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10月8日人民日报第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10-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郑惕同志逝世 '...

第4版(要闻)
专栏:

  郑惕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郑惕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吴官正、迟浩田、赵南起、李德生、张爱萍、王芳、刘复之、洪学智等,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郑惕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郑惕同志是山东省临沂县人,1938年投身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山东临郯费边区联合办事处书记,山东纵队粮秣员、民运员,山东鲁迅艺术学校学员、分队长,苏鲁豫皖第一纵队巡视团团员,苏鲁支队宣传队教员、营特派员、干事,政治指导员,武工队队长,铁道大队副政治委员和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白彦战役、鲁南反顽战役和数次战斗,为开辟和巩固鲁南、津浦和临枣铁路两侧革命根据地做出了积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鲁南铁道管理局兖(州)徐(州)段段长,侦察科科长,徐州市委社会部部长、市委委员,团政治委员,徐州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军法处处长等职,长期坚持敌后斗争,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山东省公安厅治安处副处长、边防保卫局副局长,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师长,公安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边防处副处长,公安军司令部边防处处长,总参警备部边防处处长,公安部四局副局长兼边防处处长,武装警察部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第二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副参谋长兼科技部部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安定,为公安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他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附图片) CRk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

  杨凡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北京师范大学离休干部杨凡同志(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于9月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4岁。
  杨凡生于1909年3月,广东省梅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参与组织了“中华留日同学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回国后,长期在国民党部队做党的地下工作。1948年在党领导的粤赣边区纵队任纵队报社记者。
  解放后,杨凡出席了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调到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任教。1956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做学报的编辑工作和历史系资料管理员。他翻译了北京图书馆馆藏的《日本侵略中国政策》等资料。1979年,调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工作,翻译了《中日交通史》资料70余万字。1988年离休。 CRk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十六大代表风采录

  郑俊怀:打造乳业民族品牌
  本报记者 崔士鑫
  谈到“伊利”,人们就会联想到内蒙古的大草原,联想到遍布城乡的名牌乳产品。但说起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俊怀,名头或许就没有那么响亮了。
  一手将“伊利”培育成全国乳业名牌的郑俊怀,对此却感到很满意:“企业家的价值就在于企业,企业成功了,企业家的价值自然就体现出来了;企业垮了,企业家的名头还有什么意义?要搞好企业,首先就得想着踏踏实实地做点事。”
  正是这种踏实苦干,“想做点事”的精神,成就了“伊利”在全国乳业排头兵之一的地位。
  1983年,郑俊怀初到“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时,面对的是只有41万元家当、76名职工、年利税仅4.7万元的手工作坊式的烂摊子。郑俊怀分析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一角一支的冰棍卖不出去,而鲜奶和别的厂家的大雪糕却供不应求。看来,企业要发展,产品不更新换代不行。
  靠改革开放的好形势和好政策,企业贷款发展新产品:冰棍卖不出去,去上海学习并引进设备,生产雪糕;汽水卖不出去,到南京学习生产粒粒橙……1984年,企业实现利润10万元,比计划的5万元翻了一番。
  了解“伊利”的人都知道,“伊利”的发展,在于公司领导班子敢于开拓创新,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每一次机遇,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1987年,在压力如山的情况下,郑俊怀在这家典型的“老国企”率先推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干部、工人的界限,企业面貌为之一变;1993年,在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激励下,郑俊怀与企业领导班子一起,在其他企业还不情愿改制的情况下,极力争取到了实行股份制改革的机会,成为呼和浩特市最成功的改制企业,全国大型乳业集团“伊利”诞生了;1996年,“伊利”成为呼和浩特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企业更加壮大……
  扎扎实实做大做强企业,是郑俊怀心中永远不变的目标。“伊利”股票上市后,企业得到了大量资金,这些钱怎么花?有人说应该做房地产等来钱多或来钱快的项目。郑俊怀说:“我们还是要立足主业,做自己的强项。”
  为了保证奶源的充足和优质,“伊利”在东北、华北等地建立了奶源基地和生产基地,形成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销售的良性产业链。仅呼市周边地区就有3万多农户、10余万人靠养奶牛脱贫致富,奶牛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奶业立市成为呼市的立市工程,“伊利”也成为内蒙古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龙头企业。
  从郑俊怀初到“伊利”至今,近20年过去了,现已52岁的郑俊怀把最好的年华贡献给了一个企业,用心血和胆识打造出了“伊利”这一中国乳业的品牌。
  展望即将召开的十六大,作为代表之一的郑俊怀更是感到兴奋:“‘伊利’发展的每一步,都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紧紧相连:改革开放,我们迈出了第一步;党的十四大,我们搞股份制;党的十五大,我们搞股票上市。这次党的十六大,对我们肯定又是一次东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本身对我们就是一大机遇。因为我们做的是一个大事业,一头连着国民的身体素质,一头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未来的十年,‘伊利’还要上一个大台阶。”
  郑俊怀的眼光看得更加长远……
  上图:郑俊怀(左二)在公司产品库指导工作。
  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附图片) CRk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迎接十六大 喜看新成就

  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创新体系大厦巍峨
  本报北京10月7日讯 记者杨健报道:“神舟”三号飞船顺利升空,中国人的载人航天计划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水稻基因工作框架图和人类基因测序任务的完成,使我国跻身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先进行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芯片投产成功,计算机产业从低端向高端快速迈进……近年来,我国科技、教育和企业界通力协作,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大厦。这些令人瞩目的最新成果,正是我国科技实力迅速增长的体现,也是创新体系建设水到渠成的产物。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整体竞争力高下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8年初,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下,以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为起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拉开了帷幕。
  国家的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知识创新的源头。近年来,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作试点为龙头,知识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中科院进行了建院50年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学科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经过严格审核,80多个研究所进入试点序列,约1.6万名优秀科研人员经过竞争上岗进入创业试点的岗位,大幅度地凝聚和提升了科技创新的目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基础科研和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双丰收。“211工程”在“九五”期间完成建设资金108亿元,带动了我国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的项目70%左右、重点项目一半左右,承担国家“863”项目30%以上。到2001年,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50项,占授奖总数的50.3%;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022项,占授奖总数的34.3%;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2178项,占获奖总数的25.9%。机制的创新和投入的增长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知识创新的成果,我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稳步增长,从2000年开始,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总数跃居世界第八位,国际论文被引用的篇数和次数更是有了显著提高。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几年来,国家加大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技术改造的力度,企业科技投入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全国企业科技经费支出为848亿多元,比上年增长50%,占企业产品、商品销售收入的1.69%。与此同时,启动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等试点,建立起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到今年6月,科技型企业从1999年的100余家发展到460多家,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达700多家,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据统计,累计孵化企业3800多家,其中已经有32家上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技术创新活动更加活跃。2001年,国家组织了647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1329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项目,完成了80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及鉴定验收。新安排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220多项。这一年,我国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8376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4966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203582件,授权专利11425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9.3%和8.5%,签订技术合同24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一批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及科研中介机构的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全社会辐射。2000年,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8.8%,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也由上年的9.4%提高到10.4%。在全球经济走低的形势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105.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占商品进出口总额的21.7%,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达到17.5%,比上年增加2.6个百分点。
  在创造出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科学知识在创新体系顺畅的渠道中迅速流动,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演化成下一步创新的巨大力量。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随着科学教育和普及力度的加大,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1996年的0.2%增加到2001年的1.2%,5年间提高了整整5倍。 CRk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专家“把脉”小康村
  本报记者 朱伟
  “村级经济不应追求大而全,要依靠山区的优势开发高寒生物资源。”“矿产开发要控制总量,向精加工发展,防止环境污染……”9月28日上午,湖北保康县尧治河村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不时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十多位分别来自北京、武汉的农业经济专家各抒己见,为尧治河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林不停地记录着专家们的发言要点和建议。
  尧治河村自然条件恶劣,是一个平均海拔1600多米的高寒山村,“挂起来的田,竖起来的路”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办水电站,开发磷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2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首富村。
  乡亲们脱贫致富了,孙开林开始更多地考虑尧治河村未来的发展。他说:“现在村里水能资源已经形成梯级开发,发展电站缺乏资源;磷矿开采达到一定规模,靠扩张规模也不是长远之计。为此,村里请来了专家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为经济结构调整指点迷津,科学地制定出‘二次创业’规划。”专家们的意见既切合实际又具体易操作,孙开林满怀信心地表示,尧治河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CRk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认真做好人民日报发行工作

  湖北:加强领导 制定措施
  本报武汉10月7日电 记者龚达发报道: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日前指出,必须从讲党性、讲纪律的高度认识人民日报的发行工作,认认真真做好这项工作,让党中央的声音传播到湖北的每一个基层党支部。
  俞正声要求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立即着手研究、部署人民日报发行工作。他说,抓基层报刊减负,也是为了给党报发行开辟空间。农村费改税以后,订报首先要保人民日报,有余力才能顾及其他。
  湖北省委副书记邓道坤对人民日报在湖北的发行提出三点要求:农村、企业、大专院校的每个党支部应确保至少订阅一份人民日报,有困难的可商组织部门,考虑用党费支持;加强领导,整顿小报小刊,为党报发行腾出空间,同时切实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发行工作一定要做好“加减法”,农村该减的报刊要减,机关企事业单位该加的要加上来,要有具体的改进办法和措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提出,各级宣传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提高认识,共同努力,把人民日报发行工作做好。 CRk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认真做好人民日报发行工作

  山西:把握主动确保订阅
  本报太原10月7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山西近日召开全省2003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把握主导权、主动权,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重点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要不折不扣、一如既往地完成党中央机关报的征订发行任务。省委副书记侯伍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邢燕芬到会并讲话。
  会议要求,各地公费订阅必须无条件优先订阅重点党报党刊,在未订足党报党刊之前,不得用公费订阅其他报刊。同时,县以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应拿出一定比例的自留党费,用于支持贫困村及亏困企业订阅党报党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所辖部门财政直接划拨的办法,以确保订阅任务完成,减少中间环节。 CRk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

  西南财大迎来五十华诞
  李铁映等题辞祝贺
  据新华社成都10月5日电 (记者余斌)我国西部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财经学府西南财经大学今天迎来50华诞。50年来,这所大学共向国家输送了11万名各层次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金融经济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西南财经大学于1952年建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50年风雨历程,这所大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迈向全国重点大学行列。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在校生超过万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管、文、法、工、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性重点综合财经大学。
  在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之际迎来母校盛典,西南财经大学师生及校友备感振奋。师生及校友表示,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使学校教学科研迈上新台阶。
  李铁映、邹家华、王光英、杨汝岱、李贵鲜、孙孚凌、王文元等为西南财经大学校庆题辞祝贺。 CRk品论天涯网


第4版(要闻)
专栏:

  正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首都大型优秀出版物展示展销会,国庆节期间已吸引读者7万多人。图为人们在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
  本报记者 刘龙摄 CRk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