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2年8月20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2-08-2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因地制宜贵在扬长 '...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因地制宜贵在扬长
  马宏伟
  在新世纪新阶段,怎样才能打开新局面,增创新优势,求得新发展?这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认真思考的大问题。就经济工作而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无疑是基本的态度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对因地制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因地制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时至今日,产业和产品结构雷同仍然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顽症,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比如,在为数不少的各类经贸交易会上,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展出的东西几乎差不多;一种产品热销,一个产业兴起,许多地方就会不顾实际,竞相上马。这实际上反映了对因地制宜这一工作方法并未真正理解和把握。
  根据经济学原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组织结构的演进源于劳动分工的精细化和生产的专业化,以及与之相伴的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每个地区、每个企业、每个人都生产自己最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再到市场上去交换,这显然要比大家都搞大而全、小而全,自给自足、互不交换,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自己没有优势的领域更有效率。同时,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又会留下竞争力更强者。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下,分工和交换不断发展,经济组织和市场结构不断完善,各地区、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国民财富不断增长,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反之,如果各地的产业、产品结构雷同,生产的东西都差不多,也就没有了交换的必要。大家都自给自足,没有商品经济,没有市场,岂不又退回到自然经济去了?经济怎能发展起来,竞争力怎能提高呢?
  客观地看,不同地方的资源禀赋、要素条件、经济基础、人文环境等是有很大区别的,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需要立足于这些特色和优势。离开了特色和优势,谈不上因地制宜,不可能扬长避短,实际上也背离了实事求是的要求。而产业、产品结构之所以雷同,恰恰是由于脱离实际,对自己的长短优劣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硬把特色给抹平了,把优势给磨掉了。这就人为地削弱了竞争力,抑制了经济发展。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对这段话,如果从唯物主义角度看,可以认为,天地万物自有其法则和规律,这是大美。所谓“圣人”,就是要能够理解、顺应天地自然之规律,把天地自然之大美表现、说明出来,而不一定要有什么特殊的作为。这也就是“顺天行事”。“顺天行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天地万物,违背规律。“圣人”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因地制宜是相通的。这就启示我们,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在制定发展思路时,既要了解和借鉴别人的做法,更要研究和分析自身的优势所在,也就是因地制宜。须知,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没有扎实的工作作风,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哪里,不尊重规律,盲目跟“风”,互相“克隆”,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必然导致结构的趋同,这只能是“死胡同”。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关键是要深入实际,尊重规律,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否做到这一点,把天地之大美发掘出来,是领导者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反映。退一步讲,不顺天应人,而欲以己之小美、不美改变天地之大美,岂可得乎? xze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王春生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实践观要求理论必须倾听实践的呼声,如实地反映实践的发展过程及其变化情况。马克思主义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必须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并没有推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在不断地为最新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实践所证实。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必须做好“结合”的文章。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我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还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是党成熟与否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得到真正坚持的关键。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
  必须准确地把握我国的实际。要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准确地把握我国的实际。首先,要抓住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抓住经济建设这个头等大事不放。其次,要把我国放在当代世界的全局中去考察。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不了解当代世界全局和我国在世界全局中所处的地位,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把握我国的实际。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必须正确认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认真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再次,要把我国放在动态的进程中考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社会的经济结构、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还会发生更大的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具体政策、措施都要与时俱进,按照战略目标的要求不失时机地作出调整。
  必须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指引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只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才能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活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也在进一步深化。这就决定了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指针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有所创新。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是思想认识的升华,是创造性的实践。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有创新所必需的辩证思维,有对广大群众实践活动的深切感知,有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把握和坚持。 xze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江泽民同志继去年8月7日在北戴河接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的讲话、今年4月28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之后,第三次就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这三次讲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科学地回答了我们应当建设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说,是指导我们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在新世纪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学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北戴河接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的讲话和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科院时的讲话中,进一步概括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江泽民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论述,使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推动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及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以其特殊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协调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有赖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在探索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认识自然的成果最终要服务于自身,成果在应用中存在着合理性和价值判断的问题,自然科学成果的合理应用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理论武器。当今时代,自然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无疑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无论科学研究本身,还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都是人和社会组织所主导和参与的社会过程。哲学社会科学以其在提高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哲学社会科学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观念、旧体制的批判和否定,能够极大地促进人们解放思想,从而有利于形成新观念、建立新体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治党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着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推动党的建设、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社会管理的法制化,发挥着重要的咨询和参谋作用。广大领导干部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
  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对提高全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素质都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需要回答和解决各种新的课题,而我们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本本可供参照。因此,需要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获取新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往往是创新的先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围绕真理标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事实充分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社科院时的讲话,着重论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揭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当代哲学社会科学,除少数学科外,大多数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应是科学性、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服从真理、发展真理,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从根本上解答了我们应当建设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为新世纪加快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
  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开辟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具体的学术研究工作之中。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要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也不能犯毛泽东同志曾经批评过的“食古不化”、“食洋不化”的毛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努力为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这是江泽民同志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做出的最新科学概括。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成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地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学术研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取向。
  建设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在于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只有通过认识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源头活水,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源泉,又是检验理论学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努力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促进学术发展,攀登科学高峰。
  建设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都是在一定民族文化的变革与传承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史学、哲学、道德等诸多领域都留下大量优秀的思想成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为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所吸收、借鉴。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当代社会生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建设对外开放、面向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同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是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既要了解中国,又要放眼世界。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同时展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风采。对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有益的成果,应大胆“拿来”,经过分析与改造,使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由于国情不同,并且受到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各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然具有各自的民族性。文以载道。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在思想理论体系上反映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精神,还要创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逻辑结构以及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等一整套话语体系。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论学说才能更好地反映和表达中国的现实和理论思维,并易于为广大人民所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只有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才能保持特色与活力,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建设一支强大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财富。建设一支强大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是实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组织保证。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科院时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中央也需要掌握一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门队伍。按照这一讲话的精神和要求,我们要培养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培养一大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大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当前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工作,需要着力解决好人员的素质、学风和队伍的整体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建设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决定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方向的正确与否和学术成就的大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科研实践。在学术研究中,要有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纪律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应当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研究能力,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调整和改善知识结构,努力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瞄准学术发展前沿,创造学术精品。
  建设学风优良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学风问题不仅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关系到学术与文化的传承和兴衰。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大力倡导符合时代精神的优良学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学术民主、以理服人,反对学术专断、乱扣帽子;坚持追求真理、扎实严谨,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在科学研究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努力做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
  建设专业化程度高、学科布局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保持并不断加强一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门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发展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专门队伍有利于保持学术研究的积累,有利于增强学术研究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前瞻性,有利于发挥各学科、各专业的综合优势和创新能力。以专业化程度高、综合创新能力强的专门队伍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骨干,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门队伍,可以成为党和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并有利于集中优势、提高效率,带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学术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为保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保持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成长和培养问题。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具有特殊的规律性,要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在发挥好老专家作用的同时,抓紧做好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立健全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努力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坚持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科院时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律,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切实提高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导的重要性的认识。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领导。历史经验表明,有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正确领导,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就健康发展,学术繁荣、文化昌明;反之,就会导致严重的思想混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坚持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领导,是工人阶级执政党掌握思想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表现,是工人阶级执政党的神圣职责,是关系到我们党能否执政兴邦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承认和接受党的领导,体现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服务社会的崇高觉悟和使命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更加紧密地将学术研究工作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时代的主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实践,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面貌、社会关系已经并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时代召唤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视、支持和领导,首先表现在党引导和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关注现实,关注时代,联系实际,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生机活力,有所作为、蓬勃发展。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主动、自觉地树立深入实践、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贯彻“双百”方针,鼓励探索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永恒的主题。哲学社会科学要跟上实践和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永不停顿地探索和创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建新理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繁荣和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也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而认识真理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研究者在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学术观点和不同的学派。在研究探索中,不同观点、不同学派通过争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接近真理。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
  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亲身感受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巨大进步,衷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实践,做出了可喜的成绩。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是一支好的队伍。我们要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进一步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大支持力度,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多办实事。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使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了更好的条件,新的实践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新的社会需求。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其效益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能放任自流,哲学社会科学体制的改革并不意味着市场化。哲学社会科学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应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兴办,由党和政府统筹规划和管理。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科院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讲话的精神,勤奋工作,开拓创新,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好,为加快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xze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