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学术座谈会举行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记者叶帆报道:昨天,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与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在京联合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学术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学术价值及其出版的重要意义。
与会者指出,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它的出版,对于科学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推动党史研究,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者肯定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修订《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时所持的“开门修史”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认为该书是一部具有较强思想性、政治性、学术性的党史著作,反映了当今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李瑞环在黄帝陵基金会成立十周年暨整修黄帝陵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把黄帝陵整修好保护好管理好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记者张忠、孟西安报道:黄帝陵基金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基金会成立10周年暨整修黄帝陵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黄帝陵基金会名誉会长李瑞环在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把黄帝陵整修好,保护好,管理好。
李瑞环对陕西省和有关方面为整修黄帝陵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向参与整修黄帝陵的专家学者,向慷慨解囊的同志、同胞、朋友,向所有为整修黄帝陵出过力、尽过心的单位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陵是中华儿女朝拜的圣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祭祀黄帝的活动就已经开始。自汉以后,历朝历代都把祭扫黄帝陵作为国家大典,并对黄帝陵进行修缮和扩建。古往今来,祭祀不绝。华夏子孙之所以高度重视祭祀黄帝,代代相因整修黄帝陵,不仅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祭祀黄帝反映了华夏子孙寻根祭祖的心愿,而且因为经过千百年的沧桑演变,黄帝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祭祀黄帝体现着广大华夏儿女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同,对民族团结和睦的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祭祀全民族共同始祖的活动,在民族成员之间架起了一座座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桥梁。中华民族屡经磨难而不衰,几临厄运而不散,一个最深层的原因就在于有着这种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同一个祖先面前,不论有多大的歧见都可以搁置,不论有什么样的恩怨都可以化解,所有华夏儿女都可以携起手来,万众一心,形成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李瑞环指出,整修黄帝陵既要抓紧做好当前的工作,又要有长远的考虑。要把扫墓、祭陵规范化、程序化,努力使公祭黄帝典礼成为所有祭祀中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活动;要提高服务水平,做到既保护好文物、保护好环境,又保护好宾客的权益;要健全管理机构,保证各项工作不停顿地向前推进。
李瑞环强调,修好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希望大家不负重托、再接再厉、争分夺秒,一年之内圆满完成全部整修任务,在来年公祭活动中黄帝陵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据座谈会介绍,黄帝陵的整修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曾前往黄帝陵并视察整修工程,或对黄帝陵整修工程给予指示。
黄帝陵基金会于1992年10月在北京成立,10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共筹集资金1.25亿元,其中募集捐赠资金7000多万元,为黄帝陵整修一期工程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完成的一期工程主要包括陵园区和庙前区,完成的主要项目有入口广场、印池、轩辕桥、庙前广场等22个,累计投资8300多万元。二期工程已于2001年12月开工,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祭祀大殿、祭祀广场、古柏防火、功德坛和配套工程以及大环境治理等,概算资金2.5亿元。二期工程建设完工后,黄帝陵这一中华民族的圣地,将充分展示出“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气势。
今天的座谈会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主持,代省长贾治邦致辞,陕西省副省长、省黄帝陵管委会主任赵德全和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分别介绍了整修黄帝陵工程建设和黄帝陵基金会工作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汇报了整修二期工程设计方案。座谈会上,有关单位和个人为整修黄帝陵二期工程捐献资金1660多万元。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罗豪才和马文瑞以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李岚清在陕西省考察工作时强调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新华社西安10月26日电(记者王世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近日在陕西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10月23日至25日,李岚清在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贾治邦等陪同下,先后考察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西安、延安等地的科研机构、企业和学校。听取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工作汇报,就促进教育创新、推动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召开了座谈会。李岚清对陕西省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依托,扩大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杨凌示范区5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进步,特别是使农民收入5年来平均以12%的速度增长,感到由衷的高兴。他指出,杨凌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在国家有关部委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示范区管委会和广大科教人员的辛勤努力,短短5年,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科教体制改革、发展旱作农业、广泛吸引人才、扩大对外开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初步形成了以农牧良种、生物技术、节水灌溉、环保农资、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成为我国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10大科技园区之一。杨凌示范区的实践,对全国的农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李岚清勉励示范区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紧紧抓住那些具有发展前景、社会效益好的科研项目,集中力量攻关,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加速成果转化,尽快推向市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为实现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他希望杨凌示范区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示范、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示范、科技园区和开发区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的示范。
李岚清强调,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新形势,我国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就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走“公司+科技+农户”的发展道路。以公司为龙头,以高科技为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农业转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使龙头企业能做大做强,营造一条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走向国际国内市场。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要从体制改革入手,优化配制、合理利用农业科技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生产相脱节的问题,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类大学要在农业产业化和科技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岚清指出,实行高校共建,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招生规模扩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要根据新的形势,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宿舍中去,以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和高校稳定。西部地区的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较多,银行、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要紧密配合,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提高学生的信用观念,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李岚清还对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和发展旅游业发表了意见。他说,陕西文物资源丰富,黄帝陵、秦始皇陵等文物古迹名扬海内外,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强化保护意识,合理加以利用,加强管理。对重大文物保护场所,要加大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制订实施规划,严禁私拆乱盖,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使之与文物景观相协调,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让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陪同李岚清考察的还有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徐冠华、高强、于广洲、张保庆、肖捷等。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为了共同的怀念
——海内外华人整修黄帝陵十年记
新华社记者冯国
“一根丝也有一个开始,一粒米也有一个源……”法兰西艺术研究院驻外院士、生于印尼的陈瑞献虔敬地恭读着奉于黄帝的祭文,在黄土高原中部的桥山之巅向世人传达着“一切由您开始”的亘古怀念。
这是海内外华人共同的怀念,代表了他们共同的心声!随着黄帝陵整修工程的顺利开展,黄帝陵的祭祀条件大为改善;相对10年前几万人的规模,近年来每年拜谒祭祀祖陵的已达50多万人次,黄帝陵正在成为海内外华人的祭祖圣地。
海内外华人的殷殷期盼
清明是中国人洒扫先人墓地、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也是海内外华人拜谒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重要时刻。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文化传统也绵延了五千年。
“历代王朝对于黄帝陵进行过多次或大或小的建设、维修与保护,但是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没有能力为人们提供祭祀黄帝的合适的历史场景。是新中国首次为海内外普通华人提供了拜谒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初步条件。”据黄帝陵管理局副局长高院艾介绍,在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黄帝陵是陵墓类的第一号,称“天下第一陵”。而祭祀条件的改善则是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以及海内外华人的期盼分不开的。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江总书记的这一题辞道出了13亿炎黄子孙的千古衷肠,让人久久地体会着这个星球上具有独立起源、唯一没有中断而绵延传流的古国文明。
10年来,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前往黄帝陵并视察整修工程。胡锦涛、尉健行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黄帝陵的整修工作也都十分关心和重视。1990年4月,李瑞环到陕西视察工作时提出整修黄帝陵。1992年10月黄帝陵基金会成立,李瑞环自愿担任名誉会长。此后,他多次听取陕西省和黄帝陵基金会的工作汇报,并作重要指示。今年9月,他第三次来到黄帝陵,再次视察了黄帝陵的整修工程。中央领导的关心使整修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中央各部委、全国各省市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海外5000万华人的特别关注,也是黄帝陵整修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截至今年9月底,整修黄帝陵工程共筹集资金约1.25亿元,其中海内外各界捐资7000多万元,占筹集资金总额的56%。海内外华人整修黄帝陵的殷切之情,漫染桥山。
黄帝陵初现恢弘气势
位于桥山之巅的黄帝陵坐北面南,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拜谒祭祀黄帝的主要场所。经过10年的整修和建设,共完成投资8300多万元,黄帝陵现在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不仅能满足较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谒陵的需要,并且呈现出“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站在谒陵的起点——轩辕桥南端的半圆形广场,俯视着铺砌广场地面的5000多块秦岭天然河卵石,扑面而来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相传是黄帝洗笔、由沮河故道改建而成的印池,则碧波荡漾,使黄帝陵形成山水辉映的自然意趣,并恢复了“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横跨印池的轩辕桥,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外形粗犷古朴,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
透过仿汉建筑风格的庙门,1万多平方米的轩辕庙内翠柏林立,绿草如茵。在大殿前拈香拜祭毕,只见澳门回归纪念碑与香港回归纪念碑比肩而立,在黄帝庙众多的碑匾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在有着五千年历史的黄帝手植柏旁留照为念,到桥山之巅为黄帝陵撒一抔黄土,更是谒陵人的必有之仪。
黄帝陵管理局副局长高院艾介绍说:“整修黄帝陵工程于1992年开工,为整修和保护黄帝陵筹措资金的黄帝陵基金会也于同年成立。截至目前,黄帝陵已形成了以轩辕桥、印池、入口广场、桥南桥北广场、停车场、龙尾道和大面积绿化为主的新格局。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已经开工。”
根据规划,黄帝陵整修二期工程将以黄帝陵深刻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保护好珍贵文化古迹和桥山8万株古柏群,修建祭祀大殿和功德坛等主体建筑,完善陵区基础设施,治理陵区生态环境,使黄帝陵形成更为完整的景观体系。整个工程共35个项目,概算资金约1.5亿元。二期工程完工后,黄帝陵将以古朴粗犷的建筑与天然山川水势相结合,融陵、庙、山、林、水、城为一体。
海内外华人的祭祖圣地
“作为黄帝后代,我感到非常骄傲!”自1989年以来每年都来拜谒黄帝陵的香港商人叶嘉星说:“在感受国家变化日新月异的同时,通过祭祖,我更多地理解了作为中华民族传人的身份和聪明才智。全球华人都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据陕西省政府统计,十几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生活在国际化环境中的海外华人,对中国的开放和崛起非常自豪,热切希望寻根问祖。黄帝陵的祭祀活动正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海内外华人的隆重活动。
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陕西省文物局局长张廷皓说,海内外华人有规模地拜谒黄帝陵始于20世纪90年代,人数与年俱增。人群中有白发老者,也有幼齿稚童,还有一些洋女婿。自港澳回归后,每年前来黄帝陵的华人华侨增加了两三万人次。去年拜谒黄帝陵的华人已达52万人次。
如今的黄帝陵,除规范的公祭礼仪外,还增加为整修黄帝陵献爱心、民间祭奠仪式,以及再现远古先民钻木取火、生产、狩猎和汉武帝率武官征战、阅兵、祈仙、祭祖等场景,并举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书画表演和旅游活动等。而采集人文初祖的火种,更是一项现代活动。
除投资1亿多元整修黄帝陵之外,其它祭祀黄帝陵的条件也有重大改善。黄帝陵不仅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由西安通往黄帝陵的高等级公路也于去年全线贯通,使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化为坦途,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也使素面朝天的黄土高原正在变绿。
桥山静穆,沮水潺潺。缅怀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所有参祭者既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而骄傲,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默默祈祷。香港建秦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健先后参加了三次祭陵活动。桥山上,有他全家人种植的一棵柏树。他希望儿子记住,故乡在这里,中华民族的根在这里。
年年清明,岁岁重阳,人们或伫立黄帝陵前或天海一方遥祭轩辕,都能听到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呼唤。正如诗人雁翼在其《黄帝陵》一诗中写的:“我双腿跪下,双手按地,并不是为了致哀,仅仅为着接通五千年血脉,让祖先的血和我的血脉共流,灌溉,爱”。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创新时代的哲学社科高层论坛召开
李铁映致信祝贺
新华社武汉10月26日电(记者李鹏翔)今天,创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在武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为论坛发来了贺信。他说,“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创新的理论,同时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
李铁映在贺信中指出,当今时代是一个锐意创新的时代,一个在理论上缺乏创新,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的国家和民族,是注定没有前途的。面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面对当代社会实践的深刻变化,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于大力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努力拓宽知识结构,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推进理论创新,以优异的科研成果和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这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主办,旨在积极探索创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80余名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第八届远南运动会在釜山开幕
本报釜山10月26日电记者薛原报道:秋风夜色,曲声悠扬,韩国釜山社稷体育场灯火通明,又一次成为盛会的开场舞台。在釜山亚运会结束12天之后,第八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今晚在此间开幕。韩国总理金硕洙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
本届远南运动会共有43个代表团的3000余名运动员、裁判员和官员参赛,其中,远南残疾人联合会的37个成员参赛,阿塞拜疆、东帝汶、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作为特邀代表也组团参加。运动会设立17个大项,包括射箭、田径、羽毛球等。中国代表团将参加除了硬地滚球、草地滚球和足球之外14个大项313个小项的比赛。作为已连续四届夺得金牌总数第一的代表团,中国代表团在力争取得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双丰收的基础上,也将目光投向了2004年和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因此,在中国代表团的208名参赛选手中,有一半运动员是首次参加远南运动会,平均年龄27岁。
入场仪式后,同为釜山人的盲人柔道选手高基铉和健全人跆拳道选手、亚运会冠军金淑玉共同点燃了本届远南运动会圣火。
开幕式后举行了主题为爱与希望的文艺表演。本届运动会的比赛明天将全面展开。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揭幕布莱德
中国女队渴望三连冠男队力争打进前三
本报布莱德牗斯洛文尼亚牘10月26日电记者李中文报道:有200多支男女队千余名棋手参加的第三十五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今天在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开盘。中国国际象棋队在本届奥赛上的目标是:女队力争完成三连冠,男队争取破纪录地打进前三。
代表中国女队出征本届奥赛的4名队员是:诸宸、许昱华、王频和赵雪。代表中国男队出战奥赛的是:叶江川、徐俊、章钟、卜祥志、张鹏翔、倪华。
本届国际象棋奥赛今天进行首轮争夺,中国女队的对手是波黑女队,中国男队对阵土耳其男队。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图为中国代表队在远南运动会开幕式上入场。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第三届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颁奖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李晓建)对儿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社会学家玛依努尔·哈斯木,医学家刘湘云、秦振庭,心理学家荆其诚,“法官妈妈”尚秀云,热衷儿童慈善事业的实干家谭茀芸,儿童们的“知心姐姐”卢勤等7人荣获第三届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
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第三届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颁奖大会10月24日晚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王照华等向获奖者颁奖。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亚洲农业信息技术联盟大会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记者蒋建科报道:今天上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亚洲农业信息技术联盟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等承办的第三届亚洲农业信息技术联盟大会在北京开幕。
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等到会祝贺并讲话,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的200多名农业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方面的专家出席会议。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中国保监会负责人指出
保险业仍需加快发展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记者李丽辉报道:新任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近日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调研时指出,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保险业的业务和资产总量还很小,尤其是保险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保险业仍需进一步加快发展。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仍呈快速发展趋势,保费收入大幅增长。1至6月份,国内保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608.20亿元,同比增加590.42亿元,增幅为58.01%。
第2版(要闻·体育)
专栏:
江阴成为国内最大软塑包装材料生产基地
本报南京10月26日电记者顾兆农报道:今天,一条年产6万吨软塑新材料的双向生产线在江苏江阴申达科技工业园建成投产,同时,另一条年产1.6万吨软塑包装材料的生产线又开工建设。
目前,江阴申达科技工业园已形成各种塑料包装基材、彩印复合软包装、激光制版等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售额占国内市场份额1/3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软塑包装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