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9月6日人民日报第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9-0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认真学习宣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认真学习宣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刘云山
充分认识《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出版的重大意义在全党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五三一”重要讲话,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一部重要教材。认真学习宣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对于全党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学习、全面把握《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方面面的重要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它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理论创新的精华。我通过认真学习,深深感到,《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是我们党13年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深刻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当今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正确地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深深感到,《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各个专题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深深感到,《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通篇充满理论创新精神,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反映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这些新成果,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在新世纪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理论武器。
认真抓好《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学习宣传
第一,要把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同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和“五三一”重要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坚定性。通过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深刻理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上的新发展;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的新论述;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五三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讲话提出的党的历史使命和我们的奋斗目标上来,统一到讲话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上来,统一到讲话向全党提出的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的要求上来。
第二,要积极组织力量,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入研究阐述《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广大理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学深学透。同时要围绕书中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书中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
第三,要把学习宣传好《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同迎接党的十六大紧密结合起来。再过两个多月,党的十六大就要召开了。要通过精心组织《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学习研究宣传,进一步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为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ONg品论天涯网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开创新局面的行动指南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冷溶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奋斗、继往开来,奋发进取、再创辉煌的13年。我们党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回答了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新问题,不断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胜利。《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就是对这13年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
从江泽民同志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经过近13年来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比过去深刻了许多;我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现在,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有了更多的把握,思想更加清醒,方向更加明确,步伐更加坚实,信念更加坚定。这些重要论述,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基本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继续前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习这部著作,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江泽民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每一个重要理论观点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要把这些重要论述作为一个整体,注意从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中全面学习和理解。要联系13年来的实践发展,联系我们党面对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联系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学习和思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有的放矢,切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江泽民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贯穿于这部著作的全部内容,是全书的灵魂。我们要着重学习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理论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样一种精神和胆略,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团结奋进,努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的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ONg品论天涯网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治党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石仲泉
8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始终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出治党治国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江泽民同志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80多年治党治国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对13年来治党治国经验的最新总结。从《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看,这13年来治党治国的经验非常丰富,主要包括:
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党治国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这一根本指导思想的理论成果,也是13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二,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这是根据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保证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一条根本经验。
第三,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一切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都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团结和凝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有了根本保证。
13年来,我们党既聚精会神地抓好党的建设,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又不断在理论上总结党的建设的新经验,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ONg品论天涯网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
国防大学原副校长 侯树栋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理论武器。要真正领会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努力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把“金钥匙”。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正确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党的事业的发展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的统一体。这种创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是科学地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和规律,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形态;就是适应新的历史任务的需要,开拓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就是为了推动建设实践的发展,制定新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就是为了落实新的路线和纲领,实行新的战略和策略。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转化为相应的制度、体制和机制。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广大干部群众要深入学习和领会《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ONg品论天涯网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的鲜明展示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 李忠杰
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的要求,也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党治国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显著风格。《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就鲜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宽广眼界和领导风格。
从纵向来说,江泽民同志坚持历史的深远眼光,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思考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治党治国的实践。首先,从世界文明变迁的角度,总结历史上一些帝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教训,要求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其次,从社会发展趋势的角度,思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进程问题,要求全党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坚持通过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第三,从总结执政规律的角度,研究古今中外许多政权垮台的教训,提出人心向背的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四,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从横向来说,江泽民同志坚持用世界的全局眼光,及时把握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制定治党治国的战略和措施。首先,敏锐把握时代主题的特点,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同时国际局势又正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其次,敏锐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坚持按照趋利避害原则,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三,敏锐把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趋势,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一系列推动科技进步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第四,敏锐把握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 ONg品论天涯网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典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徐崇温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贯穿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所有决策和工作中,贯穿于《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的各个方面。以江泽民同志有关国际形势的论述为例,它同样体现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精神,体现了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科学态度。
关于当今时代的主题。江泽民同志指出:从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没有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在于,各国政府和人民应从积极推进世界走向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等方面共同作出努力。
关于世界格局多极化。在一超多强的并存和竞争中,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进程又相当复杂。江泽民同志为我们正确把握这一复杂局面指明了道路:新世纪初期,世界各大力量和地区性强国或国家集团,将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进一步彼此借重,相互牵制,竞争共处;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称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关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负面效应,使人们对经济全球化到底走向何方感到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全球化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既可以推动它朝合理的方向发展,造福各国人民,又可任凭它按照不合理的规则运行,造成种种恶果。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赋予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以互利合作的内涵,促使其健康发展。他强调,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趋利避害,实现共赢共存,使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世界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ONg品论天涯网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罗国杰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论述,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指导。
这部著作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强调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能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强调我们要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即越是发展经济,越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越要重视精神文明。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防止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同反对腐朽思想的斗争结合起来。
这部著作强调,丰富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是提高人的素质不可忽视的方面,同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有着密切关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和轻视的,精神力量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同这种精神力量分不开的。这部著作突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时期的重要性,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部著作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加强依法治国的同时,加强道德教育,充分运用道德的感化力、说服力、劝导力,以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荣辱观念和美丑观念来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以辅助、补充、加强法律的力量,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遵纪守法。 ONg品论天涯网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赵曜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的出版,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部著作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正确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经验可资借鉴,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当然,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必然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做出新的回答。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针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变化和新的实际情况,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提出并阐明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武器。在新的形势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江泽民同志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ONg品论天涯网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三个代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黄宏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为本质的概括。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第一,党的性质始终是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联系的,是同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相联系的,是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相联系的。党一旦离开了“三个代表”,其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会蜕变。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发展,能够促进精神文明不断进步,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三个代表”恰恰适应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要求,使党历史地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第三,共产主义的实现,既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有赖于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极大提高,还有赖于全体人民在不断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逐步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有这些又都有赖于我们党始终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第一,党赢得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人民之所以选择我们党,是因为他们从党的奋斗纲领和广大党员的身体力行中,看到我们党是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第二,在党履行执政使命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不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四有”公民,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并使人民依法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三,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党才能科学地制定和实施执政方略,保证执政权力健康运作,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才能具有非凡的感召力,把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从而不断铸造执政辉煌。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党才能获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和社会政治力量。 ONg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