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与共产党执政规律
李忠杰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和要求。把“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在深入思考我们党长期执政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新世纪,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解决党在执政中遇到的新课题,就必须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深入思考和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江泽民同志说,提出“三个代表”,“是经过了长时期思考的”。早在1989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有关部门举办的党建理论研究班上就指出:“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我们在强调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也要认真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运用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规律,是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政权,就是因为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掌权执政,也是因为顺应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客观规律,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但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江泽民同志强调:“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始终注重总结历史,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指导我们前进的正确方向、道路与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
经过长期的奋斗和努力,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执政地位。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这个变化,既为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也向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江泽民同志清醒地看到了这种挑战,一再指出,我们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的变化,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面对和接受新的考验。党的十五大集中提出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要求全党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
规律,总是在历史发展变迁的进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离不开对于党的历史经验的思考和总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注意研究党的历史,要求全党从党的历史经验中吸取营养,记取教训。江泽民同志说: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认真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认真思考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特别要认真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为什么能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基本经验,思考怎样解决我们党内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带领人民完成跨世纪发展的任务。”把这些问题想好了,方向和思路明确了,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就可以做得更好。
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兴衰存亡的变迁,也为我们思考和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问题提供了极好的素材。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要总结我们党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也要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在很多场合,江泽民同志指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大党老党失去政权,“尽管各自的原因很复杂,但人心向背的变化都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对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实例,我们应该明鉴啊!”
宽广的世界眼光是与深远的历史眼光联系在一起的。江泽民同志还从人类文明变迁和历史上朝代兴替的角度,提出了执政规律问题。他指出,“中国历史上一个个王朝的覆灭,世界历史上一个个不可一世的大帝国的崩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的下台,都与人心向背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无数历史教训证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政风廉洁,从来是赢得民心,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繁荣的重要一环。这是对兴亡规律的一个重要经验总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科学思想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产生飞跃性的升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思考,预示着理论上的重要创新。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鲜明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七一”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来说,这个新境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建党治国的战略思路。作为执政党,我们首先需要回答“执政干什么”的问题,明确执政的内容和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我们党执政50多年的历史经验,把共产党执政的内容和任务归结为三个根本的方面,说明共产党执政兴国,归根到底,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要不断建设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四有”公民,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和执政的要求,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建党治国的战略思路和战略方向。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基础,进一步明确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本质关系。一个执政党,要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治国的历史使命,必须有强大的政治基础、法律基础、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我们党能够执政并且能够执好政的基础在哪里?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治国理政,我们才能不断巩固自己执政的政治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整合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资源,实现执政的目标和任务;才能不断巩固自己执政的法律基础,解决执政党与人民之间授权和代表的法律关系,保持无可争辩的合法地位;才能不断巩固自己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解决执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人心向背问题。江泽民同志说,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是执政为民。怎样为民?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为民;建设先进文化,就是为民;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为民。坚持执政为民,就是坚持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规定。人民群众始终支持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愈益牢固。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保持党的活力的关键和核心。共产党执政,要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要求去执政;执政的效果如何,也要有一定的标准来检验。这个标准是什么?我们党已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实践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标准。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全党同志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在从事的各项事业中,都要牢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需要调整补充的就积极地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以利于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这就说明,“三个代表”是我们执政的出发点,也是执政的结果和归宿。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去执政,当然也要用实践“三个代表”的结果来检验执政。坚持了“三个代表”,当好了“三个代表”,我们党的执政实践就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实现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都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治党治国的水平。我们党代表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就必须认真研究执政的规律。相对于漫长的历史进程来说,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毕竟还比较短,所取得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对于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我们还要经历一个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较浅到知之较深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又为我们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道路。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总结我们党以及世界其他党执政的经验教训,从多角度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证明:经济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共产党执政的最重要任务和最坚实基础;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只有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体现共产党受民之托、执政为民的本质;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状况如何,是执政兴国的关键,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能否在思想和精神上与时俱进,是一个政党有无活力的重要标志,只有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共产党执政最重要的社会基础,人心的向背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有这些认识,都是极其宝贵的,都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内容和生动体现。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就要结合国内外的实际,对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梳理、分析,将其上升到规律的层面和高度。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研究执政的内在机制问题,不断完善共产党执政的制度和体制。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党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以后得到的一条宝贵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出,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在“5·31”重要讲话中他又强调,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共产党执政的合规律性,首先体现在制度、体制的合规律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对如何加强共产党执政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从哪里落实?首先从制度上落实;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哪里深化?首先从制度上深化。在新的形势下,只有理清国家权力的构架和机制,通过制度、法律的形式,科学地规范共产党执政的任务、内容、要求,规范运用权力、行使权力、监督权力的机制和方式,才能够真正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才能达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目的。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我们党按规律执政的能力和水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施领导和进行执政,这是我们党以及世界上很多政党长期探索的一个大问题。总结历史经验,我们确定了党的领导包括政治、组织和思想的领导;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党要按经济规律领导经济建设,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党要不断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等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怎样进一步改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思路和方向。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与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联系起来,与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方向联系起来,能够有利于坚持“三个代表”,有利于实现“三个代表”。与这个要求相比较,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应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只有不仅在制度、体制上,而且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都按照“三个代表”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要求加以调整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警惕“精神贫困”
胡线勤 赵元方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已经从总体上步入小康。然而,在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的同时,一些人包括个别领导干部的精神生活却显得“贫困”了。“精神贫困”助长了消极腐败乃至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的贫穷。“精神贫困”则是对理想信念淡化、内心世界空虚、工作不思进取、生活情趣不高等现象的一种比喻。比如,有的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上缺乏“主心骨”,不能正确看待形势,消极悲观,随波逐流;有的放弃理想追求,不是奋发有为、锐意创新,而是因循守旧、贪图安逸,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忘记了党的宗旨和自身责任,私心杂念作祟,争名于朝,逐利于市,斤斤计较,欲壑难填;有的解除科学武装,不辨是非正误,精神无所寄托,传播封建迷信,听信歪理邪说。更有甚者,丧失尊严,不顾名节,把腐朽当神奇,把痈疽当宝贝,蜕化变质,腐化堕落。“精神贫困”是败坏社会风气的腐蚀剂,其危害极其严重。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倘若没有精神,人就不能称其为人;如果“精神贫困”,必然庸碌无为。一个民族要发展,一个国家要强盛,同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有了共同的精神支柱,人们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专心致志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邓小平同志讲,“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奋斗目标,更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如果“精神贫困”,就会丧失先进性,就无法担负起团结群众、宣传群众、带领群众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来自物质,但对物质又有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轻视、贬低甚至否认精神的作用和意义,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畸形。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以崇高的理想追求凝聚人心,创造和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等,引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作支撑是不可能的。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在社会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良莠混杂,一些人出现“精神贫困”现象并不奇怪,但它与我们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必须努力加以克服。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并推动伟大的事业。克服“精神贫困”,一方面应当加强教育,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全社会的表率,既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努力培育高尚的道德追求,更要积极地投身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
第9版(理论)
专栏:
抓住关键环节 推进作风转变
高杰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良好的作风既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保证。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良好的工作作风表现在推进工作落实的力度上,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绩效上。转变工作作风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这是转变作风的重要基础。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转变作风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这样才能激发动力和干劲,保持正确方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一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不忘这一点,转变作风就有了思想基础。二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转变作风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体现到加快发展的实践中。三是立足创新不动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创新的过程,进而也是转变作风的过程。
脚踏实地、注重实效。这是转变作风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工作作风,概括起来说,就是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落实;以埋头苦干、务求实效的态度推进落实;以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度和督查机制确保落实;以实实在在、群众认可的政绩检验落实。正确的决策、良好的作风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会产生效果,才能带来变化。为此,应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勇创新业,不断开拓创新;抓住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找准事关全局的关节点,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精文简会,减少应酬,确保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明确职责,创新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以体制和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力,促进工作落实。
廉洁自律、一身正气。这是转变作风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既要干事,又要干净,这是转变作风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做到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从根本上讲是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一是增强自律意识。管住自己才能管好身边的人,影响周围的人。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大是大非面前,更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戒除贪欲。堕落往往是从贪欲开始的,贪欲遇到诱惑就会演变成放纵和腐化。只有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强化执政为民的意识,才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三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是滋生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则是转变作风的具体表现和有效办法。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建构政府管理新模式
吴江
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新世纪面对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提升政府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电子政务将使传统的政府管理理论和方式发生哪些变革呢?
电子政务的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层级节制的纵向权力分配结构是传统的政府管理的理论基础。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的组织形态正在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错综复杂的、扁平的网状结构转变。这种革命性的变革由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引发,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不断改变政府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
重塑政府管理的业务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电子政务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一方面,它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大大简化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而且可以优化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降低行政运作成本。
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是以公众为中心、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政府职能将从直接管理转向管理服务,而管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借助网络手段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实现。一方面,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比以前更快捷,对公众意见和需求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具有外向型信息服务功能,可以利用高效可靠的政府信息网络,将政府信息快速、方便、廉价、准确地传递给社会公众,减轻公众为获取这些信息所需要付出的经济和时间负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直接的沟通和互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政府部门改善服务质量,密切与公众的联系。
实行开放式管理,促进廉政建设。电子政务是一种开放式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和监督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防止政府管理人员利用“信息垄断权、知情权”搞“黑箱”操作,防范下级政府管理人员违背上级决策精神而肆意妄为,从而切实保证政府决策的顺利执行。电子政务的开放性将有效地抑制在传统行政方式中容易滋生的腐败现象。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立足比较优势 增强竞争优势
周叔莲
提高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立足比较优势,增强竞争优势,把发挥比较优势和增强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比较优势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例如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矿藏或廉价的劳动力使该国或该地区某些产品获得相对成本低廉的优势。竞争优势主要是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政府、企业的其他经济活动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加入世贸组织,从总体上看有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强的产业可以更大规模地进入国际市场。我国有些产品和产业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具有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广阔等优势,对这些优势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但也要看到,现在我国工业产品的档次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已逐渐接近,差距缩小,替代性强,再加上科学技术对生产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因而我国工业的上述比较优势有减弱的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我国除了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以外,还必须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措施,不断增强竞争优势,把发挥比较优势和增强竞争优势结合起来,这是增强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战略。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能否抓住机遇获得更大发展,关键也要看能否在立足于我国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
经济不发达国家需要非常重视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都是竞争力。有人否认或者轻视比较优势,这是不正确的。劳动力成本低就是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优势。从绝对水平看,我国大陆劳动力成本约是我国香港的12%,是韩国的10%,是日本的1/40。对于我们的优势,应该加以充分地发挥和利用。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农业产业化的战略重点
易炼红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农业的工业化。农业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化;二是用现代工业手段改造和装备农业,实现规模化、规程化、工业化的种植和养殖,实现企业化的生产经营管理;三是依据产业关联原则,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营销,在农村地区发展相关的非农产业。
在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和第三产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在大多数农产品“卖难”的阶段,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不断拓展农产品新市场,实现农产品增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使分布广泛的资源要素在产业化体系的运作下重新组合。
用现代工业手段改造和装备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农业的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中,全过程应用工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从农业装备看,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工厂化;从农业经营方式看,打破小农式的经营模式,实行企业化管理;从农业效益看,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使农产品在多层次、多环节中增值,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从农业科技进步看,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应用;从农业结构看,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与其他产业长期分割的状态,实现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协作与互动,促进农村与城镇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在农村地区发展相关的非农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条件。一方面,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储运、通讯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农产业在农村的扩张和发展又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支撑条件,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