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0-2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转移 '...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转移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197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0.9%,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高达92.9%。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大规模转移。
  1998年—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
  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非农就业比重迅速上升,农村就业结构显著改善。1998年—2001年,农业劳动力从32626万人减少到32072万人,减少554万人,年均减少185万人;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由46.2%下降到43.9%,下降2.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8个百分点;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70.3%下降到66.5%,下降3.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
  1998年—2001年,我国人口从12.48亿人增加到12.76亿人。其中城镇人口由41608万人增加到48064万人,增加645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33.35%上升到37.66%,上升4.31个百分点。 hYf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告别短缺注重安全
 “菜篮子”工程建设结硕果
  2001年,我国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蔬菜和水果总产量分别比1988年增长1.6、2.4、1.7、3.1、1.9和5.9倍。除奶类和水果外,人均消费量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菜篮子”产品总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市场购销两旺,通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改造食品加工企业和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包装、保鲜、冷藏、运销等技术手段不断进步,“菜篮子”产品的加工、流通和均衡供给能力得到提高,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明显增强。“全国买、卖全国”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网络逐步建立。
  出口量增加,创汇能力增强。我国“菜篮子”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成本低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近年出口逐年增多,结构进一步优化,名特优新品种和加工制成品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农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去年出口额103.6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74%,高出同期农产品出口增长幅度40多个百分点。
  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的比重明显上升,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目前,“菜篮子”产品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份额占到1/3左右,相当数量的农民靠发展“菜篮子”脱贫致富。
  宏观调控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强。“八五”和“九五”期间,中央、地方建立和完善了有关重要商品的储备和副食品风险基金制度,增强了应付突发事件、平抑供求波动的手段,驾驭市场的能力有所增强。信息服务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状况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自2001年4月起,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四城市进行试点,从生产源头和市场准入两方面入手,对“菜篮子”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
  今年7月,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已进入新的阶段,主要任务是要以提高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为核心,以保障长期稳定供给为目标,努力实现由注重数量、保证供给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卫生和安全转变;由注重阶段性供求平衡,向建立长期稳定供给机制转变,实现从装满“菜篮子”向丰富、净化“菜篮子”的转变。在总结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一是要加强生产监管,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净化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二是推行市场准入制,建立监测制度,推广速测技术,创建专销网点,实施标识管理,试行追溯和承诺制度。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健全标准体系,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我国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从根本上解决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问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并与贸易国实现对接。 hYf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绿色食品是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其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1217家企业的2400个产品有效使用此类标志商标,实物生产总量达2000万吨,年销售额500亿元,受监测和保护的农田、草场和水面达到5800万亩。本组照片展示出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按照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操作的图景。 hYf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推动小城镇建设和劳动力转移
  1978年我国小城镇数只有1万多个,到2001年已发展到5万多个,其中建制镇近2万个
  2001年全国乡镇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31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7.7%。从企业结构看,乡镇工业主要是小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起形成了我国大中小结合的较为合理的工业企业结构。2001年乡镇工业企业数672万个,占全国工业企业个数的99%。从产业结构看,乡镇企业以农产品加工、资源开发、劳动密集型、轻型加工企业为主,城郊乡镇工业相当一部分是为国有大工业加工配套的。2001年全国乡镇工业企业从业人员7615万人,大大超过国有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5%,乡镇工业增加值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44.7%。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也大大推进了农村的城镇化,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基本依托。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推动小城镇的发展:一是有的乡镇企业在依托原有乡镇集中发展起来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并出现了为工业生产和职工服务的第三产业,大量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不断聚居,形成了小城镇;二是在很多地方,先是出现了许多同一行业的乡镇企业,接着出现专业市场。其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人口的集中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各地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小城镇发展就快。1978年我国小城镇数只有1万多个,到2001年已发展到5万多个,其中建制镇近2万个。小城镇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与社会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hYf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围绕增收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迈新步
全国优质稻种植面积已达2.5亿亩,超过水稻总面积的一半;优质专用小麦达900多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25%。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
  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2000年初,中央进一步提出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2001年,中央又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这是中央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
  几年来,各地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成效明显。
  适应市场需求,各地积极淘汰劣质品种,压缩大路品种,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国优质稻种植面积已达2.5亿亩,超过水稻总面积的一半;优质专用小麦达900多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25%,进口量由90年代中期的900万吨左右,下降到去年的70多万吨,初步扭转了加工专用小麦多年来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双低”油菜籽种植面积达6000多万亩,占油菜籽总面积的56%;高油、高蛋白专用玉米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达到7800万亩;名特优新畜禽、水产品品种明显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势头看好。经过调整,农产品市场供应更加丰富,花色品种多样,质量档次明显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步增强。
  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各地通过合理调整资源利用方向,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主导产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农业生产格局开始打破,比较优势得到发挥,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趋势逐步显现。一些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作物带、产业带逐步形成,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明显提高。2001年,长江流域的水稻面积已经占到全国的65.7%,黄淮海平原的小麦面积占到全国的60%,东北地区和冀、鲁、豫三省的玉米面积占到全国的55%。油料作物也初步形成了长江流域油菜、黄淮海地区花生、东北地区大豆优势集中产区;各地注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山东的蔬菜、陕西的苹果、海南的反季节瓜菜、山西的优质小杂粮、黑龙江的绿色食品等,都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hYf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农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加快,成为带动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到2000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6.6万个,龙头企业总数达2.7万个,带动5900多万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5%,平均每户增收900元
  一些大宗农产品生产开始产业化经营。目前,东北的玉米,河南的小麦,湖南、湖北的大米已开始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变当地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形成了优质农产品产业带,推动了粮食主产区的结构调整,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着力大豆产业化经营,一手抓高产高油大豆示范基地建设,一手抓龙头企业与种植农民的订单,使产加销紧密联系。
  龙头企业朝着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各地按照放宽政策、放活经营、放胆扶持、放手发展的思路,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吉林大成建成年加工200多万吨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吉林皓月建成年加工肉牛20万头、羊10万只的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及吉林德大建成年加工1亿只肉鸡的项目,装备水平、生产规模均列全国同类项目前茅。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当地玉米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湖南省把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作为扩大企业规模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有8家涉农公司上市(其中3家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共募集资金52.6亿元。
  农产品出口企业成为新亮点。山东、广东等省大力培育农产品出口企业,其中山东省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300多家,其中获得自营出口权的达80多家,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0家,产品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全省农副产品出口创汇达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7.3%。
  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日趋活跃。山东莱阳市共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18个,拥有社员9万多户,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供应的生产资料占需求量的80%以上,销售的农产品占总量的4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载体。
  市场营销得到重视。各地通过“订单农业”、农产品交易市场、物流配送、网络服务等各种手段搞活营销,提高了龙头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上海市目前共有各类农产品营销组织1万多个,销售的农产品占上海郊区生产总量的50%以上。 hYf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产品供求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
  绝大多数农副产品供求平衡丰年有余
  198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不足4亿吨,到2001年达45264万吨,其中1996—1999年,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农产品供求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棉花、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粮食生产能力和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解决了12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国家粮食储备量始终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为国家自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棉花、油料、水果、蔬菜等其他主要农产品快速增长。2001年,全国棉花产量533万吨,油料2865万吨,糖料8655万吨,水果6658万吨,分别是1988年的1.28倍、2.2倍、1.4倍和4倍。与此同时,品种增多,品质改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均衡供给能力增强。农产品品种从以粮为主拓展到粮食、蔬菜、水果、花卉、肉类、水产品及其加工品。
  ——农业基础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各地通过大规模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等措施,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分别是1988年的2.1倍、1.22倍。目前,全国耕地、播种、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47.4%、26.1%和18%;连续战胜了1998年特大洪涝、2000年和2001年的严重干旱。
  ——农业科技含量逐年提高,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13年来,全国共取得各类获奖农业科技成果773项,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种子工程”共推广新品种1200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玉米地膜覆盖、精量半精量机械化播种、平衡施肥、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稻田养鱼、畜禽快速高效饲养、水产优质高效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全方位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目前,全国各类农产品市场已发展到2.7万多个,其中批发市场4500多个,年交易额超过1.3万亿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市场交易方式已由集市贸易扩大到专业批发、跨区域贸易、“订单”和期货交易,逐步形成了以城乡贸易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直销配送和超市经营为补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1/3以上的农产品实现了跨省消费。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农业金额17.6亿美元,是1988年的8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78亿美元,是1988年的1.7倍;出口范围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到欧美、中东、非洲和大洋洲等农产品主要贸易地区,从一个单项、区域农业贸易国家向多领域、全方位农业贸易国家转变。 hYf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阔步迈进新世纪的我国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此乃国情使然。
  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经济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产品结束了长期短缺,实现了供给平衡、丰年有余,农林牧渔共同发展,小城镇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
为增进读者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了解,本报和农业部共同组织了这块专版。
  ——编者(附图片)
图为黑龙江农垦的现代农机在进行秋翻作业。孙锡庚摄 hYf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图为黑龙江农垦的现代农机在进行秋翻作业。孙锡庚摄 hYf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加紧草原围栏建设改善牧区生态环境
退耕还草方兴未艾
  2001年以来,全国累计退耕还草面积1687.48万亩,对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我国天然草原面积近40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目前,全国90%的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且每年仍以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展,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直接威胁国家生态安全。
  草原围栏建设是恢复草原植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之有效措施,而发展生态型畜牧业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必由之路。目前,全国草原围栏面积已超过1500万公顷,甘肃、内蒙古、四川、青海和新疆实现定居或半定居的牧户已分别达97.3%、95%、81.6%、80.2%和72.5%。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进一步加大了草原围栏建设的投入力度。主要牧区通过大力开展草原围栏建设,结合人工草地、饲草料基地、牲畜棚圈等建设,为实行天然草原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以及牲畜舍饲圈养奠定了基础,有效缓解了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1994年提出“进一退二还三,调整优化结构,建设畜牧业大盟”的战略决策,即每建成一亩水旱高效标准农田,退下两亩旱坡薄地,还林还草还牧。退耕还草是其核心和重点。耕地由1994年的2400万亩退到了1000万亩,建成了1400万亩的优质灌丛人工草场,草原覆盖度由过去的16%提高到25%,全盟农牧民人均收入和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多,牲畜头数由1994年的490万头(只)发展到2002年的781万头(只),增加了50%以上,2001年全盟畜牧业产值达到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6.8亿元。
  新疆大力发展草原围栏、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实行划区轮牧和禁牧、休牧。同时,引导农牧民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牲畜舍饲圈养,改良品种,使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项目区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牧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探索出了发展生态型畜牧业的成功经验。2001年,新疆农牧民平均增收100元,其中有80元来自畜牧业。广大农牧民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摆脱了逐水草而居和靠天养畜的局面,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hYf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