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9月10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9-1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始终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始终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梅克保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一重要论述是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深化和拓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为促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深刻理解发展是第一要务思想的重大意义
  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的辩证关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途径。我们党能够执政并能够执好政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就必须抓好发展。首先,生产力的先进性是在发展中保持和实现的。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推动生产力以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向前发展,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文化的先进性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体现。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只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真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再次,人民的利益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实现。发展的速度越快、质量越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程度就越高。如果发展速度太慢,甚至没有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就很难得到实现。所以,坚持“三个代表”,就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放在执政兴国的首要位置上,并且贯穿于执政兴国的全过程。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关键。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重要思想。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进一步发展,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也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当前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就业问题、人口问题、教育问题、贫困问题等,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的,有的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靠发展。只有抓好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牢牢把握第一要务的丰富内涵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我们应围绕这三个“新”的要求,牢牢把握第一要务的丰富内涵,集中精力解决好关系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确保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注入发展动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应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使政府职能向服务、引导和宏观调控转变。
  参与经济全球化,拓展发展空间。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全方位开放,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抓住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历史机遇,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应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方面,应着力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探索利用外资的新形式,建好开发园区,不断拓展利用外资的空间;另一方面,应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开拓国外新兴市场,特别是开拓那些富有潜力、前景广阔的新兴市场,进一步增加我国出口商品辐射的广度和深度。
  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增长质量。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因此,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首先,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调整第一产业结构,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抓好培育龙头企业、兴办市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示范园区等工作,加快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其次,以科技进步为重点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努力运用科技革命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第三,以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调整第三产业结构,致力于发展教育、旅游、金融、保险、中介、现代物流和社区服务等产业,不断拓展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空间。
  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发展保障。当前,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的一项核心内容就是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把环境的优化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硬件环境;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优化政务环境;实行集中整治与制度规范、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优化市场环境;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优化法制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优化人文环境。
  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既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好,也不能忽视其他各项事业,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要通过改革才能获得动力,不改革就难以发展,甚至不能发展;发展是前提,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稳定是保证,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只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和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是基础,但经济发展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全面发展,不能自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在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及时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和稳定。
  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的进步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的进步又能动地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既要全力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下大力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讲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正确、妥善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从全球范围来看,出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需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环保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产业。从我国情况看,近年来通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了包括环境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当前,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应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把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I96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创新:超越的捷径
  邵景均
  当人们从同一起点出发,向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奔跑时,落后者怎样才能赶上并超过领先者呢?一般地说,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是落后者比领先者付出更大的气力,奔跑速度更快;二是领先者发生失误,或者跌倒止步不前,或者奔跑速度慢于追赶者;三是落后者不再循着领先者的路线跑,而是另辟蹊径,“抄近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在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中,以上三种情况都曾经出现过。其中,尤以另辟蹊径的创新更经济、更有效,对推动历史进步也更有根本性的意义。
  纵观历史,在公元16世纪之前,中国的经济文化一直远远地跑在欧洲的前面。“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就占175项。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16世纪之前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直到16世纪中叶,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才与中国大体“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此后400多年的情况,就不必多说了。中国虽然出现过“康乾盛世”,但那只不过是“落日的辉煌”,很快就衰败下来。而在同一时期,欧洲的发展却是一日千里,远远地跑在了中国的前面。
  经历过中世纪漫长黑暗的欧洲,靠什么在二三百年间就超过了中国?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它不是沿着中国走过的路靠“使劲地奔跑”赶上来的,而是另辟蹊径,靠的是创新。首先是思想文化的创新。从14世纪到16世纪,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矛头直指腐朽的神学和封建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人的个性解放,使欧洲人民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其次是科技创新。蒸汽机的使用引发了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也推动欧洲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次是制度创新。通过对封建思想的否定和对封建小农经济的革命,欧洲比较早地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从对历史的回顾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可能跑在历史发展的前面,也有可能落在别人的后面。跑在前面固然可喜,但要时刻警惕落伍;落在后面也不必悲观失望,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赶超过去。第二,追赶先进的国家和民族,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领先者的失误上,而应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努力上。要在比领先者付出更大的气力加快奔跑的同时,广开视野,寻找超越的捷径,进行大胆创新。第三,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创新必须是全面的创新,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第四,在民族的整体创新中,思想文化的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先导。一言以蔽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仓颉造字,从万里长城到四大发明,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不证明中华民族是富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民族。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文化在总体上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差距正在缩小。这种可喜的变化,主要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系列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确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和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等等。因此,面对差距,我们没有理由悲观、泄气;相反,应该进一步增强超越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创新中走出一条超越的捷径,在创新中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I96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做文章
  ——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何文君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应如何加快发展?我们认为,基本思路应是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突出效益,抓好产业建设。产业建设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载体和助推器,而质量和效益是产业建设的生命线。因此,要把产业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面向国内外市场,着力抓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效益调高”的要求,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湖南省桂东县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气候独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地面积广阔,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品种多。这是特色,也是优势。立足于此,应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把生态农业、水电和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潜在税源来抓;在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的前提下,努力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推进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项目基地建设,并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二是搞好加工增值,培育龙头企业。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关键环节来抓,使农产品加工品的比重和农产品的商品率进一步提高,以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带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三是搞活市场流通,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应千方百计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品牌意识,使农产品走出家门,打开市场。对主要农产品逐步建立规范的生产标准、技术规程,全面推行农产品商标注册,为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打下基础。要积极组织农产品购销大户和生产企业走出去,并邀请外地销售企业走进来,加强双向沟通,及时传递供求信息,促进农产品销售。
  创新机制,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活跃并具潜力的增长点。应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口,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是创新政策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活力源。要努力营造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打造理想的平台。二是创新投入机制。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兴业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分流的干部职工创办民营企业。有效拓宽民营经济投入渠道,实现投入主体的多元化。三是创新管理机制。管理落后是民营企业的“软肋”,是阻碍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问题。要本着自愿的原则,根据企业实际,适时引导民营企业逐步走出家族式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改革,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扩大开放,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发展,资金是关键。经济欠发达地区,靠国家投入有限,靠逐步积累太慢,靠群众集资太难。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拓宽融资渠道上下功夫,努力保持投资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做到内外并举,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增强实力。要牢固树立“县外就是外”的观念和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的外向思维,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用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路、开放的措施,吸纳外来投资,集聚发展能量。进一步改善软硬环境,塑造开放形象,广交天下朋友,吸引四海商贾,汇聚八方资金,构筑发展平台。实践证明,以良好的市场环境招商引资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培育后续财源、增强发展后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I96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新时期党的理论的历史发展
  ——读《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旷昕
董德刚撰著的《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一书,已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该书在系统论述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阐发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如下:
从理论上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作者认为,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作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思想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从对历史、国家和人民负责任的高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新时期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
探讨和回答了目前干部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例如,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作者提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所有论述,而是指其中“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亦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着重论述了“如何代表”的问题。作者提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优化生产要素和经济结构,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努力解决腐败问题,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I96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读《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
  李成勋
  深入研究邓小平经济理论,对于进一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推进经济理论创新,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董建才主编的《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一书,在深入研究邓小平经济理论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该书有以下特点:
视角新颖。作者坚持把“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历史与现实发展的角度研究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研究宗旨,从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半世纪以来发展进程的考察中,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令人信服地证明: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扬弃、超越;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发展的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创造是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成功运用和丰富发展。
  开拓深入。该书在对邓小平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探索中,从总体上把握其体系、结构,将诸多的理论观点提炼归结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和经济制度论、经济改革与开放论、经济发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五部分,逐一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与历史地位作出了综合分析判断。这种研究方法体现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分析与综合的结合与统一,深化了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认识。
  学术性强。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作者主张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邓小平经济理论中汲取新的时代内容、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为此,作者辟专章就邓小平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研究内容的扩展、理论适用性定位、理论的引进、借鉴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新意的观点。 I96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
叶尚彧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精神品格。
  艰苦奋斗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取向的继承和发扬。“俭以养廉”、“忧劳兴国”、“闻鸡起舞”、“卧薪尝胆”等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充分昭示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扬艰苦奋斗的旗帜,毫无疑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取向的继承者、光大者。
  艰苦奋斗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是党的先进性在主观世界的体现,是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在推动社会前进中发挥历史主动性的生动表现。共产党人把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懈奋斗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的艰苦奋斗的本色,决定了艰苦奋斗始终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艰苦奋斗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体现了一种重在奋斗、贵在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重在奋斗,表现为不怕艰难、不畏险阻、奋力拼搏的创业精神。在战争年代,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共产党人坚持冲锋在前,毫不退却;在和平年代,要奋斗就会有付出,共产党人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贵在进取,表现为奋发向上、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它要求共产党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增长才干和本领,不怕艰辛,勇于开拓奋进。乐于奉献,表现为克己奉公的情怀和精神风貌,表现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一些党员干部对艰苦奋斗精神产生了模糊认识。有人认为,艰苦奋斗是过去战争年代、艰苦岁月里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条件和环境改变了,再提艰苦奋斗不合时宜了;也有人认为,是否艰苦奋斗只是个人生活的小事,吃点、喝点、玩点无关紧要,没有必要看得那么重,要求得那么严;还有人认为,时下是“吃穿讲高档,生活讲排场”,谁再艰苦奋斗,谁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就是傻子。这些认识显然忘记和丢掉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与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必然赋予其不同的时代内涵。但艰苦奋斗精神所包含的勤劳俭朴、拼搏进取、富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基本内容是不会改变的。今天,我们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并不是一味地强调要过苦日子,并不排斥正当合理的待遇和享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就是为全体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此,一要正确处理“过紧日子”与适当“改善条件”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力的增强,人们收入的增加,工作条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这是顺理成章的,与艰苦奋斗并不矛盾。但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应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特别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条件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改善。二要正确处理适当消费与铺张浪费的关系。正当消费、适度消费,不仅允许,而且也是党和国家所提倡的,是国民经济良性发展所需要的。我们所反对的是铺张浪费,是那种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和奢侈消费。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重在实践。当前,最重要的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量力而行、精打细算、讲究实效,反对铺张浪费、贪污腐化、攀比奢华。同时,要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I96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