。要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行事,而不能闯红灯、钻空子,更不能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三是坚持道德标准。赚钱活动也有一个道德标准,这就是决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决不能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BkC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