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8月23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8-2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历史性的一步——忆出使韩国前后 '...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外交官亲历

历史性的一步
——忆出使韩国前后
张庭延
  光阴荏苒,中韩建交已经10年。10年在国家关系中是短暂的,但中韩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每念及此,心绪难平,当年中韩建交和我出使韩国的情景不禁浮现在眼前。
  难忘的签字仪式1992年8月24日上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园忙了起来。9时整,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和韩国外务部长官李相玉并肩走到签字桌前坐下,举笔签署中韩建交公报。
  中韩建交谈判是这年年中开始的。中韩两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处于相互敌视和隔绝的状况。进入80年代,朝鲜半岛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中韩关系开始松动,双方在国际多边活动中进行交往。1986年和198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先后参加了汉城亚运会和奥运会,1990年韩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北京亚运会。随着双边贸易的增长,1991年中韩双方互设了民间贸易办事处。在建交谈判中,韩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决定与台湾断交;中国则表示支持朝鲜半岛南北双方最终实现自主和平统一。中韩建交,跨越了历史的鸿沟,开辟了两国关系的新时期,受到世界各国和人民的欢迎和赞赏。
  赴汉城受到欢迎
中韩建交10天后,我被任命为中国首任驻韩国大使,并于当年9月12日赴汉城履新。
  现在,中韩之间已有几十条航线,北京和汉城之间一天班机多次往返,每年双方来往人员逾百万。但在10年前,去汉城只能绕道日本或香港。我一清早就从北京出发,中午到达香港,匆忙用过午餐后又登机赶路,到达汉城已是万家灯火。1200公里的路程竟用了一天时间。
  赴任路上,我的心情既兴奋又不安。中韩虽已建交,毕竟接触时间不长,韩国对中国也缺乏深入了解,而台湾在韩国已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影响不可小视。我到那里会受到何种待遇?开展工作能否得到支持?想到这些,我不能不有些担心。
  但是,出乎意料,我一到汉城就受到了热情迎接。次日,李相玉外长就接受了我的国书副本,第三天,卢泰愚总统就接受了我递交的国书,速度之快据说是过去所没有过的。在随后进行的到任拜会中,很多人赞赏中韩建交,盛赞中国改革开放,还有不少人津津乐道地谈起《三国志》和《水浒传》,人物姓名和特点说得一清二楚,一下子使我感到韩国对中国之亲近。我更不能忘记,在一次大型招待会上,不相识的韩国朋友围着我,关切地了解中国的情况,询问去中国旅游的途径,使我深感中韩建交适逢其时。
  国庆招待会宾客云集
到任不满20天,就迎来新中国国庆43周年。我在汉城举行首次国庆招待会,隆重庆祝这一佳节。
  然而,要办好这次招待会,时间仓促,困难不少。首先是场所问题。我们当时租用写字楼办公,没有举办招待会的合适场所。台湾“使馆”使用多年的明洞馆舍虽已归还于我,但由于其撤馆时做了手脚,不用几个月时间彻底维修不能迁入。正犹疑间,汉城几家大饭店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承办。经过比较,选择了较近的乐天饭店。其次是发请柬时间紧迫。一般举行大型活动,需提前20天发出请柬,而当时只剩下不到10天。我们连夜赶制请柬,一刻不耽误。
  10月1日晚,我提前来到乐天饭店二楼大厅招待会现场。一上楼,只见特地铺上的红地毯两侧,已摆满几十个花篮、花架,它们是韩国各界送来的。进入招待会大厅,迎门处放着一个特制大型天安门冰雕,上面刻有庆祝中国国庆的字样。主席台上方挂着庆祝横幅,两侧竖着中韩两国国旗,空中悬有几十个中国式红色灯笼,气氛庄重而亲切,可见饭店下了功夫。看到这些,我本来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出席招待会的宾客十分踊跃,达四五百人之多。韩国外务部对各国使馆的国庆招待会,一般只指定一位长官作为政府代表出席,而这天竟来了四位长官,包括外务次官(为平衡起见外务长官不出席使馆活动)。尽管请柬发出较晚,各国驻韩国使节也偕夫人出席了这天的招待会。整个大厅熙熙攘攘,杯觥交错,充满喜庆气氛。
  国旗在汉城升起
经过3个多月的日夜施工,明洞馆舍于1993年年初修复。2月5日,这块自清朝就属于中国的土地,终于成了中国大使馆的正式办公驻地。
  使馆迁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行升旗仪式。在中韩建交后的第三天,即1992年8月27日中国大使馆开馆时,曾在临时驻处举行过一次升旗仪式。许多韩国朋友和记者获知后很早就赶来,不巧的是升旗前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但是韩国朋友毫无离去之意。升旗仪式在雨中进行,在场的人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这次我们举行升旗仪式本来不拟对外,但还是被外界所察觉。一大早,使馆周围的高楼上就有了动静,仔细观察,原来是韩国记者,他们的镜头已经对准使馆的院子。8时左右,有韩国朋友和记者敲门,表示希望进到使馆院内观看升旗并拍照,我们当即表示欢迎。国旗在国歌声中庄严升起。韩国电视台当天中午就做了报道,第二天韩国许多报纸发了消息,有的还登了大幅照片。我再次感到韩国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和深情。
  迁入使馆当夜,我思绪飞扬,辗转难寐。短短几个月,我在这个人地生疏的国度里感受到的是深深的亲近之情。这让我对以后的工作,对中韩关系发展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EV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巴西的库里蒂巴市是一座花园城市。该市大力投资建设绿地和公园。图为市立公园里的花房,供游人欣赏各种热带花木。本报记者 吴志华摄 EV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马克思墓地绿树葱茏
郑荣来
  一到伦敦,我就对儿子说:“想看看马克思墓。”
  6年前我第一次来伦敦时,就曾有过这个愿望,但由于日程紧,没有去成。这次无公务在身,时间较充裕,于是儿子陪我一道前往。
  路很远。先坐公交车,再换乘地铁,向北穿过伦敦市地下,出站后,七拐八弯地走了近1.5公里路,才到达海格特公墓门口。门票2英镑,自带相机照相加1英镑。进得门内约百米,右侧路边便是马克思墓。高2米、宽1.5米的墓碑,明显大于它的邻居。碑顶上有着浓密美髯的马克思头像极为逼真,让人远远就认出那是马克思的长眠之地。
  碑前散放着多束鲜花,寄托着拜谒者的敬意。碑的中央,镌刻着十几行字,其后还有4行金色的文字,都是出于竖碑者的长远考虑,意在让导师的英名和精神永垂。
  马克思墓地是个幽静、肃穆的所在:它的背后,是高大的乔木林,枝繁叶茂,绿树葱茏;它的前面,有一方草坪,如同绿毯,透出盎然生机;它的右方,是一些其他共产党领导人的墓地,牙买加、南非和伊拉克等国共产党领袖都葬于此,显出崇拜者信仰之真诚。
  我仰视导师头像。他永远向前的目光,仿佛洞察了历史的古往今来,审视着他身后世事的变迁。我敬佩这位时代伟人,也钦佩这座头像的塑造者,他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代人杰,让后人如见马克思其人。
  墓地远离喧嚣,门前没有公交车,那小坡路只能走小车。虔诚谒者,大都步行前来。我们刚进小坡路口,就遇到一对来自荷兰的青年男女,与我们同路前往。儿子问他们为什么来?他们说:“因为他是名人。读过他的学说,有赞同,也有不赞同,但想来看看他的墓。”在墓前,我们还看到一位40岁左右的女士,她原是伦敦人,后移居美国,这次回伦敦办事,特地前来拜谒。来这里的中国人大概最多。与我们几乎同时来到墓前的,还有3位中国人,其中一位来自中国社科院,已是第三次来这里了。
  马克思备受后人景仰,他创立的学说,影响深远。3年前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当之无愧地位居第一。人们不会忘记,他去世后恩格斯曾在他墓前发表演说,通俗地阐述过他的学说的根本出发点——人们首先必须有衣食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而不是像先前其他学说那样本末倒置。人们也不会忘记,正是本着辩证唯物史观,他和恩格斯都曾对自己某些“过时”的论断作过修正,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把自己的理论绝对化。如果他能活到今天,安知他就不会根据历史辩证法,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斯人已去,我们如今该做的,应是继续研究他的学说,给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在这里,我们结识了一位英国女士,她50多岁,曾到北京大学学过一年,现在是大英图书馆中文部负责人。今天她陪同几位中国朋友前来,我们也成为她的导游对象,她告诉我们:“马克思墓原在这林子的里面,上世纪50年代,苏联等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常来这里,因为进出林子不方便,就把它移到路边来了。”言者无意,儿子却闪出一个想法。“干嘛要把墓移出来?为你领导人的方便,就让老人家走到路口来?你要是心诚,就应多走一点儿路么!”我觉得他的想法不无道理。
  后来知道,又有另一种说法:马克思的原墓面积很小,又在林子里的低处。1956年英国共产党集资,买了块面积较大的坟地,把马克思及其亲属的遗骨移出来重葬,就是现在这处墓地。当事人意在让马克思住得宽敞些,而不是为了方便什么人。若此,又当是另一种境界了。 EV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中学生看世界

走马观花看欧洲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李江宇
  柏林拾金
柏林正快马加鞭地向前奔跑。统一给德国带来勃勃生机,也使它面临重重挑战。作为德国的新首都,柏林的过去虽然不乏悲剧和动荡,但它的前景令人神往。
  柏林的城市规模和多姿多彩,就足以让柏林人骄傲和自豪。他们的祖先在19世纪曾惊奇地注视着这个城市不断向外扩展,人口剧增。柏林的作家们称他们的城市不仅是个大城市,更是个国际大都市。这表明这个城市的气派和繁华。在这里,世上所有的东西应有尽有。
  也是在19世纪,柏林开始了对古代文明的寻觅。这里许多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即为明证。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这里有巴洛克风格的灿烂绚丽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也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雄伟庄严的申克尔剧院,有霍亨素伦家族在桑苏西和夏洛滕堡修建的宫殿,也有蜚声世界的现代建筑流派作品。
  选帝侯大街附近是购物者的天堂。卡迪威是全欧洲最大的百货公司,不购物也值得去游一番。从选帝侯大街向东转便到了米格尔湖。如今它静谧得多,商业气息不浓,但美丽依然。
  巴黎揽胜
巴黎,充满着浪漫与诗韵的都市。古往今来,文人雅士赞美它,凡夫俗子向往它。它是一位妩媚婀娜的少女,也是一个器宇轩昂的斗士。著名诗人艾吕雅吟道:“巴黎,美丽的城市,绣花针一般纤细,宝剑一般锋利……”诗句中凝铸着巴黎刚柔并济的秉性。
  我国现代文学大家朱自清赞叹巴黎人:“从前人说六朝卖菜者都有烟水气,巴黎人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
  巴黎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像陈年佳酿,不仅令它的崇拜者心醉,而且令它的敌人折服。据说当年德国法西斯军队溃败前夕,希特勒密令巴黎驻军尽量毁坏艺术精品,炸掉如艾菲尔铁塔之类的著名建筑,驻军司令抗命不从。
  今日巴黎不仅是法国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和教育中心,也是每年接纳1000多万人的旅游胜地。
  法国有句谚语,“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此言喻示着事物发展的哲理,若触及本意,巴黎确是历经沧桑、栉风沐雨,才成其为今天的世界名城。
  罗马寻古
罗马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它是现代意大利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市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70万。
  罗马始建于公元前754年或公元前753年,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有“永恒之城”的美誉。因该城建筑在景色秀丽的7个小山丘上,故人们又称其为“七丘之城”。走进罗马古城,就像进入了一座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到处都是完整的名胜古迹和古建筑的断壁残垣:教堂、广场、雕塑、喷泉,更有斗兽场、万神庙、天使古堡等。就是街道两旁也看不到什么现代化的摩天大楼。
  在罗马,如果不是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消费品,很难相信自己正置身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首都。在卖纪念品的货摊上,大多数是仿古工艺品,如一母狼育二婴的城徽、斗兽场的模型、维纳斯女神。
  罗马的旅游业发达,大约2/3以上的人从事第三产业。(附图片)
巴黎新区摩天大楼前的青铜人面雕塑。 史宗清摄 EV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280修道士”
邵丹
  我一直以为那个胡萝卜色的砂石雕像很煞风景,很多不知情的人也和我一样想。那座雕像就是大名鼎鼎的发现加州的人——修尼佩罗·萨拉神父。雕像本是为斯坦福大学而制,后来大学不肯接收,弃置于280号公路边的一个休息区。现在,这个休息区成了旅游胜地,被称为“诺亚方舟”。
  休息区曾经是旧金山湾区出名的藏污纳垢之地,被社会遗忘的角落。10多年前,这里遍地是垃圾、碎玻璃瓶、用过的毒品注射针筒、避孕套,据说除了贩毒的、吸毒的、卖淫的以及内急的过客,没人愿意来到这里。直到他的出场。
  他那时是一个流浪汉,至今仍是。他在休息地定居下来,工作是打扫和看护这片休息区。他的薪资很低,但他与雇主(休息区所在的圣马蒂奥县县府)间达成默契,换来在休息区居住的权利。在美国,很多公共场合不允许流浪汉过夜。
  流浪汉全名杰瑞·莫利塞特,今年快60岁了,知道他的人常常叫他“休息区的杰瑞”。他一天24小时地看护着休息区,还从微薄的薪资中掏出一部分钱,十年如一日,在这片荒芜的休息区里种植了数千朵花卉,300株果树,设置了6处喂鸟点,每半个月用掉50磅鸟食,还有六七套野餐木桌椅,带着花布阳伞的那种。
  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诗最能表达心曲。关于春天的花园,他写道:“季节的孤独逝去了,以及我在夜里的恐惧,如今沐浴在全新的清晨,明媚的光里。我又重新体会到希望,又一次开花,而我必须一起生长,我们都必须一起,心智在生长。”
  他对于仙人掌情有独钟,专门辟了个“仙人掌园”。他在诗中这样写道:“萨拉的仙人掌,沙漠里盛开的带刺的星,你体内蕴藏着我的生命,熟悉寒风中的黑夜,但从来没有踌躇,而生命,你以全力把握著,在一片空虚中,在你的绿意以及棘刺里,老友般的点点头,我能感觉到你,与世界的隔离。”
  杰瑞以老朽之躯,一己之力,创造出一叶方舟,而那些社会闲杂人等,竟然悄悄地撤出了。有感动的成分吗?
  现在,每年都有数百万的游客拜访“修尼佩罗·萨拉神父休息区”。公共厕所里找不到涂鸦作品,从墙壁到地面,如同五星级宾馆一样清洁。休息区内小径迂回,路旁鲜花常开,果实累累,鸟鸣啾啾。神父雕像立于高处,底座围着缤纷的花圃。你顺着神父的手指望出去,就是美丽的半月湾。
  杰瑞辛勤工作了5年之后,休息区明显改观。负责管辖休息区的加州交通局这时才意识到原来有个杰瑞在那里。出于公事公办,加州交通局通知杰瑞搬走,因为法律规定流浪汉不能在此居留。消息传出,300多人联名抗议,更多封支持杰瑞的信飞向加州交通局,以及议员们的办公室。其中一封信说:你们应该树立杰瑞这样的榜样,而不是赶他出去。
  杰瑞的故事很快传开,声援队伍日益壮大,交通局还“从来没有遭受到如此强烈的反应”。明智之举当然是从善如流。交通局不仅收回成命,还特别为杰瑞购买了一辆废旧移动车屋(美国人旅行时爱开的车,里面装饰成房间,可供居住),这样杰瑞就不能算严格意义的流浪汉,自然可以合法住下去。来回一折腾,造就了杰瑞的声名。甚至美国联邦参议员和外国元首都来看望他。1999年和2000年,杰瑞两次心脏病发作,各家报纸的标题是“杰瑞如何如何”,直呼其名而不称其姓,这在美国可完全是大名人待遇,连州长都得羡慕呢。
  杰瑞的支持者们还专门为休息区办了一个网站,介绍杰瑞以及休息区的故事。在网站首页的第一段是这样的:这个休息区之所以出名,因为“它让你相信人类的精神并未陨灭,一个人可以创造奇迹,而他周围也有很多充满爱心的人”。
  名气大了,杰瑞却一点都没变,还是一脸圣诞老人式的白胡子,依然那么穷,买条狗也得存9年钱。喜事成双,他还积蓄到足够的钱买了他梦寐以求的跑车,是一辆很老的Jaguar,车牌是付钱特制的:“280修道士(280MONK)”。他说:神父是我的导师,神父雕像所在的这片土地就是我的修道院。他的健康越来越糟,可他很幸福。 EV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欧洲人爱休闲
邢世嘉
  欧洲许多国家假日之多令人惊讶。除了每周5天工作制所带来的全年104天休息外,每人每年还有带薪休假30—40天,再加上法定节假日,如新年、圣诞节、复活节等宗教节日,总共加在一起超过150天。
  欧洲人看重休闲,并非始自现代。据说凯撒与亚历山大就在战事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生活乐趣。他们认为,享受生活是正常的活动,而战事是非常的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认为:我们的责任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序,而不是去打仗,去扩张领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惬意,诸如执政、致富之类的事情,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这样的观念对欧洲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并由此形成了一种休闲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对生命、自然的态度。对今天的欧洲人来说,假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益。休假期间,你走进欧洲某个国家的某座城市,会给你一种不真实感:街上没有行人,几乎看不到警察,商店四门紧闭,整个城市安静得让人恐惧。
  假日的欧洲人都干什么去了呢?当然是实实在在地到一个地方去休息,彻底放松去了。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科学与哲学来自闲暇。这恰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欧洲文明形成的秘密,那就是欧洲人积极健康的假日文化和假日生活。 EVV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旅人心语

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
——上加拿大村随想
陈特安
  现代人都很想知道前人是怎样生活的。一些独具慧眼的加拿大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着手收集“开拓时代”,即1860年前后的家什、物品、服装以至当年的食品加工、报纸印刷设备、医疗器械等等,并在渥太华西南百公里处,创建了一个特殊的村庄——上加拿大村。
  这个独特的村落,成了别具一格的旅游热点。它每天吸引着大批的加拿大人和外国游客到此寻古追梦。村前宽阔的停车场经常爆满,村里村外到处是人。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130多年前的历史遗风,包含1860年前后那个时代的创意、音乐、宗教以及建筑风格。
  这个村落是19世纪中叶“开拓时代”加拿大社会的缩影。
  一到上加拿大村的售票入门处,便看见一位体态丰满的中年妇女,她身穿束腰、带有裙撑的长裙,头戴打褶布帽,热情地招呼客人。这位装束与众不同的妇女首先把游客的思绪带到了久远的年代……
  在陈旧甚至有些腐朽的木板围起的牧场里,壮实的牛马在啃吃着青草,显得悠闲自得;家庭小菜园里种着大葱、胡萝卜、土豆、玉米等蔬菜和农作物;田里的庄稼和路边的青草散发出清新的气味;五禽六畜的鸣啼悠扬悦耳,平添几分田园的生气……当然,马车驶过的土路上扬着尘土,没走几步路鞋上便落满“乡土”;在土路上,有时还会遭遇马粪,从马厩旁走过,粪臭扑鼻而来……这一切,仿佛把人们实实在在置身于百多年前的农庄。
  在那些用树皮木板建造的小木屋里,造访者三五成群地围着打扮成19世纪中叶的妇女或男士的接待者,听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百多年前的小村轶事或小屋主人的故事。
  这里有当时牧场主和商人的豪宅,围栏是铁艺的,外墙是砖头或石头砌成的,与周围的房屋相比,显得宽敞、高大。屋内的陈设自然也显得富丽堂皇,舒适。
  而另一些小木屋里,则是手艺人的作坊:鞋匠、裁缝、纺纱、织布,奶酪制作……
  这里还有医生、学校、印刷厂、木材场。医生在行医;老师在授课,教室的墙壁上贴着学生们的作业;印刷厂还能排版印刷出蒙特利尔地区著名的英文报纸《TheGazatte》的版面。出于职业本能,我饶有兴趣地倾听活版印刷全过程的介绍并与印刷工人聊天,还为他拍照。
  参观者还可以坐着马车在小村的街道上转一圈,仔细聆听大都市中听不见的清脆如歌的马蹄声,也可以在艄翁的铜号声中登上小木舟,在围绕着小村的小河里,观看小村或凭眺比邻宽广的圣劳伦斯河以至河对岸的美国。
  这里是一个地道的村庄,农家小院、商店、邮局、奶制品加工厂、教堂等,应有尽有。像这样的地方,在加拿大还有好几处,但就其规模和内容的充实而言,此处独占鳌头。
  加拿大人喜欢以古老方式迎接游客。日前,记者在加拿大东部3省采访时,在爱德华王子岛省的首府夏洛特顿,就看到许多身着燕尾服的绅士和身穿长裙加围裙的女士或表演街头剧或向游人讲述历史故事。
  从上加拿大村、夏洛特顿城看加拿大,令人备感加拿大人酷爱、珍惜并千方百计展示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他们很为自己的文化传统骄傲,注重保护和开发历史资源,善于发挥历史这本教科书的作用。这既有利于发扬民族文化传统,陶冶国人的道德情操,又有利于拓展旅游业,在世人心目中优化加拿大的形象。一石而数鸟,岂不妙哉! EVV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